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村长选举法规定
㈠ 2017年农村选举新定法
并没有“2017年农村选举新定法 ”。 农村选举,应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执行。回《村民委答员会组织法》立法的指导思想是: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农村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1)2017村长选举法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由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公布,公布之日起施行。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委员会是建立在农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也不是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
村民委员会成员不脱离生产,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与本村人均收入挂钩或略高,由全体村民充分讨论决定,报批乡、镇人民政府批准。要做到既不增加群众负担,又能使所筹集的经费落到实处。
㈡ 村长怎么选,选村长的条件是什么
1、报名参选。选举办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外,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村民委员会主任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认真贯彻执行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二)作风民主,办事公道,联系群众,热心为村民服务;(三)工作认真负责,有办事能力,能完成任务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四)身体健康;(五)有一定文化知识。
2、选举证明。一是成立选举领导机构。镇(处)成立选举领导小组;村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二是选民登记。在选举日前20天,公布选民名单,选民登记要做到不错登,不重登、不漏登。选民登记的基本条件:年满18周岁,户口在本村,享有政治权利。
3、确定候选人。根据村庄规模确定村委会成员职数和职位,以多于应选名额一人的规定确定候选人数,法律规定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额定人数为三人至七人。召开预选大会,预选会议要求过半数选民参加有效,按照得票多少当场确定候选人,并于当日或次日张榜公布。
㈢ 村主任选举有新规定
在我国广大农村,要说什么岗位最受农民欢迎,那么非村干部莫属!农村村干部虽然没有行政级别,只是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村干部的职责是负责农村基层工作,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带领农民朋友发家致富。但是现在农村村干部在我国的信誉并不好,主要是部分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农民朋友对此敢怒不敢言。因此,为了治理此类违规违法行为,从2017年下半年起国家对农村村干部选举出台了新的规定。以下这5类人将被禁止参加村干部选举。
一、有过违法问题且未调查清楚的不能参选村干部。
二、以前受过处分的村干部在接受处分期间不得参选村干部。
三、参加过被国家定性为非法组织的不得参选村干部。
四、在村里品行名声不好,且参与违法组织的损害群众利益的,有任其一种都不得参选村干部。
五、有过违法犯罪记录,或违法正处在查处阶段的不得参与村干部。
㈣ 村长选举的流程
㈤ 村长选举票数规定
符合条件的应当有效.即村民过半数投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十五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的,第一次投票未当选的人员得票多的为候选人,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所得票数不得少于已投选票总数的三分之一。
㈥ 当村长需要什么条件啊
当村长不需要什么条件,只要符合法定的选举条件,并且在换届选举中,得票超过选民人数一半以上,在候选人之中排名第一就可以当村长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的规定,村长是由村民经过选举产生的,上级政府的领导是没有权利任命村长的。
㈦ 2017年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1、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符合作为村民委员会的候选人。
2、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3、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如下:
(1)第十三条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
(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
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2)第十五条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与村民见面,由候选人介绍履行职责的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
(7)2017村长选举法规定扩展阅读
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了完成所承担的各项任务,需要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从试行法施行过程中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这一规定是比较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的。村委会的成员既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村委会由多少人组成比较合适,主要应当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便于自治,能够完成村委会作为自治组织的各项任务;
二是要尽量减轻农民的负担。
之所以要对村委会成员的数量规定一个幅度,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村的自然条件及村民的人口数量、居住状况差别也很大,相应地,村委会所承担的工作量也就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㈧ 2017年农村村主任侯选选举程序
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二条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
第十三条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
(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
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十四条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二十日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
对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当自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公布处理结果。
第十五条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与村民见面,由候选人介绍履行职责的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
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的,第一次投票未当选的人员得票多的为候选人,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所得票数不得少于已投选票总数的三分之一。
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应当当场公布。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
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公布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名单。
具体选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第十六条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并说明要求罢免的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并须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㈨ 2017年村主任选举条件
村主任选举条件这要看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的选举细则,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怎么当选,因为有资格竞选村主任的占全村民就算不是百分之百,至少也是九成以上,只要不是细则明确排除的人选都有资格参加竞选。
所以参与竞选村干部首先要有选民资格和被选举权,要让选民熟悉你,信任你,并在海选中获得提名候选人票的多数,然后进入正式选举,从过半选票者中按得票多者当选。
选举程序是:1、宣传发动和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2、登记选民;3、提名候选人;4、正式选举;5、发放当选证。村委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时及时换届可以连选连任。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性别、信仰、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剥夺了政治权利及另有规定条件的除外。
为保证村民提名的候选人能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能够推荐出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为此,近几届市、乡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小组从选民资格条件、政治条件、村民信任条件、任职能力条件、身体和年龄等条件考虑,专门下文提出了村委会候选人的具体指导意见:
一 必须是经过认定后具有本村选民资格的村民;
确认选民资格,依据选举法规的确定有以下四点:
1、年龄条件: 年满18周岁以上,出生日期的确认,以身份证为准,新满18周岁未办理身份证的,以户口簿为准。选民年龄的计算时间,以本村委会的选举月为准。
2、属地条件:户籍在本村的村民,均具有本村选民资格。现在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连续居住本村1年以上并履行村民义务,本人要求在居住地参加选举的村民,由户籍所在地出具证明,经居住所在地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可以进行选民登记。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等回村居住的,可以予以登记,但不得在户籍所在地重复登记。党委组织部门选聘到村任职一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要求参加村委会选举的,应当进行选民登记。
3、政治条件:未被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
4、身体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本村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经群众公认,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的经常性精神病患者和无法表达意志的痴、呆、傻人员,可以不列入选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