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才条例
❶ 南京发布人才落户新政 本科学历人放宽到45周岁
观点地产网讯:5月31日,南京市公安局官网公布了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该人才落户实施办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3年。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此次办法的调整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调整了文件名vvvvvv,将我市近3年内出台的人才落户政策进行了整合,并明确文件名为《南京市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暂行)》。二是整合了人才落户适用范围,将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纳入人才落户的主体政策范畴。三是放宽了人才落户的随迁政策,在原有随迁政策的基础上,对高层次人才的随迁政策进一步予以放宽。四是优化了技术技能人才申请受理模式,由原来的“人社认证、公安受理”调整为“公安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审核”,进一步简化程序,便利群众。五是调整了政策有效期,将原有的一年有效期修改为三年。
《实施办法》指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户口迁入南京市城镇地区:(一)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毕业生(含同等学历的留学归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二)正在缴纳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且已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毕业生;(三)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四)具有三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
此外,夫妻双方均按本办法第二条第(一)、(三)、(四)项条件申请户口迁入的,或一方户口已在本市(不含户口登记在本市学生集体户及鼓楼区上海路203号),另一方按本办法第二条第(一)、(三)、(四)项条件申请户口迁入的,可以同时申请随迁未成年子女。持有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证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证书和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可随迁未婚子女和配偶。随迁应按照先家庭户后单位集体户再人才集体户的顺序落户,落户家庭户和单位集体户的,需家庭户户主或单位集体户管理单位出具同意书。
区级公安机关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并上报区级公安机关。区级公安机关应在自接到上报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返回原受理单位。作出批准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作出不批准决定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
❷ 南京人才落户政策2020
A类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原则上可在本市选择申购不低于200平方米共有产权房、免费租赁200平方米人才公寓、申领不少于300万元购房补贴中的一种安居方式,B,C类人才可分别申请150平方米,12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或人才公寓,也可申领每月7500元,6000元的租赁补贴。
此外对于A,B,C三大类人才以及政府重点引进企业(项目)中的核心团队成员,新型研发机构中的核心团队成员,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相当于A,B,C类高层次人才的人员等的购房,《意见》提出:在本市无住房、购买首套房的将不再受户籍限制。
(2)南京人才条例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南京人才引进政策: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在南京行政区划范围之内注册(或拟注册)创新型文化企业,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学科,技术领域内主持过重要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拥有高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且具有产业化的可行性,并能够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2、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与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市场潜力并能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文化科研成果或技术。
3、具有海内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文化产业领域,并能带技术,带项目和资金来(在)宁创业的领军型文化创业人才。
❸ 南京市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发展水平,优化科技创业创新环境,保障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建设国家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以下称特别社区),是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科技创业活动为中心,以集聚科技人才、转化科技成果、孵化创新项目、培育创新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的,以特定的科技基础设施、行政服务体系、人居环境为支撑的社区组织。第三条特别社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以及创业创新活动,适用本条例。第四条特别社区应当建立有利于科技创业活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营造人才优先、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别社区工作的领导,将特别社区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统筹协调特别社区发展中的重大事项。
区人民政府、园区管理机构负责实施特别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第六条特别社区应当建立管理机构,负责特别社区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园区的特别社区可以由园区管理机构直接履行特别社区管理机构职责。
市人民政府应当赋予特别社区管理机构必要的市级科技、经济管理权限。
特别社区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权限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实施。第七条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特别社区发展规划、科技创业计划及其政策,协调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指导和考核特别社区工作。
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金融、规划、城市管理、税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特别社区相关服务工作。第八条本市实行科技创业政府资助人才(项目)专业管理制度,通过科技成果、职称等要素指标,对科技创业人才进行量化评价。
设立科技创业人才(项目)专业委员会(机构)。专业委员会(机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机构有关负责人、科技专家、领军科技企业家、社会投资人等组成,负责组织评审特别社区孵化器、加速器内的政府资助项目,评审结论作为项目拨款的主要依据。
未经科技创业人才(项目)专业委员会(机构)评审的项目,不得列为特别社区孵化器、加速器内的政府资助项目。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九条设立特别社区由区人民政府、园区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设立的特别社区,统一冠名“紫金(XX)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第十条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会同市规划、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市特别社区发展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特别社区发展规划应当明确各特别社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编制特别社区发展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特别社区所在区人民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特别社区发展规划编制特别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区人民政府、园区管理机构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实施特别社区建设工作。第十一条设立特别社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科技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达到规定标准和功能;
(二)行政管理和行政服务便捷高效;
(三)科技、商务、金融、信息、法律、人才服务功能完备;
(四)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
鼓励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周边建设大型特别社区,实现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业资源共享。
鼓励利用现有科技创业人才基地改造建设特别社区。第十二条特别社区科技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创业苗圃、孵化器建筑面积不少于特别社区总建筑面积四分之一,其中创业苗圃建筑面积达到五千平方米以上;
(二)加速器(含中试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特别社区总建筑面积二分之一;
(三)人才公寓及其配套设施建筑面积不超过特别社区总建筑面积四分之一。第十三条创业苗圃、孵化器、人才公寓由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加速器由政府与市场主体共同投资建设;总部基地及其配套设施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
❹ 南京人才标准
南京人才标准如下:
1、A 类,国际杰出人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B 类,国家领军人才。包括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3、C 类,地方拔尖人才。包括获得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D 类,高端人才。包括获得省、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前 3 名,省、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前 3 名,省、部科学技术进省、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前 3 名,市(地级市以上)、厅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 1 名;
5、E 类,高级人才。包括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入选者,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重点扶持项目入选者;“双创博士”入选者。
6、F 类,中初级人才。包括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获得相应学位的国内高校毕业生或在国(境)外高校全日制学习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学历(学历、学位须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证通过)的留学回国人员(不含在职进修人员)(其中,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及学位,年龄应在 35 周岁以下;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及学位,年龄应在 30 周岁以下)。
法律依据
《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
第三条 人才安居的适用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企业范围》中在岗在职人员。
(二)符合《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对象(目录)》中的A、B、C、D、E、F类人才的认定条件。
(三)本市户籍,且住房未达本办法确定的安居标准或非本市户籍、在宁无自有住房,且在本市5年内无住房登记信息和房屋交易记录。
❺ 南京的人才政策有哪些
南京人才政策主要包括人才落户政策和人才安居政策。具体内容可以在南京本地宝,南京发布等平台查询。
《南京市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的实施办法(试行)》
《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
❻ 南京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南京高层次人才认定为《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中的A、B、C类高层次人才。A类人才具体标准: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相应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会员(或称“院士”);“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科技顶尖专家集聚计划”等A类人才;相当于上述类别的人才。
法律依据:《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第三条 人才安居的适用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企业范围》中在岗在职人员。
(二)符合《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对象(目录)》中的A、B、C、D、E、F类人才的认定条件。
(三)本市户籍,且住房未达本办法确定的安居标准或非本市户籍、在宁无自有住房,且在本市5年内无住房登记信息和房屋交易记录。
❼ 南京人才认定标准
南京人才认定标准包括:
1、诺贝尔奖获得者;
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4、国外相应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会员(或称“院士”);
5、“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科技顶尖专家集聚计划”等A类人才;
6、相当于上述类别的人才。
B类人才认定标准如下包括:
1、国家领军人才,包括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2、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3、世界500强企业总部首席技术官或技术研发负责人,世界品牌500强企业总部首席技术官或技术研发负责人;
4、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前3名;
5、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5名;
6、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7、中国专利金奖(须为专利发明人及设计人)等。
法律依据
《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
第三条 人才安居的适用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企业范围》中在岗在职人员。
(二)符合《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对象目录》中的A、B、C、D、E、F类人才的认定条件。
(三)本市户籍,且住房未达本办法确定的安居标准或非本市户籍、在宁无自有住房,且在本市5年内无住房登记信息和房屋交易记录。第十六条 本市户籍且住房不达标的人才只能选择租赁补贴的安居方式,补贴金额按照人才安居标准面积和原房面积的差额计算。
人才的原房面积包括:家庭成员的私有房屋;家庭成员承租的公有房屋;转让或被征收拆迁不满5年的自有或共有住房(含承租公房);已购买或已安置的征收拆迁安置房屋;依合同尚未交付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