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治安拘留条例

治安拘留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6-02 02:16:42

1.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什么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条文有好几条。
如第二十七条、四十条、四十九条等。
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法律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是法律。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规定了三种处罚:
1、警告。指公安机关责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改正错误,保证不再重犯。警告是治安管理处罚中最轻的处罚,主要针对初犯、偶犯、违法情节轻微认错态度较好的人。应该注意的是,治安管理处罚中的警告不同于行政处分中的警告和民事强制措施的训诫;
2、罚款。公安机关勒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以惩戒其违法行为。罚款数额一般在1元以上、200元以下;但是对于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的,处15日拘留、警告、责令具结悔过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可以共处5000元以下罚款;对违反规定种植罂粟毒品原植物的,除铲除其所种毒品原植物外,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对非法运输、买卖、使用罂粟壳的,除处以收缴、拘留外,可单处或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对赌博提供条件的,制作、复制、传播淫秽物品的,除处15日以下拘留外,可单处或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
3、1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这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较重处罚。这主要是针对情节较严重或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治安拘留在性质上不同于刑事拘留和民事拘留。治安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本条例处罚。

3. 治安管理处罚法44条规定

第四十四抄条

猥亵他人的,或者袭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一)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二)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

(3)治安拘留条例扩展阅读

第二十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四)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4. 拘留所条例第三十条是犯了什么罪

拘留所条例第三十条可以规定犯罪问题。
《拘留所条例》第三十条 被拘留人拘留期满,拘留所应当按时解除拘留,发给解除拘留证明书,并返还代为保管的财物。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第十二项和第一百条规定的精神,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损害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分,依照本条例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依照本条例处理。第三条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分为下列三种:

一、警告。

二、罚款:五角以上,二十元以下;加重处罚不得超过三十元。

罚款在裁决后五日内交纳;过期不交纳的,改处拘留。

三、拘留:半日以上,十日以下;加重处罚不得超过十五日。

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的伙食费由自己负担;不能交纳伙食费的,用劳动代替。第四条实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用具,必须没收的,应当没收。

由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得的财物,应当没收。

上述用具和财物,除违禁物品外,另有原主的,退还原主。第五条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下拘留、二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结伙打架的;

二、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公园、商场、娱乐场、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不听劝阻的;

三、扰乱国家机关办公秩序,不听劝阻的;

四、拒绝、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尚未达到暴力抗拒程度的;

五、损毁国家机关尚在发生效力中的布告、封印的;

六、污损名胜古迹或者有政治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的;

七、出售、出租业经取缔的反动、淫秽、荒诞的书刊、画册、图片的;

八、违反政府取缔娼妓的命令,卖淫或者奸宿暗娼的。第六条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的,处七日以下拘留、十四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赌博财物,经教育不改的;

二、用抽签、设彩或者其他方法变相赌博,经教育不改的;

三、造谣生事,骗取少量财物或者影响生产,经教育不改的;

四、私刻公章,伪造、变造证件,情节轻微的;

五、印铸刻字业承制公章或者其他证件,违反管理规定的;

六、出售假药,骗取少量钱财的。第七条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的,处三日以下拘留、六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在禁止渔猎的地区捕鱼、打猎,不听劝阻的;

二、在禁止摄影、测绘的地区摄影、测绘,不听劝阻的;

三、在禁止通行的地区,擅自通行,不听劝阻的;

四、损毁或者擅自移动临时性的测量标志的;

五、在城市任意发放高大声响,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和休息,不听制止的。第八条有下列妨害公共安全行为之一的,处七日以下拘留、十四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在铁路、公路上挖掘坑穴或者放置障碍物,尚不足以使车辆行驶发生危险的;

二、对火车、汽车、船只投掷石子、泥块或者其他类似物品的;

三、损毁交通标志或者其他交通安全设备的;

四、损毁路灯的;

五、制造、储存、运输、使用爆炸物品、化学易燃物品,不符合安全规定的;

六、制造、购买、保管、使用剧性毒物,不符合安全规定的;

七、违反消防规则,经提出改善要求,拒绝执行的;

八、损毁消防设备或者消防工具的;

九、擅自将公用的消防设备、消防工具移作他用的;

十、未经当地政府许可,烧山、烧荒,尚未造成灾害的;

十一、失火烧毁国家财物、合作社财物或者他人财物,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第九条有下列妨害公共安全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未经政府许可,购买、持有体育运动所用的枪支、弹药或者保管、使用这种枪支、弹药不符合安全规定的;

二、未经政府许可,制造、购买、持有猎枪或者开设修理猎枪的工场的;

三、设置、使用民用射击场,不符合安全规定的;

四、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的;

五、组织群众性集会,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有发生人身伤亡危险,经指出不加改善的;

六、渡船超载,或者船身破损有沉没危险,经督促不加修理,继续使用的;

七、在发生狂风、洪水有沉船危险的时候强行摆渡,不听制止的;

八、争先抢登渡船,不听制止,或者强迫渡船驾驶人超载摆渡的;

九、公共娱乐场所售票超过定员可能造成事故,不听劝阻的;

十、公共娱乐场所在开放时间内,没有保持出入口、太平门的畅通的。

6. 拘留所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拘留所的设置和管理,惩戒和教育被拘留人,保护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对下列人员的拘留在拘留所执行:
(一)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给予拘留行政处罚的人;
(二)被人民法院依法决定拘留的人。第三条拘留所应当依法保障被拘留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得侮辱、体罚、虐待被拘留人或者指使、纵容他人侮辱、体罚、虐待被拘留人。
被拘留人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拘留所的管理规定,服从管理,接受教育。第四条国务院公安部门主管全国拘留所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本行政区域拘留所的管理工作。第二章拘 留 所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拘留所。拘留所的设置和撤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第六条拘留所应当按照规定的建设标准,设置拘留区、行政办公区等功能区域。第七条拘留所依照规定配备武器、警械,配备交通、通讯、技术防范、医疗和消防等装备和设施。第八条拘留所所需经费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第三章拘 留第九条拘留所应当凭拘留决定机关的拘留决定文书及时收拘被拘留人。需要异地收拘的,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出具相关法律文书和需要异地收拘的书面说明,并经异地拘留所主管公安机关批准。第十条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告知被拘留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当遵守的规定。
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后,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拘留人家属。第十一条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对被拘留人的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由拘留所登记并统一保管。检查发现的违禁品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应当移交拘留决定机关依法处理。
对女性被拘留人的人身检查应当由女性人民警察进行。第十二条拘留所发现被拘留人可能被错误拘留的,应当通知拘留决定机关,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处理决定;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不应当被执行拘留的,拘留所不予收拘,并通知拘留决定机关。第十三条拘留所发现被拘留人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应当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并提请拘留所的主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人依法作出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第四章管理教育第十四条拘留所应当建立值班巡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值班巡视人员应当严守岗位,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
拘留所应当安装监控录像设备,对被拘留人进行安全监控。第十五条拘留所应当根据被拘留人的性别、是否成年以及其他管理的需要,对被拘留人实行分别拘押和管理。
对女性被拘留人的直接管理应当由女性人民警察进行。第十六条拘留所应当建立被拘留人管理档案。第十七条拘留所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为被拘留人提供饮食,并尊重被拘留人的民族饮食习惯。第十八条拘留所应当建立医疗卫生防疫制度,做好防病、防疫、治疗工作。
拘留所对患病的被拘留人应当及时治疗。被拘留人患病需要出所治疗的,由拘留所所长批准,并派人民警察管理;被拘留人患有传染病需要隔离治疗的,拘留所应当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被拘留人病情严重的,拘留所应当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通知被拘留人的亲属。第十九条拘留所发现被拘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建议拘留决定机关作出停止执行拘留的决定:
(一)患有精神病或者患有传染病需要隔离治疗的;
(二)病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第二十条为被拘留人提供的拘留期间生活必需品应当由拘留所检查登记后转交被拘留人。非生活必需品,拘留所不予接收。第二十一条拘留所应当对被拘留人进行法律、道德等教育,组织被拘留人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
拘留所应当保证被拘留人每日不少于2小时的拘室外活动时间。
拘留所不得强迫被拘留人从事生产劳动。第二十二条被拘留人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或者被拘留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拘留所应当予以表扬。第二十三条被拘留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拘留所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使用警械:
(一)哄闹、打架斗殴的;
(二)殴打、欺侮他人的;
(三)故意损毁拘留所财物或者他人财物的;
(四)预谋或者实施逃跑的;
(五)严重违反管理的其他行为。
拘留所人民警察对被拘留人使用警械应当经拘留所所长批准,并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热点内容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
锡林郭勒盟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02 06:07:56 浏览:136
法官藏匿伪造证据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流程 发布:2025-02-02 05:55:41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