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条例家风
Ⅰ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列了哪些负面清单
修订后的《条例》将旧版中的各类纪律事项整合成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内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容律、生活纪律6大类,纪律的重要性得到突出。
负面清单一:突出政治纪律,谁在党内搞团团伙伙、对抗组织审查必被严惩!
负面清单二:强调组织纪律,谁再参加老乡会、违规提拔干部必受处分!
负面清单三,强调廉洁纪律,谁敢纵容子女亲属经商,必遭党纪严惩!
负面清单四,重视群众纪律,为群众办事还吃拿卡要,再这样就处分你!
负面清单五,明确工作纪律,不负责、乱干预、泄秘密,结局只有被处分!
负面清单六,严肃生活纪律,作风不好,不违法就能免制裁?做梦!
(1)新条例家风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有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梳理整合、科学修订为六类: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并在分则各章中按照同类相近和从重到轻的原则进行排序。
作为党员干部要明确为严守“六大纪律”,即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做到坚持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
Ⅱ 家风家规对家长和孩子都有什么条例
这两天,央视推出家风、家规的系列采访节目。不少上点年纪的受访者除怀念以前家风的淳朴,更多在批评当代家庭在家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刚巧,春节期间在老家走亲戚,也见闻了类似的现象: 一个已经读初中的男孩子,父母安排他随车去走亲戚,这个孩子忙著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拒不理会父母的话。即便关闭了他的电脑,也照样不去;给他压岁钱,忙著打游戏的他,手也懒得接一下„„ 一个已经读初中的女孩子,也是痴迷电脑游戏,除了吃饭和讨要压岁钱,其它时候并不合群。
至於见到的那些年岁小的孩子,娇惯得更加成性的比比皆是,当父母的唯命是从,孩子成了家裏的主宰。孩子的一些劣习,在父母那边可能变成了个性。
我们在指责这些孩子的同时,也该反思成年人的责任。的时候,还向成年男士提出了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样的提问,今天似乎更有现实意义。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离开法规,社会的秩序很难正常。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担负著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和终身学校,其质量的合格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现在,不少孩子自私、孤僻、不懂礼节,也没有协作精神,与家庭规则的缺失有很大联系。 家庭是个小社会,要维系家庭的正常运转,家庭要同外部社会发生联系,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有什麼样的家庭规则,就有什麼样的家庭风貌。所以,当代中国家庭的家风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好坏的问题。有人把家风不好归咎於独生子女政策,这个说法有其道理,却未必凖确。换句话说,即便二胎政策推行若干年後,假若我们,新生一代身上的坏毛病可能更多,,他们就越可能是名副其实的「垮掉的一代」,而不仅仅个文学流派的代名词。
家规首先要给成年人立规矩,才谈得上约束孩子。不少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实际上是成年家庭成员没有自律精神的写照。就一个家庭来说,孩子一次能看多长时间的动画片,孩子的礼貌问题,孩子的玩具数量,孩子的自私问题,关键是需要家长们把握好度的问题。无限制地迎合孩子,唯恐孩子不高兴。这种赎罪式的家庭教育,最终会把孩子的欲望给无限制地膨胀起来。孩子的欲望没有穷尽,家庭的供给则有限度。这样,难免让一些孩子为满足个人的欲望而危害社会。 在历史上,中国的家庭文化也颇有建树。至少,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就是例证。现在不少父母在科学哺育孩子父母用心多,对孩子言行的限制方面用力不足,导致走门串户的时候,
央视在春节期间推出家风的采访,只是外围的同题发问。这样的话题,涉及了问题的皮毛,远未触及问题的要害。希望家规建设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马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搞了个调查,主要就是问采访对象的家风家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选题非常接地气,有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传统节日,在这样的节日期间播出这样的节目可谓是从小处着眼挖掘 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家风家规的角度来传播、传承 我们的文化,对年轻一代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
谈起家风家规, 我们家也有很好的传承 。 我们老家地处苏北徐州地区的农村,从民国时期起就从山东曹县境内迁居至此,一直以来几代人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 。我因为是 家族中的所谓“长子长孙”,所以从小时候起就没少听过爷爷和父亲的教诲,他们总是告诉我说:“做人要有责任心,要勤劳致富,忠厚传家 。”或许是耳濡目染吧,我从小学习就刻苦努力,大学毕业之后工作也兢兢业业,到如今已经在北京生活近20年,事业算是小有成就;特别是平时为人处世,我一向真诚、直爽,与人为善,人际关系一直很好 。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我也一直牢记家人的教诲,不遗余力的帮助弟地、堂弟、堂妹们,现如今他们的生活、工作都越来越好,让我这个做大哥也挺有成就感 。实际上不光我自己如此,家里的男女老少基本上都有这样的观念,我想这和 我们家的家风、家规的熏陶不无关系,和整个大家庭的教育分离不开 。
昨天晚上我到弟弟家吃饭,不经意间和弟媳妇也聊了这个话题 。 弟妹说在她们老家,家风也是很鲜明的 。 弟妹老家在安徽岳西,她们家在当地也是望族,人数不少,年轻一辈或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或是在当地做生意,整个 家族的生活也是红红火火 。 弟妹说,她父亲经常告诉她,她们家的家风家规是“穷莫忘读书,富莫忘养猪”,意思是家里的人都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且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我觉得这个家训也挺有意思,反应了这么多年来她们家的一种文化传承 。说实话, 弟妹嫁给我弟弟也有好几年了,从她身上的确能看到他们 家族文化的影响 。
一个人成长,家庭的教育和影响至关重要,这里面家风家规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如今 我们家也有了下一代--弟弟家的小宝宝出生两个月了—我觉得她长大的过程中,也肯定会受到 我们家和 弟妹家家风的影响—能让下一代健康成长成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心愿吧 。
家风也好,家规也好,我觉得都是一个 家族、一个家庭生活经验的总结,是 家族传承下来的文化积淀,这里面大多数都和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相关 。如今,家风、家规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说明
有更多人去关注传统文化对人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了,这是个好事 。正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好的家风家规,国家的繁荣昌盛,天下的太平安乐又何需发愁呢?
Ⅲ 看看新《准则》《条例》有哪些新提法新要求
1.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十个主义”等问题
《准则》前言部分指出,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其中包括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等。
2.党内政治生活出现问题造成“四个严重”危害
《准则》前言部分指出,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3.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四个着力”
《准则》前言部分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向党**看齐“三个坚决”
《准则》第三部分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提倡的坚决响应、党**决定的坚决执行、党**禁止的坚决不做。
5.贯彻执行党**决策部署“三不准”“三个决不允许”
《准则》第三部分指出,对党**决策部署,任何党组织和任何党员都不准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不准先斩后奏,更不准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属于部门和地方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部署,要以贯彻党**决策部署为前提,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6.严明政治纪律“十二个不准”
《准则》第四部分指出,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党员不准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不准公开发表违背党**决定的言论,不准泄露党和国家秘密,不准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不准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党员不准搞封建迷信,不准信仰宗教,不准参与邪教,不准纵容和支持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其活动。
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
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7.反对“四风”“四个重在”
《准则》第五部分指出,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解决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问题。
反对官僚主义,重在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作风霸道、迷恋特权等问题。
反对享乐主义,重在解决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物丧志等问题。
反对奢靡之风,重在解决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逸、腐化堕落等问题。
8.好干部“二十字标准”
《准则》第八部分指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9.选人用人“五坚决”“三不准”
《准则》第八部分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必须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
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
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等取人偏向,坚决克服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倾向。
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不准任人唯亲、搞亲亲疏疏,不准封官许愿、跑风漏气、收买人心,不准个人为干部提拔任用打招呼、递条子。
10.干部选拔任用“三种情况”不得干预
《准则》第八部分指出,领导干部不得干预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不属于自己分管领域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11.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打消“四怕”
《准则》第十部分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示范行动引导党员、干部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等思想顾虑。
12.反映他人问题“三不准”
《准则》第十一部分指出,党员、干部反映他人的问题,应该出于党性,通过党内正常渠道实名进行,不准散布小道消息,不准散发匿名信,不准诬告陷害等。
13.对待反映问题的党员“三不准”
《准则》第十一部分指出,对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的党员,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准打击报复,不准擅自进行追查,不准采取调离工作岗位、降格使用等惩罚措施。
14.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三家”净化“三圈”
《准则》第十二部分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拒腐蚀、永不沾,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抵制潜规则,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
15.权责关系“四原则”
《条例》第三条指出,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16.党内监督任务“一确保”“三保证”
《条例》第五条指出,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17.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条例》第七条指出,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18.党内监督体系“六部分”
《条例》第九条指出,建立健全党**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19.述责述廉“四重点”
《条例》第二十三条指出,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在党委**会(或党组)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述责述廉重点是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执行廉洁纪律情况。
20.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三报告”
《条例》第二十四条指出,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应当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及时报告个人及家庭重大情况,事先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者工作所在地等。
21.发现插手干预重大事项“四种情况”需报告
《条例》第二十五条指出,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发现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干预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纪执法、司法活动等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22.执纪审查“三类重点人”
《条例》第三十二条指出,依规依纪进行执纪审查,重点审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
23.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四种情形”
《条例》第三十三条指出,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开除党籍的,严重失职失责被问责的,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影响恶劣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应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Ⅳ 新条例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进行了规定,主要有哪些
《新条例》第十一章“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况:
“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扩展内容
《条例》对违反行为做出的具体处分:
第一百二十六条 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一百二十七条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分。
Ⅳ 家规家训家风有哪些
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
法。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孝,恭,善,勤,俭。
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
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举止行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
终身服膺。
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5)新条例家风扩展阅读:
家规:指家庭或者家族的规定。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训: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家风: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在中国有着诸多的名称:“家规”“家矩”“家训”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
Ⅵ 家风家规家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家风家规家训有榜样性、社会性、传承性三大特点,主要代表有两类:
1、以曾国藩为代表的“立志成事”,《家书》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强调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
2、新时代家风是以梁启超、傅雷等著名学者为代表的“诗书传家”传统家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教会了子女爱国报国;对先进科学的接纳,促成了子女立业成才。
此外,还有以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人为代表的“爱党爱国”红色家风。如周恩来总理拟定的“十条家规”,陈云为亲人定下的“三不准”, 朱德总司令的家风“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等。
(6)新条例家风扩展阅读:
家风家规家训作用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道德规范。它不仅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家训即是要求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
家训,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
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回重视家答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7)新条例家风扩展阅读: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Ⅷ 民法典对优良家风的规定有什么
法律分析:民法典的“家风条款”是一种价值导向更是行为规范,在司法实务中落实该条款是树立优良家风和弘扬家庭美德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3条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民间将该条款称为“家风条款”,优良家风自此作为法律基本原则予以确定,这对民众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引导家庭成员共建美好家庭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Ⅸ 新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六大纪律”的负面清单有哪些
山头主义。“党员领导干部在本人主政的地方或者分管的部门自行其是,搞山头主义,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甚至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的”。
两面人。“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干扰巡视。“干扰巡视巡察工作或者不落实巡视巡察整改要求”。
拉票贿选。“搞有组织的拉票贿选,或者用公款拉票贿选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利用未公开信息买卖股票。《条例》第九十四条提到:利用参与企业重组改制、定向增发、兼并投资、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决策、审批过程中掌握的信息买卖股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通过购买信托产品、基金等方式非正常获利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违规揽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吸收存款、推销金融产品等提供帮助谋取利益的”。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在扶贫领域有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吃拿卡要等行为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保护伞。“利用宗族或者黑恶势力等欺压群众,或者纵容涉黑涉恶活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的;热衷于搞舆论造势、浮在表面的;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的。
家风。“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
(9)新条例家风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纪律处分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制定,旨在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8月26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布,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