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电动四轮车的规章制度

电动四轮车的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6-03 06:06:51

❶ 关于电瓶车的管理条例法规

关于电瓶车的管理条例及法规: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非机动车的外形尺寸、质量、制动器、车铃和夜间反光装置,应当符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八条 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
非机动车的外形尺寸、质量、制动器、车铃和夜间反光装置,应当符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第三十五条 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第三十六条 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第三十七条 道路划设专用车道的,在专用车道内,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
第三十八条 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❷ 秦皇岛市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人力、电动、燃油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在道路上行驶以及生产、销售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车型不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坚持确保交通安全与方便群众生活并重原则。保障残疾人必要的出行需求,保障涉及公共利益的特殊行业车辆行驶需要。提倡残疾人、老年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技术监督、食品和市场监督、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部门和有关组织依据各自职责承担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的相关监督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五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提高道路运输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公众出行需要。第六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利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从事载客营运活动。第二章审核登记第七条符合相关标准的残疾人代步轮椅车、老年代步轮椅车和特殊行业电动三轮车上路行驶,应当依法登记,按照非机动车管理。第八条市、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残疾人证和特殊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以及残疾人代步轮椅车、老年代步轮椅车和特殊行业电动三轮车的相关标准,依法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发放相应的非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非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仅限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第九条应当自购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具体登记管理办法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本着便民原则制定。第十条非法生产、拼装、组装的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不得申请登记。第十一条鼓励车辆所有人购买第三者责任险、人身伤害险和车辆损失险。第三章道路通行第十二条残疾人代步轮椅车、老年代步轮椅车和特殊行业电动三轮车驾驶人应当具备符合驾驶车辆要求的身体条件,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以及具有其他影响安全驾驶情形的,不得驾车在道路上行驶。第十三条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可以在道路上行驶的残疾人代步轮椅车、老年代步轮椅车和特殊行业电动三轮车,应当悬挂号牌,驾驶人还应当随车携带车辆行驶证及有关证明。第十四条残疾人代步轮椅车、老年代步轮椅车、特殊行业电动三轮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在没有划设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代步轮椅车。环卫、通信及市政工程抢修的电动三轮车作业时,应当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在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不受车辆分道行驶的限制,但不得逆向行驶。第十五条快递物流、桶装水配送等特殊行业电动三轮车,实行通行证管理,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路线和规定时间行驶,避开工作日早晚出行高峰。正在作业的环卫清扫、通信及市政工程抢修车辆除外。第十六条残疾人代步轮椅车、老年代步轮椅车、特殊行业电动三轮车不得在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地点停放。第十七条未经审核登记的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禁止在道路上行驶。第十八条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许可证》的电动、燃油三轮车和四轮车,应当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在居民小区、场(厂)区、景区等不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道路上行驶,不需要办理审核登记。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第四章 生产销售第二十条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依法办理相关生产经营资质,生产、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第二十一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的电动、燃油三轮车和四轮车,其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进口商,应当委托经国家认监委指定的认证机构对其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的产品进行认证。销售者应当向购买人提供可供查验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第二十二条生产者、销售者不得生产、销售非法组装、拼装、改装的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非法生产、销售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行为,向质量技术监督、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❸ 大同市电动车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动车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畅通,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二轮车、电动轮椅车、电动三轮车、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第三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电动车的生产、销售、维修、登记及通行管理,适用本条例。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电动车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电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市、县(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电动车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电动车销售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电动车维修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经信、环保、发展改革、财政、市政管理、邮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残联等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电动车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二章生产、销售、维修第五条电动车生产企业生产电动车应当取得生产许可证,加强标准管理和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电动车。第六条电动车销售企业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电动车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核实设计最高时速、整车质量、制动性能、外形尺寸等参数,并建立实名制销售台账,确保销售的电动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第七条电动车维修企业应当建立维修台账,在维修过程中不得擅自改变车辆的外形特征与技术参数。第八条电动车销售、维修企业应当提供电动车废旧电池更换、回收服务,建立台账,并将收集的废旧电池交由生产企业回收利用或者交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第三章登记管理第九条电动车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电动车所有人应当持下列材料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

(一)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等车辆来历证明;

(三)整车出厂合格证明;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申办电动轮椅车牌证的,残疾人应当提交下肢残疾证明,老年人应当提交老年证明。第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电动车所有人申请后,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审核材料,办结登记,并发放号牌和行驶证;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第十一条准予登记的电动车应当符合电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

对本条例实施前购买的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二轮车、电动三轮车实行过渡期备案登记管理,过渡期五年。

邮政、快递、环卫等专用电动三轮车需要加装载物车箱和遮雨蓬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外形尺寸、箱体颜色等标准加装,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查验同意后,方可申办登记。

拼装和擅自改装的电动车,不予办理登记。第十二条电动车登记号牌、行驶证的式样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并监制。

电动车登记号牌、行驶证、驾驶证工本费的收取,应当严格执行价格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第十三条电动车所有权转移、登记内容变更、注销及盗抢备案登记,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办理。第十四条电动车驾驶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驾驶电动自行车、电动二轮车、电动轮椅车的,应当年满16周岁;

(二)驾驶电动三轮车的,应当年满18周岁,并取得机动车驾驶证D;

(三)驾驶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的,应当年满18周岁,并取得C3以上机动车驾驶证。第十五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合理设置电动车牌证办理网点,将办理时间、地点、条件、程序等事项向社会公布,采取带牌销售等措施方便群众,并向电动车所有人宣传电动车交通安全规定,增强电动车驾驶人安全意识。第四章道路通行管理第十六条电动车应当在取得市、县(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号牌、行驶证后,方可上路行驶。

电动轮椅车只准下肢残疾人和老年人驾驶。残疾人驾驶电动轮椅车应当携带残疾人证明;老年人驾驶电动轮椅车应当携带老年证明。

驾驶电动三轮车和小型低速电动汽车上路行驶,应当携带驾驶证。

❹ 四轮电动车上路的新规有哪些

我国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确定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政策。但是一般会认为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四轮低速电动车应属于机动车范畴,上路行驶,应悬挂机动车号牌,随车携带驾驶证、行车证。

❺ 2021电动车管理规定是什么

1、将对电动车进行速度限制,意味着今后电动车不能随意超出限定的速度了,不然是违反相关规定的,现在限定为每小时不得超过25千米行驶速度。

2、在购买电动车的时候注意购买新国标的,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上牌的,购买车辆后需要上电动车牌,没有车牌的将不能上路行驶,一旦被发现也是会被处罚。

3、现在电动车的重量由原来40kg调整到新国标的55kg,重量包含电池在内,这样有效增加行驶时长。

4、电动车速度可以行驶到50千米每小时的,必须上牌照,这类车型归为电动摩托管理。

5、电动车需要安装有脚踏板并且还要防火、防水,没有脚踏板是不允许上牌。

6、电动机功率从240KW提高到400KW。


对电动自行车企业做出新的重大调整,促进安全规范生产

调整措施:电瓶车速度从20km/h增加到25km/h;车身质量从40KG提高到55KG;电动机功率从240KW提高到400KW,电瓶车必须必备脚踏功能并且还要防火、防水。

这些措施从各方面提高电瓶车的安全性能,并且从速度上增加,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车身重量的增加,提升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功率的增加,将加大提高续航里程,减少用户充点频率;可以看到,这项举措的实施实在全方位的为消费者和交通安全着想。

❻ 电动车管理规定

法律分析:目前,电动车管理规定主要有以下4个政策:
1、《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即大家口中讲的电动车新国标法规,主要内容规范了电动车的生产标准、上路标准、骑行标准、安全标准等;
2、《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规定》是一项强制规范电动车的使用场景、禁止使用场景、使用标准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是一项针对企业生产电动自行车相关管理活动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一项针对国内所有机动车、非机动车的行驶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电动自行车归类为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使用上,法律法规对使用者最低年龄进行了限制,必须年满16周岁,但对于最高年龄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电动自行车归类为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使用上,法律法规对使用者最低年龄进行了限制,必须年满16周岁,但对于最高年龄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

❼ 四轮电动车上路有什么规定吗

四轮电动车上到的规定和吊车的规定差不多,只是他行驶速度比较慢,只能靠最右侧行车道行驶,在道上不可以随意变道,变道之前先打开转向灯三秒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流程 发布:2025-02-02 05:55:41 浏览:966
医药公司法律监管 发布:2025-02-02 05:54:19 浏览:734
电力公司违法规定罪名 发布:2025-02-02 05:37:18 浏览:477
常芬律师 发布:2025-02-02 03:58:35 浏览:638
代理律师为劳动法费用多少 发布:2025-02-02 03:36:12 浏览:635
法院疫情纪实 发布:2025-02-02 03:34:20 浏览:192
九龙坡区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发布:2025-02-02 03:33:54 浏览:653
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 发布:2025-02-02 02:37:24 浏览:122
范莉法官 发布:2025-02-02 02:32:16 浏览:432
民法协议内容 发布:2025-02-02 02:31:48 浏览: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