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买卖学历法规

买卖学历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5-30 15:53:45

㈠ 卖学历犯法吗

法律分析:犯法。伪造和贩卖毕业证书,构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可对其进行行政治安拘留。对于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㈡ 买卖真学历犯法吗

法律分析:贩卖真学历犯法,一般会以伪造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共犯论处。各个共犯人的身份不同,那么在承担责任的时候情况也不一样。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第二款 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

㈢ 买学历是违法的吗

买学历不违法,但应当受到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条,且这四条必须同时具备:
1、违法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行为人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是行政违法的前提。只有行政主体的行为才可能构成行政违法,非行政主体的行为不可能构成行政违法;
2、行为人负有相关的法定义务,行政主体依法享有行政管理的权力,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某一行政主体负有的法定义务,并不一定适用其它行政主体。因此要确定行政主体的行为是否构成行政违法,必须首先确定其是否负有相关的法定义务;
3、行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如果行政主体负有法定义务,那么没有履行或者承担这项义务的时候,才能构成行政违法。必须存在行政主体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必须是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侵害了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时所持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统称为“过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二条 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童的。
(二)买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
(三)伪造、变造、倒卖车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的。
(四)伪造、变造船舶户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户牌,或者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为依法惩处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的犯罪活动,现就办理这类案件适用法律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对于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
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

㈣ 买学位犯法吗

法律分析:买学位是违法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解释规定,对于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㈤ 学历造假承担什么责任

文凭作假会被用人单位追究责任吗
使用假文凭承担行政、民事责任
假文凭的猖狂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人才流通渠道。对于那些为了个人私利而购买假文凭、假证书者,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是如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

鉴定学历真伪的途径
现在许多文凭难以辨别真假,而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鉴别学历的真伪呢?
律师:假文凭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与求职者正式签约前,用人单位应该上网或到有关部门查询求职者的学历、文凭。“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的唯一网站,“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是教育部授权开展高等教育学历认证工作的专门机构。但上述查询认证学历是按毕业时间段收费的。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向其所在的学校查询,或到当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市场)鉴定其文凭的真伪。
借鉴国外打击假文凭的做法
在我国,购买、使用假文凭者尚不构成刑事责任,一般只追究行政责任及民事责任。显然,对于购买、使用假文凭者来说,违法成本过低,国外对于购买、使用假文凭者的处罚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律师:假文凭在我国屡禁不止的原因很多:一是学历证书目前仍是就业的“敲门砖”,无论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都对文凭有要求,有需求就有造假的市场;二是因为违法成本低。目前市场上办一个假证也就几百元,更重要的是,由于对假文凭缺乏有效地监管,使用假文凭后,就算被发现,使用者也不用承担太多的违法成本。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做法加大对使用假文凭者的惩处力度。
一是建立全国高校学历联网免费查询系统及个人征信系统,出台处罚条例
二是借鉴国外做法,对使用假文凭者“零容忍”,追究其刑事责任。

㈥ 贩卖假学历罪怎么处罚

贩卖假学历一般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㈦ 买卖学历是什么意思

买卖学历是没有经过统一专业考试,通过个人钱财来购买文凭证书,属于为违法行为。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㈧ 买卖学位属于违法吗

法律分析:买卖学位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答案是肯定的,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明确提出了,对于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八十条之一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八十条之二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㈨ 违法贩卖学历学位犯法吗

贩卖假学历犯法,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