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汽车排放法规的发展历程
① 国外对汽车排放的要求
.瑞士研究人员日前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配备了这种装置的天然气汽车只排放很少量的氧化氮,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清洁的汽车之一”。这一装置是由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开发研究 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研究人员对现有汽车尾气净化器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创新,结果使研制出的新型尾气净化器排出的氧化氮浓度大幅度降低。
2.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完成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用静电除去车辆尾气中的碳微粒,标志着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新时代正在来临,如果该技术能大量推广使用,全球数亿都市人将能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3.曼·胡默尔是第一家针对商用车空气滤清器推出新型螺旋状胶线技术的滤清器生产商。新技术的研发优势在于过滤能力得到优化,无需使用金属、塑料和纸质外壳,由此改善了能源、二氧化碳和原料之间的平衡关系。螺旋状胶线技术对独立零部件市场上现有的空气滤清器起到了补充作用。
国外环保汽车的概况如何,看看下面的介绍,让我们大开眼界吧。
4.各国环保汽车法律
新加坡
新加坡的道路秩序好,不堵车。早在十几年前就在闹市区征收特定道路使用费,只有交了费的汽车方能驶入,现在已改由摄像机和电脑组成的自动收费系统。自动记录车牌号,进出区时间,计算出应交的道路使用费并输进车主的账户。
德国
对废气排放量低的汽车减税,环保效益十分明显。按规定,达到“德国三级”排放标准的汽车,车主可免交汽车税250马克,柴油车可免交500马克;达到“德国四级”排放标准的汽车,减税额可达600—1200马克。这一减税措施使消费者购车时,更注重环保因素,也使汽车制造商更重视环保技术。
英国
英国汽车联合会(AA)研究表明,英国境内2300万辆轿车排放的微粒,还不及行驶在英国道路上50万辆卡车及公共汽车排放微粒多,因此他们认为光由轿车来承担汽车污染的罪名是不公正的。英国交通官员认为应使重型车也要达到轿车的低排放标准。伦敦市政府已发出交通白皮书告市民,为了限制轿车数量,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将提高停车费用,城区原有的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一律改为收费车场。
日本
为减少环境污染和防止温室效应,大力推行低污染汽车,到1997年底,日本汽车厂家已经向市场推行多种低污染汽车。目前日本社会上拥有的低污染汽车总量约9000辆,其中混合型(汽油和电力并用)汽车3726辆,电动车2700辆,这些汽车在技术上都已达到实用水平,其中电动车的连续行驶距离达到2000公里
美国
一是寻求代替传统汽油的清洁能源;二是研制生产节能清洁车。在寻求可代替汽油的能源方面,美国科学家们已尝试从玉米、大豆等植物中提炼汽车用的燃料,比如:从玉米中提炼乙醇,加入汽油中混合使用。玉米乙醇没有污染,可以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同时也可以代替部分汽油,减少美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为此,去年美国国会立法要求在未来10年中,每年要在汽油中增加50亿加仑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于是,有报道说,美国汽车开始喝“玉米油”了。
在节能清洁车方面,美国的尝试在数十年前就已开始,最看好的是电动车。早在1976年美国就颁布了关于研发、使用电动车的法律。此后这方面的研发和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动车在环保方面是最理想的。它无污染、低噪音,但目前其效果和性能与汽油车相比还有差距。2004年美国汽车市场将大量推出氢燃料电动车
② 汽车发展的几个阶段和历程
第一阶段:世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时期,奔驰、福特、通用等20多家汽车公司相继成立,汽车生产进入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汽车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汽车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变速器、四轮制动、独立悬挂技术、压减震器都是在这个时期发明的。
第二阶段:汽车全盛时期
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大力发展汽车,产量从战前的80万辆增长到了800万辆,增长了近10倍。在这个时期,日本也迅速崛起,至80年代,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时期的汽车技术主要向高速,方便,舒适方向发展,流线车身,前轮独立悬架、自动变速器、全轮驱动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第三阶段: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汽车产量相对稳定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汽车产量稳定在5000万辆左右,发达国家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各个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欧、美、日之间贸易摩擦不断,而韩国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崛起,成功实现了技术跨越,成为世界汽车生产一个重要基地。这个时期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汽车安全性和降低污染。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喷油和点火、三元催化剂等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
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空气污染及石油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利用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油车和柴油车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推动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研究。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整个轻型汽车和卡车市场28%的份额,这将比2005年增加20%。现如今,汽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汽车正朝着智能、舒适、节能、环保的方向飞速发展。
③ 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
首先看一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有70多万辆,增长速率是40%,要比我国传统的增长速率高20倍,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市场占有率很低,不足1%,所以说在全球大的形势下,它的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可以看到目前来讲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区域追求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在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很好。
整个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讲会围绕着三个大的区域来进行,第一个是日本,就是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先推向市场,主要是节能车作为他们的发力点,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向全球推广他们的汽车。
而美国随着接受了日本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逐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发展自己的纯电动汽车。而欧洲随着柴油车排气污染问题的出现,现在重新转向了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去,所以现在大的形势上来看,全球无一例外的都向新能源汽车发展。
再来看一下全球的发展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发售量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预计今年全球销量100万辆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再加上去年之前全球销的200万辆,今年应该会突破300万辆水平上。
④ 世界第一部汽车排放法规诞生于哪个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控制汽车排放标准最严的国家,至今具有两
个不同的法规,一个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法规,另一个是美
国联邦政府法规。加州是世界上排放限制最为严格的地区。由
于加州首府洛杉矶发生大气公害事件,该州于世界最早一个制
定排放限制法规,直至今日加州的排放法规仍比美国联邦政府
严格,约提前2~3年。其发展的主要历程为:1959年,开始控
制汽油车CO和HC尾气排放,制定了大气质量标准;1961年,
强制执行排放控制;1964年,要求1966年生产的汽车采用最小
排放控制系统;1966年,首次制定有关HC和CO的尾气排放标
准;1967年,获许执行自订的排放标准;1975年,第一次采用
法规减少汽车O
3
排放;1978年,开始实施HC排放标准,发动
机型式不同,HC排放标准也不同,在5.0~14g/km之间;
1988年,要求从1994年开始生产的汽车装备汽车诊断仪,监测
汽车排放;1990年,提出低排放汽车(LEV)和零排放汽车
(ZEV)的排放标准;1998年,采纳LEV I1排放标准;1999~
2003年,实施Tier 1和TLEV标准;2004年,开始实施LEV I1
标准,目前其测试循环为FTP75。可以看出,加州排放法规对
具体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和具体限值是在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
过程中探索出来的。答案是:A
⑤ 简述世界汽车发展的几个历程各有什么特点
总体说来,世界汽车发展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世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时期,奔驰、福特、通用等20多家汽车公司相继成立,汽车生产进入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汽车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汽车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变速器、四轮制动、独立悬挂技术、压减震器都是在这个时期发明的。
第二阶段:汽车全盛时期
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大力发展汽车,产量从战前的80万辆增长到了800万辆,增长了近10倍。在这个时期,日本也迅速崛起,至80年代,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时期的汽车技术主要向高速,方便,舒适方向发展,流线车身,前轮独立悬架、自动变速器、全轮驱动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第三阶段: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汽车产量相对稳定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汽车产量稳定在5000万辆左右,发达国家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各个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欧、美、日之间贸易摩擦不断,而韩国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崛起,成功实现了技术跨越,成为世界汽车生产一个重要基地。这个时期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汽车安全性和降低污染。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喷油和点火、三元催化剂等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
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空气污染及石油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利用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油车和柴油车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推动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研究。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整个轻型汽车和卡车市场28%的份额,这将比2005年增加20%。现如今,汽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汽车正朝着智能、舒适、节能、环保的方向飞速发展。
⑥ 欧Ⅲ标准的发展历程
由于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世界各国、地区先后制定了限制汽车废气排放的限量值,其中欧盟制定的欧洲标准是一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执行的参照标准。根据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和执行时间的逐步推进,欧洲标准分为Ⅰ、Ⅱ、Ⅲ、Ⅳ四个阶段,数字越大级别越高,污染相对越小。
欧洲从1992年起即开始实施欧I(欧I型式认证排放限值)、1996年起开始实施欧Ⅱ标准、2000年起开始实施欧Ⅲ排放限制、2005年起开始实施欧Ⅳ。要求各成员国修改有关立法,以税收政策惩罚尾气超标的汽车。
欧洲各国政府和汽车工业界代表近日在布鲁塞尔举行欧洲公路交通理事会,发表了汽车工业《战略研究计划》,提出要让欧洲公路交通“更加安全、更少污染和更具竞争力”。计划今年底前出台更加严格的“欧Ⅴ”排放标准,并于2008年实施。
作为汽车工业强国,为了保持其先进的排放技术和游戏规则制定者的地位,德国政府2003年7月建议对柴油汽车使用成熟的废气颗粒过滤技术,敦促欧盟委员会尽快制定汽车尾气新排放标准,此举得到各国环保组织和汽车工业界的支持。2003年9月,欧盟委员会向成员国征集面向2010年的新排放标准建议,主要增加对柴油车尾气排放的限制。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欧洲汽车产业希望借助“欧Ⅴ”和随后的“欧Ⅵ”,利用欧洲柴油车在节能和限污方面的成熟技术,振兴欧洲汽车工业并使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⑦ 汽车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技术对策
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自问世以来已有90余年历史。早期废气涡轮增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至今,废气涡轮增压仍是提高柴油机功率、减轻单位功率质量、减小外形尺寸、降低燃油消耗和强化现有非增压柴油机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先进的涡轮增压器以其优良的性能和较低的价格愈来愈被广泛应用。涡轮增压器已广泛用于轿车;轻、中、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工业和航空等领域。近二十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为满足不断加严的排放法规的要求,许多新的发动机技术被采用。然而,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在降低柴油机排放方面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涡轮增压中冷技术既是减少柴油机排放的有效措施,又可消除某些排放控制技术对动力性和经济性产生的负面影响。废气涡轮增压是汽车柴油机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促进了柴油技术的发展,并将为汽车柴油机的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前景。 2.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 由于柴油机优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目前,国内外重型汽车全部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并且绝大多数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或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原来以汽油机动力为主的轻型汽车和轿车也有明显的柴油化趋势。在欧洲,柴油轿车市场的发展迅速。据预测,到2000年,欧洲柴油轿车销售量占整个轿车销售量的30%;采用涡轮增压的柴油轿车将超过300万辆,约占柴油轿车的83%。 促进重型汽车柴油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功率密度、燃油经济性和环境保护。涡轮增压进气中冷技术能显著提高功率密度、降低排放和改善燃油消耗率。与1980年以前的机型相比,现今的重型汽车柴油机的功率密度提高了100%,燃油消耗率改善了16%,NOX和微粒物的排放分别降低了80%和90%。图1为重型汽车柴油机功率密度、燃油消耗率和降低排放的发展趋势。
促进轿车柴油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排放、功率密度、性能、噪声和燃油经济性。图2为轿车柴油机功率密度、燃油经济性能的发展趋势。
轿车柴油机技术发展已趋成熟,其功率密度和转矩已与轿车汽油机相当;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环境性(排放和噪声)与汽油机的性能也不差上下。例如,最近大众汽车公司推出的3升路波TDI轿车柴油机,采用了涡轮增压、进气中冷、直接喷射、泵喷嘴、可变喷嘴涡轮等先进技术,燃油经济性可以达到100km燃油消耗2.99L;该车还采用了初级催化、主催化和废气再循环等技术,其排放指标可以达到欧洲Ⅳ标准;该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达到这两项指标的轿车发动机。 3.涡轮增压与排放控制技术 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三大排放体系(欧洲、美国、日本)分别制定了分阶段的汽车柴油机的排放限值。虽然三个排放法规体系采用了各自的测试方法和阶段限值,但不断加严的趋势是一致的。 为满足越来越严的排放法规要求,必须提高燃料质量和采用先进的发动机技术。要达到各阶段排放限值需有相应的发动机技术作保证。图3和图4分别为满足欧洲轿车、重型汽车不同阶段排放限值的技术措施的实例。由图可知,对于各型柴油车,既要稳定达到高于欧洲Ⅰ的排放标准,又要保证汽车柴油机优良的动力和燃油经济性,必须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及中冷技术。对应于不同的排放限值阶段,除了采用其他先进技术,诸如高压喷射、多气门技术、泵喷嘴、EGR、预喷射、电控喷射、De-NOX催化器等技术外,各阶段都对应一定的增压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4.涡轮增压及中冷技术对排放的影响 柴油机增压时,空气被压缩,温度与压力同时提高,如果不采用中冷,进入气缸的空气密度为:
式中:ηad,k--压气机绝热效率; π=Pk/P1--增压压比。 增压加中冷时,空气的密度为:
由以上两式可见,未采用中冷时,进气密度受压气机绝热效率的限制;当柴油机高增压时,增压压比大,应同时采用中冷技术,以提高进气密度。 汽车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CO、HC、NOX和微粒物,此外,由于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的问题,CO2的排放量也受到限制。 a)一氧化碳(CO)。柴油机中CO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是在局部缺氧或低温下形成的。由于柴油机在过量空气系数α>1下燃烧的特点,汽车柴油机的CO排放较低。采用涡轮增压后,可供燃烧的空气增多,并且增压发动机大多数工况负荷较大,发动机的缸内温度能保证燃料更充分燃烧,CO排放可进一步降低。 b)碳氢化合物(HC)。柴油机排气中的HC是由原始燃料分子、分解的燃料分子以及再化合的中间化合物所组成;小部分HC是由润滑油生成的。增压时,由于进气密度增加,可以改善油束的形成、提高燃油雾化质量,减少沉积于燃烧室壁面上的燃油,HC减少;增压还使柴油机燃烧整个循环的平均介质温度升高,氧化反应速率大,未燃HC排放降低。 c)氮氧化物(NOX)。柴油机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成分NO的生成取决于氧的浓度、温度及反应时间等。降低NO的措施是以降低火焰温度、氧浓度及高温下停留时间为目标。 对于现有的自然吸气柴油机,如果只简单采用增压措施,可能会因为过量空气系数增大和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导致NOX增加。实际应用中,柴油机增压时采用减小压缩比、推迟喷油定时等措施来减小热负荷、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压缩比的减小可以降低压缩终了的介质温度从而降低燃烧火焰温度;推迟喷油定时,可以缩短滞燃期,减少油束稀薄火焰区的燃料蒸发和混合,降低最高燃烧温度。为减少喷油定时导致的后燃期过长的问题,须增大供油速率,缩短喷油时间,以加快燃烧速率,缩短燃烧时间。 废气再循环EGR是降低NOX排放的一种有效措施。引入热容量较高的废气成分与新气混合,可以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同时,废气对新鲜混合气的稀释作用,减小了氧的浓度,达到降低NOX的目的。根据柴油机燃烧理论,降低NOX的生成浓度的措施将会影响燃烧效率、增加燃油消耗、降低动力性能。增压柴油机在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上的改善,可以使汽车柴油机在降低NO2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采用进气中冷技术降低进气温度,可降低增压柴油机NOX排放;特别采用先进的空--空中冷后,可进一步降低进气充量的温度。进气充量温度降低,燃烧温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NOX的减少。如图5所示,随着中冷后的进气温度的降低,NOX和燃油消耗率都有所改善。
试验数据表明,增压中冷柴油机中NOX排放物可以降低60%。 d)微粒物(PM)。影响柴油机微粒物生成的原因较复杂,其主要因素是过量空气系数、燃油雾化质量、喷油速率、燃烧过程和燃油质量等。此外,柴油机机内净化降低NOX的措施通常会带来PM增加。增压柴油机,特别是采用高增压压比和空--空中冷技术后,可显著增大进气密度,增加缸内可用的空气量。如同时采用高压燃油喷射、共轨电控喷射、低排放燃烧室和中心喷嘴四气阀技术,并提高燃油雾化质量,改善燃烧过程,则可有效地控制PM排放。试验数据表明,采用增压中冷技术的柴油机可降低PM排放约45%。在大负荷区,与微粒物排放密切相关的可见污染物排放,也随着柴油机增压压力比的增大而显著下降,如图6。
e)燃油经济性及二氧化碳(CO2)。增压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改善得利于废气能量的利用和燃烧效率的提高;另外,增压柴油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增加,发动机的摩擦损失增加相对较小,且没有任何进气损失,因而机械效率提高;增压柴油机的质量密度大,同样功率的柴油机可以做得更小、更轻,整车质量可以减小,也有利于燃油经济性的改善。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与进气密度有一定关系,因此,高增压柴油机采用进气中冷技术降低进气温度、提高进气密度能改善燃油经济性,如图7所示。
欧洲轿车柴油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柴油轿车的运行费低,增压直喷柴油机的优势更为突出,直喷式柴油机的运行费仅为轿车汽油机的47%,直喷汽油机的56%。 CO2是导致全球环境温度上升的主要温室效应气体之一,发达国家已达成共识降低CO2的排放量。欧洲国家在2005年要削减25%的CO2排放量。欧洲把汽车柴油化作为减少CO2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德国大众3升路波车100km CO2排放量为81g,低于德国政府规定的100km CO2排放90g的目标值。试验数据表明,采用涡轮增压和中冷技术可降低CO215%-20%。 f)少的燃油消耗意味着更多的清洁空气。采用涡轮增压柴油机作动力的汽车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汽车柴油化可以减少汽车燃料消耗总量。较小的燃油消耗量可消耗的新鲜空气量少,汽车有害污染物排放的总量也下降。 5.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促进涡轮增压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增大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发动机低速转矩、加快瞬态响应速度、降低排放有害物和改善燃油经济性。增压器的技术关键是改善涡轮和压气机的效率,拓宽工作范围、提高增压压比、降低轴承系统的损失和提高稳定性及耐久性。 汽车柴油机增压器的新技术包括:可变喷嘴涡轮VNT、铁铝合金、滚动轴承、可擦涂层、混流式涡轮、电子控制执行器总成、电控涡轮复合式发动机等。 进一步改善增压器效率必须提高峰值效率,并考虑非设计工况效率的提高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采用改进轴承和先进的可擦涂层技术是有效的技术措施。试验表明,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室涂复聚酯可擦涂层,涡轮壳室涂复一种镍铝石墨材料可擦涂层的小型增压器的效率可以提高7%-8%;采用滚动轴承可以提高涡轮低转速的效率约10%。 采用可调喷嘴增压器VNT可以提高发动机低速进气压力而不增加发动机背压。VNT可进一步改善涡轮的响应特性,提高涡轮效率、拓宽流量范围。与旁通式增压器相比,采用先进的可调喷嘴增压器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增大,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更低的排放水平;油耗可降低2%-5%,低速烟度可降低,发动机转矩显著增加。 采用轻质的铁铝合金,可以减小涡轮转动惯量,改善响应特性。与陶瓷材料相比,铁铝合金材料便宜60%,而且比陶资涡轮具有较高的抗击碎强度。 此外,混流式涡轮可进一步提高涡轮的效率;电子控制执行器总成可更精确地完成对增压器的控制;对于高增压的柴油机,采用电控涡轮复合增压式可回收废气中多余的能量作为动力输出。 6.结语 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柴油机的动力性、改善了燃油经济性,并且还在降低汽车排放有害物、减少温室效应气CO2、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使汽车柴油机满足欧洲Ⅰ、Ⅱ法规,涡轮增压中冷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方案;为满足更高的排放法规欧洲Ⅲ、Ⅳ的要求,则必须采用电控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随着涡轮增压器技术和其他先进发动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柴油机将会成为真正的低能耗、高环保性的汽车动力。
⑧ 欧洲汽车排放标准
《欧洲升级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欧盟国家努力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推广高效、低耗和低污染的“清洁汽车”,成为今年活动的焦点。欧洲各国一面不断升级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一面大力宣扬新的城市交通观念。但是,绝对“清洁”的汽车目前尚不存在,全面禁止汽车通行也不现实。因此,欧盟从减少汽车油耗和降低尾气污染着手,通过制定法律限制有害气体排放,采用税收政策的鼓励或惩罚,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等措施,以使城市机动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增加车辆的同时逐渐降低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为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欧盟要求各国限期减少以汽车尾气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2005年1月起,欧盟将实行“欧洲4级”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增加了对二氧化碳气体以外的其他污染物排放的限制。欧洲新的尾气排放标准将影响欧洲人的用车习惯。以普遍受到喜爱的柴油汽车为例。由于柴油价格比汽油便宜,且柴油汽车的噪音不大,油耗低,尾气的二氧化碳含量也普遍低于汽油车,因此柴油车在欧洲很受欢迎。但专家证实,柴油车排放的其他致癌物质较多。随着明年“欧洲4级”标准的推广,估计欧洲人偏爱柴油车的习惯也将开始改变。
欧洲各界人士主张,应敦促汽车产业和各国政府协调行动,采取鼓励措施为“清洁汽车”开辟市场。世界汽车制造从节油性能到油电混合动力等方面的技术逐渐成熟,但采取新技术、新材料的汽车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购买“清洁汽车”的消费者要承受更大的价格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比利时政府近日决定,以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欧洲尾气排放新标准的“清洁汽车”。根据这项法规,从2005年1月起,比利时对每公里排放二氧化碳低于105毫升的新车,减税幅度为全车价格的15%,最多可达3280欧元。每公里排废气105毫升至115毫升间的新车,减税幅度为整车价的3%,最多达615欧元。比利时政府还计划制定其他相关法规,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与人合用私人汽车,目标是到2020年,将私人汽车在城市机动交通中的比例从目前的75%降低到40%,使公共交通的比例从目前的25%上升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