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藏传佛教规章制度

藏传佛教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5-29 16:01:53

『壹』 十善福法规是藏传佛教从明朝后期失传的吗

《十善福经白史》为14世纪忽必烈时所制定的有关政教并行的规章、制度、法律汇编。元文宗时(1328-1332年),帝师必兰纳识里,北庭感木鲁国人,自幼熟习畏兀儿和印度梵文,皇庆(1312-1313年)年间受命翻译诸梵文经典。至顺元年(1330年),必兰纳识里对《十善福经白史》进行了两次修改,以畏兀儿体蒙文定稿成册。后在16世纪,《十善福经白史》经鄂尔多斯呼图克图·彻辰·洪台吉修订,流传至今。《十善福经白史》从内容上看是宣传"政教两道并行"的一部蒙古史著作。书中提出用"教权之律"、"皇权之法"治天下,并举例说:成吉思汗实行"教政两道"治天下,"国乃兴","后世如若不遵教道法规,国业将废"。《十善福经白史》是反映元朝佛教盛行的珍贵资料,同时又是研究元朝法律的珍贵记录。

『贰』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的介绍

2010年9月30日,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签署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8号,颁布了《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将于2010年11月1日实施。

『叁』 请简述藏传佛教转世制度是什么 这道题怎么答

了解这个制度先要知道发愿的事情。比如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大愿。修大乘菩萨道需要发愿入世。举个例子,西游记里说唐僧是十世好人,头九世都死在流沙河了。那么唐僧发的愿就是取经于东土弘扬佛法,取经不成则生生世世轮回。取经完成则愿心圆满归天复位证果。
同理,西藏的转世制度也是由此产生的。高僧大德修行出慧眼通明,可见前世来生,于圆寂前指引自己的弟子去寻找自己的转世之身,这样,来世即可直接亲近佛法,也避免卷入不测因果。此等愿心往往不是一世可以圆满的。
这就是西藏转世制度的由来。至于今日所见之人是不是当初之人,是不是大德已经愿心圆满走了,弟子为了保全世间利益传承而谎称灵童转世的情况就要专业人士分辨了。

『肆』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藏传佛教工作

4.1对XX佛教寺庙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全省范围内加强对XX佛教寺庙的管理,尤其是在体制管理和机制管理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把XX佛教寺庙管理归属于该地区党委和政府日常管理工作范围内,使党委和政府成为XX管理的中坚力量。积极构建以县委、县政府领导的XX管理小组,并通过宣传获得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结合相关法律和制度管理条例,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任务,共同促进XX佛教寺庙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改革。二是,对寺庙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在XX佛教寺庙被立位基层社会单位之后,其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也有所改变,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其工作和管理进行总结和创新,从而帮助改善政府对寺庙管理中存在的“不敢管、不愿管以及不会管”等问题。
4.2积极构建XX寺庙相关事务管理网络
全省范围内积极构建了XX寺庙相关事务管理网络,分别在各级州、县、乡等成立了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州县党委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各联 1 座XX寺庙,同时配以XX界知名人士,一般为 1 至 3 名。特别是对乡村两级管理寺庙的力量进行了强化,在每个县和乡都配备了一名领导分管民族XX工作,并配以办公室和XX干事,在村级设定相关管理联络员,对于重点寺庙,则在其附近村社上设立警务室,这样才能使其管理更加精细化,为规范化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在寺庙管理中为了不断加强自我管理,针对以往寺庙未能实现民主管理这一问题,改选了寺庙民管会,由村干部担任责任人,并积极组织成立了寺庙监评会,由活佛担任责任人,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实现了XX寺庙自我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其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得以重新构建。
4.3加强法制宣传和管理,对XX佛教寺庙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行完善
XX佛教寺庙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工程,不仅需要寺庙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管理,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长期支持。鉴于此,要加强对寺庙管理的宣传教育,使其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XX佛教寺庙管理要想得到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基础上,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其法制的宣传、教育以及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藏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维护中,如果能够掌握舆论,那么就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否则将会陷入被动局势。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派驻寺庙工作组来实施法制宣传和政策宣传工作,从而帮助XX寺庙、XX人员以及信教群众都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和团结意识,从而帮助更好的维护当地稳定[9]。并且,还积极构建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极大的推动了XX佛教寺庙的内部管理,为XX界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还很好的协调了XX佛教寺庙与社会各界关系。尤其是其各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以块为主、分条管理的齐抓共管机制的建立,使得XX佛教寺庙团结性更强,对于分裂势力的活动抵御能力和免疫力也更强。除此之外,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真正的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对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予以明确分配,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各个环节中的密切配合,从而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切实将XX佛教寺院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4加强对XX佛教寺庙财务管理及XX人员的社会保障
现阶段XX佛教寺庙处于转型阶段,以往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模式。寺庙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观光服务、佛教活动、利用寺院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信教群众布施等,经济管理中存在产业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极大的制约了其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XX佛教寺庙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各地在寺院社会管理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然而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寺庙管理资金项目以及XX民生问题解决难度较大[10]。因此,需要积极疏通各种渠道,争取获得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将涉及寺院社会管理方面的项目和资金纳入国家政策性财政支持范围。榆次同时还应将XX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和生活保障等纳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中去,例如核定XX人员基本信息,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为其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以及低保等,使其真正纳入人民群众的管理中去。另外,对于XX佛教寺庙的学经班XX人员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以推动其教学和学习的发展。这极大的保障了XX人员的基本生存,解决了他们“病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需求,对于实现公服务的社会化、均衡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伍』 藏传佛教里面师徒之间是有戒律的,都是什么

所谓戒律,是佛祖当年订的,类似我们所理解的规章制度,放之四海而皆准、留之千年皆行,所以佛陀在涅槃之际,弟子们很惶恐,因为再也见不到这样伟大的导师了,就问佛陀:“世尊涅槃后,当以谁为师?”佛陀叮嘱说:“当以戒为师”。所以这些戒律从佛陀在世年间流传下来至今。
——因此,你的问题答案就很明显了,一、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也是佛陀的教义,所以戒律无甚差别;二、既然戒律无甚差别,那么师徒之间就没有什么私人之间的戒律,只不过藏传佛教的修行方法,强调“师传亲授”,在没有师父亲授的前提下,弟子是不可以自己研习佛法的。

『陆』 甘孜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藏传佛教团体、藏传佛教活动场所、藏传佛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藏传佛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藏传佛教事务管理,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的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藏传佛教事务,是指藏传佛教与国家、社会、公民之间存在的社会公共事务。
本条例所称藏传佛教团体,是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州、县佛教协会(以下简称佛教协会)。
本条例所称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是指自治州内依法登记的藏传佛教寺庙和其他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以下简称寺院)。
本条例所称藏传佛教教职人员,是指藏传佛教寺院中依法认定备案的活佛、喇嘛、扎巴、觉姆等(以下简称僧尼)。
本条例所称藏传佛教佛事活动,是指佛教协会、寺院、僧尼、信教公民按照藏传佛教教义教规所开展的活动(以下简称佛事活动)。
本条例所称藏传佛教财产,是指佛教协会、寺院合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房屋、土地、草场、构筑物、设施、法器、文物、宗教收入、各类捐赠以及其他合法财产、收益(以下简称佛教财产)。第三条自治州辖区内的藏传佛教事务适用本条例,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其它组织和公民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四条公民有信仰或者不信仰藏传佛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藏传佛教,不得歧视信仰或者不信仰藏传佛教的公民。
信仰藏传佛教的公民,有在寺院内参加佛事活动的自由,也有在自己家里过佛教生活的自由。
信仰和不信仰藏传佛教的公民,信仰不同教派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第五条藏传佛教与其他宗教、藏传佛教不同教派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佛教协会、寺院、僧尼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佛事活动受法律保护。第六条佛事活动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范围内进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藏传佛教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和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不得干预和妨碍国家行政、司法、教育等制度。第七条藏传佛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佛教协会、寺院和藏传佛教事务不受境外势力的支配。
寺院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恢复或者变相恢复已被废除的藏传佛教封建特权。第二章佛教协会第八条佛教协会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
佛教协会依照章程开展活动,依法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民政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九条佛教协会应当维护藏传佛教界的合法权益。依照有关规定,指导、监督寺院民主管理、组织建设和内部管理;认定、取消僧尼资格,颁发教职人员证书;指导或者主持活佛转世灵童寻访、坐床等活动,开展对僧尼的教育培养;指导佛学院或者学经班教学活动,组织开展僧尼考核评定、学衔晋升等工作;协调、指导、监督或者承办跨地区、大型佛事活动。第十条佛教协会开展藏传佛教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和对外交往活动;可兴办以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和自养为目的的经济实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第三章寺院第十一条筹备设立寺院,应当按照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办理。
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寺院。第十二条寺院合并、分立、终止或者变更登记内容的,应当到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第十三条迁建、扩建、改建寺院及寺院内新建房屋和构筑物,应征得原登记机关同意后按法律和相关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属风景名胜区或者文物保护单位的,还应当依照相关规定报相应主管部门同意。第十四条寺院接收学经人员或者僧尼,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寺院及佛学院、学经班不得招收未成年人入寺为僧尼或者进佛学院、学经班。按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活佛转世灵童除外,但应当由州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并报省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柒』 青海玉树寺院的寺规是什么活佛能结婚吗能喝酒吗能抽烟吗如果破戒了有惩罚吗

你的问题很多,我逐一回答:
1、寺规主要是规范僧俗在寺院里的日常行为,跟你想问的不一定搭边。但是比寺规更高级的是戒律,佛祖明确交代过,他不在这个世间的时候,佛弟子当“以戒为师”,所以才有“清规戒律”一说,前面的清规,就是寺规。至于戒律,全世界都几乎一模一样。
2、活佛的称呼是针对藏传佛教能够轮回转世的人的,分为出家人和在家人。如果是出家人(僧人),不能结婚是藏地共识,否则是破根本戒“不邪淫”的行为。“活佛”这个词是我们汉地起的,在西藏的意思是“人中之宝”,并不是“活着的佛”的意思。取妻生子的活佛100%是在家人。西藏出家的活佛也必须遵守戒律不能有女人,除非他哪天动了凡心退戒还俗结婚。否则,一旦知道出家的活佛有女人,整个佛教界都会看不起他,不跟他来往,这是很丢脸的行为。
3、不能喝酒这也是肯定的。因为根本戒“五戒”包含了“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活佛以此为基础,一共要遵守250条以上的戒律(汉传佛教僧人持250戒,藏传佛教在此基础上还要持守密宗戒),但是在家的活佛可以遵守这五戒中的1-5条(至少一条以上),如果在家的活佛不持“不喝酒”,他自然可以喝酒(但是出家的活佛必须100%的持五戒,因为五戒包含在250戒里面),也可以抽烟了。
4、能不能抽烟这问题,由于戒律中并未规定不可以,所以各地僧人在理解方面有所不同,就算有差别,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比较倾向于一高僧大德的开示:“不饮酒=一切沉迷及丧失心智的行为”(譬如饮酒、打麻将、赌博之类)。
5、破戒是很严重的行为,僧人有很多针对这样的行为进行忏悔(破根本戒不可忏悔),甚至重新受戒。如果行为不检点,就会被逐出山门,请出僧团,按佛祖的开示就是“默摒之”,都不理他,这已经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6、我们世俗的人都有两大误解,一是认为出家像上班,所以违反规章制度会有行政处罚,不明白出家完全是自己的行为,“不为生死,不择出家”,出家是自己生命里十分重大的事情。二就是有关上述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西藏的在家活佛和出家活佛的衣着有时区别不大,这点也使有些有妻室的在家活佛被汉人误以为是僧人。

『捌』 藏族佛教

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他们对佛教教义认识的不同!!!!这个是最根本的!!

具体的说,藏传佛教,认为,世间只有一个释迦牟尼佛,没有别的佛,汉传佛教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意思是说,世间有很多佛,从时间来看,有过去的佛,燃灯古佛,也有现在的佛,释迦牟尼佛,自然也有未来的佛,弥勒佛.从空间上看,有西方的啊弥佗佛,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也有西方的,啊弥佗佛

而藏传佛教认为没有菩萨,正得罗汉果后再修行就是佛,汉传佛教认为还有菩萨
但不同的是藏传佛教是显密合一完备的佛教流派,四部密法俱全,各派都有以龙树中观见为主,在事理见解等方面与汉传佛教有很大差别,还由于所处自然环境、信众生存条件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文化积淀的相异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共祭方式、信众的心理素质等许多文化内涵方面与汉传佛教多有差异,如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曾长期存在的政教合一制度。旧时雄厚的寺院经济基础,经院的设置和管理方式制度供养对象的名称、类别、形态等等,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此外,还有藏传佛教不禁荤的饮食习俗,也与汉传佛教不同。

上面的匿名,你有关藏传佛教的资料有问题。藏传佛教与中国的汉传佛教都份属大乘佛教,凡是大乘佛教都认为宇宙有无量无数的十种众生,即佛陀、菩萨、阿罗汉、缘觉、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以及地狱道众。

另外,我的一个同门以经把显教(汉传佛教)与密宗的分别整理出来,所以我就不费唇舌,直接把他的文章复印与你结缘阅读。他的文章如下:

什么是密宗?密宗,密乘,秘密乘,密咒乘,是一组同义词。与之相对的是显宗
(显教),然而一显一密,却都是大乘佛教。 密宗的发源地是印度。它的起源可以从释迦牟尼佛传“胜乐金刚”法开始。其实密宗密法在恒久就有,只是在这世间叫做密法罢了。

密宗的派系当今主要有藏密,东密和台密。台密的缘起始于唐朝玄宗开元年间,由“金刚智”,“善无畏”与“不空”三位密宗大师传入中国,而东密的起源是在日本,是由日本僧人空海大师在中国依止慧果上师学习密法,并得到慧果大师的认可,带回日本,并大力弦扬密法于高野山。藏密的起源发生在公元七世纪。当时的印度大成就者“莲花生大士”被西藏王邀请去降服一切魔难,并弦扬密法。这就是藏密的起源。藏密本身又分为四大支流,分别为宁玛派(俗称红教),格鲁派(俗称黄教),葛举派(俗称白教)和萨迦派(俗称花教)。密宗之称为密,即是依著佛的密意来修持。而且密法在以前是不公开外传的,只限于师徒的口耳相传。显宗所显,原亦是由佛心流出的密意,将此密意对凡夫加以表达,即是显的意思。因此显宗所说,以理论为主,密宗所说以实践为主,换一个说法,可以将显宗视为在教室上课,而密宗则在实验室上课。然而,须了解,一切实验,无不以理论为基础,所以入实验室前,应该先在教室学习,这也即是说凡学密宗,一定要学显宗的经论。

密宗可说是佛教之中透过身,口,意三者,到达不可思议佛境的一个宗派。这种佛境就是“即身成佛”。密宗有三密作为把凭,重于实践,修法具体,使人容易快速“成佛”。

它的修持原理:
身密:印契
口密:咒语
意密:观想

身密修法的内容主要是结手印,身印和修气,脉,明点。口密修法的内容主要是念诵真言(又称咒语〕。意密修法主要是观想与思念。一切密法里的仪轨就包含了这三密的修持,也就是所有修持者必做的功课。结印,观想和持咒的修持目的就是要使行者入定(梵语称为三摩地,又称三昧地),把心灵推向佛,最后还入佛的果位。密宗最大的原理:“你就是佛”,最大的秘密就是观想。通过观想把杂念收归为一,再化一为无念,最后由无念化为虚空。密宗于显教之别在师承和仪轨的差别。显教不标榜什么师承。但密宗特别主重师承,主要的原因是它的仪轨比较繁复。一切的规矩,仪式如布坛法,礼仪,仪式都是比较繁复。由于密法里面每一个印,每一个咒都要师父的口述,一切的仪轨都是师父口述,这样子的传乘下来,就是密宗。 此外,密宗很重视灌顶。密宗的灌顶就是把佛菩萨的种子字种在行者的心中。一切的灌顶都须由师父或上师传法,才不失师承。 以上就是密宗的略释。其实,密宗密法里包含了无法计数的密法,有著不同层次的修行,到达果位的证入。而密法的修行又可分为外密于内密。外密就是注重于表面
上的一切仪轨的现象。内密就是内心修持的意识作用。如要学密法,须得认清一位真正得证的金刚上师,接受归依灌顶,并一生一世屏师父所教导的密法去修持。

『玖』 西藏的佛教是否允许到汉地来传播

西藏自治区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办法(试行)第三十一条规定:
宗教教职人员可以根据信教公民的要求,在天葬台和信教公民家中举行简单的宗教仪式。
第三十三条规定:
除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外,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宗教教职人员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从事受戒、灌顶、讲经、传教、发展信徒等宗教活动。
第四十二条规定:
我区宗教教职人员应邀到区外从事宗教活动,需持邀请函向宗教教职人员所在地的地区(市)行署(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收到地区(市)行署(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与外省(区、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协商,并自收到报告后的3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邀请外省(区、市)宗教教职人员到我区从事宗教活动,应当由我区宗教团体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与外省(区、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协商,并自收到申请后的3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第四十三条规定:
我区宗教教职人员跨地(市)学经,应当获得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的地区(市)行署(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批准,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我区宗教教职人员到外省(区、市)学经,以及外省(区、市)宗教教职人员到我区宗教活动场所学经,应当经过双方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协商同意。
学经期间,宗教教职人员应当遵守宗教活动场所的规章制度,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的管理。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知道:藏传佛教是可以到汉地传播的。但必须是应邀才可以到汉地从事宗教活动。而且需经相关宗教部门批准。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