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一直播规章

一直播规章

发布时间: 2022-06-05 21:59:07

❶ 腾讯直播管理条例18条是什么

文章
来自专栏腾讯研究院的专栏
阅读1.1K
网络直播管理办法解读:不可忽略的十五大原则

腾讯研究院
杨 乐 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

刘笑岑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邱少林 腾讯公司高级法律顾问

2016年12月13日,文化部《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此前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都出台了关于网络直播的规范性文件,有什么区别,怎么综合把握?对直播业务将产生哪些影响,一一分析如下:

一、三个部门出台了哪些规定,有什么区别?

网信办、广电总局、文化部分别出台了关于网络直播的4个规范性文件。其中的关系是:

网信办《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是总要求,并重点规制“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领域,12月1日开始实施;明确“通过网络表演、网络视听节目等提供互联网直播服务的,还应当依法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资质”。

广电总局9月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的是持有视听证主体的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重点在于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的直播,包括了“互联网视听服务许可证”许可范围的一类五项(通过互联网对重大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活动、事件的实况进行视音频直播)和二类七项(通过互联网对一般社会团体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组织活动的实况进行视音频直播)。

文化部此次规范的是网络表演,包括现场文艺表演、网络游戏技法展示或解说,通过信息网络实时传播或者以音视频形式上传的网络文化产品。即业界通常所说的“秀场类直播和游戏类直播”。此前文化部已经发布过一个规范性文件,即《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16】12号),两个规范性文件要配合来看。

❷ 结合广告法、网络法律常识说说直播要遵守什么法律法规

网络直播带货时,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内益保护法》等容相关法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依法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严格履行产品责任,严把直播产品和服务质量关;依法依约积极兑现售后承诺,建立健全消费者保护机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网络直播营销主体不得利用刷单、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虚构或篡改交易数据和用户评价;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2)一直播规章扩展阅读:

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所发布的信息不得包含以下内容: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

(二)损害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

(三)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以及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

(五)散布谣言等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六)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七)侮辱、诽谤、恐吓、涉及他人隐私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八)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九)其他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❸ 直播间使用管理制度

防止掉粉主要看你直播的内容粉丝喜欢,设置管理员,得打开直播,点击三个点按钮里面设置

❹ 腾讯直播平台规则及注意事项

第一条:为了保障腾讯直播用户的权益,为各位商家及消费者打造绿色、健康的购专物车分享环境,根属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所有在腾讯直播开通电商直播能力的商家/主播/KOL 等。
第三条【效力级别】商家/主播/KOL 等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腾讯直播
签订的各项协议。对任何涉嫌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定的行为,本规则已
有规定,适用于本规则。本规则尚无规定的,腾讯直播有权根据相关法律及腾讯直播与其签
订的各项协议酌情处理。
内容比较多,没有传上来。

❺ 47名主播被封禁,直播行业应该如何规范

直播行业越来越兴起的重要因素是平台多了限制少了,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想走捷径干起了主播。为了净化网络环境,维护行业的秩序,健康,良好的发展下去,近期对47名违反网络规则的主播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停播。

网络是一个双刃剑,可以帮我们宣传,方便我们很多生活,给我们带来娱乐,但网络环境仍是我们担心的一个漏洞,希望每个主播都能做到传递正能量。

❻ 网络直播法规具体有哪些规定

直接去找几家大的直播平台,注册一个号,里面都有直播的规定,那些都是经过审核的权威信息,可以参考!

❼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都发布了哪些规定呢

发布的规定就是,在直播的时候不能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不能出现违规的操作,不能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不能有过分的言论,不能有过激的语言。

❽ 如何从法律法规方面加强网络直播的规范管理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是规范网络直播的保障。在网络直播井喷式发展的同时,直播乱象内层出不穷,有关部门容需不断完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涉及移动直播业务的管理法规和文件,建立失信主播“黑名单”制度,以此引导农民“网红”正向发展。

第二,强化平台责任,是杜绝非法直播的基础。规范网络直播,光靠政府监管显然不够,作为规则的最直接执行者,直播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查。当然,也要因势利导,以自信的文化态度,在对其进行监管的同时鼓励创新。

第三,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推进农民“网红”发展的动能。绝大多数农民“网红”都是运用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将乡村风貌展现给观众,由此创造一系列价值。因此,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农村,才能使镜头之下的乡村更加美好,更令人喜爱,由此实现良性的循环,促进乡村振兴。

❾ 直播内容需要遵守哪些法律规定

根据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文化部发布的《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要求,直播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平台也要对实时进行的网络表演进行实时监控,发现直播这提供的网络表演含有违法违规内容时,应当立即停止提供服务,保存有关记录,并立即向本单位注册地或者实际经营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报告。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主动移交至公安机关处理并协助保留和提供相应违法犯罪证据。
《广告法》第九条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广告不得使用这些名义或形象。
(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广告不得使用这些用语。
(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广告不得损害国家尊严、泄露国际秘密。
(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安定。
(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广告不得危害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
(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色情等内容。
(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广告不得含有民族、种族等歧视内容。
(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广告不得妨碍环境等资源保护、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其他情形。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损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军服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禁止以“军需”、“军服”、“军品”等用语招揽顾客。

热点内容
聘用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1 14:23:18 浏览:609
江苏劳动法立法权 发布:2025-02-01 12:09:09 浏览:684
新婚姻法24条废除了吗 发布:2025-02-01 12:01:25 浏览:169
河南电视台法治频道记者 发布:2025-02-01 10:51:14 浏览:82
猇亭区法院 发布:2025-02-01 10:37:55 浏览:948
律师楼备案 发布:2025-02-01 10:37:54 浏览:522
巨鹿法院迫卖 发布:2025-02-01 10:36:25 浏览:790
童装店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1 10:02:53 浏览:693
六安工伤法律咨询热线 发布:2025-02-01 09:44:30 浏览:159
河南项城法律咨询中心 发布:2025-02-01 09:42:55 浏览: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