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2015湖北计生条例

2015湖北计生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6-16 02:46:19

⑴ 湖北省2015年关于依法加强全省出生人口登记管理的十二条规定

关于依法加强全省出生人口登记管理的十二条规定
鄂公安规[2015]1号

各市、州、县公安局,卫生计生委(局):
出生登记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行使法律赋予各项权利和义务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必须依法依规予以保护,不得随意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原国家计生委、公安部《关于加强出生登记工作的通知》、公安部《关于进一步严密户口登记和居民身份证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公传发〔2008〕180号)都明确规定:任何地方都不得自立限制政策外生育的婴儿落户的法规;对未办理独生子女证、未施行节育手术、政策外生育婴儿的人,其新生儿都应当给予落户。但近年来,一些地方擅自对出生登记设定前置条件,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影响了公民正常生活。为改进政风行风,切实整改突出问题,特制定本规定。
一、依法登记出生人口
(一)各级公安机关、卫生计生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户口登记管理规定,切实保障出生人口申报户口登记的法定权利。
(二)各级公安机关、卫生计生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公安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户口管理规定,擅自设定前置程序和附加条件,户口登记机关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出生登记手续,不得将户口登记与社会抚养费征收、落实长效节育等措施相挂钩。
(三)出生人口依法享有户口登记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犯。违法生育及被遗弃的婴儿等,都应登记户口。
二、明确登记管理程序
(四)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其父母或监护人主动向户籍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3周岁以内未落户出生人口,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提出申请,凭《出生医学证明》由公安派出所予以办理。超过3周岁且持有《出生医学证明》未落户出生人口,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提出申请,公安派出所调查核实,经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后补登户口。无《出生医学证明》的,应补办《出生医学证明》。异地出生的新生儿,凭完整、有效的《出生医学证明》办理落户手续,无须提供异地未落户证明。补登户口应现场采集人像、指纹信息。
(五)公安机关在办理出生人口户口登记时,应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证件及信息真伪的查验,不予受理虚假信息证件。合法生育子女的,按照《出生医学证明》登记信息申报随父或随母落户。非婚生育子女原则上随母落户。申请随父落户的,由其父和母提供书面申请(捺印)、合法有效的亲子关系凭证(法院判决书、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关系鉴定书)及有效身份证件到公安派出所办理。其中母亲下落不明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申请人应提供书面说明,由公安机关调查核实。非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出生的婴儿,按照《湖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规定办理。出生人口原则上不单独立户或随他人落户。对父母双亡、失踪(含人民法院宣布失踪、死亡)、出国(境)定居、服现役、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户口登记为学生(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等情形的,可在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经调查核实,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后办理出生登记。
(六)对异地落户后申请投靠父(母)的,拟迁入地县(市、区)公安机关应核查《出生医学证明》,不能提供《出生医学证明》的,需提供合法有效的亲子关系凭证。
(七)弃婴、孤儿以及收养登记的落户仍按相关规定执行。
三、加强部门沟通协作
(八)各级公安机关、卫生计生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强合作,定期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出生人口登记和计划生育工作。公安派出所每月要将新生儿户籍登记相关信息通报给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并积极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做好新生儿相关信息核查工作。卫生计生部门每月将新生儿信息提供给当地同级公安机关,提供《出生医学证明》查询比对服务,对可疑《出生医学证明》及时进行核查鉴定,3个工作日内将鉴定结果反馈至同级公安机关。
(九)公安派出所在受理入户申请时,发现是违法生育人口的,在办理入户登记的同时提醒申请人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四、严格责任倒查追究
(十)各级公安机关、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认真查处基层单位擅自设立新生儿落户限制条件、不依法办理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一)发现利用虚假材料骗取落户的,公安机关应注销其户口登记,责成当事人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并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未按规定办理新生儿户口登记被公安部通报、新闻媒体曝光、引发涉警舆情,造成恶劣影响的,所在公安派出所一律降为五级派出所,所在县、市(区)公安局予以全省通报,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相关人员待岗学习或调离岗位,所在市、州公安局向省公安厅作书面检查。
(十二)各地卫生计生、公安部门要按照《湖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规定,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签发工作,对出具虚假《出生医学证明》、违规收费的工作人员逐一问责;对伪造、变造《出生医学证明》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以往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湖北省公安厅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
2015年1月30日
(此件予以公开)

⑵ 湖北枣阳超生二胎2015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办法

《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按照下列规定对当事人双方进行处理: (一)城镇居民违反本条例规定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所在县(市、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农村居民违反本条例规定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所在县(市、区)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倍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⑶ 2015年国家规定的婚假有多少天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专龄(女23周岁属,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⑷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的决定(2015)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规范地方立法活动,健全地方立法制度,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法治湖北建设,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二、将第二条修改为:“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批准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相关立法活动,适用本条例。”三、将第四条修改为:“制定省本级地方性法规的范围: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

“(二)适应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或者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

“设区的市、自治州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范围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执行。

“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设区的市、自治州、自治县立法工作的指导。”五、将第六条改为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设区的市、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应当征求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意见,并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六、将第七条改为第八条,第二款修改为:“常务委员会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应当分别征求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以及有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立法建议,并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七、将第八条改为第九条,修改为:“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专门委员会、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以及有关方面的立法建议,统一研究、协调论证,提出立法规划草案和立法计划草案,提请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八、将第九条改为第十条,修改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门委员会)、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应当认真组织实施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未能按时提请审议的,提案人应当向主任会议报告并说明情况。

“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作适当调整的,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专门委员会和有关方面的建议,提出方案,报主任会议审定。”九、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以及有关方面应当提前参与法规草案起草工作,了解情况,提出意见;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规草案,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专业性较强的法规草案,可以组织或者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起草。”十、将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三条,修改为:“起草法规草案,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涉及行政管理的法规草案,应当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涉及多个行政管理部门的,应当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法规草案的起草单位应当主动向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报告起草工作情况。”十一、将第二十七条改为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一般应当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下次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调整事项较为单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规案,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经一次或者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十二、将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三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后将法规草案及其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十日。”十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五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规案,应当邀请有关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听取意见。

“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应当邀请有关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十四、将第三十六条改为第三十八条,修改为:“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规案,可以组织公民旁听和新闻媒体报道。”

⑸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2015修正)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方立法活动,健全地方立法制度,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法治湖北建设,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批准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相关立法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地方立法应当遵循立法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从本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第四条制定省本级地方性法规的范围: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

(二)适应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或者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

设区的市、自治州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范围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执行。

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第五条规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他地方性法规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制定。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可以对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补充和修改情况应当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第六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设区的市、自治州、自治县立法工作的指导。第二章立法准备第一节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第七条常务委员会应当编制本届任期内的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

设区的市、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应当征求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意见,并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八条国家机关、政党、团体、组织以及公民都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建议和意见。

常务委员会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应当分别征求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以及有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立法建议,并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

立法建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附有立法依据和主要内容等。第九条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专门委员会、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以及有关方面的立法建议,统一研究、协调论证,提出立法规划草案和立法计划草案,提请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第十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门委员会)、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应当认真组织实施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未能按时提请审议的,提案人应当向主任会议报告并说明情况。

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作适当调整的,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专门委员会和有关方面的建议,提出方案,报主任会议审定。第十一条常务委员会应当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实施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的情况。第二节法规草案的起草第十二条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提案人组织起草法规草案。

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以及有关方面应当提前参与法规草案起草工作,了解情况,提出意见;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规草案,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
专业性较强的法规草案,可以组织或者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起草。第十三条起草法规草案,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涉及行政管理的法规草案,应当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涉及多个行政管理部门的,应当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法规草案的起草单位应当主动向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报告起草工作情况。第三章立法程序第一节省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第十四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常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专门委员会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提交大会审议,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交大会审议。

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案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⑹ 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5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雪)、干旱、大雾、霾、雷电、大风、低温、高温、冰雹、霜冻、寒潮和台风等所造成的灾害。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的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植物病虫害、环境污染、流行疫情等灾害的防御工作,法律、行政法规有相关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气象灾害防御是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科学防御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和防灾减灾责任制。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当根据气象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提升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气象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第五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指导相关方面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气象衍生、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减灾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整合基层现有防灾人力资源,配备、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协理人员和信息人员。协理人员和信息人员在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指导下,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管理、气象灾情收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科普宣传和气象为农服务。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气象灾害防御资源,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均衡发展,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灾害避难场所、公共防雷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维护投入给予扶持和倾斜。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活动,在气象灾害发生后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灾害预防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易发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并予以公告。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气象灾害历史、现状分析;
(二)气象灾害风险预估;
(三)预防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风险评估结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根据气象灾害变化情况及时修订。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
(二)气象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预测、预估和评估;
(三)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和重点防御区域;
(四)气象灾害防御标准;
(五)气象灾害防御项目、措施和实施方案;
(六)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第十条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作为编制城乡规划,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国土资源、环保、交通、农业、林业、水利、通信、能源、旅游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选址和建设,应当符合防御气象灾害的要求。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降雨、降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情况及预测,及时组织开展各种排水设施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易发区等地的巡查;及时巡查电力、通信线路,做好交通疏导、积雪(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准备工作;及时组织开展江河、湖库、港口、工地、建(构)筑物防风避险的监督检查。

⑺ 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条例(2015修正)

第一条为了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维护法制统一,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可反复适用的文件。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内部工作管理制度、人事任免决定、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和报告等文件,不属于本条例所称的规范性文件。第四条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应当做到有件必报、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第五条下列规范性文件,应当报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一)省、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规定、细则、办法等。第六条下列规范性文件,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一)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二)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等;
(三)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等。
有解释权的机关对省人民政府的规章,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作出的解释,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七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设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门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备案审查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承办规范性文件备案的接收登记、提出办理建议、分送、归档、综合信息收集与研究和规范性文件上报备案等工作;
(三)对审查要求和审查建议以及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交办审查的规范性文件提出办理建议;
(四)负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联系、协调、指导等日常工作。第八条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
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涉及两个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职责范围的,有关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分别进行审查。第九条对规范性文件,主要审查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一)超越法定权限,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二)同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
(三)同上级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相抵触;
(四)制定违背法定程序;
(五)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遵守的行政措施明显不合理、不公平;
(六)其他不适当,应当予以撤销、废止或者修改的情形。第十条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将规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送备案。
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按照统一格式提交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标准文本及其说明材料,并同时报送电子文本。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于每年一月底前,将其上一年度制定、修改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送接受备案的机关备查。第十一条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统一接收登记并提出办理建议,按照相关程序和职责分工及时转送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审查。第十二条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审查工作中,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联合审查会和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审查规范性文件工作中,需要了解相关情况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按照要求说明情况或者提交补充材料。第十三条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自收到规范性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经过审查,认为规范性文件存在本条例第九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提出建议修改或者废止的初步审查意见,由备案审查工作机构交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办理。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自收到初步审查意见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向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告知是否修改或者废止的意见,并说明理由。备案审查工作机构自收到书面意见之日起七日内向提出初步审查意见的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予以反馈。

⑻ 湖北省独生子女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小孩什么时候开始一

⑼ 2007年违法计划生育,2015年查实适用湖北省条例

2007年违反计生法律法规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在2015年查实,仍按你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处理。 这是很明确的,还能有什么异议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民法典房子 发布:2025-01-25 01:55:36 浏览:367
福建教育督导条例 发布:2025-01-25 01:27:36 浏览:234
法院专送邮箱 发布:2025-01-25 01:23:34 浏览:174
法学考公务员占优势吗 发布:2025-01-25 01:21:23 浏览:780
劳动法对入职人员 发布:2025-01-25 00:47:14 浏览:966
人社系统开展法治建设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 发布:2025-01-25 00:25:04 浏览:506
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14 发布:2025-01-24 23:51:00 浏览:788
法学论文的格式 发布:2025-01-24 23:50:58 浏览:286
微法院垃圾 发布:2025-01-24 23:32:58 浏览:288
刑法体系分为 发布:2025-01-24 23:13:43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