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市供水条例
⑴ 供水企业与用户对自来水设施维护管理范围和责任是如何划分的
按照《天津市实施城市供水条例办法》规定,供水企业与用户对自来水设施维护管理范围和责任的划分以注册水表为界。注册水表及其以外的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由供水企业统一经营管理,供水企业负责定期检查、维修,发生漏损故障应立即抢修并承担全部费用;注册水表过表截门以里的管道及附属设施(含二次供水加压设施),是房屋附属的用水设施,由用户(房屋产权单位或产权人)负责维修管理并承担维修费用。
用户对注册水表及表井井室、井盖、井内零件负有维护保管的义务。如发生因用户大原因造成损坏除及时通知供水企业维修外,应承担赔偿责任。
⑵ 谁可以给一个天津市供水服务标准可以下哉观看的
城市供水用水条例解读
城市供水即日常所称的“自来水”。它关系着千百万市民的生活与健康,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006年5月24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天津市首次就城市供水用水活动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将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必将在规范城市供水用水活动,保障城市供水用水安全,维护城市供水企业和用水单位、个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同志。
城市供水企业要保证供水服务质量
问:城市供水是日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条例》在供水企业保证供水服务质量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条例》主要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供水企业应当保持不间断供水,不得擅自停水。(二)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天津市供水行业服务标准向用户提供供水服务,接受用户监督。(三)供水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天津市有关规定使用符合标准的净水剂、消毒剂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四)供水企业的水质化验员、净化工、设备检修工等关键岗位人员,应当持证上岗、直接从事供水作业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五)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供水管网测压点,做好水压监测,保证城市供水管网的压力符合天津市规定的标准。(六)城市供水应当按照户表计量结算。供水企业应当安装检定合格的计量结算水表。(七)供水企业不得擅自停业、歇业。供水企业无法继续经营的,应当对用户用水作出妥善安置,并经市供水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停业、歇业。
问:《条例》对供水企业停水维修问题是否作了规定?
答:《条例》主要从三方面作了规定。一是,供水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设备维修时,确实需要降压或者停水的,应当提前向供水管理部门报告。连续停止供水超过十二小时的,应当报供水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供水补救措施,如临时使用水车供水等措施。二是,在降压或者停水四十八小时前,供水企业应当将停水时间和范围向社会公告,提前让用户采取措施。三是,如果由于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正常供水的,供水企业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户,尽快恢复正常供水,并向供水管理部门报告。
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责任
问:高层建筑的水箱、水泵等二次供水设施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问题。《条例》对这个问题有哪些规定?
答:《条例》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责任从三方面作了规定:一是,新建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在建成后,由建设单位将产权移交供水企业,由供水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原有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由于产权情况和二次供水设施状况比较复杂,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产权移交和管理办法。三是,其他非住宅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仍然由产权人负责管理和维护;产权人无力管理和进行维护的,也可以委托供水企业进行管理。
问:按照《条例》的规定,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将逐步移交给供水企业统一进行管理和维护,这个问题在立法过程中是如何考虑的?
答:由于供水压力客观条件的限制,建筑物高度超过六层的,需要通过二次供水设施加压。由于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单位不同,高层建筑物的所有人不同,“产权人管理”的机制使一些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责任主体不清,互相推诿,影响了二次供水设施的正常维护和使用。随着天津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问题更加需要解决。特别是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其清洗和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供水水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天津市几年来抄表到户的工作实践为二次供水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创造了条件。二次供水设施是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供水企业统一进行管理,有利于供水企业保证城市供水水质符合标准,完善供水企业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此次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过程中,理顺了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关系,使之成为该《条例》的一大亮点。
问:《条例》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方面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答:首先,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保证二次供水设施完好,保证水质、水压合格。在设施发生故障时,应当立即进行抢修。其次,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每半年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并委托市供水管理部门指定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向相关用户公布。再次,二次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管理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清洗消毒,并委托市供水管理部门指定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水质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四,二次供水设施检修或者清洗消毒需要停水的,管理单位应当提前通知用户。此外,《条例》还对二次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和天津市规定标准、发生故障不及时维修、不采取防污染措施和不按照规定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的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即由供水管理部门责令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可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城市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划分
问:城市供水设施既包括公共供水设施和单位自建设施,也包括居民住宅内的自用供水设施。《条例》对城市供水设施管理维护责任的划分,是怎样规定的?
答:《条例》从两个方面对管理维护责任作了规定,一是,对单位用户、新建住宅居民用户与供水企业的管理维护责任作了界定。即单位用户、新建住宅居民用户负责管理结算水表以内的管道等用水设施;供水企业负责管理结算水表及其以外的供水设施。二是,对原有住宅居民用户与供水企业的管理维护责任作了界定。即原有住宅居民用户负责管理结算水表以内的管道等用水设施;供水企业负责管理建筑物以外的供水设施和结算水表。对于建筑物以内至结算水表之间的供水设施,《条例》规定由产权人负责管理;经改造验收合格后,由产权人将产权和管理移交供水企业,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抢修
问:《条例》对供水企业维护和抢修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答:《条例》主要从五个方面作了规定:一是,供水企业应当对其负责管理的城市供水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并按照规定进行巡检,确保城市供水设施安全运行。二是,根据供水管道材质和使用情况,对老旧、破损严重的供水管道按照计划进行更新改造,并按月向供水管理部门报送统计资料。三是,供水企业或者城市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在接到用户有关城市供水设施损坏或者漏水通知后,应当及时修复。四是,供水企业接到城市公共供水设施跑水、漏水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抢修。对影响抢修的其他设施,供水企业可以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公安、交通、市政等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五是,供水企业在抢修或者维修城市供水设施时,应当对现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工程完成后,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问:除供水企业外,对其他主体在维护城市公共供水设施方面,《条例》规定了哪些义务?
答:《条例》规定了四个方面:一是,居民用户不得将结算水表及其以外的公共供水管道等设施占压和覆盖,对供水企业抄表或者维修、抢修城市供水设施,应当予以配合。二是,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查明地下城市供水设施情况。三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可能影响供水设施安全的,应当与供水企业商定保护措施,并签订供水设施保护协议。未与供水企业签订保护协议,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不得施工;已经施工的,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造成城市供水设施损坏的,应当及时通知供水企业修复,承担修复费用,赔偿损失;给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四是,城市供水干线、支线管道和庭院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地下安全防护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埋设线杆、挖坑取土、种植树木、堆放物品等危害城市供水安全的活动。
城市供水水质的监督
问:城市供水水质事关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也是衡量供水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条例》对城市供水管理部门监管城市供水水质,作了哪些规定?
答:《条例》对供水管理部门的供水水质监督管理主要作了三个方面规定:一是,市供水管理部门负责对供水企业执行国家和天津市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定期将水质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二是,供水管理部门应当对供水企业的供水水质、安全供应、供水管网压力和服务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其运营状况进行评价。三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供水管道,在投入使用或者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连接前,必须进行清洗消毒,经市供水管理部门指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城市供水用水合同关系
问:在供水企业与用户的关系方面,《条例》是如何规定的?
答:从法律上讲,供水企业与用户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条例》明确规定“供水企业应当与用户签订供用水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没有签订供水用水合同的情况,形成事实上的供水用水合同关系。随着《条例》的贯彻实施,要逐步建立健全供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同关系。
问:交纳水费是用户的义务,《条例》对此作了哪些规定?
答:用户享受了用水的权利,就应当履行向供水企业支付水费的义务。《条例》明确规定,用户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供水企业交纳水费,不得拖欠和拒付。无正当理由不交纳水费的,按日加收不超过千分之五的违约金;超过两个交费周期,拒不交纳水费的,供水企业可以依据合同约定采取停水措施。用户足额补交欠费后,供水企业应当及时恢复供水。
问:如果用户发现自家的水表无法计量怎么办?
答:用户发现结算水表损坏的,应当及时通知供水企业。经过供水企业检查,属于结算水表自然损坏的,供水损失由供水企业承担,并进行更换。因用户原因造成结算水表损坏不能计量的,供水企业可以按照前六个月中的最高月用水量估算水费。
问:《条例》对非法盗用城市供水行为是如何处罚的?
答:《条例》规定了六种禁止的非法用水行为,即未经供水企业同意,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上直接取水;非因消防需要,擅自开启消火栓和消防防险装置;绕过结算水表接管取水;拆除、伪造、开启法定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结算水表或者设施封印;私装、改装、毁坏结算水表或者干扰结算水表正常计量;非法充值结算水表磁卡。《条例》在法律责任中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对其中违反治安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⑶ 城市供水条例的条例内容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本条例所称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本条例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单位以其自选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第三条 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城市供水工作实行开发水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供水的现代化水平。
第七条 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供水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工作。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工作。
第八条 对在城市供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作为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十条 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从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并与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相协调。
第十一条 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根据当地情况,合理安排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十二条 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会同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划定跨省、市、县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当由有关人民政府共同商定并经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十四条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水质的活动。 第十五条 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建设计划进行。
第十六条 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并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禁止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
第十七条 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 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需要增加用水的,其工程项目总概算应当包括供水工程建设投资;需要增加城市公共供水量的,应当将其供水工程建设投资交付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由其统一组织城市公共供水工程建设。 第十九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必须经资质审查合格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资质审查办法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确保城市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二十一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管网测压点,做好水压监测工作,确保供水管网的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
第二十二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保持不间断供水。由于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确需停止供水的,应当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尽快恢复正常供水,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实行职工持证上岗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人事部门等制定。
第二十四条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计量标准和水价标准按时缴纳水费。
第二十五条 禁止盗用或者转供城市公共供水。
第二十六条 城市供水价格应当按照生活用水保本微利、生产和经营用水合理计价的原则制定。
城市供水价格制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七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供水的企业对其管理的城市供水的专用水库、引水渠道、取水口、泵站、井群、输(配)水管网、进户总水表、净(配)水厂、公用水站等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安全运行。
第二十八条 用水单位自行建设的与城市公共供水管道连接的户外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必须经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验收合格并交其统一管理后,方可合作使用。
第二十九条 在规定的城市公共供水管理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挖坑取土或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等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条 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拆除或者迁移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第三十一条 涉及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向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施工影响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
第三十二条 禁止擅自将自建的设施供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因特殊情况确需连接的,必须经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同意,报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在管道连接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禁止产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 第三十三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或者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可以给予行政处分:
(一)供水水质、水压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二)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履行停水通知义务的;
(三)未按照规定检修供水设施或者在供水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及时抢修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以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可以给予行政处分:
(一)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进行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或者施工的;
(二)未按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城市供水工程的设施或者施工的;
(三)违反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建设计划兴建城市供水工程的。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罚款:
(一)未按规定缴纳水费的;
(二)盗用或者转供城市公共供水的;
(三)在规定的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危害供水设施安全活动的;
(四)擅自将自建设施供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的;
(五)产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的;
(六)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的;
(七)擅自拆除、改装或者迁移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第(七)项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停止供水。
第三十六条 建设工程施工危害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危害活动;造成损失的,由责任方依法赔偿损失;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可以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罚款数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⑷ 天津市实施《城市供水条例》办法(97修订)
第一条为加强对本市城市供水的管理,促进城市供水事业发展,保障城市生活、生产和各项建设的正常用水,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城市供水条例》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工作的企业和使用城市供水的用户必须遵守本实施办法。第三条城市供水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四条市公用局主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工作。
本办法由市公用局所属的供水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供水设施和节约用水的义务。第六条在供水企业取水河道的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及河道堤防坡脚外30米范围内,预沉池、沉淀池和清水池界外30米范围内,水厂、泵站、井群或单井界外30米范围内,为城市公共供水水源一级卫生保护区。第七条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公用、水利、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水质的活动。第八条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需要新建改造城市供水设施的,其工程项目总概算,应当包括供水工程建设投资,并应将其供水工程建设投资交付市公用局,由市公用局统一组织城市公共供水工程建设。第九条成立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必须向市公用局提出申请,经资质审查合格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第十条供水企业应按注册水表的计量和物价管理部门核定的水费标准收取水费。供水企业不得擅自制定或随意提高水费标准。第十一条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发生跑水、漏水事故,供水企业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人抢修。对影响抢修的其他设施,供水企业可采取应急措施,抢修后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公安、交通、市政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予配合。供水企业在抢修或维修供水设施时应对现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道路维护单位接到供水企业修复的通知后,应当及时修复路面。供水企业应按有关规定交纳道路修复费。第十二条供水企业因自身责任造成供水管道跑水,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责任;因不可抗力造成供水管道爆裂跑水的除外。第十三条供水企业的水质化验员、净化工、管道工、设备检修工必须接受市公用局的有关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从事产水、化验的人员应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定期体检。第十四条用户用水应当实行分类计量。不同用水性质的用户共用一具水表的,按最高类别计收水费,或由供水企业按不同性质用水量确定比例收取水费。用户改变用水性质必须经供水企业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第十五条用户必须按规定向供水企业交纳水费,不得拖欠和拒付。无故逾期不交的,按日加收所欠水费总额1%的滞纳金。第十六条新装、改装、迁移、拆除城市公共供水设施或变更户名、改变用水性质的用户,应当向供水企业提出申请,并交纳相应费用。凡需要增加用水量的应按有关规定交纳自来水增容费。对停用水超过6个月未办理停用水手续的,供水企业可拆除其公共供水设施,用户需要恢复用水时,应重新办理安装手续。第十七条用户有义务节约用水和保护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发现公共供水设施损坏或跑、漏水,应当及时通知供水企业或用水设施产权单位。供水企业或用水设施产权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应尽快修复。第十八条非消防部门因特殊需要使用消火栓,应当向供水企业和消防部门申请领取《城市消火栓使用证》,使用指定的消火栓,并向供水企业交纳取水设施保证金、消火栓维修费和水费。停止使用消火栓时,应及时退还《城市消火栓使用证》和取水设施。《城市消火栓使用证》和取水设施不得擅自转让他人使用。第十九条用户需要安装无表防险设施的,应向所在区、县公安部门申请,经批准后向供水企业办理安装手续并交纳防险准备费。
用户不得擅自开封启动无表防险设施,需要试验内部消防设施的,应通知供水企业派人启封。发生火灾时,用户自行启动无表防险设施,灭火后应及时通知供水企业重新铅封。第二十条市消防部门应随时统计使用消火栓的水量,按月向供水企业报送消防用水量,消防部门生活及冲洗车辆用水应另行安装计量水表,非火警需要不得启用消火栓。
⑸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等三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一、关于《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
1.将第二条修改为:“本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的方针,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节约用水机制,遵循统筹规划、总量控制、优化配置、全程管理、因地制宜、注重效率的原则,落实国家节水行动要求,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
“本市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建立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本市加强水资源规划,增加水源补给途径,提高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能力。”
2.将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本市鼓励和支持节约用水的科学技术研究,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节水技术、管理及产品的深度融合,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培育发展节水产业。”
3.增加一条,作为第七条:“市和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等工程的运行和保护工作,统筹配置外调水和本地水资源,保障供水安全,改善水生态环境。”
4.将第二十二条改为第二十三条,修改为:“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采用节水型工艺,安装使用节水型设施或者器具。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将第二十五条改为第二十六条,修改为:“洗浴业、水上娱乐业、游泳场馆、人工滑雪场和高尔夫球场等应当建有并使用节水设施,并办理取用水手续。”
6.将第三十六条改为第三十七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在地下水超采区,应当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禁止工农业生产及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压减地下水超采量,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7.将第三十九条改为第四十条,删除第四款。
8.将第四十二条改为第四十三条,修改为:“国家机关、公共服务单位等公共机构,应当加强对本单位节约用水工作的管理,在公共取水用水处设置节约用水宣传标识。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开展节约用水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播放和刊登节约用水公益广告,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营造节水氛围。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节水主管部门举报违法用水行为。”
9.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四条:“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节水载体创建,对符合条件的节水载体建设予以支持。”
10.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七条:“本市鼓励开展节水技术和产品研发,重点支持用水精准计量、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利用等先进技术及适用设备研发,促进节水科技成果转化。”
11.将第四十六条改为第四十九条,修改为:“超计划加价收取的水费、水资源费,应当用于实施节水措施、科研培训及节水管理、宣传、奖励方面的开支,不得挪作他用。”
12.将第五十条改为第五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有前款第二项规定行为的,由节水主管部门约谈其负责人,并限制其用水量。”
13.将第五十三条改为第五十六条,修改为:“洗浴业、水上娱乐业、游泳场馆、人工滑雪场和高尔夫球场等取用水未采取节水措施的,由节水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二、关于《天津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
1.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规范城市供水用水活动,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保障城市供水用水安全,维护城市供水企业和用水单位、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2.将第四条第四款修改为:“发展改革、规划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城市供水用水的相关管理工作。”
3.将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市水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全市城市供水发展规划。”
4.将第六条修改为:“本市实行有利于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城市供水用水、节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升用水效率,提高城市供水用水的现代化水平。”
5.将第十四条修改为:“城市供水企业和自建供水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以下统称供水企业),应当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市场主体登记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供水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稳定的供水水源;
“(二)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制水和输水配水设施;
“(三)有符合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供水水质检测报告;
“(四)有原水水质和供水水质检测能力;
“(五)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
“(六)有合格的从业人员;
“(七)有保证安全、稳定供水的规章制度;
“(八)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自建供水设施的单位向本单位内部提供生活饮用水的,应当符合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接受市供水管理部门的监督。
“供水企业无法继续经营的,应当对用户用水作出妥善安置。”
6.增加一款,作为第二十四条第二款:“对新建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鼓励建设单位委托供水企业统一建设,合理布置二次供水设施,促进节水节能。”
7.将第二十六条修改为:“单位用户自行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由单位用户负责管理,也可以委托供水企业进行管理。
“新建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验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移交供水企业统一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原有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其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8.将第二十八条修改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保证二次供水设施完好,保证水质、水压合格。在设施发生故障时,应当立即进行抢修。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每半年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向相关用户公布。
“二次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清洗消毒,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水质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次供水设施检修或者清洗消毒需要停水的,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提前通知用户。”
9.增加一款,作为第三十条第二款:“用户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供水企业交纳水费,不得拖欠和拒付。”
10.删去第三十一条。
11.删去第三十六条。
12.将第三十七条改为第三十五条,修改为:“用户需要安装消防防险设施的,应当向所在区消防主管部门申请,经批准后与供水企业签订消防防险用水合同。
“用户非因消防需要不得开启消防防险设施。发生火灾时,用户自行开启消防防险设施,灭火后应当及时通知供水企业重新铅封。需要试验用户内部消防防险设施的,应当通知供水企业启封。”
13.将第四十七条改为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建设单位因工程建设确需改建、拆除或者迁移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应当依法报经规划资源部门和供水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除、迁移、改动或者损坏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和结算水表。”
14.将第五十一条改为第四十九条,修改为:“生态环境部门在城市供水水源水质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通知供水企业;水源水质发生重大污染的,应当立即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15.将第五十四条改为第五十二条,修改为:“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供水管道,在投入使用或者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连接前,必须进行清洗消毒,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6.将第五十七条改为第五十五条,修改为:“供水企业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供水管理部门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整顿:
“(一)不符合规定条件供水的;
“(二)供水水质、压力不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标准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履行停水通知义务的;
“(四)未按照规定检修城市供水设施或者城市供水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及时抢修的;
“(五)新建、改建、扩建的供水管道,在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连接前未清洗消毒的。”
17.将第六十条改为第五十八条,修改为:“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水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治安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上直接取水的;
“(二)非因消防需要,擅自开启消火栓和消防防险装置的;
“(三)绕过结算水表接管取水的;
“(四)改变结算水表正常计量的;
“(五)非法充值结算水表磁卡的。”
⑹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2016)
一、修改下列地方性法规中有关公司设定的规定
1.删除《天津市人才流动条例》第七条第二项。
2.删除《天津市图书报刊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中的“企业从事零售业务的,还须有不少于十万元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二十平方米的经营场所”。
3.删除《天津市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三款第一项。
4.删除《天津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
5.删除《天津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第十三条中的“作价总金额可以超过公司或者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但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6.删除《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第三十三条。二、修改下列地方性法规中有关行政许可审批的规定
1.删除《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项中的“保税工厂”。
2.删除《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第十六条中的“保税工厂”。
3.删除《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管理规定》第八条第二款。
4.删除《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
5.删除《天津市畜牧条例》第八条第一款中的“申请人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八条第二款修改为:“申请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依法决定是否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
6.《天津市就业促进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许可。”三、修改下列地方性法规中的部分规定
1.《天津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第四条第一款中的“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水行政部门”。
第四条第四款中的“水利”修改为“建设”。
第五条第二款中的“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水利等部门”修改为“市水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建设等部门”。
删除第五十一条中的“水利”。
2.删除《天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项中的“劳动教养场所”“劳动教养人员”;删除第六条第八项、第十条第三项、第十六条第九项、第十七条第三项、第三十九条第六项中的“解除劳动教养”。
3.《天津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公民因见义勇为致残,其伤残等级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标准评定。”
第二十三条修改为:“公民因见义勇为死亡,有工作单位的,单位按照因工死亡人员待遇对待;无工作单位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因工死亡人员待遇对待,费用由财政部门核拨。符合烈士条件的,依照国家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报请有关部门批准为烈士,其家属享受应有的抚恤。”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相关地方性法规根据本决定修正后重新公布。
⑺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
(第4号)
《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已于2008年4月21日经市人民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黄兴国
二○○八年四月三十日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和行政
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推进依法行政,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23件政府规章和225件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附件:1.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23件政府规章目录
2.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22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附件1
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23件政府规章目录
序号规章名称公布日期文号说明1关于修改批转市财政局制定的《天津市行政性收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98年3月27日 津政发〔1998〕36号 被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关于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意见的通知》(津政发〔2003〕114号)取代2关于修改《天津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票证管理办法》的决定1998年1月4日 199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22号被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财综字〔1998〕104号)取代3天津市行政规章制定办法1994年10月25日199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1号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2002年市人民政府令第58号)取代4天津市人民政府拟订地方性法规草案办法1994年10月25日199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0号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2002年市人民政府令第58号)取代5关于修改《天津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安全管理处罚暂行办法》的通知1997年12月31日津政发〔1997〕108号被《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421号)取代6天津市实施企业治安保卫责任制规定1996年2月8日1996年市人民政府第63号被《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421号)取代7关于修改《天津市展览展销治安保卫工作规定》的决定2004年6月30日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46号被《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421号)取代8关于修改批转市公安局拟订的《天津市存车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997年12月8日 津政发〔1997〕84号规定中所设置的行政许可事项已经取消,罚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抵触9天津市禁止违法建设规定2000年2月3日2000市政府令第19号已被《天津市城市规划条例》取代10天津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效率的若干规定1993年7月3日1993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已采取集中办理方式,工作时效已有新的规定11关于修改批转市地质矿产局等四部门拟订的《天津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规定》的通知1997年12月31日津政发〔1997〕111号被《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取代12天津市有毒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1999年7月16日1999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被《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环保总局令第27号)取代13关于修改《天津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的决定2004年6月30日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57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取代14天津市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管理办法2000年7月12日2000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抵触15天津市城市供水管理规定2004年6月30日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63号被《天津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取代16关于修改批转市交委拟订的《天津市公路货物运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998年1月4日津政发〔1998〕11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406号)替代17关于修改批转民航天津市管理局、市口岸委、公安局拟订的《天津航空港控制区证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年1月4日 津政发〔1998〕10号天津航空港已经实行企业化管理,航空港控制区证件使用应由企业内部制度规定18天津市实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办法1990年6月6日1990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1号被《天津市拥军优属条例》取代19天津市婚姻登记管理办法1996年6月28日199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66号被《婚姻登记条例》(国务院令第387号)取代20天津市除四害管理办法1998年7月3日1996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与《天津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抵触21天津市对外商投资企业收费管理规定1998年7月8日199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目前我市对内资、外资企业行政事业收费政策相同,该规定已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22天津市制止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行为的暂行规定1995年7月7日1995年市人民政府令第43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取代23关于修改批转市畜牧局拟订的《天津市种畜(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98年1月4日 津政发〔1998〕9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取代
附件2
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22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序号行政规范性文件名称 公布时间文号说明1批转市劳动局拟定的天津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的通知1997年11月20日津政发〔1997〕75号被《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号)取代2关于颁布《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的细则和《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的细则》的通知1987年1月2日津政发 〔1987〕1号被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的细则的通知》(津政发〔1999〕43号)和《天津市实施办法》(2007年市人民政府令118号)取代3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通知1987年5月21日津政发〔1987〕69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取代4批转市税务局《关于恢复对自行车和其他非营业用非机动车船征税的请示》1991年3月13日津政发〔1991〕14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482号)取代5转发市财政局、农发行市分行关于完善我市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年12月18日津政办发〔1998〕77号被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计委市财政局农发行市分行市粮食局等四部门拟定的天津市粮食风险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津政发〔2004〕42号)取代6关于编制天津市2001年市级预算和区县级预算的通知2000年10月19日津政发〔2000〕73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7转发市财政局等四部门拟定的天津市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年6月16日津政办发〔2003〕35号适用期已过8印发《关于在市区征收城市集体服务事业费的试行办法》的通知1982年5月15日津政发〔1982〕95号适用期已过9批转市财政局、房管局《关于调整工商企业等用房租金的办法》和《天津市公用公房租金制实施办法》1983年12月29日津政发〔1983〕191号适用期已过10批转市税务局《关于有证个体工商户税收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和《关于无证经营税收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1993年12月30日津政发〔1993〕75号适用期已过11关于实行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1994年6月17日津政发〔1994〕32号适用期已过12批转市财政局、物价局《关于征收城市服务补偿费的规定》1994年7月1日津政发〔1994〕35号适用期已过13批转市财政局拟订的《天津市征收农业特产税实施办法》1994年7月15日津政发〔1994〕37号适用期已过14批转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关于我市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意见》1995年9月21日津政发〔1995〕55号适用期已过15转发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关于加强个体和私营经济税收征管强化查帐征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1997年8月13日津政办发〔1997〕33号适用期已过16批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我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意见的通知1998年3月27日津政发〔1998〕34号适用期已过17批转市财政局关于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意见的通知1998年5月29日津政发〔1998〕42号适用期已过18批转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关于换发税务登记证件工作中规范纳税人纳税地点意见的通知1999年7月30日津政发〔1999〕45号适用期已过19转发市财政局、司法局、法制办关于深入宣传贯彻会计法意见的通知2000年2月14日津政办发〔2000〕6号适用期已过20批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我市娱乐业营业税税率意见的通知2000年6月26日津政发〔2000〕44号适用期已过21转发市财政局关于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安排意见的通知2001年4月27日津政办发〔2001〕24号适用期已过22批转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监察局、市外商投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意见的通知2001年6月21日津政发〔2001〕46号适用期已过23印发《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继续做好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2001年7月3日津政办发〔2001〕44号适用期已过24批转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关于规范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严格税收征管工作意见的通知2001年9月14日津政发〔2001〕72号适用期已过25关于免征天津中央直属棉花储备库建设相关税费的通知2001年9月30日津政办发〔2001〕65号适用期已过26关于编制我市市级预算和区县级预算的通知2001年11月22日津政发〔2001〕85号适用期已过27转发市控办《关于征收小汽车、摩托车专项控制商品附加费的请示》1992年12月30日津政办发〔1992〕67号《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审计署、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公布第三批取消的各种基金(资金附加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综字〔1999〕180号)将附加费取消28批转市财政局关于对外资企业扩大投资实行优惠政策意见的通知1998年8月28日津政发〔1998〕73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抵触29转发市档案局、技术监督局关于贯彻实施文书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意见的通知2000年2月21日津政办发〔2000〕11号适用期已过30批转市计委等六部门拟订的《关于生产性基建和技改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劳动保护“三同时”的意见》1985年8月21日津政发〔1985〕142号被《天津市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取代31批转市计委《关于对间接利用外资实行统一计划管理的意见》1990年1月20日津政发〔1990〕12号被《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8号)取代32转发市体改委《关于选择部分企业进行盘活国有房地产存量试点的实施意见》1996年11月7日津政办发〔1996〕76号被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办法〉的通知》(津政发〔2003〕51号)取代33转发市计委、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关于完善储备粮油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年12月28日津政办发〔1998〕80号被《天津市粮食流通管理办法》(2007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09号)取代34转发市计委关于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度意见的通知2003年8月20日津政办发〔2003〕49号被《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取代35批转市计委、建委拟订的《天津市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管理暂行办法》1992年11月4日津政发〔1992〕75号被市政府2005年第92号令《天津市发展散装水泥管理办法》(2005年市人民政府令第92号)取代36关于印发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2001年2月26日津政发〔2001〕11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37批转市计委等部门制定的天津市第十个五年计划10个专项规划的通知2001年8月16日津政发〔2001〕63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38转发市计委关于2002年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安排意见的通知2002年2月9日津政办发〔2002〕10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39转发市计委关于我市2003年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安排意见的通知2003年3月4日津政办发〔2003〕12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0关于印发天津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2003年3月25日津政发〔2003〕25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1转发市计委关于我市2004年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安排意见的通知2004年2月12日津政办发〔2004〕10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2批转市计委市建委关于我市2004年重点建设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2004年2月13日津政发〔2004〕14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3关于印发天津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2004年3月26日津政发〔2004〕35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4转发市计委关于编制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安排意见的通知2004年5月9日津政办发〔2004〕32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5批转市计委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市滨海委拟定的天津市国民经济和发展“十一五”规划等四个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2004年6月14日津政发〔2004〕62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6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市建委市经委市水利局编制的我市2004至2006年节约用水规划的通知2004年12月10日津政办发〔2004〕80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7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拟定的天津市2005年重点前期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2005年2月5日津政办发〔2005〕6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8关于印发天津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2005年3月4日津政发〔2005〕17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49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市建委关于我市2005年重点建设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2005年4月6日津政发〔2005〕22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50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拟定的天津市2006年重点前期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2006年2月6日津政办发〔2006〕5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51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市建委关于我市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2006年2月12日津政发〔2006〕11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52关于印发天津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2006年2月20日津政发〔2006〕16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53关于颁布《天津市外商投资企业项目前期工作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1987年9月17日津政发〔1987〕121号适用期已过54批转市体改委关于发展发起设立式股份有限公司若干意见的通知1998年7月15日津政发〔1998〕60号适用期已过55转发市体改委、市商委、市工商局关于我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所办市场实行办管脱钩实施意见的通知1999年8月4日津政办发〔1999〕45号适用期已过56批转市体改委拟定的《天津市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99年8月14日津政发〔1999〕48号适用期已过57转发市体改委拟定的天津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1999年12月9日津政办发〔1999〕67号适用期已过58转发市计委关于维护国有金融债权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意见的通知2001年8月13日津政办发〔2001〕55号适用期已过59批转市计委关于我市重点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和大公司加快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2001年8月14日津政发〔2001〕58号适用期已过60转发市体改办市物价局市教委市新闻出版局关于认真做好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2001年10月24日津政办发〔2001〕71号适用期已过61转发市计委市水利局关于解决我市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2002年2月26日津政办发〔2002〕13号适用期已过62 转发市计委关于编制天津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2003年3月19日津政办发〔2003〕16号适用期已过63批转市计委市环保局关于推进燃煤锅炉改燃和拆除并网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4年6月22日津政发〔2004〕66号适用期已过64批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拟订的《天津市行政执法投诉制度》1992年8月12日津政发〔1992〕65号被《天津市行政执法投诉办法》(199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取代65转发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措施备案工作的意见》1993年4月1日津政办发〔1993〕20号被《天津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2003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1号)取代66批转市工商局拟定的《天津市集贸市场管理规范》1996年8月9日津政发〔1996〕40号被《天津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若干规定》取代67批转市商委、市工商局拟定的天津市商品交易会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年11月10日津政发〔1998〕80号被《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77号)取代68关于做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限期与所办市场彻底脱钩工作的通知2001年11月22日津政办发〔2001〕79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69转发市工商局《关于加强汽车交易市场管理的意见》1986年1月30日津政办发〔1986〕21号已不适应当前实际工作需要70转发市工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个体私营经济统计和信息工作试行意见的通知2000年9月14日津政办发〔2000〕59号已不适应当前实际工作需要71关于发布天津市企业注册登记照前审批事项清理方案的通知2002年10月10日津政发〔2002〕64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抵触72 关于启用居民身份证相关事宜的通知1987年7月21日津政发〔1987〕97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取代73批转市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明确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相关部门职能意见的通知2003年8月14日津政发〔2003〕95号被《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取代74批转市公安局关于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意见的通知2005年12月21日津政发〔2005〕112号被《天津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2007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12号)取代75批转市公安局关于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5年9月1日津政发〔2005〕76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76转发市公安局市安全监管局关于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2年7月7日津政办发〔2002〕44号适用期已过77批转市公安局、市安全监管局关于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意见的通知2003年7月14日津政发〔2003〕78号适用期已过78批转市公安局关于深刻吸取外地火灾教训进一步加强我市消防工作意见的通知2004年3月17日津政发〔2004〕31号适用期已过79批转市公安局市安全监管局关于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2004年6月17日津政发〔2004〕63号适用期已过80批转市公安局市安全监管局关于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4年10月14日津政发〔2004〕92号适用期已过81转发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等七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2002年3月21日津政办发〔2002〕17号被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实施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2005〕59号)取代82转发市规划局《关于严格控制填占市区水面的有关规定》1994年5月7日津政办发〔1994〕22号已不适应当前实际工作需要83批转市规划局拟订的《天津市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两侧规划管理规定》1994年10月14日津政发〔1994〕61号已不适应当前实际工作需要84关于颁布《天津市实施的细则》的通知1986年10月22日津政发〔1986〕130号被《天津市房屋权属登记条例》取代85关于发布《天津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2000年1月27日津政发〔2000〕12号被《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税务总局令第120号)取代86关于实行商品房销售网上管理的通知2002年12月28日津政办发〔2002〕86号被《天津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取代87批转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拟订的《〈天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实施细则(试行)》1992年1月8日津政发〔1992〕4号被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拟定的〈天津市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实施细则〉》(津政发〔1995〕16号)取代88关于进一步开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通知2003年8月22日津政发〔2003〕101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89批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关于我市2003年耕地开垦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2003年7月31日津政发〔2003〕87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90转发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对五大道风貌区违法经营行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2006年9月15日津政办发〔2006〕51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91批转市房管局《关于调整非住宅用房租金的意见》1987年7月29日津政发〔1987〕103号适用期已过92关于发布《天津市解决教师住房问题暂行办法》的通知1994年12月18日津政发〔1994〕89号适用期已过93转发市房管局关于月牙河南围堤河沿岸建筑物平顶改坡顶及整修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2年4月30日津政办发〔2002〕27号适用期已过94转发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拟定的天津市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2002年6月24日津政办发〔2002〕38号适用期已过95关于批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拟定的《天津市各级开发区、园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主要控制指标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2004年4月30日津政发〔2004〕51号适用期已过96关于由有关部门代行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职能的通知1994年10月25日津政发〔1994〕66号被《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国资委拟定的天津市企业国有资产委托监管试行办法的通知》(津政发〔2005〕60号)取代97关于修改《天津市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的通知1997年12月31日津政发[1997〕112号被《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取代98批转市环保局关于2003年实施蓝天工程安排意见的通知2003年1月29日津政发〔2003〕14号阶段性工作已结束99关于同意市计生委、市卫生局对《关于制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意见》作部分修改的通知1997年8月26日津政办发[1997]38号被《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取代 100批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1985年10月18日津政发〔1985〕171号适用期已过101关于发布《天津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5年12月1日津政发〔1995〕68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取代102批转市监察局关于加强我市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意见的通知2002年9月2日津政发〔2002〕55号被《天津市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规定》(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6号)等取代103批转市纠风办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1999年1月4日津政发〔1999〕1号被《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津政发〔2005〕118号)取代104关于立即制止印刷、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的紧急通知1993年9月14日 津政发〔1993〕48号适用期已过105关于修改批转市节水办拟订的《天津市城市用水检查处罚办法》的通知1997年12月22日津政发〔1997〕98号被《天津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取代106关于修改《天津市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年6月15日津政发〔1998〕50号被《关于修改〈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2004年市人民政府第61号)取代107印发天津市新建住宅商品房准许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01年1月2日津政发〔2001〕3号被《天津市商品房管理条例》取代1
⑻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实施〈城市供水条例〉办法》的决定
一、将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水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对经营性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处2万元以下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活动处1000元以下罚款;对情节严重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整顿;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二、将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水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章行为,并可对有违法所得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三、将第三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水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经营性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活动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缴纳水费的;
(二)盗用或者转供城市公共供水的;
(三)擅自在规定的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挖坑取土、堆放物品、搭设棚亭、修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埋设线杆的;
(四)擅自将自建设施供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的;
(五)产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的;
(六)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的;
(七)擅自拆除、改装或者迁移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或擅自动用、损坏消火栓的;
(八)高位水箱的水质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四、将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删除。有关条款序号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实施〈城市供水条例〉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发布。
⑼ 城市供水条例(2018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本条例所称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本条例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第三条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必须遵守本条例。第四条城市供水工作实行开发水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六条国家实行有利于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供水的现代化水平。第七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供水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工作。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工作。第八条对在城市供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城市供水水源第九条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作为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第十条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从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并与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相协调。第十一条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根据当地情况,合理安排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第十二条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会同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划定跨省、市、县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当由有关人民政府共同商定并经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第十四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水质的活动。第三章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第十五条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建设计划进行。第十六条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并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禁止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第十七条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第十八条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需要增加用水的,其工程项目总概算应当包括供水工程建设投资;需要增加城市公共供水量的,应当将其供水工程建设投资交付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由其统一组织城市公共供水工程建设。第四章城市供水经营第十九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第二十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确保城市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第二十一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管网测压点,做好水压监测工作,确保供水管网的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第二十二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保持不间断供水。由于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确需停止供水的,应当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尽快恢复正常供水,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第二十三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实行职工持证上岗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人事部门等制定。
⑽ 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理办法
供水办法有以下规定城市供水部门要为用户提供水质合格、水压适宜、水量充足、取水方便的用水条件。
城市供水部门在发现或接到供水设施损坏的报告后,要于两小时内进入现场,保证及时维修。
因抢修供水设施需要限制供水或因停电等原因停水时,供水部门在一般情况下应于二十四小时前发出通知,并公布供水时间。
城市供水部门应积极发展用户,不断提高供水普及率。做到简化手续,方便用户。
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安装的供水管道(直径75毫米以上,含75毫米,下同)、闸门、消火栓、水表等附属设施,均为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由城市供水部门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开闭、拆迁、改动或毁坏。
用水单位和个人投资新建、改建、增设、更新管道等供水设施时,须向城市规划部门和城市供水部门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建设许可证方可施工。竣工后,经城市供水部门检查合格方可供水。
地下供水管道(直径75毫米以上)及配水干支管道接到室内的“入户管”,由供水部门负责维修,其维修费用由产权所有者或自费安装者支付。
各单位的专用管道由单位负责维修,城市供水部门负责督促检查。
新建住宅要按楼(栋)或楼门安装总水表,按户安装分户水表。无论新建住宅还是现有住宅,水表购置和安装费用均由建设单位或产权者负担,城市供水部门负责水表的检验和维修,并按有关规定收费。
城市供水部门要加强供水管网干、支线及附属设施的巡视检查和维修养护。做到管道及闸门、消火栓完好无损,保证供水。因抢修漏水管道需要挖、占道路时,可先行施工,同时补办占道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