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用品条例
A. 公司为节约成本削减员工劳保用品合法吗
不合法,是违反劳保条例的。
B. 不给工人劳保用品导致工人受伤,公司应该受到什么处法
我国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保险,员工不因本身过错影响工伤保险待遇。员工没有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造成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是,用人单位可以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和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其处罚。
工伤职工按无过错原则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与按安全生产法规进行处罚是不同的法律关系,二者互不影响。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安全生产法》
第一百零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部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劳部发〔1994〕489号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C. 劳保口罩的作用
是预防尘肺和职业病的重要护品,防御缺氧空气和尘毒等有害物质吸入呼吸道的防护具。按用途分为防尘、防毒、供养三类,按作用原理分为过滤式、隔绝式两类。
第三条 劳动安全工作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用人单位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本条例的实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劳动安全责任制,组织检查考核,并把劳动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D. 劳保用品的三证一书分别是指
三证一标志为: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安全标志。
其对特殊安全防护用品的规定如下:特种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由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和特种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示两部分组成。安全标志证书由归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加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印章。
不同尺寸的图形用于不同类型的特种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的有效期为4年,每年要接受一次审核。有效期内产品名称、型号变更的,须按程序申请换证。
(4)劳保用品条例扩展阅读
劳保用品为了达到效果,都是在人体上增加屏障、增加负担。如果为了有防护的效果,过于笨重累赘,那么不但人会感到难受疲劳,而且会因为这个影响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从而影响到工作的产出、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果让他们真正的懂得这个和使用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紧密关联,那么他们就可能从全新的一个角度看问题了。那么在研发设计劳保用品的过程中,舒适程度就要被提高一个更受重视的地位。
如果其舒适程度能够被转化为使用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你还能够证明和描述出其间的相关程度、关联数据,那么劳保用品为购销双方提供的价值,就都有了一个飞跃。
如果劳保用品没有作用,无法防止意外伤人,那么在劳保用品上无论花了多么少的钱,都是浪费。因为事故发生后经济损失产生了,而再便宜的劳保用品,也是需要花钱的。
所以,劳保用品一定要可靠安全,使工人在操作中可以得到保障。这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减少因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保用品
E. 劳保用品发放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劳动防护用品各环节的管理,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长效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全体人员。
3、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 第352号)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第1号 令)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河北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
《河北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文件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
4、工作程序
4.1 采购
(1)物资供应科根据各单位上报防护用品计划单进行采购。
(2)物资供应科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厂家的选择、采购入库、保管和发放工作,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 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 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3 采购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应有相应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有三证一标志即: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安全标志。
4.2 验收
(1)入库前由物资供应科告知安全技术科、质检科进行验收。
(2)安全技术科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所购特种防护用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3 保管
(1)物资供应科应指定专人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入库保管。
(2)劳动防护用品的存放仓库必须干燥通风符合存放要求条件。
4.4 发放
(1)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严格按《关于调整职工劳保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的通知》,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进行发放。
(2)凡在我公司生产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均享受相应岗位的劳动防护用品待遇。
(3)劳动防护用品应按公司规定按时发放,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代替。
(4)退休人员不再享受劳动防护用品待遇。员工因事、病、产假等原因离岗的停发各类防护用品。待恢复工作,经安全培训考核进入生产岗位后,即可享受相应岗位的劳动防护用品待遇。
(5) 超出标准的防护用品由单位提出申请,主管副总经理和安全技术科审批后核发。
(6)安全科应备有公用安全帽、工作服等劳动防护用品,备外来参观、学习、检查人员临时借用。公用劳动防护用品应保持整洁,由专人保管。
(7)各单位按发放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采购计划,报安全技术科审批,严禁乱领、随意乱发等事件发生,一旦出现将追究其单位领导的责任。
(8)物资供应科根据安全技术科审批的各单位编制的劳保计划编制采购计划,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按程序采购发放。
(9)对于新分配、调入职工及工种变动的职工,由职工所在单位持证明报安全技术科审批并调整计划,物资供应科根据调整后的计划采购。
4.5 使用
(1)公司各部门有责任教育和监督所辖员工按照劳动用品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凡经过教育和处罚仍不按规定佩戴为蓄意违章,因蓄意违章发生伤害者责任自负。
(2)基层各单位要建立并妥善保管个人劳保领用卡,按时记录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办理调、转岗手续,定时核对工种岗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期限。
(3)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相应劳动防护用品。
(4)各部门使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建立维护保养台帐,由专人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期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5)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4.6 更换、报废
(1)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予以报废。
(2)防护用品(如安全带、防毒面具、安全帽等)在使用中出现破损或超过使用期限,要以旧换新,方可领用。
4.7 其它管理
(1)安全科负责监督各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和使用情况。
(2)工会应监督检查劳动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不定期征求员工代表的意见,及时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
(3)财务科保证劳动防护用品经费按规定合理提取的使用。
5、附则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科负责解释。
F. 单位发的劳保用品如何征收个人所得税
【答】:根据《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明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40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因此,夏季高温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属于福利费的范围。企业按标准支付的夏季高温津贴按福利费相关规定税前扣除。除生产车间发放的劳务用品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外,其他部门发放的劳保用品和直接发放的劳保费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前扣除范围,应并入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
G. 劳保用品能不能抵扣
1、劳动保护用具属于低值易耗品,除非这些劳保用具是用于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否则应可以抵扣。2、税法依据:(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国税法[1993]023号)文,该文件绝大部分条款仍有效;(2)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劳动保护用具不符合条例所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任何一条。
H. 劳保用品一般多长时间发一次。如口罩、工作服、鞋子、帽子等
工作服一般是冬夏两套,平日用品根据人数发放,基本上是一个月一发
I. 劳保产品的劳保用品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活动中的安全健康,减少伤亡事故发生,促进经济建设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条例执行。
法律、法规对劳动安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劳动安全工作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用人单位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本条例的实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劳动安全责任制,组织检查考核,并把劳动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