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法规食品
Ⅰ 我国已经颁布的涉及到农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有哪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及行政法规,中央以及农业部文件等。
一、 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二、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三、地方法规
四、中央文件
1、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
4、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
6、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
五、农业部文件
1、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
2、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
3、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4、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员管理办法
5、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
7、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Ⅱ 关于食品生产的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法律有:《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农业法》、《渔业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
法规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Ⅲ 2017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都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六)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关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规定的,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
第三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五条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有关食品安全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派出机构。
(二)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三)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四)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
(五)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六)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风险来源、相关检验数据和结论等信息、资料。属于本法第十八条规定情形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评估结果。
第二十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
国务院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等信息。
第二十一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向社会公告,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停止生产经营;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制定、修订。
第二十二条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应当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
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
第二十四条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第二十五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第二十六条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第二十七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有关部门等方面的意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组成,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进行审查。
第二十九条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第三十条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制定和备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
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给予指导、解答。
第三十二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分别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应当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并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和设备;
(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应当符合前款第六项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八)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二)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第三十五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要求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六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三十七条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准予许可并公布;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第三十九条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程序,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生产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四十条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修订。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四十一条生产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等具有较高风险的食品相关产品,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实施生产许可。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
第四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食品规模化生产和连锁经营、配送。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第二节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第四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培训和考核。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随机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并公布考核情况。监督抽查考核不得收取费用。
第四十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Ⅳ 农业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2009-06-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09-06-28)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2009-05-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9-0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0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09-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8-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08-0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7-09-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07-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07-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6-1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04-30)
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2005-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05-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07-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0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0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0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0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0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09-0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2004-08-28)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决定(2004-08-28)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决定(2004-08-28)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决定(2004-08-28)
Ⅳ 新《食品安全法》在食用农产品方面有哪些规定
《食品安全法》对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有何新的要求?
答:对食用农产品生产有如下要求:
第一,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
第二,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给予扣留。
第三,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
Ⅵ 你好,请问关于食品行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法规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粮食收购条例。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食盐专营办法。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
部门规章
商务部、财政部令2008年第9号《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注销程序管理规定》将于3月1日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
进口食品卫生质量管理。
出口食品质量管理。
兽药注册办法。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
食盐价格管理办法。
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
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
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
Ⅶ 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确保“绿色食品”标志的信誉,维护消费者利益、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绿色食品”标志是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安全无害产品的质量标志。第三条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类产品、除符合一般食品的营养和卫生标准外,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经农业部指定的环保监测部门审定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标准;
(二)原料作物的生产操作规程符合“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控制标准;
(三)加工产品的生产及包装、储运过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最终产品由农业部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依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合格;
(四)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璜、标签规定。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商品涵盖范围》(附件一)内的所有产品(即按国家商标法划分的第29、30、31、32、和33类产品中的绝大部分产品)。申请“绿色食品”标志者均须按本办法规定办理。第五条“绿色食品”标志由农业部统一颁发与管理,未经农业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编号如下:
LB-------××-------×××××
↓↓ ↓
标志代号商品类别 标志序号第六条凡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均可以申请“绿色食品”标志。第七条申请程序:
(一)生产单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垦主管部门(含七省区南亚热带作物主管部门,下同)提出申请,由上述主管部门按规定和标准进行初审;
(二)初审合格后,向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部门报送申请书;
(三)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部门接到申请书后会同指定的环保监测部门进行复审。对复审合格的“申请”将委托农业部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通知申请单位送样品检测。第八条对申请“绿色食品”标志的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种,应分别办理申请手续。第九条申请“绿色食品”标志时应填报《绿色食品标志申请书》(附件二)一式三份,同时附报以下材料:
(一)当地环保监测部门出具的主要原料产地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报告》(附件三)
(二)省级以上(含省级)食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当年出具的“食品质量检验报告”。
(三)产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
(四)生产单位填报的《生产过程控制“公害”情况表》(附件四)第十条农业部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受托后依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出检验报告一式四份。(一份留监测部门,一份通知企业、两份报农业部。)第十一条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部门接到检测结果报告后按“绿色食品”标准组织审核,对达标产品由农业部颁发“绿色食品”标志证书,并公告于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绿色食品”标志的信誉,维护消费者利益、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绿色食品”标志是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安全无害产品的质量标志。第三条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类产品、除符合一般食品的营养和卫生标准外,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经农业部指定的环保监测部门审定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标准;
(二)原料作物的生产操作规程符合“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控制标准;
(三)加工产品的生产及包装、储运过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最终产品由农业部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依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合格;
(四)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璜、标签规定。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商品涵盖范围》(附件一)内的所有产品(即按国家商标法划分的第29、30、31、32、和33类产品中的绝大部分产品)。申请“绿色食品”标志者均须按本办法规定办理。第五条“绿色食品”标志由农业部统一颁发与管理,未经农业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编号如下:
LB-------××-------×××××
↓↓ ↓
标志代号商品类别 标志序号
Ⅷ 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回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答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8)最新农业法规食品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8年12月29日修正。
Ⅸ 中国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有多少
一、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回法》《中华答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
二、法规: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粮食收购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等。
Ⅹ 和食品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有哪些
和食品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有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02-4-28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10月27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由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修正)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07月08日发布,自1993年09月01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乙类传染病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然只被纳入乙类,但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如果先要报批、公布才能实施,难免贻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已经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