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例立法
1. 基本法23条不立法中央怎么办
一、爸爸去哪了?
壹传媒主席黎智英被揭发两年来暗自向泛民捐款逾4,000万元的“黑金门”爆发以来,牵涉其中的反对派议员或是含糊抵赖,或是死不认账。预想如果廉政公署不作为,法院判决模棱两可,同时,如果建制派因软弱不能抓住此有利时机趁势追击,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不了了之。联想起香港法院轻判擅闯军营者,凡涉及国家的“主权、安全”的事,香港都以置身度外、漠然的态度来对待。究其原因,有一百多年英国殖民统治形成的香港洋奴买办文化,国家意识和归属感不强等因素,但香港特区迟迟未能为国家安全立法,对于外国政治势力肆无忌惮的介入,难以绳之于法、不能定罪惩罚也是一个关键原因。
由于没有为23条立法,在强悍的外国势力侵入时,香港就如同一个爸爸不在家的小孩。虽然不时听到小孩爸爸在远处传来“我们将保持高度警惕”、“敦促英(美)方立即停止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务”、“不能坐视不管”之类的喝骂喝止声,外国势力还是可以淡定地对着“小孩”上下其手,肆意妄为的。作为内地的民众,我们很是纳闷和不解,“爸爸去哪了”?这些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关乎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大事,我们有关部门似乎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应对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香港反对派内外勾结,不消停地乱港祸港。回归十七年来中央政府对香港推出种种利好措施,可以帮助其发展繁荣、提升竞争力,却没能让其扎好篱笆、增强武功、抵御外敌,在敌对势力面前形同虚设、不堪一击。
如果香港特区政府100年都立不了法,我们要坐等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在这100年间一点点流失乃至彻底流失,进而掏空“一国原则”吗?
二、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可考虑适时收回《基本法》第23条立法权。
在美英等外部势力正在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干预香港,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情况下,中央如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有力反制措施,则让“一国原则”形同虚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在这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是放在了“根本宗旨”的高度。香港作为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虽然拥有高度自治,但绝非“自治”,中央管制的权力是毋庸置疑的、决定性的。从授权法的原则看,中央对香港的授权,可授予可收回,有些权力可完全授予,也可部分授予,对已经授出的权力,中央也有权收回。香港有不立法的种种借口,中央也应该有坚决收回立法权的项项理由。
在目前与外国势力进行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我国有关部门应从“敦促英(美)方立即停止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务”、“高度警惕”、“恪守有关承诺”的外交语言中走出来,在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方面切实采取有力反制措施,例如中央可考虑收回23条授与香港特区的立法权力,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自行立法,适用于香港,或者由立法机构将《国家安全法》的管辖范围扩大至香港等等,操之在我,在国家安全领域从严执法处罚。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适当地介入,帮助特区政府履行宪制责任,就是让“爸爸”回家,扛起保护家园的必须责任,这是为香港好,也为国家好。以此为契机,通过具体的国家安全管制办法,树立中央对香港在国家安全方面的管制权威,推动香港的政治生态有利于爱国爱港力量发展壮大,使香港政治生态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真正让香港同胞“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与荣耀”。
2. 《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有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
3. 立法规定
法律分析: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二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第九十三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第九十四条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第九十五条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4. 交强险条例立法宗旨
交强险条例解释:第二十一条【交强险赔偿范围和赔偿原则】
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详解】本条是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障范围和赔偿原则的有关规定。本条包括三层含义: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障范围包括本车以外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对投保了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所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负责赔偿,对于非保险机动车肇事的,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受害人,《条例》第42条规定,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时发生的事故,也适用本条款,即保险公司对于被保险机动车发生的非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也负责赔偿。
第二,本车以外的受害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本车以外的受害人指除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本车人员,包括本车驾驶人和车上乘客。
人身伤亡是指人的身体受伤害或人的生命终止。根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生人身伤亡依法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共计15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保险公司根据受害人人身损害程度以及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在责任限额内给予赔偿。
财产损失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直接造成事故现场受害人现有财产的实际损毁。财产损失不包括被保险机动车本车和车内财产的损失,也不包括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贬值、修理后因价值降低而造成的损失和其他间接财产损失。
第三,保险公司赔偿金额不超过责任限额。责任限额是保险公司赔偿的最高金额。对于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险公司最高赔偿的金额不超过责任限额,即对于损失金额超过责任限额以上部分,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同时,保险公司依法进行赔偿,即赔偿的内容和标准均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目前世界各国的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就保障内容来看分为两类:一类是仅对人身伤亡的保险,例如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另一类是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保险,例如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目前,我国强制保险既保障人又保障物,这属于比较宽泛的保障范围,体现了我国强制保险制度的先进性和全面性。
(二)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即无论被保险人是否在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保险公司均将按照本条例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具体要求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这一赔偿原则秉承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切实保护道路交通通行者人身财产安全、维护道路安全和畅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国法律体系和保险保障体系的创新,减少了法律纠纷,简化了处理程序,有利于受害人获得及时有效的赔偿。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赔偿原则与我国传统商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赔偿原则有很大不同。传统的商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是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已失效)制定的,其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即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及赔偿责任。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从保护道路通行者人身安全、维护道路安全和畅通角度出发,确立了生命权高于路权的核心思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作为与《道路交通安全》相配套的一项制度,秉承其立法主旨,重视对生命的保护,对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采取了全新的赔偿原则。
在《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过程中,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赔偿原则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较大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无论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是否存在过错,均由被保险人的保险公司来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方式,是司法实践的新尝试,是法律对弱者的保护,是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另一种意见认为,将赔偿责任与事故责任分离的做法与中国经济、社会、法律环境,以及我国目前交通状况的客观现状不适应,这一赔偿原则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转嫁给了守法者,不但增加了投保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容易诱发道德风险,不利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针对社会上的各类观点,经过深人分析研究,在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条例充分吸收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关条文进一步予以修改和完善。目前,条例第23条设置了“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作为对本条赔偿原则的补充。结合第23条的有关规定,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有责任情况下,保险公司对受害人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具体情况分别在死亡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和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下进行赔偿。
另一种是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情况下,保险公司对受害人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被保险人无责任赔偿限额下进行赔偿。这一方面体现了对受害人的保护,无论交通事故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有过错,均能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另一方面也兼顾投保人以及社会公共的利益,体现公平性原则。
从国外立法情况看,交通事故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原则并无统一的做法。如:英国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德国使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日本、韩国则实行过错推定原则,即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一般仅针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对于财产损失,一般实行的是过错责任。目前,美国有13个州实行无过错保险制度,其实质是一种第一方保险方式,即对于被保险机动车本车驾驶员、本车乘客以及行人的人身伤亡,无论驾驶人是否存在过错,均由本车的保险公司进行赔偿,而对于第三方机动车及车上人员的损失赔偿仍然实行过错责任原则。
(三)对于受害人故意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损失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即如果受害人对交通事故后果的发生在主观心理方面存在故意,在主观心理上是希望或者放任结果的发生,那么保险公司可以将此作为免除赔偿责任的抗辩理由。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受害人有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但并不希望或者放任结果的发生,或者没有主观心理上的故意,此种情况不能成为免除保险公司赔偿责任的抗辩事由,保险公司仍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赔偿,各国和地区法律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如:
1.日本规定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采用过错推定原则,《汽车损害赔偿保障法》规定:为自己的利益而将汽车用于行驶的人,因其行驶而伤及他人生命或身体时,应对由此而产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除非他能证明同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机动车使用者或驾驶员在行驶时已尽谨慎义务;(2)除驾驶员以外的第三方或受害人存在主观故意或疏忽;(3)机动车不存在结构缺陷或功能障碍。此外,赔偿时还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如果受害人存在7成以上过失,赔偿金额将相应扣减。
2.韩国强制汽车险的赔偿原则实行过错推定原则,《汽车损害赔偿保障法》规定:为自己运行汽车的人,由于其运行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时,必须承担赔偿其损害的责任,但是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造成非乘客人身伤亡时,能够证明自己和驾驶人对汽车的运行未怠于注意、受害人或者自己与驾驶人以外的受害人有故意或过错、汽车没有构造上的缺陷或机能上的障碍时;(2)由于乘客的故意或者自杀行为导致其乘客人身伤亡时。
3.我国台湾地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规定:因汽车交通事故致受害人体伤、残废或死亡者,加害人不论有无过失,在相当对本法规定之保险金额范围内,受害人均得请求保险赔偿给付。
4.美国无过错责任保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源自美国劳工补偿制度,是指在车祸发生时,当事人双方放弃对车祸过失责任归属的争议,由汽车事故受害方向自己保险人请求保险金补偿。1932年哥伦比亚大学汽车事故补偿研究委员会积极提倡汽车无过失补偿制度,1965年提出的“基本防护保险”计划,针对无过失制度如何融人汽车保险提出了周详的计划。1970年,马萨诸塞州首先通过了无过失汽车保险的立法,实施该制度。
美国实行无过失汽车保险制度,其目的是为减少侵权案件中高额的诉讼费用,其实质是将第三方责任转变为第一方保险,即受害者不向肇事方或肇事方的保险公司索赔,而向自己的保险公司求偿,这与我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具有不同的性质。此外,美国无过失保险制度仅针对被保险车辆车上人员以及行人的人身损害部分(PIP),财产损失仍沿用过错责任赔偿方式。目前,由于无过失保险导致费率水平上升、道德风险增加等问题,美国50个州中仅13个州仍然实行无过失保险。
原文地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5. 管理条例和立法有什么区别
立法是来社会应用,是用来维护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活和工作安宁,经人大、政协讨论通过的法令程序。而管理条例是指某单位或集体制订的管理制度,没经过法令程序,在社会上没得到认可和实施与执行。总之;立法和管理都是制度,但应用范围不一样,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吧。
6. 法律、法规、条例有何不同,立法权指
立法权在我国,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制定法律的权力。专这里的法律属是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特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
而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两种。前者是由国务院依法制定的法律文件,它不是狭义的法律,但在其特定权限范围具有规范效力;地方性法规是有权地方人大依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而条例,是规范性文件的一种名称,它主要可以指代法规,规章等。
你说的“上海市政府有制定《......条例》”属于地方规章,是指有权地方政府依准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也不属于狭义的法律,而是行政立法。上海市政府可以制定地方规章,是因其享有行政立法权,它是一种准立法权。这种准立法权不同于立法权,主要表现在程序没有后者严格,前者不能于后者冲突,不能规定专属于后者的领域。因此不能说上海是政府享有立法权,上海市政府享有的是行政立法权,属于广义的行政权,与立法权性质完全不同
7. 如何理解条例的立法理念,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
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写入《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改为“安全生产工作”,将“促进经济发展”改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说明,安全生产立法理念已然改变,安全生产工作层次得到大大提升,它不再局限于安全生产领域,也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附属品,更是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范畴。这暗含着安全生产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工作已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暗含着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本前提和保障,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观;暗含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暗含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实际意义。等等。
8. 香港基本法23条为什么不执行
法律分析:香港内部一些持反对立场的政治力量开始积极联络美英反华势力和“台独”政治势力等,策划发动反对“23 条立法”“去中国化”的活动。美国右翼组织“新美国世纪计划”发起给白宫写公开信的活动,要求美国政府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23 条立法”活动。全球多个反华的团体还在2002 年 12 月 4 日在华盛顿成立“全球反对23条立法联盟”。在台湾岛内,已经卸任的李登辉策划并邀请香港一些政治人物,参加其任董事长的台独团体“群策会”主办的“—国两制下的香港”研讨会,并公开提出“香港应当争取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中国与香港是两个不同的独立主权国家”。面对当时的形势,香港特区政府综合权衡利弊得失认为23条立法不能延迟,延迟立法只会让争拗没完没了地延续下去,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不利于香港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7月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问题发表讲话,他指出基本法第23条立法亦是关系到国家尊严、民族荣辱的大事。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能够成功实施的前提,是维系香港与内地良好关系的要素,是香港经济振兴的基本条件和保障香港长远利益的必要工作。在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特区政府的立场和态度,是十分明确和坚决的。经过将近一年的广泛讨论和咨询,特区政府充分吸纳了市民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对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作了修订。根据当前社会上对条例的修订意见,行政会议特别会议决定再一次修订有关条文,进一步消除部分市民的疑虑。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将如期在7月9日提交立法会恢复二读及三读。他呼吁香港社会尽快完成国家安全条例的立法,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团结奋进,为经济恢复共同努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第二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
9. 法律中的……办法,……条例,……法各有什么区别
在制定主体、效力等级以及实施权限范围等上不同。
狭义上的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效力最高,
其名称就常常是《××法》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即行政法规效力次于法律,其名称常常是《××条例》,《××办法》,《××规定》
地方立法机关,国务院各部门等制定的地方立法和部门规则,效力等级更低
其名称也常常是《××条例》,《××办法》,《××规定》
而这些条例、办法、规定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只能在其权限范围或地域范围内施行
法律法规的效力从其名称上可见一斑,但他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位阶不同,这个时候就不能仅仅看是条例还是办法了。国务院的规定可能叫办法,而部门规章也可能叫办法。这时要看的就是制定该法律法规的部门的权力了。
全国人大制定宪法和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般法律;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制定部门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发生冲突时效力如下:
上位法效力大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发生无法判别其效力时,按照《立法法》的规定由各有权部门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