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Ⅰ 山东冬季供暖室内最低温度
山东冬季供暖室来内最低温自度为十八度。
根据《山东省供热条例》当中的第二十二条规定,在室外温度不低于供热系统最低设计温度、建筑围护结构符合当时采暖设计规范标准和室内采暖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
供热企业应当保证采暖供热期内用户卧室、起居室的温度不低于十八摄氏度。供用热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1)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扩展阅读:
根据《山东省供热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危害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1、破坏或者擅自改装、拆除供热管网、标志、井盖、阀门和仪表等供热设施。
2、破坏或者擅自安装、拆卸、改装、干扰用热计量设施。
3、利用供热管道或者支架悬挂物体。
4、在规定的供热设施安全间距范围内,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敷设管线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5、在规定的供热设施安全间距范围内,爆破、挖坑、掘土或者打桩。
Ⅱ 济南停暖气时间2022是什么
济南停暖气时间是20223月23日零时。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我区3月15日后气温仍有较大波动,为保障广大居民用暖需求,经区政府同意,我区2021-2022年采暖季集中供热时间初步延长至3月22日24时,采暖季时间延长8天,延长供热期间不再向取暖用户另收取费用。
济南暖气相关知识
国家规定,尚未安装取暖设备的可以不用缴纳取暖费,但是一般统一管理的小区,会统一安装。取暖费的收取一般是按照小区规定的费用来算,和物业费一样,只要房屋产生相关费用,不管住户是否居住,都要缴纳。
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按面积缴纳采暖费的用户室内温度规定温度为不低于16℃。日采暖费:采暖费总额÷120(天)。退费比例:对室内检测温度在14℃-16℃(含14℃)的,退还日采暖费的50%;对室内检测温度在14℃以下的,退还日采暖费的100%。
Ⅲ 济南市供热缴费问题 急
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第三十条 用户必须严格执行用热计划,并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采暖价格和蒸汽价格按时向供热单位缴纳用热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缴纳千分之三的滞纳金。
Ⅳ 济南市中心城区延长集中供热时间,为何今年冬季后仍没能快速回温
根据《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济南市的采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起,次年3月15日止。但因2021年天气预报看,3月15日后还会有多次降温,因此供暖部门采取了延长供暖的措施。
3月14日,济南市住建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延长供暖时间的官方通告。通告中称,根据近期天气预报,3月15日后气温仍有较大波动,为保障广大市民用暖需求,济南市中心城区2020~2021年采暖季集中供热时间初步确定延长至3月23日0时,具体停暖时间将根据气温变化情况确定。此外,延长供热期间不再向居民热用户另收取采暖费。除济南之外,山东多地都延长供暖时间,潍坊、菏泽、烟台的市区、招远、栖霞、蓬莱以及临沂的蒙阴县、临沭县、兰陵县、费县,官方都发布了延长供暖的通知,令广大群众感到非常暖心。
Ⅳ 集中供热都收啥费用国家是怎样规定的
每个城市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样。
取暖收费标准可参照当地城市集中供热收费标准执行,国家有条例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同政府的投入和收费也不尽相同。
下面以济南城市为例:
第四章 用热管理
第二十七条 需要用热的单位和居民,应当向供热单位申请办理用热手续。散户居民应当以楼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十八条 热用户更名、增加或减少用热面积,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九条 热用户应当按规定对用热设施采取防寒保护措施;每年用热前,对用热设施进行检修,保证用热设施完好。
第三十条 热用户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改变用热管网管径、增加用热管线或散热器;
(二)在用热设施上安装放水、排汽装置;
(三)安装或启闭控制装置;
(四)转供热、改变用热性质及运行方式;
(五)排放或取用供热管网蒸汽和热水。
第三十一条 热用户必须严格执行用热计划,并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采暖价格和蒸汽价格按时向供热单位缴纳用热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缴纳千分之三的滞纳金。
第三十二条 热用户的采暖价格和蒸汽价格按照“成本十税金十微利”的原则实行分类定价,由物价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核定并公布执行。
(5)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扩展阅读: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新建或者启用已禁止使用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的;
(二)应当建设集中供用热设施而未建的。
第四十二条 供热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供热运行中供热参数、热用户室温合格率和运行事故率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供热或擅自缩短供热期的;
(三)发生重大故障未向供热主管部门报告的;
(四)热用户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标准的。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生产经营;逾期仍不恢复的,由供热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热单位管理,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应当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四十五条 危害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改装、拆除、迁移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的;
(二)工程施工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擅自施工的;
(三)擅自将用热管网与供热管网连接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
第四十六条 城市供热行政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依照本条例实施处罚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罚款收入按规定上缴财政。
第四十八条 对拒绝、阻碍供热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当予以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参考资料:
网络-济南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
Ⅵ 暖气放水违法吗
暖气私自放水是违反规定的,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以济南为例,根据《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 热用户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改变用热管网管径、增加用热管线或散热器;
(二)在用热设施上安装放水、排汽装置;
(三)安装或启闭控制装置;
(四)转供热、改变用热性质及运行方式;
(五)排放或取用供热管网蒸汽和热水。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应当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6)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扩展阅读:
《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 对拒绝、阻碍供热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当予以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Ⅶ 2021年济南市供暖温度标准是多少
2021年济南市供暖温度标准是多少
根据《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按面积缴纳采暖费的用户室内温度规定温度为不低于18℃。根据国家市政供暖标准,集中供暖室内温度为16-24度,但由于地域不同,室内温度标准多少有些差异。山东地区室温可根据需求来调节,但不能高于22度,否则既消耗能源,又会造成人体血管扩张等问题,影响健康。
如果您觉得温服不合格应,应首先向供热单位提出室温检测申请,供热单位应当及时提供免费检测服务。供热单位受理用户测温申请后,应在2小时内与用户联系,并约定测温时间。每日测温时间为8时起至21时止(节假日不休息)。测温人员入户时,应出示工作证件以及测量计量器具的合格证。测温后双方应在测温记录表上签字(盖章)并各执一份。
Ⅷ 济南供暖时间2021
2021年济南供暖时间为十一月十六日至次年的四月五日,根据情况,具体如下:
1、济南市的供暖时间是2019年11月15号开始,2020年3月15号结束,共计120天,如果遇到特殊天气,天气依旧很冷的话,供暖公司会适当的延长供暖时间,虽说是120天,但会根据当地每年气温的变化波动来进行调整,具体的供暖时间根据当地政府发布的时间为准;
2、今年济南市普通居民住宅采暖标准仍然按照26.7元/_,低保特困户按照19.5元/_,价格也不算便宜,所以在使用暖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约,尽可能减少暖气的浪费;
3、按照年度计划,今冬供热的重点工程,华山燃气应急调峰热源项目,先行区燃气锅炉热源厂工程,东盛孙村热源厂新建燃气锅炉项目,唐冶兰炭供热项目将在11月15日投入运行大学科技园热源扩建燃气锅炉项目,西客站热源厂扩建工程将分别于10月底、11月底具备热调试条件;
4、济南能源集团将与黄台电厂、章丘电厂紧密联系,在冷调、热调及正式供热期间与外部热源建立良好沟通调度机制,确保供热安全稳定,同时各热源厂要尽快完成锅炉及各辅机系统的联调联试、烘煮炉及消缺工作,确保11月1日具备启炉热调试条件。
《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第四条 济南市供热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管理工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第九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供热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供热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热源、热网,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第十一条 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配套建设用热设施,并代热用户向供热主管部门缴纳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已缴纳的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在城市供热主管网未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配套建设城市供用热设施,城市供用热设施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并免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配套建设的城市供用热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交付使用。
Ⅸ 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的条例修正
实施日期】1998/10/12 【颁布单位】济南市人大常委会 [CENTER]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修正)[/CENTER] (1998年9月16日济南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98年10月12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根据2001年6月15日发布的《关于修改〈济南市职工教育条例〉等二十三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进行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适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内的城市集中供热管理。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集中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工业余热等热源通过热网向若干个街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热用户供热。
第四条 济南市供热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管理工作(以下称供热主管部门)。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多家经营,统一管理,协调发展。
第六条 热电联产的总热效率和热电比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指标,经济综合部门应当加强热电联产电力管理,提高热电机组利用率,保障热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第七条 鼓励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限制、改造分散供热燃煤锅炉,推广热、电、冷联供。
第八条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依法建设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和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九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供热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供热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热源、热网,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第十条 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应当依据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同时设计和敷设供热管冈,其建设资金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筹集。第
十一条 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配套建设用热设施,并代热用户向供热主管部门缴纳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已缴纳的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在城市供热主管网未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配套建设城市供用热设施,城市供用热设施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并免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配套建设的城市供用热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 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必须符合城市集中供热规划,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方案须经供热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规划建设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到达的地区,不得新建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对建成使用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应当限期停止使用。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尚未到达的地区,确需新建分散供热燃煤锅炉的,须经供热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到环保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第十四条 城市集中供用热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招标、投标等形式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 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建设和维修所采用的设备、材料、计量器具等,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有关部门应当进行标准化审查,并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城市集中供热管线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宅、院时,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穿越施工造成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给予赔偿。
第十七条 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建设工程竣工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供热主管部门提供有关竣工资料。供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对供用热设施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第十八条 参加城市集中供热的热用户,应当向供热主管部门或供热主管部门委托的供热设施建设单位缴纳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但已由房地产开发单位代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的热用户除外。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的收缴办法和标准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建设、物价、财政部门核定,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第三章 供热管理第十九条 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生产经营的单位(以下简称供热单位)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有关证、照后,方可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生产经营活动:
(一)向供热主管部门提交资质审查申报表及有关文件资料,申领城市集中供热试运行证书;
(二)持城市集中供热试运行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领取临时营业执照;
(三)试运行一年后,向供热主管部门申请资质审查,经审查合格领取城市集中供热资质证书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换领营业执照。供热主管部门对资质单位实行年检制度。经年检不符合城市集中供热资质的供热单位,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规定资质的,由供热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热单位管理。
第二十条 供热单位使用的供热锅炉应当达到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十一条 供热单位未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停止或终止城市集中供热的生产经营。
第二十二条 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热主管部门确定的供热范围向热用户供热。供热单位需要扩大供热范围,应当到供热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三条 供热单位应当与热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并报供热主管部门备案。供用热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供用热时间、热负荷性质、供用热参数、收费标准、缴费时限、供用热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因执行供用热合同发生纠纷,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四条 本市市区采暖期为当年十一月五日至次年三月二十五日,在采暖期内热用户室温不得低于16℃。供热单位供热运行中的供热参数、热用户室温合格率和运行事故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五条 供热单位应当实行规范化服务,将服务的内容、标准、时间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第二十六条 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按时、连续、保质供热。因突发性故障不能保证正常供热时,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并通知热用户。发生重大故障,应当同时报告供热主管部门。因供热单位责任停止向热用户供热,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停止供热的时间减收用热费。
第四章 用热管理
第二十七条 需要用热的单位和居民,应当向供热单位申请办理用热手续。散户居民应当以楼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第二十八条 热用户更名、增加或减少用热面积,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变更手续。第二十九条 热用户应当按规定对用热设施采取防寒保护措施;每年用热前,对用热设施进行检修,保证用热设施完好。第三十条 热用户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改变用热管网管径、增加用热管线或散热器;
(二)在用热设施上安装放水、排汽装置;(三)安装或启闭控制装置;
(四)转供热、改变用热性质及运行方式;(五)排放或取用供热管网蒸汽和热水。
第三十一条 热用户必须严格执行用热计划,并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采暖价格和蒸汽价格按时向供热单位缴纳用热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缴纳千分之三的滞纳金。
第三十二条 热用户的采暖价格和蒸汽价格按照“成本十税金十微利”的原则实行分类定价,由物价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核定并公布执行。第五章 设施管理第三十三条 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和用热设施的界限以入户总仪表为准,入户总仪表及其以外的设施为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入户总仪表以内的设施为用热设施,由房屋产权人负责维护管理。房屋产权人或热用户可以委托供热单位维修用热设施。
第三十四条 热计量器具应当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供用热双方对计量发生争议时,可申请技术监督部门检测鉴定,检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第三十五条 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其负责维修管理的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及其安全距离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危害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供热单位对其管理和受委托管理的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应当定期巡线检查维修,确保供用热设施安全正常运行。供热管理人员入户巡检用热设施时,应当出示由供热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件,热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七条 城市热网及其附属设施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供热单位可以先施工,并在施工期限内到有关部门补办有关手续。
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拆除、迁移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因特殊情况确需改装、拆除、迁移的,须经供热热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因此发生的有关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九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涉及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项目时,应当事先征求供热主管部门的意见。因工作施工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经供热单位查验同意后方可施工。第四十条 未经供热主管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用热管网与供热管网连接。
第四十一条 城市热网及其附属设施外缘安全距离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构)筑物;
(二)挖坑、掘土、打桩、埋没线杆;
(三)爆破作业;(四)堆放垃圾、杂物;
(五)排放污水。第六章 法律资任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和分散供热燃煤锅炉的;
(二)擅自启用已禁止使用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的;
(三)应当建设集中供用热设施而未建的;
(四)城市供用热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
第四十三条 供热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未取得城市供热试运行证书或城市供热资质证书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生产经营活动的;(二)未按规定进行年检的;
(三)供热运行中供热参数、热用户室温合格率和运行事故率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四)未按规定时间供热或擅自缩短供热期的;
(五)发生重大故障未向供热主管部门报告的;
(六)擅自扩大供热范围的;(七)热用户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标准的。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生产经营;逾期仍不恢复的,由供热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热单位管理,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用热单位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用热居民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危害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改装、拆除、迁移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的;
(二)工程施工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擅自施工的;
(三)擅自将用热管网与供热管网连接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第四十七条 城市供热行政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依照本条例实施处罚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罚款收入按规定上缴财政。
第四十九条 对拒绝阻碍供热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当予以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市市区内的生活热水供应和集中供冷及县(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第五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Ⅹ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规章清理结果的决定(2017)
济南市人民政府令
(第260号)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规章清理结果的决定》已经2017年12月27日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济南市市长王忠林
2017年12月30日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规章清理结果的决定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省政府关于对现行政府规章清理的有关要求,以及国家、省有关“放管服”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涉及的政府规章专项清理工作要求,对我市2017年12月1日前公布的、现行有效的91件政府规章进行了清理。市政府决定,废止《济南市关于在市区实行义务植树登记制度的规定》等27件政府规章,保留《济南市城市环境卫生有偿服务管理办法》等64件政府规章。
附件:1.《济南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规章目录》
2.《济南市人民政府决定保留的规章目录》
附件1
济南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规章目录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说明1
济南市关于在市区实
行义务植树登记制度
的规定11
1990.12.04
制定时的依据已被废止;管理主体已
变更;相关收费已被取消;管理内容
已不适用。2
济南市矿产资源管理
办法
15
1991.02.01
相关收费已被调整;管理内容与上位
法不一致;相关工作已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山东省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办
法》等法律、规章实施管理。3
济南市行政执法监督
暂行规定
34
1991.10.14
关于行政执法监督范围、行政执法备
案制度的规定与上位法不一致;关于
行政执法监督的内容和措施等规定被
上位法所涵盖;相关工作已依据《山
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实施管理。4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
禁止向企业乱收费、
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
若干规定37
1992.01.25
收费许可证制度已取消;多数涉企收
费项目已被取消;关于收费票据、罚
没款和罚没物资变价款管理等规定与
现行非税收入管理实际不相适应。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说明5
济南市医疗机构使用
药品管理办法
60
1993.04.06
2006.02.20
适用主体范围、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监
管重点、药品收费定价规定与上位法
相抵触;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管理内容
发生变化;相关工作已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山
东省药品使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实
施管理。6
实施《济南市预算外
资金管理办法》的规
定
100
1996.08.08
调整对象已经为非税收入所替代且全
部纳入预算管理;相关工作已依据财
政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实施
管理。7
济南市旅游投诉规定
118
1997.12.16
主管部门名称已变更;关于管辖范围
、投诉受理及合法权益保护时限等规
定与《山东省旅游条例》、《旅游投
诉处理办法》不一致;相关工作已依
据上述法规、规章实施管理。8
济南市建设工程监理
管理规定
129
1998.04.04
2002.03.29
监理范围、工程建设监理业务招标、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备案规定与国家规
定不一致;外来监理单位备案、监理
费用规定与目前管理体制相违背;工
程质量监督费已取消;相关工作开展
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等法律、规章实施管理。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说明9
济南市行政执法投诉
办法
138
1998.07.22
主要条款内容与国家、省法律法规规
章相抵触;相关工作已依据《山东省
行政投诉办法》等上位法实施管理。10
济南市建筑企业劳动
保险费用管理暂行规
定
140
1998.10.27
2002.03.29
规范调整对象已不存在;收缴比例及
拨付比例等内容发生较大变化;不适
应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目前工
作依据省、市相关规定执行。11
济南市生猪屠宰管理
办法
142
1999.02.20
2002.03.29
主管部门已变更;相关行政许可事项
已被取消;管理内容、管理程序、法
律责任的规定与上位法不一致;相关
工作已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山东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等法规
、规章实施管理。12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
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
收缴分离的通告144
1999.04.01
全省罚没收入全部通过非税收入征收
管理收缴,关于罚款收缴的相关规定
已不再适用。13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强泉城广场管理的
通告151
1999.09.07
原管理主体已被撤销;关于涉及规划
、市容管理、文明公约等相关管理内
容均有相关上位法调整规范。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说明14
济南市殡葬管理办法
152
1999.09.21
2006.02.20
原管理主体职能已变更;部分管理内
容、行政强制执行的规定与上位法相
抵触;部分许可事项被取消;相关工
作已依据《殡葬管理条例》、《山东
省殡葬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实施
管理。15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
理工作的通告
155
1999.12.15
相关管理内容与上位法不一致;相关
工作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
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
律、法规实施管理。16
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
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156
1999.12.15
主管部门、供热管网建设资金筹集渠
道来源均已变更;相关许可事项已取
消;关于供用热设施竣工验收、部分
收费的规定与上位法相抵触;相关工
作已依据《山东省供热条例》、《济
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等法规
实施管理。17
济南市建设工程地震
灾害预防管理规定
166
2000.11.30
管理内容与上位法不一致;部分行政
许可事项已取消;相关工作已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
东省防震减灾条例》、《济南市防震
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管理。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说明18
济南市地方税收征收
管理若干规定
167
2000.11.30
规定的内容与上位法相抵触;与“营
改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
记制度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相关工作
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
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
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
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实
施管理。19
济南市幼儿园管理规
定
169
2000.12.12
行政许可事项的规定与上位法不一致
;部分收费规定与当前管理实际不相
适应;相关工作已依据《山东省学前
教育规定》等上位法实施管理。20
济南市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若干规定
170
2001.02.05
部分条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
可法》相抵触;不符合国家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要求,不适应我市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实际。21
济南市村镇房屋权属
登记管理办法
183
2001.09.29
管理主体、管理内容与上位法不一致
;相关工作已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
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
细则》等法规、规章实施管理。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说明22
济南市出租汽车货运
管理办法
186
2002.04.01
部分行政许可事项与上位法相抵触;
货运定价及收费模式与国家、省有关
价格改革规定不符,与目前管理体制
不相适应;相关工作已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货
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等法规、规
章实施管理。23
济南市电力线路设施
保护若干规定
224
2007.08.01
主要内容已被上位法进一步明确,相
关工作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
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山
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等法
律、法规实施管理。24
济南市医疗器械使用
管理若干规定
233
2009.01.01
管理内容多处与上位法抵触或者不一
致;相关工作已依据《医疗器械监督
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实施管理。25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
公布继续实施的市级
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235
2008.12.30
规章公布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已经重
新梳理并公布实施,原事项清单不再
适用。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修改日期说明26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
公布市级行政处罚事
项梳理和规范结果的
决定239
2010.10.28
规章公布的行政处罚事项目录已经重
新梳理并公布实施,原事项清单不再
适用。
27
济南市粮食流通管理
办法
240
2011.01.01
管辖范围已调整;部分事先审批事项
已调整为后置审批事项;相关备案事
项已取消;相关工作已依据《粮食流
通管理条例》、《山东省粮食收购管
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实施管理。
附件2
济南市人民政府决定保留的规章目录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备注1济南市城市环境卫生有偿服务管理办法261991.06.252济南市出售公有住房办法691994.06.013
济南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办法
71
1994.04.11
经2002年3月29日政府令第1
91号修改;经2006年2月20
日政府令第221号修改4济南市城市危险房屋管理办法761994.07.125济南市市民“十不”行为规范监督管理办法1051997.06.036济南市河道管理办法1081997.07.317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清理政府规章和规范性
文件结果的通告122
1998.02.28
8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济南市消防栓安全管
理试行办法》等42件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
决定123
1998.03.01
9济南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1331998.06.0910
济南市城市机动车辆清洗保洁管理规定
139
1998.09.03
经2006年2月20日政府令第2
21号修改11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工作
的通告150
1999.08.19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备注12
济南市实施劳动预备制管理办法
157
2000.04.18
经2006年2月20日政府令第2
21号修改13
济南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163
2000.11.14
经2006年2月20日政府令第2
21号修改14济南市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1682000.12.0115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第一批取消的行政
审批事项的通告171
2001.02.05
16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鹊山水库和玉清湖水库
管理的通告172
2001.03.22
17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第二批取消的行政
审批事项的通告184
2002.01.18
18济南市禁止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的规定1852002.02.1019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清理政府规章结果的通告190
2002.03.29
20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济南市园林绿化工程
施工管理办法》等9件市政府规章的决定191
2002.03.29
21济南市小清河管理办法1922002.09.0122济南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942002.12.0123济南市公共消火栓管理办法1952002.12.0124济南市城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1982003.01.0125济南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救助试行办法2022002.12.01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备注26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第三批取消的行政
审批事项的通告203
2002.12.09
27
济南市关于公布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规定
的通告206
2003.08.01
28济南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2072003.08.0129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济南市建设用地管理
办法》的决定209
2003.12.26
30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第四批取消的行政
审批事项的通告210
2003.12.26
31济南市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试行办法2122004.03.0132
济南市人民政府重大社会公共事项决策听证暂行
办法213
2004.08.01
33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第五批取消的行政
审批事项的通告214
2004.06.28
34济南市邢家渡引黄灌区管理办法2192005.05.0135济南市封山育林的管理规定2202005.10.0136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济南市医疗机构使用
药品管理办法》等二十一件政府规章的决定221
2006.02.20
37济南市餐饮垃圾管理规定2222006.07.0138济南市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2252008.01.0139济南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2262007.09.0140济南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2272007.09.0141济南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282007.12.10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备注42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规章清理结果的决
定231
2008.01.07
43济南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342009.01.0144济南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办法2362009.04.0145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
地方法规制定程序的规定》等13件政府规章的决
定237
2010.04.28
46济南市土地征收管理办法2382010.09.0147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济南市行政执法暂行
规定》等17件政府规章的决定241
2010.12.17
48济南市推进依法行政若干制度规定2422011.04.0149济南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2432011.05.1950济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2442011.07.0151济南市耕地保护管理办法2452013.02.0152济南市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办法2462013.05.0153济南市行政过错问责暂行办法2472013.04.0154济南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2482013.07.2055济南市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办法2492013.07.2056济南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2502013.12.01
序号规章名称政府令号施行日期备注57济南市地热资源管理办法2512014.01.0158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2522014.04.0159济南市物业管理办法2532015.02.0160
济南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