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条例拟规精神病人

条例拟规精神病人

发布时间: 2022-05-29 19:46:07

A. 国家对精神病患者有什么政策

国家对精神病患者有以下方面的政策:

1、可享受残疾人待遇,个人营业或家人经商可免税。

2、家庭贫困户还可以享受低保,特困家庭的民政有困难补助。

3、可免费服用传统、常规的抗精神类西药,但需要办理“残疾证”。

4、对精神病人因精神病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者,新合报销比例提高到70%。

【贫困精神病患者的扶助】

1、贫困精神病患者生活和医疗救助对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民政部门按程序应保尽保,按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全额发放城市低保金,并视困难程度予以分类施保救助。

2、对享受了城市低保的精神病患者,可从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一定金额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平时购药维持治疗;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的,按城市医疗救助政策,一年可予以最高限额的住院救助。

【农村精神病患者的扶助】

1、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精神病患者要纳入农村低保,按农村低保补差标准全额进行补助。

2、农村精神病患者,农村医前救助每年可从农村医疗救助金中酌情解决100—200元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在就近卫生院或卫生室购药维持治疗;病情严重者需入院治疗的,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后再予以二次救助。

(1)条例拟规精神病人扩展阅读

我国对精神病人的保护性法律规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精神病人失去辨认或自控能力时,不受《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

在民事案件中,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根据他健康恢复的情况,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对有精神病的可疑受害者、证人、检举人、自首者须进行鉴定,以确定其陈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分子,鉴定他们犯罪时的精神状态,供检察机关决定是否立案。

引诱、教唆精神病人去违法的人,须负法律责任

B. 精神病触犯法律会怎么处理

精神病人触犯法律不承担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条例拟规精神病人扩展阅读: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C. 精神病人国家怎么处理

国家对精神病人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一、贫困精神病患者生活和医疗救助
对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民政部门按程序应保尽保,按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全额发放城市低保金,并视困难程度予以分类施保救助。对享受了城市低保的精神病患者,可从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一定金额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平时购药维持治疗;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的,按城市医疗救助政策,一年可予以最高限额的住院救助。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精神病患者要纳入农村低保。纳入农村低保的可按农村低保补差标准全额进行补助。对农村精神病患者,农村医前救助每年可从农村医疗救助金中酌情解决100—200元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在就近卫生院或卫生室购药维持治疗;病情严重者需入院治疗的,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后再予以二次救助。
二、贫困精神病患者就医的优惠政策
对2008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医院治疗精神病年门诊费用超过1000元的,新合办继续执行一年定额补助200元的政策。对精神病人因精神病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者,新合报销比例提高到70%。
具体事宜可到你所在乡镇民政办咨询。

D. 精神病人如何界定

是不是有精神病最好让人们认为的精神病患者自己说,
中国目前的状况时只要大多数人说这人有精神病医疗机构或执法机构就认为此人有精神病,结果就是强制关押,打针吃药,有的根本就不是精神病,只是借机陷害而已,如许多与领导关系不好,与婆媳关系不好,或老公等家人关系不好的人,或是长久处在一种家庭,单位,上班等紧张环境中激发出某种打闹斗骂情绪被说成精神病.精神病人的界定,此人在作出超呼常理行为动作时,是有意,无意或者是有控制还是无控制,是短暂,突发,经常,还是平凡,一直,长期,这些要搞清楚,以及原因,有的是马上可以矫正的,有的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安静后或治疗后才能完美界定.
有这样几种情况
1,自己说自己没有精神病
2,自己说自己有精神病
3,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关键就是不要把在特定环境与特定心理下激发出的幻视,幻听,幻觉者误认为是精神病患者.在中国估计99%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1%或者千分之一
原本就是特异功能持有者只是当出现某种特异感觉时没人告诉他们这是特异功能而自己吓自己给吓傻了.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
大部分是误诊造成的,如果再照以往这种界定精神病条例进行界定,中国的科学彻底完了,21世纪将成为俄罗斯或印度的世纪了.
中国的各级官员的总数中大概有95%至96.6%的人员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或潜在性抑郁症(可以从办事能力上发现问题〕,希望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从今往后估计20年内是世界精神病大爆发年,如果不努力积极运动,可能许多人过不了健康关,不一定发生大吵大闹,可能会引起许多面对困难消极工作...

E. 我国中国境内涉及精神病人的法律法规条款主要有哪些

《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袭法》是一部规范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和促进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法律,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精神卫生法》规定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并设专章规定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学校、医务人员、监狱等场所,社区、家庭、新闻媒体、心理咨询人员等在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方面的责任。
《精神卫生法》第七十一条提出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提高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并按照规定给予适当的津贴。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因工致伤、致残、死亡的,其工伤待遇以及抚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认为行政机关、医疗机构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患者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赋予患者相关的司法救济权,将司法手段作为保护患者人身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重要的“兜底”保障措施。让患方成为提起诉讼的法律主体,是法治社会的进步,也将推动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

F. 国家对精神病人的政策

国家对精神病患者有以下方面的政策:

1、是可享受残人待遇,个回人营业或家人经商可免税,答家庭贫困户还可以享受低保,特困家庭的民政有困难补助,

2、是可免费服用传统、常规的抗精神类西药,但需要办理“残疾证”。

拓展资料:

精神病人:

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的人。具体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由于心理活动障碍,致使患者歪曲地反映客观现实,丧失社会适应能力,或伤害自身和扰乱社会秩序者总称为精神病人。

在精神病人的管理问题中关键是医疗。

在现今医学发展的条件下,国家应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精神病院内外的医疗活动。应按人口开办有一定床位的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以利患者住院治疗。此外,还应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医疗,借以扩大治疗面,使患者就近就医、就近收容或管理。由于精神病的治疗与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故各级行政区划均应设置精神卫生领导机构,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使病人得到社会照顾与监护,使精神卫生事业得以发展。

G. 刑法中有关精神病人的规定是哪几条啊

《刑法》第十八条是关于精神病人刑事责任问题的规定。在具体定罪量刑时,都要考虑此条规定。
《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H. 我国对精神病人有什么政策

一、贫困精神病患者生活和医疗救助:对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民政部门按程序应保尽保,按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全额发放城市低保金,并视困难程度予以分类施保救助。对享受了城市低保的精神病患者,可从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一定金额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平时购药维持治疗;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的,按城市医疗救助政策,一年可予以最高限额的住院救助。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精神病患者要纳入农村低保。纳入农村低保的可按农村低保补差标准全额进行补助。对农村精神病患者,农村医前救助每年可从农村医疗救助金中酌情解决100—200元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在就近卫生院或卫生室购药维持治疗;病情严重者需入院治疗的,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后再予以二次救助。

二、贫困精神病患者就医的优惠政策对2008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医院治疗精神病年门诊费用超过1000元的,新合办继续执行一年定额补助200元的政策。对精神病人因精神病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者,新合报销比例提高到70%。具体事宜可到你所在乡镇民政办咨询。

发达地区可以再次基础上提高补助标准。

补助对象条件需同时具备:

1、持有残疾人证的精神病患者;

2、正在治疗服药的精神病患者;

3、持有低保证或者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贫困证明的精神病患者;

4、有精神疾病诊断证明和服药发票。补助标准:每人每年500元基本精神药物治疗费用补助。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