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壹』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一、《银川市殡葬管理办法》
将第四条修改为“公安、市场监管、卫健、自然资源、民委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协同民政部门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将第六条修改为“火葬区的城镇居民(除少数民族外),应当实行火葬。禁止将火葬区的尸体运往土葬区埋葬。”
删去第七条第二款。
删去第八条。
将第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禁止在耕地、林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水库、河流堤坝附近和城市水源地、水源保护区、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500米以内以及非公益性墓地和农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区域建造坟墓。”
删去第二十一条。
将第二十四条第(一)项修改为“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将第二十四条第(二)项修改为“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的,由民政部门会同自然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将第二十四条第(三)项修改为“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将第三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第二十一条中“县(区)”修改为“县(市)区”。二、《银川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删去第八条。
将第十一条修改为“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采集发菜。禁止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铲草皮、挖树兜或者滥挖虫草、甘草、麻黄等。
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
删去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删去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条。三、《银川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
将第四条修改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审批服务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做好本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
删去第五条(四)(五)项。四、《银川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将第四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园林主管部门”。
删去第四条第三款。
将第四条、第二十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将第四条、第二十七条“城市管理行政部门”修改为“市政主管部门”。
将第十五条修改为“出现重污染天气状况或者五级以上大风时,施工单位应当停止土石方作业、拆除工程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建设活动。”
将第十八条修改为“运输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将第二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或者停业整治:
(一)未密闭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的;
(二)对不能密闭的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未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或者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
(三)装卸物料未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的;
(四)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等物料,未采取防燃措施的;
(五)码头、矿山、填埋场和消纳场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
删去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五、《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将第十六条修改为“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承担城市绿化工程设计的单位,不得违反资质标准,超越等级承揽工程设计。”
将第三十八条修改为“违反本细则规定,超越资质等级承揽绿化工程设计的单位和个人,由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至5000元的罚款。”六、《银川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将第五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九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将第五条第三款修改为“水务、农业农村、园林、卫健、自然资源、市政管理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
将第八条修改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删去第九条。
将第十一条修改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
将第十二条修改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将第十三条修改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将第十四条修改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删去第二十条。
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安排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周围的规划建设,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围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利用时,应优先考虑水源保护,防止饮用水源的污染。”
将第二十五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将第二十六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将第二十七条“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政主管部门”。
将第二十八条修改为“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取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检测工作。发现取水口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或者出水口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所在地供水主管部门报告。供水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通报生态环境、卫健、水务等部门。
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对供水水质负责,确保供水设施安全可靠运行,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删去第三十条。
『贰』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保留、修改、废止和宣布失效市人民政府规章的决定
一、对下列67部市人民政府规章予以保留:
1、银川市行政督察管理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78号令,发布日期1995年5月9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2、银川市为民解忧督办工作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38号令,发布日期2003年7月11日。
3、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2001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27号令,发布日期2002年11月27日。
4、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需要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的决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号令,发布日期2004年7月20日。
5、银川市政府关于第四批取消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3号令,发布日期2004年7月20日。
6、银川市人民政府工业公布第二批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需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的决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4号令,发布日期2004年10月16日。
7、银川市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7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4月16日。
8、银川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8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4月16日。
9、银川市人民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解释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9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4月16日。
10、银川市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0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4月16日。
11、银川市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试行)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1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4月16日。
12、银川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2令,发布日期2005年4月16日。
13、银川市行政执法公开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3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4月16日。
14、银川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程序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5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4月16日。
15、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取消调整及决定保留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的决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2号令,发布日期2006年7月21日。
16、银川市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受理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号令,发布日期2010年11月16日。
17、银川市市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执法机构行使部分行政执法权管理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号令,发布日期2011年3月24日。
18、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银川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的决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号令,发布日期2012年2月7日。
19、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号令,发布日期2012年2月7日。
20、银川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暂行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89号令,发布日期1996年8月12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21、银川市严禁用公车办婚事、钓鱼的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01号令,发布日期1992年5月7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22、银川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92号令,发布日期1997年1月16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23、银川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6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4月16日。
24、银川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9号令,发布日期2007年12月2日。
25、银川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4号令,发布日期2009年9月3日。
26、银川市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56号令,发布日期1993年6月11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27、银川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6号令,发布日期2007年9月13日。
28、银川市铁路道口监护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8号令,发布日期2007年9月13日。
29、银川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3号令,发布日期2009年4月30日。
30、银川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6号令,发布日期2009年11月19日。
31、银川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号令,发布日期2010年9月2日,修改日期2012年2月7日2号令。
32、银川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3号令,发布日期2011年8月2日。
33、银川市城市景观照明设置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4号令,发布日期2011年9月11日。
34、银川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8号令,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3日。
35、银川市特种行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9号令,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3日。
36、银川市直管公房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40号令,发布日期1992年7月13日,修改日期2012年2月7日2号令。
37、银川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35号令,发布日期2013年1月15日。
38、银川市城市住房保障管理试行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5号令,发布日期2009年11月3日。
40、银川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3号令,发布日期2012年5月12日。
41、银川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5号令,发布日期2012年7月4日。
42、银川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54号令,发布日期1993年3月6日,修改日期2012年12月14日5号令。
43、银川市土地复垦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55号令,发布日期1993年6月11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44、银川市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75号令,发布日期1995年5月8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45、银川市闲置土地处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号令,发布日期2008年4月16日。
46、银川市土地储备试行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25号令,发布日期2002年3月14日。
47、银川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04号令,发布日期1998年7月20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48、银川市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3号令,发布日期2006年9月2日。
49、银川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4号令,发布日期2006年9月2日。
50、银川市市容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31号令,发布日期1992年3月9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51、银川市除四害工作暂行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79号令,发布日期1995年5月9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52、银川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36号令,发布日期2003年2月26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53、银川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号令,发布日期2004年5月29日,修改日期2012年2月7日2号令。
54、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5号令,发布日期2004年10月22日。
55、银川市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6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9月23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56、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9号令,发布日期2006年4月8日。
57、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银川市公园管理办法》的决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2号令,发布日期2011年4月13日。
58、银川市道路货物运输战场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6号令,发布日期2012年9月17日。
58、银川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06号令,发布日期1998年11月11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
59、银川市科学技术创新奖励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4号令,发布日期2012年5月15日。
60、银川市殡葬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00号令,发布日期1998年7月7日,修改日期2010年12月14日5号令。
61、银川市老年人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34号令,发布日期2003年1月23日。
62、银川市地方税收保障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7号令,发布日期2005年10月13日。
63、银川市生鲜乳收购站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5号令,发布日期2011年8月24日。
64、银川市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0号令,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2日。
65、银川市劳动模范评选奖励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22号令,发布日期2001年10月19日。
66、银川市扶助残疾人规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128号令,发布日期2002年8月26日。
67、银川市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3号令,发布日期2010年11月20日。
『叁』 银川市公园管理办法(2011修正)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园的保护、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园是指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科普、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绿地和场所,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等。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公园的管理。第四条银川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公园管理工作。各公园设立的公园管理单位,具体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
规划和国土资源、建设、城管、公安、文化、文物、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公园管理工作。第五条公园土地不得擅自改作他用。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市园林绿化、规划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六条公园需要进行改造建设的,改造方案应当报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按有关规定程序报批。第七条公园内树木、花草及其他绿化设施,由公园管理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和管理,不得任意砍伐和破坏。公园内的古树名木、文物古迹,由公园管理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和管理。第八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行业等级质量标准对树木、花草、绿化设施进行养护管理并实现达标。第九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公园内湖泊等水体的保护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对水体进行围堵、填埋。第十条公园内供游览、休憩、观赏的园林建(构)>物或其他设施,由公园管理单位负责维护,不得擅自改变用途。第十一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维持公园正常秩序,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第十二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公园内的卫生管理,保持整洁的卫生环境,并按规定的标准设置卫生设施。第十三条公园管理单位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在公园内不得设置与公园性质无关或产生污染的经营项目,已设置的应当限期整治或取缔。第十四条公园内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应当服从公园的规划布局,与公园景观相协调。经营者与公园管理单位签订协议,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后方可经营。
经营者应当在公园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经营,不得擅自改变经营性质、变动经营地点或扩大经营面积。
禁止在公园内兜售物品。第十五条公园内各种游乐设施应当按照公园规划统一设置,其技术、安全指标应当达到国家游乐行业有关标准,经营者应当建立检查保养、防范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预防事故发生。第十六条在公园内举办展览、表演、游乐等活动,举办者应当与公园管理单位签订协议,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并由公园管理单位报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备案。举办的活动应当健康、文明。第十七条驻在公园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公园的各项管理制度,服从公园管理单位的统一管理。第十八条公园管理单位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在方便游客游园的原则下制定开闭园时间,开展游园业务经营活动。第十九条游客应当文明游园,爱护公园绿化和设施,遵守公园的管理规定。第二十条公园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携带犬类及其他宠物入园;
(二)翻越围墙、擅自驾(骑)车进入公园;
(三)伤害动物、捕鸟,擅自垂钓、打捞水草;
(四)随地吐痰、倾倒污水、乱丢(堆)杂物、果皮,随地大小便等损害公园环境卫生的行为;
(五)擅自挖土采石、破坏公园地貌,在建(构)>物及各类设施上刻画、涂写,损坏公园设施;
(六)擅自营火、宿营、游泳;
(七)采用喷泉等水景用水洗澡、洗衣、物;
(八)擅自张贴、悬挂广告宣传品;
(九)酗酒、赌博、行乞或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
(十)在树木上钉栓刻画、攀折花木和任意采摘树叶、花果、践踏草坪;
(十一)破坏水体设施或向水体倾倒垃圾和其他污染物;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与公园管理单位签订协议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擅自在公园内开展经营活动的,由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肆』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
(〔2020〕3号)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已经2020年11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银川市市长:杨玉经
2020年12月7日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为维护法制统一,银川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06年4月8日银川市人民政府令第19号公布,2020年3月13日银川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修订)。
『伍』 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银川市的城市绿化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银川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之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银川市城市规划范围内的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第三条本细则所称城市绿地包括以下七类:
(一)公共绿地:是指向公共开放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以及植物园、动物园、特种公园等;
(二)单位附属绿地: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医院等行政企事业单位庭园内以及公共设施附属的环境绿地;
(三)居住区绿地:指居住区内除居住区级公园,小游园和街道权以外的庭院、楼间绿地;
(四)生产绿地: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
(五)防护绿地:城市中用于环境、卫生、安全、防灾的林带、绿地;
(六)风景林地:指城市内依托自然地貌、美化改善环境的林地和近郊风景名胜区;
(七)交通绿地:指所有道路的分车绿带、中心绿岛林阴道绿化及行道树。第四条本细则适用范围内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权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都应当爱护城市绿化成果,有权劝阻和举报损害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无故不履行全民义务植树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义务植树绿化费。第五条银川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各区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第六条银川市绿化规划应在银川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经批准后,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城市绿化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确需修改的,按程序报批。第七条城市建设项目的绿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公园绿地不低于70%;
(二)新建居住区不低于30%,旧城改造区不低于25%;
(三)新建市区主干道不低于20%,次干道不低于15%;
(四)市区内铁路及干渠、干沟的防护林宽度应不少于30米;
(五)单位附属绿地一般不低于30%。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不低于30%,并根据国家规定设立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休(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绿地率不低于35%。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上述标准进行建设的单位必须经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不足面积和地段等级交纳易地绿化补偿费,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绿化建设。第八条各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依据规定的绿化面积每平方米按100?/FONT>200元建设标准进行配套绿化建设,并纳入工程总概算。第九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第十条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绿化工程竣工后,经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第十一条城市绿化及涉及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应按下列规定审批:
(一)全市性、区域性公园、大型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
(二)新建、改建居住和居住小区、组园级住宅及其他建设工程的绿化设计方案,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
(三)大型绿地(含市级、区级公园)内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经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确需用改变,时需经原批准机关审批。第十三条市区内公区空地、沿渠(沟)堤岸及三年内不进行建设或者拓宽的道路两侧国有土地空地,可以由绿化部门先行植树或建设临时用地,建设需要时土地应当让出,地上附首物,建设单位给予适当的补偿。第十四条单位现有绿地比例达不到规定标准的,院内空地只能作为绿化用地,不得再增加新的房屋建(构)筑和硬化地面。
『陆』 银川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市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分工,负责本辖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综合管理工作。
居民委员会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负责所在居民区内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市容和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自觉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并有权制止或举报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第二章 市容管理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的城市容貌标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市的城市容貌标准,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本市的城市容貌标准应当包括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广告标志、公共场所等方面的要求。第八条产权人、使用人或者其他责任人应当对责任区内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外表面以及临街门面定期清洗、粉刷和装饰;确保其外观及阳台、门窗、楼顶等整洁美观。第九条城市主要街道两侧的护栏、电杆、行道树和临街建筑物门窗外、屋顶、平台及未封闭的阳台,不得悬挂、晾晒、摆放有碍市容观瞻的物品。第十条临街建筑物安装空调室外机、排气扇、广告灯箱等悬挂物,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
空调室外机、排气扇、广告灯箱等悬挂物的支架、护栏应当使用耐腐蚀材料,已腐蚀的应及时拆除或更换。第十一条主要街道两侧临街建筑物需要隔离的,应当采用透景墙或者绿篱、花坛、栅栏等作为隔离设施,其高度不得超过1.8米,造型、色调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第十二条经批准在人行道、广场等公共场所和临街建筑物门窗上设置的遮阳篷帐,应当整洁美观。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因建设施工等特殊需要,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征得市、县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主要街道两侧的人行道和城市广场、桥梁及其他公共场所兜售物品或从事烧烤等设摊经营活动;造成路面污染的,由责任人予以清除。
经批准临时占用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堆放物品、设摊经营的,应当保持周围市容环境卫生整洁。
街道两侧和广场周围室内的经营者不得超出门窗和外墙从事经营活动。
禁止在城市主要街道两侧从事经营性车辆清洗活动。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上刻画、涂写或张贴宣传品等。
未经市、县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同意,不得利用树木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及其附属设施悬挂或设置户外广告牌、宣传栏牌、阅报栏、霓虹灯、电子显示屏、雕塑及横(条)幅、彩旗、气球等。
经批准设置或悬挂的,要与街景协调,保持整洁、牢固、美观,到期应当撤除。影响市容市貌的,应当及时整修或者拆除。第十六条路牌、车站牌、候车亭、电话亭、书报亭、邮政信箱(信筒)、消防栓、照明设施、线杆、栏杆等设施,应当按照行业规范与标准设置,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责任单位应当定期维护保养,保持完好、整洁美观。第十七条城市广场、街道两侧的公共绿地、行道树及绿化带应当保持清洁美观。
禁止在城市公共绿地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焚烧落叶杂物等。第十八条临街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共绿地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和使用装饰性灯光设施。
装饰性灯光设施残缺或损坏时,设置单位或业主应及时修复。
『柒』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2015修正)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区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生活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本自治区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实行绿化领导责任制,加强城市绿化教育,提高全民绿化意识,鼓励单位和个人种植花草树木,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和艺术水平。
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城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
各级城建监察机构受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依法实施城市绿化监察。
在城市规划区内,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按其规定执行。第五条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将城市绿化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出分期实施计划,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第七条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和进行城市绿化建设,应当根据城市的自然特点和防治环境污染、风沙灾害等需要,设置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第八条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安排一定的绿化用地,其所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
(一)新建居住区不低于30%,旧城改建区不低于25%;
(二)新建市区主干道不低于20%,次干道不低于15%;
(三)新建学校、医院、疗养院所、公共文化设施和机关团体等单位不低于30%;
(四)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低于30%,工矿企业不低于25%,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的工厂不低于35%,并在其周围营造卫生防护林带;
(五)城市商业区不低于20%;
(六)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地处城市建成区的,不低于25%,地处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不低于30%。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执行。第九条城市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绿地建设,应当适应本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其面积不得少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2%。第十条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和绿化规划留足绿化用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绿化用地规定所占比例,审批建设项目规划方案,以确保城市绿化用地面积。第十一条城市中的现有单位或者居住区绿地面积低于本条例第八条有关规定并有空地的,必须留足绿化用地面积后,方可进行其他建设。
城市中现有街道和建筑物周围绿化面积不足或者无绿化面积的,应当采取平面绿化、垂直绿化等多种措施进行绿化。第十二条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和开发住宅小区,其基本建设投资中必须包括配套的绿化建设投资。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绿化需要和有关规定,安排绿化经费。第十三条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必须有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同意。
城市的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必须报当地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规划和建设,由该单位自行负责,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技术指导。第十四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设计方案应当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以适应本地区自然条件的植物造景为主,实行乔木和灌木、常绿树和落叶树、树木和花草、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相结合,并适当配置泉、石、雕塑等景物。第十五条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城市绿化工程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有关单位按绿化设计方案对工程进行验收。
『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2015)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十七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3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5年3月3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决定
(2015年3月3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予以修改:
删去第十五条第一款“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并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设计方案”的规定。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