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执勤执法规范
Ⅰ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有如下规定:
1、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应当坚持合法、公正、文明、公开、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2、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3、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在接受群众求助时应当尊重当事人,使用文明、礼貌、规范的语言,语气庄重、平和。对当事人不理解的,应当耐心解释,不得呵斥、讽刺当事人;
4、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应当规范行为举止,做到举止端庄、精神饱满;
5、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应当按照规定穿着制式服装,佩戴人民警察标志;
6、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应当采取定点指挥疏导和巡逻管控相结合的方式;
7、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应当发现违法行为时,应当及时纠正;
8、遇有雾、雨、雪等恶劣天气、自然灾害性事故以及治安、刑事案件时,交通警察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由上级根据工作预案决定实施限制通行的交通管制措施。
公交通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服务的,其执行职务的活动更是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其执行职务活动是否违法违纪,必须接受社会和公民的广泛的监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不严格执法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查处。第九十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建立警风警纪监督员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并应公布举报电话,对公民的检举、控告、投诉,应当依据职责及时调查核实和处理,并应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这样保证了公民监督的有效性。
Ⅱ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全文
1、第一章 总则
2、第二章 执勤执法用语3
3、第三章 执勤执法行为举止回
4、第四答章 着装和装备配备
5、第五章 通行秩序管理
6、第六章 违法行为处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查处轻微违法行为
第三节 现场处罚和采取强制措施
7、第七章 实施交通管制
8、第八章 执行交通警卫任务
9、第九章 接受群众求助
10、第十章 执勤执法安全防护
11、第十一章 执法监督与考核评价
12、第十二章 附则
Ⅲ 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是什么
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范围包括:
一、责任区工作。
二、户籍室工作。
三、值班、备勤。
四、案(事)件处理。
五、巡逻。
六、治安检查。
七、特定勤务。
第五条 责任区工作、户籍室工作分别由责任区民警、内勤民警专职担任。值班、备勤、案(事)件处理、巡逻、治安检查及特定勤务,必须由两名以上公安派出所民警执行。
工作时间
第六条 公安派出所实行24小时工作制度。
第七条 公安派出所工作时间分为日勤和全日勤。
日勤为8小时,必要时可以视具体情况延长或者缩短。
全日勤为24小时,从当日8时起至次日8时结束。
第八条 公安派出所民警每值一个全日勤,可以轮休一日;因工作需要延长执勤时间、停止轮休、取消节假日休息的,应当视情给予补假或者发给超时工作补贴。
第九条 公安派出所应当根据警力配置、治安状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必要时可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
Ⅳ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五条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
第五条 交通协管员可以在交通警察指导下回承担以下工作答:
(一)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违法行为;
(二)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三)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四)及时报告道路上的交通、治安情况和其他重要情况;
(五)接受群众求助。
交通协管员不得从事其他执法行为,不得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措施决定。
Ⅳ 交警执勤执法规范
交警执勤执法规范是为了规范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行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而制定。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应当坚持合法、公正、文明、公开、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交通协管员可以在交通警察指导下承担以下工作:
1、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违法行为;
2、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3、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4、及时报告道路上的交通、治安情况和其他重要情况;
5、接受群众求助。
交通协管员不得从事其他执法行为,不得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措施决定。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三十二条 交通警察在指挥疏导交通时,应当注意观察道路的交通流量变化,指挥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有序通行。
在信号灯正常工作的路口,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变化,合理使用交通警察手势信号,指挥机动车快速通过路口,提高通行效率,减少通行延误。
在无信号灯或者信号灯不能正常工作的路口,交通警察应当使用手势信号指挥疏导,提高车辆、行人通过速度,减少交通冲突,避免发生交通拥堵。
第三十三条 交通警察遇到交通堵塞应当立即指挥疏导;遇严重交通堵塞的,应当采取先期处置措施,查明原因,向上级报告。
接到疏导交通堵塞指令后,应当按照工作预案,选取分流点,并视情设置临时交通标志、提示牌等交通安全设施,指挥疏导车辆。
在疏导交通堵塞时,对违法行为人以提醒、教育为主,不处罚轻微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