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宗教事务条例学习心得
『壹』 如何看待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
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专、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作属为原则写入总则第三条,体现了我国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的根本精神,意义深远。
《条例》明确了合法的宗教主体,即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其中,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可获得法人资格。
法人制度的确立使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保护有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主要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动产,通过捐赠、收益等获得的财产,只要是合法使用和拥有的财产,均受法律保护。《条例》规定了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的非营利性地位,也决定了他们的财产和收入不得用于分配,只能用于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公益慈善事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捐资修建宗教活动场所,不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更不得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投资、承包经营宗教活动场所。这些规定切断了利用宗教从事商业活动,获取商业利益的行为。
『贰』 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书写思路:可以以会议中的核心思想主题最为开头,先点名文章主题,其次描述新疆地区的宗教民族属性,以及对国家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最后以加强新疆地区团结,共同发展作为收尾,正文:
这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化的聚居区。新疆社会的不同族群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状态。处于不同生活状态的族群的身份认同是新疆社会的重大课题。因此,增强新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是新疆社会不同族群进行身份认同建构的基本尺度。只有将新疆各族群众的身份认同统辖到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基本尺度内,新疆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才有根本的保障。
在基层宗教人士居多,百姓们大多数为信教徒。我们应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从政治上,经济上,道德上,文化上引导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时隔四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不仅传递着党中央的战略决心,表达着13亿人民的坚强意志;
也再次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这次会议令我振奋,加强了我扎根基层,保卫边疆,发展新疆的决心。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第三条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教职人员正常的教务活动和信教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预。第四条宗教活动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禁止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婚姻等制度的活动。第五条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实行自治、自传、自养。
外国组织和个人在自治区境内进行宗教活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办理。第六条各个宗教、各个教派应当在爱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互相尊重、互不干涉、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造不同宗教或教派之间的纷争。第七条宗教教职人员,是指担任一定宗教职务并履行职责的信教公民。第八条宗教教职人员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爱国守法,有较高的群众威望和宗教学识。第九条宗教教职人员由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举荐,信教公民讨论同意,经宗教团体审查核准并颁发证书。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宗教活动场所委派、指定宗教教职人员或撤销其宗教职务。第十条宗教教职人员应当在本县(市、区)范围内选定。本地确无适当人选,需要跨县(市、区)、州(地、市)聘用的,应当分别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第十一条宗教教职人员在任职期间,不能胜任宗教职务或有违法行为的,由宗教团体解除其职务或解聘。第十二条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信教公民进行宗教活动的清真寺、寺院、教堂、宫观及其他固定处所。第十三条一切宗教活动场所,都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申请登记。新建、改建宗教活动场所,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宗教活动场所终止、合并,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备案,其财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第十四条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房屋等,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或者其所属的宗教团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证书。
国家征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房屋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办理。第十五条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范围内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设立商业、服务业网点或者举办陈列、展览、拍摄电影、电视片等活动,必须征得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同意后,再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第十六条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位于风景名胜区内的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管理、保护文物和保护环境,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第十七条宗教活动场所在宗教团体指导下,由信教公民选举产生的民主管理组织自主管理。第十八条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可以举办以自养为目的的企业、事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宗教活动场所内,可以出售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书刊。
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信教公民自愿给予的布施、奉献、乜贴或捐赠,但不得摊派。第十九条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收入由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管理和使用,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占有或者无偿调用。第二十条宗教团体是代表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合法权益的群众性组织,协助政府贯彻执行宗教政策,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团体受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管理。第二十一条建立宗教团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查同意,向同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宗教团体依法组织宗教活动和履行宗教教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第二十二条宗教团体根据需要,经国家、自治区批准,可以开办宗教院校;经自治州、市(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开办经文班(点),培养宗教教职人员。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办宗教院、校和经文班(点)。
『肆』 开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宣传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
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 非法宗教活动虽然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它对新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危害性却很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破坏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大量事实表明,非法宗教活动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哪里有非法宗教活动存在,那里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以及民族团结就受到影响。哪里非法宗教活动猖撅,特别是背后有“三股势力”操纵,那里不仅一切正常秩序和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宗教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动乱、骚乱事件,严重危害人 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在这样的地方,基层组织和政权也受到严重影响和削弱,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得不到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 其次,为国外敌对势力插手中国内部事务提供了口实,破坏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非法宗教活动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威胁和影响了新疆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也破坏了信教群众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能允许的。新疆各级政府为了保障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正常宗教活动,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境内外 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趁机对我国的宗教政策进行攻击,并在国际上大肆鼓噪,污蔑我国制止非法宗教活动是“打击宗教”、“剥夺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不仅破坏了我国的国际形象,损害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影响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给国外敌对势力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我国内部事务,破坏我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口实”。 释当扬 2009-02-13
『伍』 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
一、狠抓宣传,确保《条例》深入人心。一是组织志愿者宣讲队在社区开展“去极端化”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员结合《条例》对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宗教活动给大家进行举例说明、展开详解。二是以
“主麻日”讲“卧尔兹”活动为契机,组织辖区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民管会、街道社区民宗专干宣传《条例》,认清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增强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坚决抵制非法宗教活动,打牢维护稳定的基础。三是运用电子屏幕、路牌标语、墙报展板等阵地造势,同时印制《条例》颁布宣传单,通过社区包户干部走访入户时发放到户。
『陆』 宗教事务条例心得体会
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作为原则写入总则第三条,体现了我国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的根本精神,意义深远。
《条例》明确了合法的宗教主体,即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其中,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可获得法人资格。
法人制度的确立使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保护有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主要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动产,通过捐赠、收益等获得的财产,只要是合法使用和拥有的财产,均受法律保护。《条例》规定了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的非营利性地位,也决定了他们的财产和收入不得用于分配,只能用于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公益慈善事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捐资修建宗教活动场所,不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更不得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投资、承包经营宗教活动场所。这些规定切断了利用宗教从事商业活动,获取商业利益的行为。
『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规范宗教事务管理,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宗教事务,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引诱、胁迫、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简称信教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简称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制造不同宗教、宗教内部以及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之间的矛盾和纷争。第四条宗教事务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信教公民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民族和睦、宗教和谐,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五条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及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宗教活动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应当自觉抵制宗教极端和非法宗教活动,禁止利用宗教进行分裂国家、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动;禁止利用宗教妨碍国家行政、司法、教育、文化、婚姻、计划生育、继承等制度;禁止利用宗教进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第六条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境外势力的干涉、支配。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与境外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开展友好往来或者进行宗教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经外事等有关部门同意,在平等友好、相互尊重、互不干涉的基础上进行。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依法保障信教公民正常宗教需求;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犯罪,有效治理宗教极端行为干预公民正常生活。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法定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宗教事务有关的行政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本辖区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做好宗教事务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遏制宗教极端、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宗教团体第十条宗教团体的设立、变更、注销,应当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查同意后,由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第十一条宗教团体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团结、教育信教公民爱国守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遏制宗教极端、制止非法宗教活动;
(二)接受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检查;
(三)按照本团体的章程开展活动;
(四)组织、指导宗教活动场所依法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五)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应当遵守的其他事项。第十二条宗教团体开办经文学校、经文班(点)、修道班(点)、神学班(点)和带有宗教性质的培训班(点),应当经州、市(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
除前款规定外,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办经文学校、经文班(点)、修道班(点)、神学班(点)和带有宗教性质的培训班(点),不得为未经批准开办的经文学校、经文班(点)、修道班(点)、神学班(点)和带有宗教性质的培训班(点)提供师资、资料、场所、设施、经费等帮助和服务。
『捌』 学习《青海宗教事务条例》心得
综述: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代表共产党员可以信教。我们党宣布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这当然不是说共产党员可以自由信奉宗教。
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对我国公民来说的,并不适用于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 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员,毫无疑问地应当是无神论者,而不应当是有神论者。通过学习我加深了对宗教本质的认识。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产生的社会现象。是.-种意识形态,也是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对社会的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
通过学习我加深了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认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观点。
『玖』 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有感
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在中国属于党政事务管理,你想有感也没有用。有感还是放在心中不谈为妙。
『拾』 如何解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领域中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学习心得
整改措施:
1. 依法管理和掌握辖区内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宗教活动场所等基本情况;加强与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联络;并且积极协助相关单位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
2. 宗教管理不是敢不敢、会不会的问题,关键是看愿不愿意管的问题,只要愿管,没有什么敢不敢、会不会,也没有管不好的问题。事实说明,只要愿管,就能敢管、会管、管好,宗教狂热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问题就会得到根本遏制。
3. 宗教管理工作是社会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放松,不能削弱,只能不断地加强。
(二)长此以往,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宗教极端渗透加剧,将极大危害社会稳定。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犯罪活动的“温床”,他们披着宗教外衣、打着宗教旗号、利用信教群众对宗教的朴素情感实施分裂破坏活动,割裂民族感情,是严重威胁社会稳定的毒瘤,必须坚决予以铲除。
整改措施:
1.要建立健全宗教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这也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群众迫切需要。
3. 宗教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要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管理需要协调动员和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和力量,防范宗教的消极作用,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三)宗教管理干部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逃避思想,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本着为党和政府负责,为群众服务的思想,真正解决怕背负“背叛”的骂名,遭到白眼和孤立,不愿、不敢站出来管的思想根源问题。
整改措施:
1. 领导干部要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素质和作风。要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敢于制止不法行为,敢于发声讲话。
2. 在新疆,正风肃纪的核心就是突出政治上要特别坚定,具体体现就是要敢于担当。
3. 领导干部要做稳定的旗帜、团结的标杆,以自己的示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各族群众。在困难问题面前,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敢于坚决斗争。
组织实施
1.切实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基层宗教工作网络。我局要把非法宗教活动的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内容。
2. 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有关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提高宗教工作管理水平。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住村干部对宗教问题的正确认识,依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管理宗教事务,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检查评估
在宗教工作实践中,要引导广大宗教信徒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将团结合作、勤勉自强和敬业奉献精神融入具体的宗教活动中。
监督问责
宗教问题有着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结合工作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