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6-07 00:00:53

Ⅰ 如何看待政府机关集中晒公开要点落实情况

2014年12月,在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督查下,国务院部门及省级政府集中发布了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要点的落实情况,并以“成绩单”的形式发布在中央政府网和各自门户网站上。这是我国国务院部门和省级政府首次大规模集中晾晒政府信息公开“成绩单”,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个创新。

一、晾晒“成绩单”的积极意义

晾晒政府信息公开的“成绩单”,即各部门各地方2014年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要点的总结情况,是政府信息公开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新尝试,对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先,这表明国务院办公厅对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非常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国务院办公厅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自2012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每年都会发布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或者政府信息公开要点,对比3年发布文件的内容,可以发现,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不仅时间早,对一些重点领域的公开工作做出了明确的部署,而且对要点的落实情况也开展了督察、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议。截至2014年底,各部门、各地方都结合要点自查了落实的情况,并对社会发布了总结报告(也即是“成绩单”),接受社会的评议与监督。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还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公众视角对各部门各地方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进行测评和验证,并将第三方评估报告与各部门的总结进行对照,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

其次,集中晾晒“成绩单”是一种工作创新。表面上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公开政府信息,比较简单,但实际上要做好、做实,有一定的难度。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既要立足于,满足公众的需求,让公众满意,也要进行横向比较,向其他部门学习,取长补短。政府网公开的各部门、各地方2014年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要点的“成绩单”,不仅使公众对其一年来的工作一目了然,也是各部门各地方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好机会。从这一点看,晾晒“成绩单”的做法确实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个创新。公开是最好的助推剂,这不仅仅适用于用公开推动依法行政,也适用于用公开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水平。通过这种形式的公开,不需要表扬,也不需要批评,各部门就会紧张起来、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把政府信息公开公开工作真正当回事。

二、晾晒“成绩单”的基本情况

此次中国政府网集中发布的包括国务院部门和各省级政府的政府信息公开要点落实情况,十分全面。各部门各地方以各种方式展示了自身工作的成效,有的是以工作总结的形式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白描,有的是图文并茂、数据实例并用,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有的是把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展示给公众。如教育部、浙江省、安徽省,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直接链接到其门户网站或有关的栏目中,直接验证所描述的工作是否真实。

“成绩单”不仅形式上创新出彩,而且内容也十分充实。按照《条例》要求,政府部门应在每年3月31日前发布政府信息年度报告,过去并不是所有政府部门都能按照规定按时发布,在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督查下,2014年各部门不但提前进行了总结,而且,总结的内容普遍都较为丰富。

各部门各地方的“成绩单”普遍针对《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要点》的要求,回顾了过去一年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规范性文件公开、权力清单、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财政预决算、公共服务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公开的情况、取得的进展。事实上,自我总结也很能反映问题,凡是总结写得详细、生动的,往往都是过去一年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大量内容可以说的,凡是写得简单、呆板的,往往都是过去年没做太多事情或者亮点难寻的。

三、不少部门和地方的公开工作卓有成效

从“成绩单”及实际验证情况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有序、成效显著。

首先,制度建设得到了加强。从国务院部门的情况看,大多数部门都针对要点制定了实施细则,细化公开的任务与要求。如国家民委制定印发了《国家民委2014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民办发〔2014〕36号),民政部制定《2014年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意见》(民办发〔2014〕19号),农业部制定了《农业部2014年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家安监总局制定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4年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厅函〔2014〕109号)。从地方政府的情况看,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陕西省、贵州省、湖北省等都出台了本省落实要点的责任分工。不仅如此,不少部门还从制度上进一步细化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如教育部建立了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海关总署发布了修订后的《海关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辽宁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网络回应人”制度;等待。

其次,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清单制正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亮点。在各级部门的督查和推动下,上到国务院部门,下到各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在行政权力运行信息、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共服务信息等的公开水平都有明显提升。尤其是,行政权力运行信息方面,各部门、各地方纷纷清理行政权力事项,编制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处罚事项清单逐步公开。中编办网站根据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集中发布了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浙江省一举推出了行政权力、部门责任、企业投资负面、政专项资金管理四张清单;山东省构建了“四张清单、一个平台”(即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全省统一规范的政务服务平台)的公开机制;广东省选择7个省直部门以及5个市县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编制并公开每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此外,行政处罚信息的公开力度明显加大,重要领域的部门的行政处罚信息相继公开,处罚依据、处罚事实、处罚对象等一目了然,既警示了公众,也有助于公众监督。

编制政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梳理政府的职责、职权,公开给社会公众,接受社会监督,以及教育部编制的高校信息公开清单,用一个清单的载体,明确了各自应当主动公开的范围、标准,用一种动态的清单细化了公开的标准,这是2014年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大亮点。实践证明,这对于有效提升公开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一些政府部门不仅讲成绩,也敢于自揭问题,这也表明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国家民委提出,“2014年,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要求及公众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机关工作人员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主动公开的广度、深度以及依申请公开的办理能力、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够完善,工作基础、自身建设等还需进一步夯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国家林业局提出,“(一)因编制不足,无专职人员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导致有时会使信息发布时效性差,政府信息公开数据统计上报工作滞后,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更新不够及时。(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不平衡,有些政府信息公开标准不具体,公开内容不全面,工作人员岗位调整也会造成工作衔接不够紧密。(三)部分从事政府信息工作人员缺乏系统学习,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贴近民生、服务群众的水平。”审计署提出“从我署实际情况看,信息公开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困难,有待进一步解决:一是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及审计信息的专业性,公开的审计信息可读性和通俗化有待加强;二是目前被审计单位公告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还不够全面,需进一步督促其公开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三是舆论引导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国税总局提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充分认识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对信息公开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政策把握不够,对回复个别有悖于政府信息公开初衷的申请政策运用存在差池。三是开展横向交流学习不够,视野不宽。四是督促检查和工作培训有待加强”。福建省政府指出,“一是重点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责任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视不够、经验不足,牵头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工作进展与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重点公开内容还需深化。社会公众关心的规划、计划、方案等方面的信息公开还需进一步拓展,部分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信息公开还要进一步深化。三是重点公开形式还需丰富。部分单位公开形式比较单一,发布程序不够规范,公开渠道不够通畅。”辽宁省政府提出:“2014年,全省各级政府及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部署,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办要求和人民期盼相比,还存在不足:一是政府网站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管理机构不统一,个别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检索功能不强;二是依申请公开尚需进一步规范,对不按程序多头申请、重复申请和向领导个人申请等问题缺少解决对策;三是回应社会关切工作还需加强,个别地区在重大决策出台前征求意见、出台后解读方面存在不足,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能够在“成绩单”里自己揭示本部门的不足和问题,这需要勇气和正视自己的态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于中国的政府管理来说,是一个逐步探索和被接受的新生事物,面对复杂的现实,需要工作上的魄力、开创的,存在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是否敢于正视问题,积极改进。这几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晾晒“成绩单”时不避讳问题,虽然仍只是泛泛而谈,但也难能可贵。(田禾 吕艳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负责人)

Ⅱ 为何一个政务网站会泄露居民个人信息

*坚决抗议 体育用具

Ⅲ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的详细介绍

类别 栏目 简介 政务信息公开类 安徽要闻 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活动、安徽经济文化发展重要新闻。 厅局动态 省直机关重要政务要闻。 地市传真 及时报道17市及下属区县最新工作动态。 走进安徽 安徽省的区划人口、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名风名俗、皖籍名人等。 视频报道 安徽政府要员及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重要新闻视频。 新闻发布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视频、图片、文字报道。 省长之窗 安徽省政府省长、副省长的分工、简历及政务活动报道。 政府信息公开 公开省政府、厅局以及市级政府的政府规章、政府文件、工作计划、人事信息、财政公开、政府会议、工作动态等信息。 通知公告 与公众生活有关的重要公告。 热点专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民生工程等安徽重点工作报道。 政府公报 详细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政策法规 从2001年以来安徽省发布的各项政策、各布法规、条例。 安徽年鉴 1984-2006(23)卷的《安徽年鉴》成全文检索数据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推荐内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重要内容导航链接。 公共服务类 在线办理 省直部门在线申报、在线查询、在线咨询服务。 个人办事 省直部门21类面向个人办事指南。 企业办事 省直部门21类面向企业办事指南。 百件实事网上办 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公共事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五大类服务指南。 面向群体 面向农民、学生、老人、妇女、残疾人的服务指南。 场景式服务 虚拟办事场景人性化办事指南。 便民信息 常用生活信息指南。 县级电子政务系统 县级电子政务办公系统。 服务机构 省直部门办事指南。 政务公开指南 《安徽省政务公开指南》电子版。 表格下载 省直部门办事表格下载。 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 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栏目导航。 公众参与类 省长信箱 网民向省长、副省长在线来信。 厅局领导信箱 网民通过厅局系统向相关领导来信。 在线访谈 省直厅局及地市领导专访视频、图片、文字报道。 民意征集 省直单位及地市政策、规划等在线征求民意。 建言献策 网民在线提交十二五、经济、社会等方面建议。 监督举报 相关单位在线投诉举报通道。 网上调查 针对社会热点的网上调查及结果分析报告。 网上评议 各市网上评议、厅局网上评议 。 编辑信箱 给网站编辑写信,交流问题、指正网站错误、缺陷。 居民频道 生活要闻 有关群众日常生活信息。 在线查询 省直单位办事信息查询。 百件实事网上办 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公共事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五大类服务指南。 场景式服务 虚拟办事场景人性化办事指南。 面向群体 面向农民、学生、老人、妇女、残疾人的服务指南。 建言献策 网民在线提交十二五、经济、社会等方面建议。 个人办事 省直部门21类面向个人办事指南。 监督举报 相关单位在线投诉举报通道。 便民信息 常用生活信息指南。 企业频道 市场快讯 企业、经济发展信息。 服务机构 省直部门办事指南。 企业办事 省直部门21类面向企业办事指南。 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 省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栏目导航。 在线申报 省直部门在线办事系统导航。 便民信息 常用生活信息指南。 政务公开指南查询 《安徽省政务公开指南》电子版。 工商 工商部门办事指南及网上服务。 国税 国税部门办事指南及网上服务。 地税 地税部门办事指南及网上服务。 质监 质监部门办事指南及业务查询服务。 投资者频道 投资政策、投资导向、投资机会、投资程序、主要开发区、各地投资和推介项目等来皖投资相关信息。 旅游者频道 安徽旅游政务网。 公务员频道 视频报道 安徽政治经济社会事业视频新闻。 政务要闻 安徽政要活动信息。 省情发布 省情介绍、经济社会发展资料。 政策出台 省内新进出台政策信息。 理论学习 党建理论、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学习材料。 廉政教育 反腐倡廉信息。 人事任免 省内重要人事任免信息。 招考选调 公务员招考选调工作信息。 领导专辑 省长分工、在线访谈、领导活动及视频信息。 政府工作报告 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政府文件查询 政府文件查询系统。 发展规划 安徽省五年规划及中长期规划。 法规库 公务员常用法规集锦。

Ⅳ 向上级政府打报告反咉问题,党委书记签发了政府文件,这是违纪行为吗,怎么处理

所谓违法违纪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行为。违法违纪行为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就谈不上违法违纪行为,更谈不上追究纪律责任。这些条件包括四个方面,即违法违纪行为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违法违纪行为的主体,是指违法违纪行为的实施者或称行为人。 违法违纪行为的主观方面也称主体主观上的过错,是指违法违纪行为人对其实施的违法违纪行为及造成的后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违法违纪行为的客体,是指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为违法违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违法违纪行为的客观方面,是指法律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施,实施了什么样的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违法违纪行为的客观方面必须以法律规定的条件为依据,否则不构成违法违纪行为。(《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学习问答》人民出版社)
《处分条例》中所谓的违法违纪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行为。

Ⅳ 如何看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是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另怎么知道它是对内还是对外公开的

政府文件,可以在政府网站查看,如何制定的,文件也有写明的。
网站公开的内容,一般都是依法要公开的,或者政府主动公开的。
另外,还要需要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才公开的文件。
这些一般操作和内容,都在政府网站上有。

热点内容
六安工伤法律咨询热线 发布:2025-02-01 09:44:30 浏览:159
河南项城法律咨询中心 发布:2025-02-01 09:42:55 浏览:713
坚决司法为民 发布:2025-02-01 09:25:50 浏览:104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白鸽四 发布:2025-02-01 09:02:24 浏览:231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相关法律 发布:2025-02-01 08:13:36 浏览:144
道德经原文PDF 发布:2025-02-01 07:52:38 浏览:213
姜婷律师 发布:2025-02-01 07:31:04 浏览:697
刑法的保障性 发布:2025-02-01 07:12:19 浏览:463
道德经的经典语录 发布:2025-02-01 07:01:48 浏览:728
道德经视频朗诵 发布:2025-02-01 06:58:22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