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本法规定特首选举
Ⅰ 香港特首任命制度是怎样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长及香港最高代表,此职位设于1997年7月1日,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
如行政长官在任期完成之前因故离职,继任人应在6个月内产生。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解释基本法方式说明补选的行政长官只是完成前任余下的任期。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二届(部份)行政长官是董建华,2005年3月13日,他在未完成第2任期的情况下以健康理由辞职。董建华辞职后,按照《基本法》规定,由当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署理行政长官职务。
(1)香港基本法规定特首选举扩展阅读:
职务责任
1、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执行香港基本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
3、签署、公报并向中央人民政府备案由香港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和政府的行政指令;
4、建议中央任命或免去主要官员、各级法院法官及公职人员的职务;
5、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及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Ⅱ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
产生办法: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又称香港特区首长,简称香港特首,由分别来自38个界别分组,代表不同行业、专业、劳工、社会服务团体及区域组织的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
根据《基本法》的规定,行政长官由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1997年第一届行政长官由第一届的选举委员会选出,成员1200人,中央政府任命。2002年第2届特首由同一选举委员会选出。2005年第2届特首补选已于2005年7月10日举行,选举委员会成员大致与原有的相同。有缺位的选举委员会委员由与立法会同一功能组别的选民(各界别合共160,000人)选出。
2007第3届特首选举内容仍未有定案,唯2004年4月26日的第10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已否定了2007年普选特首、2008年普选立法会的可能。
根据《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每届任期是5年,每人只可以连任一次。
(2)香港基本法规定特首选举扩展阅读
参选资格: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外国无居留权。
(二)、年满40周岁。
(三)、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
(四)、不少于10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提名。
Ⅲ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2021修订)
一、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实际情况、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选举委员会根据本法选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二、选举委员会委员共1500人,由下列各界人士组成:
第一界别:工商、金融界 300人
第二界别:专业界 300人
第三界别:基层、劳工和宗教等界 300人
第四界别:立法会议员、地区组织代表等界 300人
第五界别: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和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界 300人
选举委员会委员必须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担任。
选举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三、选举委员会各个界别的划分及名额如下:
第一界别设十八个界别分组:工业界(第一)(17席)、工业界(第二)(17席)、纺织及制衣界(17席)、商界(第一)(17席)、商界(第二)(17席)、商界(第三)(17席)、金融界(17席)、金融服务界(17席)、保险界(17席)、地产及建造界(17席)、航运交通界(17席)、进出口界(17席)、旅游界(17席)、酒店界(16席)、饮食界(16席)、批发及零售界(17席)、香港雇主联合会(15席)、中小企业界(15席)。
第二界别设十个界别分组:科技创新界(30席)、工程界(30席)、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30席)、会计界(30席)、法律界(30席)、教育界(30席)、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30席)、医学及卫生服务界(30席)、中医界(30席)、社会福利界(30席)。
第三界别设五个界别分组:渔农界(60席)、劳工界(60席)、基层社团(60席)、同乡社团(60席)、宗教界(60席)。
第四界别设五个界别分组:立法会议员(90席)、乡议局(27席)、港九分区委员会及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地区防火委员会委员的代表(76席)、“新界”分区委员会及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地区防火委员会委员的代表(80席)、内地港人团体的代表(27席)。
第五界别设两个界别分组: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190席)、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110席)。四、选举委员会以下列方式产生: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香港委员、立法会议员、大学校长或者学校董事会或者校务委员会主席,以及工程界(15席)、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15席)、教育界(5席)、医学及卫生服务界(15席)、社会福利界(15席)等界别分组的法定机构、咨询组织及相关团体负责人,是相应界别分组的选举委员会委员。
除第五界别外,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也可以在其有密切联系的选举委员会其他界别分组登记为委员。如果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登记为选举委员会其他界别分组的委员,则其计入相应界别分组的名额,该界别分组按照本款第三项规定产生的选举委员会委员的名额相应减少。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登记为选举委员会有关界别分组的委员后,在该届选举委员会任期内,根据上述规定确定的选举委员会各界别分组按照本款第一、二、三项规定产生的委员的名额维持不变。
(二)宗教界界别分组的选举委员会委员由提名产生;科技创新界界别分组的部分委员(15席)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香港院士中提名产生;会计界界别分组的部分委员(15席)在国家财政部聘任的香港会计咨询专家中提名产生;法律界界别分组的部分委员(9席)在中国法学会香港理事中提名产生;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界别分组的部分委员(15席)由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和香港出版总会分别提名产生;中医界界别分组的部分委员(15席)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香港理事中提名产生;内地港人团体的代表界别分组的委员(27席)由各内地港人团体提名产生。
(三)除本款第一、二项规定的选举委员会委员外,其他委员由相应界别分组的合资格团体选民选出。各界别分组的合资格团体选民由法律规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机构、组织、团体或企业构成。除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法列明者外,有关团体和企业须获得其所在界别分组相应资格后持续运作三年以上方可成为该界别分组选民。第四界别的乡议局、港九分区委员会及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地区防火委员会委员的代表、“新界”分区委员会及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地区防火委员会委员的代表和第五界别的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等界别分组的选举委员会委员,可由个人选民选出。选举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须获得其所在界别分组5个选民的提名。每个选民可提名不超过其所在界别分组选举委员会委员名额的候选人。选举委员会各界别分组选民根据提名的名单,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该界别分组的选举委员会委员。
上款规定涉及的选举委员会委员的具体产生办法,包括有关界别分组的法定机构、咨询组织、相关团体和合资格团体选民的界定、候选人提名办法、投票办法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以选举法规定。
Ⅳ 港澳特首由港澳民众选出.再由中央政府任命那要是中央不任命怎么办
香港立法会正式通过《行政长官选举(修订)(行政长官的任期)条例草案》,订明即将选出来新特首的任期为两年,而不是五年。香港特首补选工作随即拉开帷幕。如果国家不同意的话,那这就无效。特首依法选举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领导特别行政区事务。
此职位成立于1997年7月1日,大致上代替香港总督、澳门总督的职务。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根据《基本法》规定,特首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当地选举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当选者必须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必须效忠特别行政区和中央人民政府。
(4)香港基本法规定特首选举扩展阅读:
产生办法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届特首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产生,其后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选举产生。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第一届特首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立法会和司法机关产生办法的决定》产生,其后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选举产生。
Ⅳ 要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资格是什么
下一任的特区行政长官应具备有「三从四得」的条件,如此一来,香港各方面的发展将能畅通无阻。
「三从」是新一届特区行政长官上任後,以及其领导班子,首要关注和解决的施政方向。
一从:遵从基本法的要求
根据《基本法》的规定,我们得知凡年满四十周岁,连续居港二十年,无外国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中国公民,皆有个人权利去争取选举委员会的支持提名竞选第二届特区行政长官。
香港是一个法治的社会,谁都不能够因为个人的喜好或其他原因,而企图破坏香港的法治精神,特区行政长官的选举要遵从法律,在其当选後的施政也要依从法律赋予的权力。
第二届的行政长官应继续坚决贯彻实施《基本法》,并且依法反对任何违法的行为,一视同仁,不惧压力,建立强势威信。
二从:听从发展经济的诉求
市民大众是最现实的,丰衣足食是千古不变的最首要的诉求。绝大多数香港市民最大的心愿是香港经济蓬勃发展,有份好工。
今天,香港经济不景,非个人之力所致,是过往的积弊所致,也是外围大气候所累。时势造英雄,在这个时势之下,正是有为领导人发挥魅力的最佳时候。谁敢站出来承接这个烫手山芋?便足以显示出个人敢於承担重责的英雄气概。
英雄造时势,在於英雄能够部署今天,放眼未来。清时,康熙大帝正是能够忍受眼前之苦痛,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努力作好各项准备,时机一到,除鰲拜、废三蕃、收台湾、平内蒙,扭转乾坤,造就大清盛世,满足平民百姓。功在千秋,万世传颂。
「巩固实力投资未来」的施政方针,足以彰显董建华有英雄造时势之决心。第二任的行政长官需要心怀市民的诉求,积极地进行固本培元,并以发展香港经济为他任内的首要目标,以满足市民最大的心愿。
三从:顺从世界发展的需求
全球经济不济,唯独中国欣欣向荣。在今後的二十年内,中国的一举一动将牵动世界各国之心。中国入世,世界经济格局必然会重新调整,发展趋势将倾向亚洲,尤其是以中国的经济为主导。滔滔世界大流,顺之者,昌;逆之者,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