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
『壹』 法律法规禁止营利性活动的人指哪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可以合伙办企业吗
1、哪些人员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
答:根据《廉政准则》、《公务员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规定,所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禁止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
2、禁止从事的营利性活动的行为有哪些?
答:按照《廉政准则》第二条规定,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行为具体包括:(一)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二)违反规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三)违反规定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四)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五)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六)离职或者退休后三年内,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3、公职人员违规营利性活动会受到哪些处罚?
答:第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77条规定,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性活动,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二,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7条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第三,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18条规定,违规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第四,根据中纪发〔2013〕4号文件精神,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公务员违规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应当按照《公务员法》有关规定,结合各自机关实际,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执行。
4、针对当前我市个别公职人员存在的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的情况,纪检监察机关应如何作为?
答:针对近期查处的案件,市纪委向各地各单位印发了情况通报,旨在严明纪律、惩前毖后。一是要求各地各单位对公职人员参与营利性活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二是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参与营利性活动行为进行专项清理核实,登记备案。三是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相关政策规定的指导工作。四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五是对拒不退出营利性活动的公职人员进行严肃查处。
『贰』 公务员可否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吗
公务员不可以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
《公务员法》的第九章“惩戒”部分,第53条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等16种违法行为。
(2)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扩展阅读:
公务员关于盈利性活动的条款:
2001年4月3日之前,规定领导干部不得买卖股票,不得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购买、收受“原始股”。
2001年4月3日起施行的《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允许党政机关(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投资证券市场,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前提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在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利用内幕信息直接或者间接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或者向他人提出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建议”等严禁行为。
『叁』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否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的 投资人
不可以。 个独资企业法第1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公务员法第42条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该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应答时间:2021-01-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肆』 军人为什么不能参加营利性活动有何法律规定
问:那些自然人不能成为合伙企业的投资人?
答: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合伙企业。目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的法律有: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该法第三十条规定,法官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该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检察官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受雇于任何个人或组织。目前国务院颁布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的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该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经商、办企业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在企业和营利性事业单位兼任职务。
另外,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规定,现役军人不准私人经商,不准个人、合资办企业。
『伍』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
《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回境内设立,由一答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依此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主体只能是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能投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第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由此可见,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以及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等不能成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陆』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包括哪些
法律,行政抄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包括:通过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的人员;党政机关领导;
警官、法官、检察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
『柒』 什么法律条文规定了国家公职人员不得经商办企业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了国家公职人员不得经商办企业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五十三条 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三)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四)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五)压制批评,打击报复;
(六)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
(七)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八)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
(九)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十)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一)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十二)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
(十三)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十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十六)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
(7)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扩展阅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中发[1986]6号)
一、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隶属这些机关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准经商、办企业。凡违反规定仍在开办的企业包括应同机关脱钩而未脱钩,或者明脱钩暗不脱钩的,不管原来经过哪一级批准,都必须立即停办,或者同机关彻底脱钩。
二、凡上述机关的干部、职工,包括退居二线的干部,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特殊批准的以外,一律不准在各类企业中担任职务。已经担任企业职务的,必须立即辞职;否则,必须辞去党政机关职务。
在职干部、职工一律不许停薪留职去经商、办企业。已停薪留职的,或者辞去企业职务回原单位复职,或者辞去机关公职。
三、上述机关的离休、退休干部,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批准者外,不得到国营企业任职。如果到非国营企业任职,必须在离休、退休满两年以后,并且不能到原任职机关管辖行业的企业中任职。离休、退休干部到企业任职以后,即不再享受国家规定的离休、退休待遇。
『捌』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包括哪些
按照现行法来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源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员主要是国家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公务人员和司法人员,具体有:
《法官法》第三十条第(十一)项规定,法官不一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检察官法》第三十三条第(十一)项规定,检察官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第(十)项规定,人民警察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公司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
《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有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行为。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上述人员从事营利性活动主要是由于这些人员因承担法律职责而拥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权或检察权、审判权、处罚权等,这些权力是用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手段,要防止这些权力被个人用来谋取私利。
『玖』 为什么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第十四款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不得在企业或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同时国务院于2007年9月21日常务会议通过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公务员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严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这就从法律法规方面对禁止公务员经商办企业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商政家庭”普遍存在,即使不是公务员本人为法人代表的企业,也是由公务员配偶或亲人作为法人代表.《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均未对公务员家属或近亲人员经商办企业作禁止性规定.探讨“商政”家庭的利与弊,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禁止公务员经商办企业的法律法规精神。
一、“商政家庭”的优点
在中国历史上的官商典范数不胜数,被老百姓称作“官商勾结”现象,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也是客观存在的。就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言,要真正杜绝公务员直接或间接参与经商办企业是不可能的,“高薪养廉”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分析当前“商政家庭”的好处和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等软环境不是很好的地方,“商政家庭”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商政家庭”中存在从政人员或领导干部,了解市场信息动态,便于办理相关手续,甚至有的大型企业都由“商政家庭”控股或管理,为促进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缓解公务员家庭经济困难。就当前的经济水平而言,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公职人员的收入支持,要购房结婚是很难办到的,何况当前县乡公职人员中多数来自农村大学生,参加工作后面临购房结婚和还贷两大压力,所以很多公务员在面临经济压力时不得不与企业人员和个体户结婚。从而就自觉不自觉地参加了营利性活动,唯有如此才能缓解公务员家庭经济困难,至于那些贪钱好赌,吃喝玩乐而成为罪犯的领导干部,则另当别论。
3、有利于促进公务员爱岗敬业。公务员要在“八小时”参与合法的营利性活动,首先必须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要有主次之分,为此这些公务员的时间安排紧、时间观念强、生活节奏快,所以有利于促进公务员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抓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公务员经商办企业并不是全部精力投入,主要精力和时间还是放在工作上,唯有以本职工作为重,抓好本职工作才能为经商办企业奠定基础和拓展空间。
4、有利于维护公务员家庭和谐。公务员在依法履行公务的同时,也要承担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在公务员队伍中双方均为公职人员且经济基础条件好的家庭并不多,所以“商政家庭在”公务员队伍中存在对维护公务员家庭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公务员的家属待业在家无所事事,不仅会导致经济困难,还会造成家庭危机,如果公务员家属经商办企业,生活过得充实和富裕就不会为“无米之炊”而吵闹,有利于构建和谐美满家庭。
5、有利于推进公务员廉政建设。公务员参与经商办企业必须心态正常、动机纯洁,部分公务员违法违规都是因案毁节、因钱毁名,如果公务员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难题,能用平稳的心态去支持家庭经商办企业,自己不贪不占就不仅不能滋生腐败,还有利于推进公务员廉政建设,有利于建设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6、有利于提升公务员综合素质。经商是一门学问,“商道即人道”,从政和从商一样需要能力支持,公务员参与经商办企业活动是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平台,不是搞权钱交易.所以公务员在从政的同时经商也可以开阔视野,在商海搏击的同时学会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断提升公务员综合素质。
二、“商政家庭”的问题和弊端
“士农工商”、“无商不奸”等都足以说明经商的社会认同度和地位,但“无商不富”也认同了发展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商政家庭”在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不少“权钱交易”案件倒下了不少领导干部,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度和干部队伍的形象。“商政家庭”在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中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位高权重者“权钱交易”的温床。让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的公务员搞“权钱交易”那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权钱交易”必须有利益对接才能构成利益共同体,科级干部必须是在要害部门掌控实权才可能成为“权钱交易”的目标;县处级以上干部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无职无权的干部,就是想要“权钱交易”也不可能,唯有位高权重的公务员参与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中兼职,才能出现“权钱交易”,也只有位高权重者,才能让公务员经商办企业成为“权钱交易”的温床。
2、领导干部“贪欲膨胀”的土壤。让心态失衡或价值观有问题的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将会让这种公务员把自己经营的企业作为滋生“贪欲膨胀”的土壤,将会把合法经营变为非法经营,就会让经营或兼职行为成为权力出租的合法理由,就会使很多领导干部在“贪欲膨胀”的过程中自我毁灭。
3、构建公职人员“攀比享乐”的平台。公职人员如果不是用公款消费,就不能和从商人员攀比消费水平和档次.而公务员参与“商政家庭”组合后,有经济作后盾,有朋友作场面,就可以成为“攀比消费和享乐”的强者.不少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亏损后,总会千方百计挪用公款或向银行贷款,最终因“攀比享乐”而成为罪犯。
4、打造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障碍。由于公务员经商办企业,许多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遇到说清的现象就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无形的利益共同体,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就自然形成。由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与打造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是相矛盾的,公务员经商办企业对打造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形成障碍是不言而喻的,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可想而知。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拾』 公务员不能从事营利性活动指什么
法律分析:公务员营利性活动,是指自己开店,或者是从商,公开司,有出租出售等活动行为的。公务员如果有以上行为者,则根据公务员法进行处罚;公务员不能经商,即使是在营利性组织中兼职也不可以。党员领导干部对涉及与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事项,应当奉公守法。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五十九条 公务员应当遵纪守法,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宪法权威、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三)挑拨、破坏民族关系,参加民族分裂活动或者组织、利用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四)不担当,不作为,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五)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六)对批评、申诉、控告、检举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七)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八)贪污贿赂,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九)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十)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十一)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十二)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十三)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十四)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十五)违反有关规定参与禁止的网络传播行为或者网络活动;(十六)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十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十八)违纪违法的其他行为。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第五条 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要求或者指使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
(二)用公款支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学习、培训、旅游等费用,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出国(境)定居、留学、探亲等向个人或者机构索取资助;
(三)妨碍涉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案件的调查处理;
(四)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
(五)默许、纵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以本人名义谋取私利;
(六)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党员领导干部之间利用职权相互为对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七)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社会中介服务等活动,在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外商独资企业或者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
(八)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异地工商注册登记后,到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