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刑法规定的孤证

刑法规定的孤证

发布时间: 2022-06-03 01:43:40

Ⅰ 请问孤证不定案怎样适用

孤证不能定案包括指控的每一项事实不能只有一个证据;全部案件事实只有一个证据。比如一个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全部招了,庭审中当庭向被害人及家属下跪表示悔罪,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证据(诸如杀人工具、血衣等物证均未提取),这种情况肯定不能定案。
刑诉法第46条:“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刑法中孤证不予认定的依据

刑事犯罪的证据要求完整闭合的证据链

Ⅲ 有一条原则叫做“孤证不能定案”,谁能解释解释

“孤证不能定案”是指每一个证据的证明力之有无或者大小,都不能靠该证据本身得到证明,而必须通过对证据本身的情况、证据与其他证据之间有无矛盾及能否互相印证、证据在全案证据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衡量,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我国的证据分类中,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的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刑事案件的主要事实是指犯罪事实是否存在,以及该行为是否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民事案件的主要事实是指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事实。

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是直接证据;不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是间接证据。那么,我们要认定案件事实,仅仅靠一份间接证据是肯定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因此,对于间接证据而言,无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应该严格遵守“孤证不能定案”规则。

(3)刑法规定的孤证扩展阅读

中国史学传统中有“孤证不引”的规范,这里的“引”是指引用史料典籍中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所谓“孤证不立,偏难概全”,孤证立论乃史家之大忌,此点尤为考据学派所强调。清代学者戴震在《与姚孝廉姬传书》中批评以前的治学方法是“依于传闻,以拟其是;择于众说,以裁其优;出于空言,以定其论;据于孤证,以信其通”。考据学派注重实证,坚持无证不立论,孤证不定论的治学原则。

譬如乾嘉学派,其研究方法强调“实事求是”、“无征不信”,且“不以孤证自足,必取之甚博”。梁启超曾总结乾嘉学风“凡立一义,必凭证据”,“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续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

Ⅳ 法律是否有条文或者规定,只要警察手中有一张照片就可以判定一个人的罪名,可以下令通缉吗

只有一张照片是不能判定一个人的罪名的,不可以下令通缉。警察没权审判,只有法院有权审判。
法律分析
仅凭一张照片就属于孤证,孤证不立的意思是,如果只有一条证据支持某个结论,这个结论是不可接受的。法院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是主要通过审判活动惩治犯罪分子,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或者其他的干涉。民事诉讼证据是指用来证明待证案件法律事实的客观材料,当案件只有一个证据时,此单一证据的认定对整个案件事实的确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单一证据对待证事实的证明力达到了法定的证明标准,案件事实方可认定。单一证据是以证据存在的数量来定义的,即原告起诉时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唯一的,可以是某一类客观存在证据,从单一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分析,依据此单一证据的判决可以推理得出案件的基本事实。法院依法审判下列案件: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下级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下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如果是在逃的罪犯,公安机关是可以发布通缉令的,前提是罪犯,罪犯是由法院审判决定的。所以如果只是一张照片,是不能判一个人罪名的,也是不可以下通缉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二条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通过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决民事、行政纠纷,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五条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Ⅳ “孤证不能定罪”这句话是法律规定了孤证一定不能定罪还是只是建议孤证不定罪也有孤证定罪的案例

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多个间接证据可以组成一个直接证据。

Ⅵ 孤证不能立案还是结案呀

孤证可以立案,但不能结案。《刑诉法》规定的立案条件有两个:一是有犯罪事实;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只要达到了这两点,即使证据不好,是孤证,也可以立案。实际上,立案后的侦查过程,就是获取证据、完善证据的过程。但结案就不同了,《刑诉法》规定的结案条件有数个,其中对证据的要求是证据确实、充分。就是说,证据要确凿,相互印证,形成链条。显然,孤证是达不到上述要求的,不能作为结案的条件。

Ⅶ 孤证的定义是什么

庭审中,一方当事人或代理律师常就某一证据“义正严词”的指出:“这是一项孤证,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佐证,建议合议庭不要将其视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乍一听,这一反驳很有力啊,一方面它至少是在表面上指出了对方证据的缺陷;另一方面,“孤证”一说基本上未见诸于正式的文章典籍,因此无论是法官或是对方的代理律师都可能由于未正式接触过这一概念而对持这一说法的人的博学产生瞬间的敬畏之情。

其实不然,我认为“孤证”一说非常不严谨,甚至怀疑它是某些司法实践者臆想的结果(我听得最多的是律师使用它),这一说法的出现反映了司法实践中部分人对于法律持不求甚解的务虚之风。之所以这么说,理由有如下三点:(1)“孤证”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当模糊的,根据敝人的观察,使用这一词汇的人从未明确的给它下过一个定义,但是却在许多不同的场合使用它,至于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很有可能是使用者根据需要“信口拈来”,为已所用,至于它的科学性显然是退而求其次的事;(2)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学习法律十一年来从未在任何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或正式的资料文献中发现它的“踪影”;(3)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是“下定义”,与“下定义”相伴生的一种方法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标准对事物进行种类划分。在“孤证”一说中,我们甚至不清楚它是依照什么逻辑标准对证据进行的划分。如果有人说标准当然有,只是你不知道罢了。那我又不禁要问我们也没看到依照你所谓的标准进行划分的结果,因为如果有标准,那么应当有与“孤证”相对应的一个或数个概念,但实践中也没有听人提过“非孤证”或其他说法。

热点内容
法官藏匿伪造证据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流程 发布:2025-02-02 05:55:41 浏览:966
医药公司法律监管 发布:2025-02-02 05:54:19 浏览:734
电力公司违法规定罪名 发布:2025-02-02 05:37:18 浏览:477
常芬律师 发布:2025-02-02 03:58:35 浏览:638
代理律师为劳动法费用多少 发布:2025-02-02 03:36:12 浏览:635
法院疫情纪实 发布:2025-02-02 03:34:20 浏览:192
九龙坡区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发布:2025-02-02 03:33:54 浏览:653
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 发布:2025-02-02 02:37:24 浏览:122
范莉法官 发布:2025-02-02 02:32:16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