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企业工资发放要求
A. 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发放标准: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标准工资是指职工完成规定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定额,按照等级工资制的工资标准领取的工资数额。它是劳动报酬的基本部分,也是计算职工退休费、退职生活费,提取奖金,发放加班工资,计算计件工资单价及其他劳保福利待遇的基础和依据。此外,国家计征超奖金税时,它是计算限额奖金的基础。一般地说,标准工资体现的是职工在一定时间向社会提供的平均劳动量。它是调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内部各职工之间的工资水平的主要手段。
对标准工资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正常工作时间” 的概念。
正常工作时间,是指用人单位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所确定的工作时间。正常劳动,是指员工按照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标准工资不包括下列各项:
1、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劳动报酬,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年底双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结算的业务提成等;
2、无确定支付周期的劳动报酬,如一次性的奖金、津贴、补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B. 劳动法是否有规定公司工资发放要完全透明化
劳动法没有规定企业发放工资的程序,所以,目前,尽管企业这种做法不合理,却没有法律阻止它
C. 劳动法关于私人企业工资有没有规定
首先,国家没有对私人企业工资的专门规定。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对企业工资主要从以下三版个方面进行规范权。 一、建立最低工资制度。 要求各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至少每两年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最低标准。企业不遵守最低工资制度,将受到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罚。 二、制定工资支付制度。 通过建立工资支付制度,规范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行为(包括加班工资的支付)。 三、制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通过明确企业与职工(通过企业工会)进行协商确定工资制度、工资增幅、职工福利等事项。政府每年公布工资指导线进行指导。 以上这三个方面都在原劳动部的部颁规章里。
D. 劳动法对于工资发放的时间规定
法律分析:1、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2、如遇节假曰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3、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曰、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曰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曰、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E. 劳动法有没有关于薪资发放日期的具体固定,我们公司发放日为次月20号左右,是否合法
在前一个计薪周期结束后一个月内发放工资都是合法的,超过一个月就是违法的。
F.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工资发放时间
法律分析:有。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曰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曰、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工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不能附加任何不合理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G.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发工资一定要给工资条
有这个规定,但不是劳动法规定的,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的。第专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属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H. 劳动法工资发放时间规定
【法律分析】
劳动法没有规定工资的发放时间,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有相关的规定,即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但约定不能违反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的原则。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