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

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7-10 04:42:12

1. 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在哪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北、东部与俄罗斯为界,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地貌:黑龙江省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黑龙江是中国位置最北、最东,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黑龙江省西起
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5′,北至53°33′,南北跨10个纬度,2个热量带;东西跨14个经度,3个湿润区。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4℃-5℃之间。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春秋干燥凉爽,年降水量400~650毫米。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长3045千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土地: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根据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面积3950.4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53%;建设用地149.8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7%;未利用地629.2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30%。
农用地中:耕地ll87.07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0.05%;园地6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15%;林地2327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1.77%;牧草地222.64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63%;其他农用地94.44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39%。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31公顷(合4.6亩/人)。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6.58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7.8%;交通运输用地12.12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08%;水利设施用地21.14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4.1%。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456.84万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72.6%;其他土地l72.35万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27.4%。

气候:黑龙江省属中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冬季漫长。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5℃之间,从东南向西北平均每高1个纬度,年平均气温约低1℃,嫩江至伊春一线为0℃等值线。全省≥10℃的积温在2000℃~3000℃。全省无霜期在100-160天,大部分地区的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冻在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结束。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400-650毫米。中部山区最多,东部次之,西部和北部最少。5-9月生长季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量的80%-90%。全省湿润系数在0.7-1.3之间,西南部地区低于0.7,属半干旱地区。

全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400—5028兆焦耳/平方米。其中,5-9月的太阳辐射总量占全年的54%-60%。全省日照时数在2200-2900小时,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量的44%-48%。

全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各地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风速≥3米/秒的有效时数较多,松嫩平原、松花江干流谷地和三江平原约为4000-5000小时,主要出现在冬、春和秋季。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10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1187.07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矿产资源: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比较齐全。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含亚矿种),占2010年全国已发现矿产的56.54%。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3种(含亚矿种),占2010年全国已查明储量矿产的36.56%,其中能源矿产6种(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地热、铀)、黑色金属矿产3种(铁、钛、钒)、有色金属矿产11种(铜、铅、锌、镁、镍、钴、钨、锡、铋、钼、锑)、贵金属矿产6种(金、银、铂、钯、铱、锇)、稀有及稀散元素矿产8种(钽、铍、镓、铟、铼、硒、镉、碲)、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矽线石、普通萤石、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铸型用砂、耐火粘土、菱镁矿)、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硫铁矿、伴生硫、化肥用蛇纹岩、泥炭、砷矿、硼矿、磷矿)、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33种(石墨、沸石、黄粘土、熔炼水晶、水泥用大理岩等)、水气矿产2种(地下水、矿泉水)。2010年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50种,其中石油、石墨、颜料用黄粘土、矽线石、水泥用大理岩、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等矿产在全国占有资源优势,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开发利用矿产74种(不含延伸产业及深加工),其中煤炭、砖瓦用粘土、铁矿、金矿、水泥用大理岩、铜、石墨、矿泉水以及一些建筑用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石油、天然气、铀、煤、铁、铅、锌、金、水泥用大理岩(灰岩)、玻璃硅质原料、硫、磷等矿种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黑龙江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如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则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黑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森林资源:黑龙江省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覆盖率45.7%,有林地面积208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7.6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重要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我省森林树种丰富,多达100余种,其中材质优良、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我省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维系着东北和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为我国两个重要商品粮基地稳产高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动植物资源:我省有高等植物2000余种,其中包括:东北红豆杉、野大豆等国家保护植物11种;陆生野生动物476种,其中兽类88种、鸟类361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1种,在陆生野生动物当中,有东北虎、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7种,有黑熊、白枕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6种。
湿地资源:全省湿地面积867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是全国湿地资源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是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目前,我省已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78处,其中国家级19处,省级59处,保护区总面积423万公顷;拥有扎龙、三江、洪河、兴凯湖、珍宝岛、七星河、南瓮河 7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白渔泡等24处国家湿地公园。水资源: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大小湖泊640个、在册水库630座,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是中国纬度最高的省份,是真正意义上的“北国”,中国的“北极”和“东极”都在黑龙江省境内。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历史赋予黑龙江旅游自然、自在、神奇、浪漫的特色。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冰雪、野生动物等世界十大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中黑龙江省占有9项,生态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

一是拥有广袤的大森林。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达45.7%,林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建有104个森林公园。茫茫林海,风景秀美,环境幽雅,空气清新。走进大森林,就仿佛走进了天然的“大氧吧”。空气中不仅负氧离子含量高,还弥漫着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气态物质。五营等众多的森林公园已开发登山、徒步、森林浴、漂流等多种旅游项目。二是拥有丰富的大冰雪。黑龙江省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雪丰富,雪期长、雪质好。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壮丽的北国风光。黑龙江省是中国最早开展滑雪旅游的地区之一,建有各类滑雪场近百座,亚布力、吉华、帽儿山等各大滑雪场拥有优良的天然雪道、舒适的接待设施和人性化的细致服务,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黑龙江省还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游乐园,哈尔滨冰雪迪士尼游园会是世界唯一的冰雪版迪士尼,太阳岛雪雕博览会等冰雪主题公园的建筑规模和艺术水准都居世界先进水平。三是拥有神秘的大界江。黑龙江省拥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大界江,长达2300多公里,充满了原始、古朴、沧桑、神秘的色彩。现已开发黑龙江探源、萝北界江三峡、同江三江口等6段界江旅游线。其中最著名的是伊春嘉荫至鹤岗萝北的界江中段,两岸山体峻峭,风光秀美,有“龙江三峡”之称。游览大界江不仅可以欣赏沿岸景色,享受原始生态环境,又可以领略异国风情。四是拥有众多的大湖泊。黑龙江省湖泊星罗棋布,境内共有大大小小的湖泊640个。湖畔景色秀美,湖中碧波荡漾,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亚洲最大的界湖——兴凯湖、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天然水禽狩猎场——连环湖等。五是拥有辽阔的大湿地。全省湿地面积86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近1/5,其中天然湿地556万公顷,占全国天然湿地面积的1/7,特别是沼泽湿地全国面积最大,为427万公顷,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的近1/3;有国际重要湿地7处,占全国1/6,居全国之首。2003年,黑龙江省人大出台《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湿地的地方法规。黑龙江省严格保护湿地,大力发展湿地产业,开展“大宣传、大构架、大联合、大产业、大论坛、大提升”六大工程,用大美湿地装扮美丽中国。六是拥有神奇的大熔岩。黑龙江省境内有16个火山群,80多座火山,火山旅游资源特色显著,最著名的是五大连池和镜泊湖火山区。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内分布着新老期火山14座,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状貌最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因此又被称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大连池矿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3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具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七是拥有独特的大油田。大庆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里有全国第一口油井、现代化的生产设施、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纪念馆等,具有开发石油工业旅游的特殊资源。八是拥有壮观的大农场。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拥有110多个农牧场。一望无际的大农田,现代化的生产作业、高科技的农业示范园区、绿色无污染食品都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加上清爽的气候与之相配合,使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生态避暑养生资源优势最为突出的省份。

黑龙江边境线漫长、口岸众多,边境市、县异国风情浓郁,界湖界江风光秀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线长2981公里,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0个边民互市贸易区,黑河市、绥芬河市、东宁县已开展边境旅游异地办照,成为边境旅游的新亮点。黑龙江省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独特的北大荒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世界知名的石油文化,都凸显了黑龙江省旅游的文化资源优势。

cainawodez采纳我的吧

2. 收集保护湿地公园的宣传标语,可以关于湿地中的动物、植物、环境等保护标语。急急急

走近保护区、体验自然之旅,品味和谐之关
2. 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环境。 3. 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4. 我用我心热爱自然,我用我行保护湿地。 5. 与湿地握手、和生态拥抱。
6. 绿色友好、健康湿地、生态家园。 7. 保护绿色湿地、构筑生态文明。
8. 保护湿地功在当代、生态平衡惠千秋。 9.
湿地孕育和谐文化,林城崇尚科学发展。
10.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11. 保护湿地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2. 美好的湿地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珍惜和维护。
13. 保护湿地、受益你我,请您给湿地多一些关爱。 14. 保护湿地、关注生命、呵护健康。
15. 热爱湿地、保护湿地、欣赏湿地、共享湿地。 16. 保护一片湿地、撑起一片蓝天。 17. 实施《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8. 亲近湿地、感知友好。
19. 保护湿地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文明。 20. 与湿地同行,为友好喝彩。
21. 维护生命之水、维护健康湿地。 22. 传播环保理念、共创人水和谐。
23. 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人类的废弃物是湿地千百年来不懈怠的付出。 24. 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安全。 25. 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
26. 保护湿地、保护生物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27. 湿是生命之源。
28. 从高山之颠到大海之滨、湿地无处不在为我们服务。 29. 改善湿地、保护家园。
30. 保护湿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保护湿地、热爱人类自己的家园。 32. 保护湿地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3.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34. 为实现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跨世纪目标而努力奋斗。

3.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加强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嫩江源头及松花江流域水系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保护区属于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位于东经125°07'55″-125°50'05″,北纬51°05'07″-51°39'24″范围内,具体界限和面积以国家批准的文件为准。第三条从事与保护区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四条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严格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第五条大兴安岭林业主管部门为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负责保护区管理工作。管理局为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根据经批准的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保护、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保护辖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组织保护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并建立档案,负责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四)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五)开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建立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六)组织或者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七)监督管理在保护区开展的参观、旅游等活动;

(八)依法查处破坏保护区的各类违法案件。第六条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应当纳入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护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防火等基础设施建设。

有关部门在安排各项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时,应当划拨一部分用于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第七条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对保护区负有保护责任,对管理局履行职责和保护区保护建设应当给予支持。

管理局应当妥善处理好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第八条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负责防火监测预报、林火扑救和区域防火指挥;管理局负责保护区的防火巡护检查、火险监控和日常预防管理工作。第九条管理局应当在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区界线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分界处设立界标。

核心区禁止管理局管理人员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确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向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由管理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学研究等活动需要进入缓冲区的,应当事先向管理局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管理局批准后方可进行。

在实验区开辟旅游景点、路线和修建旅游道路、设施的,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由管理局提出方案,依法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第十条核心区、缓冲区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实验区林地确需占用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保护区及依法划定的外围保护地带禁止发展可能危害生态环境的产业。第十一条经批准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应当遵守保护区有关规定,服从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得超越规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不得污染生态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第十二条保护区的林下资源和旅游资源依法实行有偿使用,所收费用用于保护区的资源恢复和管理。第十三条在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管理局。确因科学研究、教学需要采集标本的,经管理局批准在指定区域内限量采集。第十四条出版发行宣传保护区的有关材料、影视、图片、画册等,应当向保护区管理局提供存档所需的书刊和拷贝等材料。第十五条经批准在实验区从事旅游、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管理局的管理和监督。第十六条保护区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砍伐林木;

(二)猎捕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

(三)开矿、开垦、采石、挖沙、取土;

(四)擅自采集野生植物、菌类等;

(五)破坏界碑、标牌和各种设施;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4. 湿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湿地公约
湿地公约(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Ramsar)签订的,故该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公约的全名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它是一个政府间公约,是湿地保护及其资源合理利用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框架。现在有130个缔约方,共有1140个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9170万公顷。

1971年2月2日订于拉姆萨,经1982年3月 12日议定书修正)各缔约国, 承认人类同其环境的 相互依存关系;考虑到湿地的调节水份循环和维持湿地特有的动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 本生态功能。相信湿地为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其损失将不可弥补;期望现在及将来阻止湿地的被逐步侵蚀及丧失;承认季节性迁徒中的水禽可能超越国界,因此应被视为国际性资源;确信远见卓识的国内政策与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相结合能够确保对湿地及其动植物的保护;

兹协议如下:

第一条

1.为本公约的目的,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

2.为本公约的目的,水禽系指生态学上依赖于湿地的鸟类。

第二条

1.各缔约国应指定其领域内的适当湿地列入由依第八条所设管理局保管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册,下称“名册”。每一湿地的界线应精确记述并标记在地图上,并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域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特别是当其具有水禽栖息地意义时。

2.选入名册的湿地应根据其在生态学上、植物学上、湖沼学上和水文学上的国际意义。首先应选入在所有季节对水禽具有国际重要性的湿地;

3.选入名册的湿地不妨碍湿地所在地缔约国的专属主权权利。

4.各缔约国按第九条规定签署本公约或交存批准书或加入书时,应至少指定一处湿地列入名册。

5.任何缔约国应有权将其境内的湿地增列入名册,扩大已列名册的湿地的界线或由于紧急的国家利益将已列入名册的湿地销或缩小其范围,并应尽早将任何上述变更通知第八条规定的负责执行局职责的有关组织或政府。

6. 各缔约国在指定列入名册的湿地时或行使变更名册中与其领土内湿地有关的记录时,应考虑其对水禽迁移种群的养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国际责任。

第三条

1.缔约国应制定并实施其计划以促进已列入名册的湿地的养护并尽可能地促进其境内湿地的合理利用。

2.如其境内的及列入名册的任何湿地的生态特征由于技术发展、污染和其他人类干扰而已经改变,正在改变或将可能改变,各缔约国应尽早相互通报。有关这些变化的情况,应不延迟地转告按第八条所规定的负责执行局职责的组织或政府。

第四条

1. 缔约国应设置湿地自然保护区,无论该湿地是否已列入名册,以促进湿地和水禽的养护并应对其进行充分的监护。

2.缔约国因其紧急的国家利益需对已列入名册的湿地撤销或缩小其范围时,应尽可能地补偿湿地资源的任何丧失,特别是应为水禽及保护原栖息地适当部分而在同一地区或在其他地方设立另外的自然保护区。

3. 缔约国应鼓励关于混地及其动植物的研究及数据资料和出版物的交换。

4.缔约国应努力通过管理增加适当湿地上水禽的数量。

5. 缔约国应促进能胜任湿地研究、管理及监护人员的训练。

第五条

缔约国应就履行本公约的义务相互协商,特别是当一片湿地跨越一个以上缔约国领土或多个缔约国共处同一水系时。同时,他们应尽力协调和支持有关养护湿地及其动植物的现行和未来政策与规定。

第六条

1.缔约国应在必要时召集关于养护湿地和水禽的会议。

2. 这种会议应是咨询性的,并除其他外,有权:

A.讨论本公约的实施情况;

B. 讨论名册之增加和变更事项;

C. 审议关于依第三条第2款所规定的列入名册湿地生态学特征变化的情况;

D. 向缔约国提出关于湿地及其动植物的养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一般性或具体建议;

E.要求有关国际机构就影响湿地、本质上属于国际性的事项编制报告和统计资料。

3. 缔约国应确保对湿地管理负有责任的各级机构知晓并考虑上述会议关于湿地及其动植物的养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第七条

1.缔约国出席这种会议的代表,应包括以其科学、行政或其他适当职务所获得知识和经验而成为湿地或水禽方面专家的人士。

2.出席会议的每一缔约国均应有一票表决权,建议以所投票数的简单多数通过,但须不少于半数的缔约国参加投票。

第八条

1.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国际联盟应履行本公约执行局的职责,直至全体缔约国三分之二多数委派其他组织或政府时止。

2.执行局职责除其他外,应为:

A.协助召集和组织第六条规定的会议;

B.保管国际重要湿地名册并接受缔约国根据第二条第五款的规定对已列入名册的湿地增加、扩大、撤销或缩小的通知;

C.接受缔约国根据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对已列入名册的湿地的生态特征发生任何变化的通知;

D.将名册的任何改变或名册内湿地特征的变化通知所有的缔约国,并安排这些事宜在下次会议上讨论;

E.将会议关于名册变更或名册内湿地特征变化的建议告知各有关缔约国。

第九条

1. 本公约将无限期开放供签署。

2.联合国或某一专门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任一成员国或国际法院的规约当事国均可以下述方式成为本公约的缔约方:

A.签署无须批准;

B.签署有待批准,随后再予批准;

C.加入。

3.批准或加入应以向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总干事(以下简称“保存机关”)交存批准或加入文书为生效。

第十条

1.本公约应自七个国家根据第九条第2款成为本公约缔约国四个月后生效。

2.此后,本公约应在其签署无须批准或交存批准书或加入书之日后四个月对各缔约国生效。

第十条之二

1.公约可按照本条在为此目的召开的缔约国会议上予以修正。

2.修正建议可以由任何缔约国提出。

3.所提修正案文及其理由应提交给履行执行局职责的组织或政府(以下称为执行局)并立即由执行局转送所有缔约国。缔约国对案文的任何评论应在执行局将修正案转交缔约国之日三个月内交给执行局。执行局应于提交评论最后一日后立即将至该日所提交的所有评论转交各缔约国。

4. 审议按照第3款所转交的修正案的缔约国会议应由执行局根据三分之一缔约国的书面请求召集。执行局应就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同缔约国协商。

5.修正案以出席并参加投票的缔约国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6.通过的修正案应于三分之二缔约国向保存机关交存接受书之日后第四个月第一天对接受的缔约国生效。对在三分之二的缔约国交存接受书之后交存接受书的缔约国,修正案应于其交存接受书之日后第四个月第一天生效。

第十一条

1.本公约将无限期有效。

2.任何缔约国可以于公约对其生效之日起五年后以书面通知保存机关退出本公约。退出应于保存机关收到退出通知之日后四个月生效。

第十二条

1.保存机关应尽快将以下事项通知签署和加入本公约的所有国家:

A.公约的签署;

B.公约批准书的交存;

C.公约加入书的交存;

D.公约的生效日期;

E. 退出公约的通知。

2.一候本公约开始生效,保存人应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一百零二条将本公约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

下列签字者经正式授权,谨签字于本公约,以资证明。

一九七一年二月二日订于拉姆萨,正本一份,以英文、法文、德文和俄文写成,所有文本具有同等效力,保存于保存机关,保存机关应将核证无误副本分送所有的缔约国。

5. 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加强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涉及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气候资源,是指能为人类活动所利用的风力风能、太阳能、降水和大气成分等构成气候环境的自然资源。第三条气候资源的探测和保护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利用与保护并重,因地制宜、综合有序、防止和减轻人类活动对气候及自然生态的影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第四条省气象主管机构是本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地)、县(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工作。
各级发展和改革、科技、国土、环境保护、住房和建设、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工作。第五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气候资源的特点,组织相关部门,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保护的重点作出规划,并将气候资源调查和保护所需要的基本建设投入和事业经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第六条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候变化基础理论、评估模型和气候变化敏感行业、敏感区域的研究。
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气候资源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支持,促进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第七条气候资源为国家所有。
从事气候资源探测活动,应当经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经批准的气候资源探测活动,应当通知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第八条申请气候资源探测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符合国家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的探测设备;
(三)具有符合省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探测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第九条气候资源的探测活动应当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探测活动应当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气候资源探测设备未经法定机构检定、检定不合格、超过检定有效期的不得使用。第十条从事气候资源探测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气候资源探测资料,气候资源探测资料未经复核不得使用。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汇交资料的管理,建立汇交资料档案密级制度,不得将汇交资料泄漏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第十一条气候资源区划分为综合气候资源区划、专业气候资源区划和单项气候资源区划。
省、市(地)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综合气候资源区划以及单项气候资源区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专业气候资源区划。
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农业、林业、水利、发展和改革等有关部门,推广气候资源区划成果,科学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第十二条依照国家有关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的规定,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当报送省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并由其出具审查意见。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以及审查意见应当一并报送项目审批部门。第十三条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发展规划等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编写气候专篇。第十四条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和项目完成后,组织气候环境的跟踪监测和气候影响评价,并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报送结果。第十五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开展行政执法活动。
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的检查工作,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隐匿,不得拒绝或者阻碍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对可能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文件、记录、资料、仪器和设备,可以先行登记保存。第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从事探测或者未按照批准的探测范围、探测种类从事气候资源探测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气候资源探测所使用的仪器未按规定检定合格的;
(二)使用的探测仪器不在检定有效期内的;
(三)不执行规定的探测方法、标准和规范或者擅自变更探测方法、标准和规范的。

6.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持续和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第三条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全面规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和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积极消除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严格控制新的环境污染,防止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破坏。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立项、拨款、信贷等方面给予保证。
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市长(专员)、县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做为考核各级政府
工作的重要指标。
各企业、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把防治污染、改善环境,做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本辖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各级各类学校要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文化、新闻单位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舆论监督。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有关部门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协调下,对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有权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和控告。接受举报和控告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登记,查证处理,对举报和控告有功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第九条环境保护应作为评选精神文明单位的重要条件。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不能评选为文明单位。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第十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拟定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计划,监督管理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协调处理跨区、跨省污染问题,调查处理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第十一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地方环境质量补充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实施。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排放污染物的,执行本省污染物排放标准;本省未作规定的,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第十二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站参加的环境监测网。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机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环境监测资格审查认定,负责本行业和本单位的环境监测工作,接受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测机构的监督和业务指导。
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执行监测技术规范,保证监测数据及时准确。监测数据发生争议,由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测机构进行技术裁定。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测机构的裁定为终结裁定。第十三条行业管理部门对本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行业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第十四条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应当实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承担评价单位和参与审查评价人员,对评价结论负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评价结论进行审查,对审查意见负责。对未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的,规划、计划、土地、银行、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设计部门不得先行设计。第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项目,应坚持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防治污染设施应经环境保护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生产;未经环境保护部门验收,不准开工生产。
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当对原有相关的污染同时进行治理。项目建成后,其污染物的排放应当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有关规定的要求。

7. 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的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具有土地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
垦区、森工国有林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农垦、森工系统组织有关部门和具有土地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按照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五款规定的审批权限批准后,将规划内容分别纳入有关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等专项规划,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经市(行署)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
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以外的其他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垦区、森工国有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依法批准后,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具体办法,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 凡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应当由占用耕地者负责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宜农荒地上,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凡在本市(不含所辖县)、县行政区域内占地单位自行开垦耕地的,应当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补充耕地协议,明确开垦时限和要求。属于跨市、县易地开垦的,占地单位应当同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补充耕地协议。
占地单位自行开垦有困难的,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每公顷五千元至三万元的耕地开垦费,由其专款用于组织开垦新的耕地。耕地开垦费具体执行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物价主管部门制订。
承担补充耕地义务的占地单位,所需耕地开垦资金,应当作为建设用地成本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列支。
新开垦的耕地由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市(行署)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其中,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补充耕地项目库,用于储备补充建设项目占用的耕地。
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对于利用表土进行土壤改良达到规定要求的,应当按照改良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减少开垦面积或者相应的耕地开垦费。 开发荒山、荒地、荒滩等从事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经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十年。
一次性开发土地五十公顷以下(含五十公顷)的,由县人民政府批准;一次性开发五十公顷以上一百公顷以下(含一百公顷)的,由市(行署)人民政府批准;一次性开发一百公顷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中,一次性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土地,面积在六百公顷以上(含六百公顷)的,报国务院批准。十五度以上的坡地、沙荒地以及县以上人民政府确定保护的湿地,禁止开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土地整理。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乡人民政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制定土地整理实施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土地整理实施方案应当明确参与土地整理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新增耕地的分配原则。
土地整理经验收合格后,新增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可以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 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各项建设确需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审批权限为:
(一)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三十五公顷以下、其他土地七十公顷以下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备案;
(二)征用基本农田或者基本农田以外耕地、其他土地超过本款第(一)项规定面积限额的,报国务院批准。
国家依法征用集体所有土地,被征地单位和个人必须按期交出土地,不得阻碍。 具体建设项目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或者国有未利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报上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具体建设项目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国有未利用土地的,按照下列权限办理审批手续:
(一)建设项目用地一公顷以下(含一公顷)的,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报市(行署)和省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备案;
(二)建设项目用地一公顷以上二公顷以下(含二公顷)的,由市(行署)人民政府批准,报省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备案;
(三)建设项目用地二公顷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军事设施和跨省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用地,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土地的,报国务院批准。 征用土地应当向被征用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建筑物、附着物补偿费。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土地补偿费支付给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并由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专户存储,专门用于安排被征地农户的生活补助和本集体经济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兴办村办企业。需要使用土地补偿费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报乡人民政府批准。
需要由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人员,安置补助费支付给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在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并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不再要求安置的协议后,安置补助费可支付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青苗及地上建筑物、附着物补偿费,支付给土地承包经营者或者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产权人。
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其他有关费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征用土地按下列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
(一)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该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难以计算的,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按照旱地、水田、菜地,制定平均年产值具体补偿标准,报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发布实施;
(二)征用宅基地和乡村企业等建设用地的,为当地旱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倍;
(三)征用种植三年以下的新垦耕地,按照上年产值的二倍补偿,并补偿开发投资;
(四)征用未利用土地和连续四年以上、十年以下弃耕地的,按旱地年产值的二倍补偿;
(五)征用鱼池,为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倍;
(六)征用园地、牧草地、苇地,按当地该地类年产值的六倍补偿;
(七)征用林地的补偿标准,依照国家规定办理。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下列标准支付:
(一)征用耕地,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计算,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执行;
(二)征用园地、鱼池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倍;
(三)征用宅基地、乡村企业等建设用地和荒山、荒地、牧草地、苇地、未利用土地和连续四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弃耕地以及种植三年以下的新开垦耕地,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四)征用林地的安置补助费,依照国家规定办理。 被征用的土地上有青苗的,应当支付青苗补偿费,其标准为当年当季该作物的产值。
被征用土地上有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的,应当按国家和省规定或者双方约定的标准给予补偿;没有规定或者约定标准的,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损失价值确定。
土地征用前,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被征地单位发出征地预告后,被征地单位或者个人在拟征用土地上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树木或者抢建的设施,不予补偿。 建设项目经依法批准使用其他单位具有合法使用权的国有农用土地的,应当参照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支付补偿、安置等费用。
建设项目经依法批准使用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具有合法使用权的建设用地的,应当参照城镇基准地价,由建设单位对土地使用权人予以适当补偿。建设项目经依法批准,使用国有未利用土地的,不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乡村兴办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需要使用集体土地的,对被占地者应当给予安置补助费或者安排被占地农户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人员在村办企业就业,也可以采取调剂土地的方法解决。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除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外,应当以下列有偿使用方式取得: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二)国有土地租赁;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
以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按规定上缴中央财政后的余额,应当全额上缴省财政。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另行制订。
存量土地的有偿使用费全部留给有关市、县财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敷设电讯线路、埋设地下管道等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垦区、森工国有林区的临时用地,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批准。在城市规划区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临时使用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土地,土地使用者应当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临时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或者其他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当与原土地使用者或者土地所有者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土地使用者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临时使用土地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临时使用土地的使用者应当按照临时使用土地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临时用地使用者必须在临时用地期满后一年内恢复土地原状或者按规定负责复垦。不能恢复原状的,应当依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土地复垦费。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结合旧村改造,尽量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凡村屯内超占宅基地可以安排村民建住宅的,不得向村外扩展。农村村民新建住宅的宅基地,每户不得超过三百五十平方米。
城市近郊和乡政府所在地以及省属农、林、牧、渔场场部的宅基地,每户不得超过二百五十平方米。
原有宅基地超过标准的,应当根据村庄、集镇建设规划逐步进行调整。调整前可以临时使用或者暂按机动田管理,村庄、集镇建设需要时,原土地使用者必须无条件退回,不得阻碍。
禁止在超过用地标准的宅基地上建永久性建筑物。 农村村民建住宅用地,应当持户口簿向村民委员会申领、填报《农村村民建住宅用地申请审批表》,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报送乡人民政府审核,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农用地的,应当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方可批准用地。
农村村民以盈利为目的出卖、出租住房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有土地租赁,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租赁合同,土地使用者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租金。土地使用权租赁期限一般为一至五年。土地使用权租赁期满,土地使用者可以依法申请续租。
房地产开发用地不得以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国有企业因破产、兼并、合并、分立、清算或者股份制改造等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的,应当向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按下列权限办理土地评估结果确认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的审批手续:
(一)省属国有企业报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市(行署)属国有企业报市(行署)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县属国有企业报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四)企业土地使用权跨行政区域的,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五)上市公司的土地处置报省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不按规定办理土地处置审批手续的,其处置行为无效;越权批准土地处置的,其批准文件无效。 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出让底价为基础的地价体系。
基准地价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地价评估资质的单位负责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施行。 国有企业因破产、兼并、合并、分立、清算或者股份制改造以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必须委托有土地评估资质的单位进行地价评估。
企业改革后的用地,符合国家现行划拨供地规定的,可仍以划拨方式使用。国有和集体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涉及的土地,不属于划拨供地范围的,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以在一定年限内维持划拨使用。

8. 谁知道国家或部门对湿地保护订立的法律法规

您好: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湿地而立的法律,不过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涉及到湿地保护。
其中与回湿地保护有答关的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与湿地保护有关的主要行政法规有:《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河道管理条例》、《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
希望答案对您有帮助。

9. 三江平原的湿地保护措施

对三江平原湿地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既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改善黑龙江省及东北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政府间双边协定的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述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原则及目标,分析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各种影响因素。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政府管理、政策导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行了三江湿地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的研究。提出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原则。对三江平原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长远规划,推出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设计,认为应在科研与综合的规划研究、建立强 有力的政府管理部门与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开展湿地社区共管、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安全型农业、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湿地保护工作的决策者提出了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黑龙江省政府、省政协对三江平原湿地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给予了高度重视。2002年和2004年,省政府、省政协分别组织专家对全省的湿地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具体意见。当地垦区早在1999年就决定全面停止开荒,然后又实施了退耕还林、还湿、还荒。但目前仍有人明目张胆地在湿地里开荒。挠力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乌苏里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因此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代管乌苏里江自然保护区的程科长指出,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有人开垦保护区湿地2700亩,现已种上大豆。当地环保局的同志曾对此人开荒行为进行了制止,但毫无效果,因为他们无权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当地环保部门的同志说,按照执法程序,应该由当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执行,但目前乌苏里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只由八五九农场环保科长程显友一个人代管。一个人管3900公顷湿地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由此暴露出湿地管理的问题。八五九农场的张场长说,“湿地形成要上万年的漫长时间,看着湿地被开垦真叫人心疼啊!保护湿地我们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007年8月29日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灾难给我们提供了有关环境的惨痛教训,飓风“卡特里娜”导致新奥尔良这座海滨城市全面摧毁,经济损失惨重。能帮新奥尔良对付暴风雨的缓冲带——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湿地被开发商不计后果地开发破坏了。新奥尔良或许是美国的不可持续发展——因破坏环境而最终带来高昂代价的人类活动最触目惊心的例子。此事使我们联想到三江平原湿地目前的状况,如果还肆意破坏,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挽救,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呢?三江平原肆无忌惮的大规模开发也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实例。保护三江平原湿地不应只停留在口号上,全社会的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使三江平原湿地不再重演大开发的悲剧,依法治湿,严惩开荒者,打开堤坝,放开河流使湿地不再干枯

10. 中国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内容是哪些

1.国家级立法
(1)《土地管理法》
为了加强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该法于1998年进行了最新一次修改,除了进一步完善土地权属、土地规划、土地征用及补偿等制度外。该法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其立法宗旨和指导思想,在内容上更加强调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协调,增加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土地使用总量控制制度等内容,体现了资源立法上的许多新发展和新要求。1998年国务院还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将具体落实《土地管理法》的各项制度。
(2)《海洋环境保护法》
为了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管理,我国于1982年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除了对原有的限期治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海洋环境污染民事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作了必要的充实外,还根据现实需要,新规定了若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制度、重点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海洋环境标准制度、排污收费和倾倒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对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落后设备的淘汰制度、海洋环境监测和监视信息管理制度、海洋污染事故应急制度、现场检查制度、船舶油污保险和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等。
(3)《渔业法》
1986年颁布的《渔业法》于2000年进行修订,新《渔业法》的颁布实施,突出了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国家对水域的统一规划,修改并完善养殖证制度,注重了重要养殖水域的保护,规范了水产苗种管理,增加了养殖病害防治的规定。同时,还注重捕捞强度的控制,强调捕捞业的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4)《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年10月27日颁布的《海域使用管理法》,取代了原有的《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定》,主要有以下主要制度: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使用的申请与审批制度、海域使用权制度、海域使用权制度、海域使用金制度和海域使用的监督检查制度。海域使用管理法的颁布,是促进中国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是中国海洋开发从无序、无度、无偿状态转变为科学合理、协调、有序局面的分水岭。
此外,国务院和国土资源国家海洋局、环保局和农业部等部门还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违法案件处理暂行办法》、《海域使用权登记办法》、《海域使用申请审批暂行办法》、《海域使用权争议调解处理办法》、《海洋行政处罚实施条例》、《渔业捕捞许可证管理办法 》、《渔业行政处罚规定》等。
2.地方立法
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广东省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各项补偿费管理办法》、《广东省土地权属纠纷处理条例》、《广东海域使用管理规定》、《关于<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规定>的修改决定》、《广东省海域使用费征收暂行标准》、《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广东省渔业管理实施办法》,《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设人工鱼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决议》、《广东省浅海滩涂水产增养殖保护管理规定》等,一些县市也制定了关于海域使用管理、渔业开发的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管理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管理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管理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
海南省海洋厅制定了《海南省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管理规定(试行)》、《海南省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工作指南(试行)》、《海南省海域使用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试行)》、1998年9月海南省人大颁布了《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

热点内容
企业管理法律知识培训 发布:2025-01-22 12:11:37 浏览:464
法律部门规章 发布:2025-01-22 12:07:27 浏览:727
松原市法律咨询 发布:2025-01-22 12:04:49 浏览:602
酒店大厅保安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2 11:21:37 浏览:936
盱眙法院庭长 发布:2025-01-22 11:06:23 浏览:950
吴惠芬的姐姐是法官吗 发布:2025-01-22 10:43:29 浏览:728
驻马店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2 10:24:45 浏览:970
法院立案管辖 发布:2025-01-22 09:57:12 浏览:392
催收死人承担法律责任不 发布:2025-01-22 08:45:33 浏览:591
中医有关道德 发布:2025-01-22 08:23:28 浏览: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