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

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

发布时间: 2020-12-23 07:18:28

① 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的条例内容

(2011年9月30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和排涝通畅,改善水生态环境,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河道(包括江河、溪流、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下同)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等活动。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有关航道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三条 河道管理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合理利用。
河道管理实行按流域统一管理与按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道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河道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加强河道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保障河道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所需经费。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监督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流域或者区域设立的河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承担所辖河段的相关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农业、渔业、交通运输、海事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河道管理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需要设立河道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职责做好本区域内河道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本区域内河道的清淤疏浚和保洁工作。
村(居)民会议可以制定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公约,引导村(居)民自觉维护河道整洁。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河道管理的宣传教育,普及河道保护的相关知识,引导公众自觉遵守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河道水系、水域状况等基础调查工作,建立和完善河道档案,加强河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第九条 省内河道划分为省级、设区的市级(以下简称市级)、县级、乡级河道。
钱塘江、东西苕溪、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的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和京杭运河浙江境内段为省级河道,具体河段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布。
市级河道由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划定意见,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公布。县级河道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划定意见,报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公布。乡级河道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布。
公布的河道名录,应当包括河道名称、起止点、河道长度以及水域面积、主要功能等内容。
第十条 河道建设、清淤疏浚、岸线、水域保护等河道专业规划,是河道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依据。
编制河道专业规划应当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并与航道、渔业等规划相衔接。
第十一条 省级河道的专业规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征求省相关部门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起止点在同一设区的市范围内的省级河道的专业规划,省人民政府可以决定按照市级河道专业规划编制和批准。
市级河道的专业规划由河道所在地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征求相关部门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县级和乡级河道的专业规划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征求相关部门和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河道专业规划的修改应当由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二条 编制和修改城乡规划,应当注重规划区内原有河道的规划保护和新河道的规划建设,注重发挥河道在防洪排涝、涵养水土、美化环境、保护生态、传承历史等方面的功能。
城市新区和各类开发区的建设涉及河道水域的,应当符合水域保护规划。确需改变水域保护规划占用河道水域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修改水域保护规划。
第十三条 河道建设应当服从河道建设规划,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防洪、通航等标准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要求,保障堤防安全,注重河道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改善河道的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兼顾上下游、左右岸,保持河势稳定,维持河道的自然形态,不得任意截弯取直,不得任意改变河道岸线,不得填堵、缩窄河道。
河道建设包括开挖河道、拓宽河面、修堤护岸、筑堰建闸等建设工程。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河道建设规划,编制河道建设年度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河道建设年度计划应当明确建设项目的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实施主体、建设期限和资金筹措等相关内容。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利、航道、市政工程等建设计划、项目的协调,整合利用各项建设资金,统筹兼顾水利、航道、市政、水土保持等功能,提高建设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
河道同时属于五级以上限制性航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河道建设规划、河道建设年度计划和航道规划、航道建设计划,组织水行政、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相应技术规范要求实施河道、航道的建设。
第十六条 河道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按照《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加强河道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生产安全。
第十七条 河道建设用地应当列入当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根据河道建设规划需要拓宽河道、新增建设用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划定河道规划保留区。
河道规划保留区内不得从事与防洪抗旱和河道建设无关的工程项目建设。特殊情况下确需建设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时应当事先征求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第十八条 有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两岸堤防和护堤地。
平原地区无堤防县级以上河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之间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护岸迎水侧顶部向陆域延伸不少于五米的区域;其中重要的行洪排涝河道,护岸迎水侧顶部向陆域延伸部分不少于七米。平原地区无堤防乡级河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之间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护岸迎水侧顶部向陆域延伸部分不少于二米的区域。
其他地区无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河道的具体管理范围,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规定标准和要求划定并公布。其中,省级河道的管理范围在公布前应当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市级河道的管理范围在公布前应当报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九条 省级河道入海河段的河海分界线,由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市级、县级河道入海河段的河海分界线,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据有关规定划定并公布。
第二十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公布的河道管理范围设置界桩和公告牌。公告牌应当载明河道名称、河道管理范围以及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和限制的行为等事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损毁界桩和公告牌。
第二十一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河道堤防、护岸以及水闸等水工程的安全检查和维修养护,及时消除鼠洞、蚁穴等隐患,修复管涌、滑坡等险段,保障水工程运行安全。
新建、改建航道而修筑的护岸和收费航道的护岸由航道管理机构和收费航道经营管理者分别负责维修养护。
第二十二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堤防、护岸绿化工作,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河道水域环境。堤防、护岸的绿化应当采用对堤防工程和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的本土植物。
第二十三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堤防、护岸的保护要求,会同航道、海事管理机构设立限制航速的标志。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发布相应的限制航速的通告。
通行船舶应当遵守限速规定,不得超速行驶。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在河道新建、改建或者扩建排污口的,应当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水功能区不同河段水质状况的监测,并按照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和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第二十五条 禁止损毁堤防、护岸、闸坝等水工程建筑物和防汛设施、水文监测和测量设施、河岸地质监测设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设施。
第二十六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建设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厂房等与河道保护和水工程运行管理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弃置、倾倒矿渣、石渣、煤灰、泥土、泥浆、垃圾等抬高河床、缩窄河道的废弃物;
(三)堆放阻碍行洪或者影响堤防安全的物料;
(四)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或者高秆作物;
(五)设置阻碍行洪的拦河渔具;
(六)利用船舶、船坞等水上设施侵占河道水域从事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爆破、打井、钻探、挖窖、挖筑鱼塘、采石、取土、开采地下资源、考古发掘等活动的,不得影响河势稳定、危害堤防安全、妨碍河道行洪,并事先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对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梁、引道、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根据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建或者拆除。造成建设单位合法权益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补偿。
对河道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防汛防台抗旱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防台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强制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第二十九条 禁止围垦河道。河口地区因江河治理需要围垦的,应当经过科学论证,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已经围湖造地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行治理,有计划退地还湖。
第三十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河道定期进行淤积情况监测,并根据监测情况制定清淤疏浚年度计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清淤疏浚年度计划应当明确清淤疏浚的范围和方式、责任主体、资金保障、淤泥处理等事项。
淤泥利用应当经无害化处理,符合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要求。
第三十一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保洁实施方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河道保洁实施方案应当明确保洁责任区、保洁单位的条件和确定方式、保洁要求和保洁费用标准、保洁经费筹集和监督考核办法等内容。
第三十二条 河道保洁单位应当按照河道保洁责任要求,落实保洁人员和任务,保证责任区范围内的河道整洁。
河道内的病死动物及病死动物产品,保洁单位应当运送至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运营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确定专门的保洁单位对河道内的病死动物及病死动物产品进行统一打捞和运送。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河道保洁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保洁责任的落实。
第三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做好本区域内河道堤防、护岸的维修养护和河道的清淤疏浚、保洁等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劝阻破坏堤防安全和污染水面的违法行为。对劝阻无效的,应当及时报告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四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定保障本行政区域内堤防、护岸维修养护以及河道清淤疏浚、保洁和日常巡查所需费用。
欠发达地区河道堤防、护岸的维修养护以及河道清淤疏浚、保洁所需费用,省级财政应当给予补助。 第三十五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水电站和其他水工程,应当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取得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规划同意书。
前款规定的建设工程不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签署规划同意书。
第三十六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水电站和其他水工程以及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应当符合防洪要求、河道专业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严格保护河道水域。
修建前款规定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前,将工程建设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查时,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三十七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工程建设活动,不得妨碍防洪度汛安全。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前将施工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中,因施工需要临时筑坝围堰、开挖堤坝、管道穿越堤坝、修建阻水便道便桥的,应当事先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施工单位应当承担施工范围内河道的防汛安全责任。因施工需要建设的相关设施,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结束后或者使用期限届满前予以拆除,恢复河道原状。
因工程建设活动对河道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造成损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组织修复;造成河道淤积的,应当及时组织清淤。
第三十八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做好河道砂石资源的调查,编制河道采砂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告后实施。规划采砂的河道同时属于航道的,编制河道采砂规划还应当同时会同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采砂规划涉及上下游、左右岸边界河段的,由相关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划定采砂河段,报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
采砂规划应当明确禁止开采、限制开采、可以开采的区域和可以开采的数量、期限。
第三十九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申领采砂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
河道砂石开采权,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招标等公开、公平方式出让。河道砂石开采权出让方案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出让方案应当明确采砂范围、数量、期限、作业方式、作业时间和弃渣弃料处理、采砂场所恢复、违约责任等。
第四十条 从事河道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采砂作业场所设立公示牌,载明采砂范围、期限、作业方式、作业时间等,并设置警示标志。
从事河道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采砂作业,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服从防洪调度,保证行洪安全。河道采砂作业不得危害水工程安全和航运安全。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擅自移动、损毁河道管理范围的界桩或者公告牌的,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恢复原状,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禁止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未经批准从事爆破、打井、钻探、挖窖、挖筑鱼塘、采石、取土、开采地下资源、考古发掘等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不改正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水电站和其他水工程以及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护岸、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其工程建设方案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办或者补办未被批准的,责令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逾期不拆除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承担,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建设方案修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未将施工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临时筑坝围堰、开挖堤坝、管道穿越堤坝、修建阻水便道便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施工单位未按要求恢复河道原状,或者建设单位未按照要求修复受损河道工程及其配套设施或者未及时进行河道清淤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没收作业设施设备。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从事河道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规定设立公示牌或者警示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要求从事河道采砂作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吊销采砂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水政监督检查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进入现场进行检查,调查取证,制止违法行为。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无故拖延。
第五十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或者区域河道管理机构以及其他履行河道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未按规定履行河道建设、清淤疏浚和保洁等职责的;
(三)未履行本条例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行为。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采砂作业设施设备,包括采砂船舶、挖掘机械、吊杆机械和分离机械以及用于采砂作业的其他工具。
第五十二条 省和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河道,河道两岸绿化、河道清淤疏浚、保洁和日常巡查等工作由省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
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相关部门管理的城市内河,由相关部门依据规定的职责对河道实施管理。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具体管理权限,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十四条 蓄洪区、滞洪区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 河道内的水资源调度、取水许可、水污染防治、水工程安全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1992年12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同时废止。

② 浙江防水保修八年的消保法是哪年开始实施的

是将防水保修八年的消保法是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

③  浙江已往的遥感调查概况和成果

原浙江省地质矿产厅(浙江省地质矿产局)是浙江省最早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调查的部门,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就开始应用黑白航空照片解译来解决一些地层、岩性和构造问题。70年代末期,现代遥感技术引入我国不久,浙江省地质矿产局就抽调骨干,于1979年建立了浙江省地质矿产局遥感地质站(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浙省地质遥感中心),是全国较早设立遥感地质专业工作机构的省份之一。20多年来,浙江省遥感地质站以及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先后开展了《太湖流域围湖造田遥感调查》(1981~1984年)、《上海经济区海岸带遥感综合调查》(1984~1988年)、《杭州、宁波城市遥感综合调查》(1988~1992年)等工作。此外还编制了浙江省1∶20万卫星影像解译地质图系、浙江省1∶25万遥感影像地图,并配合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遥感方法研究。

在土地资源调查方面,由省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组织进行(1986~1996年),利用航片或正射影像图和1∶1万地形图为工作底图,采用求积仪或计算机量算系统进行面积量算,历时10年,已基本查清了全省各县(市、区)、乡(镇)、村、场的土地总面积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其分布状况;查清了全省各县(市、区)、乡(镇)、村、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权属和面积及其插花情况。此外,原浙江农业大学遥感所与绍兴市土地局曾利用TM影像图开展了1990~1996年绍兴市城镇用地扩展情况的调查工作。浙江大学大地科技开发公司与浙江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应用分别取自1996~1998年的9景TM数据对浙江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调查(1997~1999年),编制了《浙江省1∶25万水土流失现状图》。

在海洋遥感方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于1978年建立的遥感应用研究室,是我国主要从事海洋遥感数据接收、处理和海洋遥感应用基础研究的单位,20多年来,先后承担完成国家和省级项目近百项,其中海洋水色遥感和航天SAR海洋遥感应用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亦有一定影响。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1978年在我国高校中率先建立遥感专业,在承担完成许多重要项目的同时,至今已为我国各遥感研究和应用机构培养了数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现在他们已成为这些单位的骨干力量。

原浙江农业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在土壤、上地资源遥感调查、评价、规划,土壤和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水稻长势遥感监测与估产等方面开展了许多重要的工作。

综上可知,20多年来,浙江的遥感研究与应用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这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遥感研究和应用机构及相关技术力量为我省开展国上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已完成的国土资源遥感调查工作对浙江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比较系统的浙江省国土资源遥感调查工作至今尚未开展。另·方而,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浙江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等变化较快,各种人类活动对国土资源与环境的扰动和影响也日益加剧,先前的基础调查结果的现时性已受到严重制约,许多基础性图件必须得到更新。另一方面,由于受当时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条件影响,有些重要的基础资料,例如浙江大陆海岸线和岛屿岸线的长度、面积在500m2以上的岛屿数量、海岸滩涂面积、滩涂被围垦面积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等基础数据,在各种报告中往往出入很大。

此外,在以往的遥感调查工作中,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①缺乏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国土资源与相关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等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而这方面的工作对制定浙江在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②对遥感信息的提取主要采用图像的目视解译方法,并且未涉及深层次的GIS系统应用;③对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及镶嵌处理等新的遥感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比较薄弱。

利用遥感宏观、动态、综合、快速、多尺度、多时相的技术优势,辅以其他技术方法,对浙江省国土资源和环境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调查研究,在我省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是集多种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为一体应用于我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工作的一次较全面尝试,标志着对浙江省国土资源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更新的开始。因此,它的实施与完成不仅将为浙江省的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整治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新的重要基础资料,为城市化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和积极有效的技术服务,而且将为发展“浙江数字国上”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④ 山东单独二孩政策什么时候实施

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会议日程 5月27日(星期二) 下午 2时30分 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 柏继民副主任主持 一、通过会议议程 二、听取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关于《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 安全条例(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三、听取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关于《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 (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四、听取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山东省 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草案)》的说明 五、听取省政府关于《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 案(草案)》的说明 书面印发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审议情况的 报告 六、听取省政府关于《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草案)》 的说明 七、听取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关于提请审查批准青岛、淄 博两市人大常委会报批的两件地方性法规的报告 八、听取省政府关于《山东省与波兰马佐夫舍省建立友 好省关系的议案》的说明 九、听取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 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变动情况的报告 十、听取有关人事任免案的报告 十 一、审议省政府关于提请审议《2014年山东省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书面) 十 二、书面印发 (一)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我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山东省专利条例》情况的报告 (二)省政府对省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我省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三)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我省供销合作社加快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5月28日(星期三) 上午 9时 分组会议 一、审议《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 二、审议《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 三、审查《青岛市胶州湾保护条例》 四、审查《淄博市燃气管理条例》 五、审议《2014年山东省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 六、审议《山东省与波兰马佐夫舍省建立友好省关系的 议案》 七、审议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 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变动情况的报告 八、审议人事任免案 下午 2时30分 分组会议 一、审议《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草案修改稿)》 二、审议《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草案)》 5月29日(星期四) 上午 9时 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 贾万志副主任主持 一、听取省政府关于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的报告 书面印发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的报告》的初审意见 二、听取省政府关于全省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书面印发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全省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初审意见 三、听取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开展专题 询问有关情况的说明 四、审议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视察我省大气污染防 治情况的报告(书面) 五、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我省贯彻实 施《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情况的报告(书面) 下午 2时30分 分组会议 一、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的报告及省 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初审意见 二、审议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视察我省大气污染防 治情况的报告 三、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及省人大 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初审意见 四、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我省贯彻实施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情况的报告 (法制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有关法规事项) 5月30日(星期五) 上午 9时 联组会议(珍珠泉宾馆七号楼二楼艺园厅) 贾万志副主任主持 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的报告(专题询问) 下午 2时30分 分组会议 审议《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草案)》 (2:30召开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有关议题审议情况的汇报) 4时30分 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 柏继民副主任主持 表决人事任免案和有关法规、决议、决定(草案)等 柏继民副主任讲话 闭会 下周的第一个工作日(6.3)发公告,即日执行。

⑤ 浙江省哪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 浙政发[1999]14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丽水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减轻水旱灾害,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我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现将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公布如下: 一、重点预防保护区 指目前水土流失较轻,林草覆盖率较大,但存在潜在水土流失危险的区域。 (一)天目山千里岗山重点预防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德清、余杭、桐庐、建德县(市)的西部,湖州市区的西南部,安吉、淳安县的南部和东部,临安市的中部和东北部,开化县的东部,常山、衢县的北部。土地总面积58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1150平方公里。 (二)仙霞岭洞宫山重点预防保护区。主要公布在:江山、龙游、衢县、金华、青田县(市)的南部,武义、遂昌县的北部、西部和南部,景宁、云和县的西部,松阳县的东北部和西南部,泰顺、文成县的北部,龙泉市,庆元县。土地总面积1080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620平方公里。 上述地区要实施天然林保护,保护现有的植被和其他水土保持设施,防止乱砍滥伐,防止发生新的水土流失,同时要搞好局部地方严重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二、重点监督区 指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比较集中和频繁,损坏原地貌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危害后果较为严重的区域。 (一)浙北重点监督区。主要分布在:长兴县的东部和北部,湖州、杭州市区的西部,德清县、余杭市的中西部,富阳市的中部。土地总面积2870平方公里。 (二)浙东南沿海重点监督区。主要分布在:台州市区和苍南、平阳、瑞安、乐清县(市)的东部,三门县的北部和西部,临海市的中部,温岭市的西部,永嘉县的南部,温州市区。土地总面积5480平方公里。 上述地区要搞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防止因生产活动和城市建设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对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与开发建设同步治理。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原有的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 三、重点治理区 指现有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对当地和下游造成比较严重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 (一)钱塘江中上游重点治理区。主要分布在:开化、衢县、桐庐县的中部,淳安、缙云县的西北部,临安、永康、磐安县(市)的西部,富阳市的中西部,诸暨市的东南部,常山、龙游、兰溪、金华、义乌、东阳县(市)的大部,金华、衢州市区的北部。土地总面积1550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920平方公里。 (二)浙东丘陵山地重点治理区。主要分布在:绍兴县、上虞市的南部,仙居县的北部,嵊州、新昌、天台县(市)的大部。土地总面积55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950平方公里。

满意请采纳

⑥ 浙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
浙政发[1999]14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丽水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减轻水旱灾害,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我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现将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公布如下:
一、重点预防保护区
指目前水土流失较轻,林草覆盖率较大,但存在潜在水土流失危险的区域。
(一)天目山千里岗山重点预防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德清、余杭、桐庐、建德县(市)的西部,湖州市区的西南部,安吉、淳安县的南部和东部,临安市的中部和东北部,开化县的东部,常山、衢县的北部。土地总面积58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1150平方公里。
(二)仙霞岭洞宫山重点预防保护区。主要公布在:江山、龙游、衢县、金华、青田县(市)的南部,武义、遂昌县的北部、西部和南部,景宁、云和县的西部,松阳县的东北部和西南部,泰顺、文成县的北部,龙泉市,庆元县。土地总面积1080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620平方公里。
上述地区要实施天然林保护,保护现有的植被和其他水土保持设施,防止乱砍滥伐,防止发生新的水土流失,同时要搞好局部地方严重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二、重点监督区
指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比较集中和频繁,损坏原地貌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危害后果较为严重的区域。
(一)浙北重点监督区。主要分布在:长兴县的东部和北部,湖州、杭州市区的西部,德清县、余杭市的中西部,富阳市的中部。土地总面积2870平方公里。
(二)浙东南沿海重点监督区。主要分布在:台州市区和苍南、平阳、瑞安、乐清县(市)的东部,三门县的北部和西部,临海市的中部,温岭市的西部,永嘉县的南部,温州市区。土地总面积5480平方公里。
上述地区要搞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防止因生产活动和城市建设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对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与开发建设同步治理。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原有的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
三、重点治理区
指现有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对当地和下游造成比较严重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
(一)钱塘江中上游重点治理区。主要分布在:开化、衢县、桐庐县的中部,淳安、缙云县的西北部,临安、永康、磐安县(市)的西部,富阳市的中西部,诸暨市的东南部,常山、龙游、兰溪、金华、义乌、东阳县(市)的大部,金华、衢州市区的北部。土地总面积1550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920平方公里。
(二)浙东丘陵山地重点治理区。主要分布在:绍兴县、上虞市的南部,仙居县的北部,嵊州、新昌、天台县(市)的大部。土地总面积55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950平方公里。

⑦ 浙江有哪几家单位做水土保持方案

甲级单位有三家,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点公司。
乙级的的主要是两家,浙江中冶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刑法犯罪钱 发布:2025-04-04 22:27:51 浏览:786
金塔司法局 发布:2025-04-04 22:20:55 浏览:219
惠阳法院领导 发布:2025-04-04 21:57:12 浏览:276
企业的消防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04 21:56:57 浏览:445
民事诉讼法的正确规则 发布:2025-04-04 21:55:39 浏览:29
法治阳光照我成长征文 发布:2025-04-04 21:51:09 浏览:67
现代法治源头 发布:2025-04-04 21:50:21 浏览:111
刑事诉讼法证据不足是哪一条 发布:2025-04-04 21:39:10 浏览:827
无罪的罪人涉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4-04 21:35:14 浏览:563
2015新婚姻法许多姑娘看完不想结婚了 发布:2025-04-04 21:32:24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