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基本法规
⑴ 能不能说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法律就是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就是非基本法律
不能,立法法第一条立法权限有款: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此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就可以修改部分基本法律!
⑵ 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导则,细则等之间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社会规范。
法律条文,法律规范的条文化的文字表述形式。
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设区市的人民政府。
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规程指是“规则+流程”。所谓流程即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前后相继的行动组合,也即多个活动组成。
规定是指对某一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
规定作动词指对事物的数量,质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
规范意指符合逻辑,客观、真实、全面、完整、准确、及时,达标。
2.颁布机构
1.法律。这里的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两类。
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
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
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
2.行政法规。它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3.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其法定的权限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这里所指的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条例是一种综合性法规,内容比较广泛。
单行条例是有关某一方面事务的规范性文件。
4.规则则是工作的要求、规定、标准和制度等。因此规程可以定义为:将工作程序贯穿一定的标准、要求和规定。
5,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
物流企业组织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影响组织的决策与行动。
3.包含关系不同
1.法律法规是中国法律的渊源
2.规范是一切具有组织、指导、约束的规定的总称,包括法律、法规、规程
参考资料
搜狗网络-法律
搜狗网络-法规
⑶ 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的区别
“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
基本法律是只能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常委会只能在人大闭会期间对基本法律进行修改,且不得与原法律原则抵触,非基本法律是由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
----仅供参考
⑷ 什么是非基本法律与基本法律 主要包括哪些
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两类:
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
普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制定法律的机关不同:基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
法律包含内容不同:基本法律包括《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普通法律包括《劳动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等。
(4)非基本法规扩展阅读:
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规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严谨性。它由特殊的逻辑构成。构成一个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每一个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这是法律来源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权利和义务,它是由国家确认或认可和保障的一种关系,这是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它的实施就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的强力部门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
5、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因为社会是指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而结成的人们的总体,法律的调整是指向人们的行为,是对人们行为所设立的标准,即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
6、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普遍的有效性,在一国主权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普遍的一致性,法律不可以强人所难。
7、法律的程序性。法律强制实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实现的。
⑸ 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非基本法律吗
可以
①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
②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非基本法律
⑹ 普通法律与基本法律的区别是什么有知道的吗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是两者是不同的划分标准所对应的划分类别,法律既可以分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非基本法律、专门法)两类,也可以划分为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
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一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普通法律是以宪法为基础,由国家立法机关依一般立法程序制定、颁发的用以规范某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某一方面行为规则的规范性文件。
⑺ 基本法律与非基本法律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基本法就是宪法,非基本法就是宪法以外的法律
非基本法要遵循宪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