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实验室条例

实验室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7-14 02:07:39

Ⅰ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法律分析:为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法律依据:卫生部发布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并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实验室。

第三条 开展临床检验工作的医疗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临床实验室执业行为,保证临床实验室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Ⅱ 谁哪有植物生理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

植物生理学实验室管理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各级教学部门的领导要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条 实验室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人才。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并根据需要和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咨询和社会服务。

第三条 实验室是正式建制的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实体。实验室的建立、调整与撤消,必须经学院正式批准。

第四条 实验室的建设,必须坚持勤俭办学方针,根据学院总体规划和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确定实验室的发展规模和建设水平,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要不断总结实验室的管理经验,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现有人力、物力的作用,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实验室现代化。

第五条 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工作和管理人员等),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完成所担负的各项任务。

第二章 基本任务

第六条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编写或配合教研室编写实验讲义或实验指导书。根据实验教学任务,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和教学用软件的正常使用;安排实验教学指导人员,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按上级主观教育部门的评估要求,规范实验项目的管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要不断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第八条 根据需要积极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创造条件,使实验室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保证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对外服务、技术开发及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第九条 实验室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要发挥各方面的技术和设备潜力,创造条件开展实验装置的研制和改造工作。

第十条 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逐步使实验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第十一条 做好实验室工作档案的积累、保存工作。认真执行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有完备的完成教学任务记录、实验室人员考核记录、设备运行与维修记录等资料。

第十二条 加强实验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 管理体制

第十三条 实验室实行统一领导,院系分级管理的体制,学院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全院实验室工作,各系由一名系主任主管实验室工作。

第十四条 实验室主任主持实验室日常工作。

第十五条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在实验室领导安排下,认真搞好实验室工作。要有明确的职责,注意分工合作,团结一致,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第十六条 学院成立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新建、改建、撤消实验室,要根据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由系提出申请,送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论证,并提出论证报告。在学院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新建、改建、撤消。

第四章 建设与管理

第十七条 学院实验室的设置,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等项任务;
(二) 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基础设施及实验环境;
(三) 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
(四) 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 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实验室建设,要根据学院的规模和专业设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验项目要求,学科发展方向及科研等统筹考虑,对人力、物力和用房进行全面规划,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实验项目确定后,要相对稳定,一般不能随意变动。实验项目的增减与变更,实验室提出报告由主管实验教学的职能部门审定后,方可列入建设投资计划。

第十九条? 实验室建设经费要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要从教育事业费、基建费、科研费等各种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实验室建设。凡利用实验室进行有偿服务的,都要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实验室建设。

第二十条 实验室建设要重视投资效益,充分发挥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添置实验设备要十分慎重,认真进行选型,注意配套,以尽快形成实验能力。对设备的购置,事前要进行科学论证,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购置。要严格执行计划,做到比价择优采购。

第二十一条 加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制度管理和文明管理,实行实验室计算机管理等现代管理手段,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除学院统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外,各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室特点的规章制度。

第二十二条 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易耗品等技术物资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凡到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要听从实验室主任和所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指挥和安排,不得各行其是。实验室在安排工作时,当教学、科研与其他用途的设备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教学需要。

第二十四条 认真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制定的实验室评估制度和标准,通过评估促进学院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改革工作。

第五章 实验室队伍

第二十五条 根据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任务的需要,实验室应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室队伍。这支队伍包括: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各类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要各司其职,同时做到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十六条 实验技术人员是直接从事实验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的一支科技队伍。在政治、生活和业务的培养提高等方面应和教师享有同等待遇。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安心实验室工作。

第二十七条? 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编制,要参照在校学生数,根据各实验室承担实验教学、科研工作量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状况,合理折算确定。实验室各类人员的职务聘任及级别晋升工作,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和本人的工作实绩,按照学院相关条例执行。

第二十八条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负责实验室的教学、科研、建设和管理工作,保证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实验室主任的主要职责有:

(一)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结合学院实际拟定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搞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工作。
(二) 负责组织编制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三) 组织领导完成实验室的基本任务,监督检查实验室完成各项基本任务的情况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组织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 会同有关教研室、研究室,审定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指导书,确定教学实验内容及科研项目,根据下达的教学实验和科研工作安排,保证教学实验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五) 主管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等物资。管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账卡;制定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审批借用仪器设备,处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丢失和损坏赔偿等工作。
(六) 切实抓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七) 领导本室专职实验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定岗位责任制,负责对本室专职实验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并对他们的考核、职务晋升和奖惩等提出初步意见;
(八) 定期检查总结实验室工作,开展评比活动。
第二十九条 实验人员的主要职责为:

(一) 掌握与本实验室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二) 按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教学所需的各类软、硬件环境。
(三) 按要求完成各种实验教学任务。
(四) 解决实验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负责设备的保养、调试、维护、检修和故障的排除。
(五) 担任实验室的环境维护与设备、材料等的保管工作。
第三十条 学院定期开展实验室工作检查评比活动。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鼓励,对违章、失职或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者,进行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

第六章 安全与劳动保护

第三十一条 实验室要做好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查出问题,及时解决,确有困难者,可报有关职能部门。

第三十二条 实验室必须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经常进行安全保密教育。学生初次进行实验前,实验指导人员应宣讲安全保密制度,切实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三十三条 实验室对易燃、易爆物品、有害物品及辐射物品等要专库专放,并指定专人保管。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全校各实验室要根据本条例,结合本室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批准发布之日起执行。

Ⅲ 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包括什么

包括:《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实验室分散贮存需注意:

1,主要集中实验室内,供日常使用,选择专用储存设备。

2,设备地点不宜放置在阳光直射、水源、热源或高电压设备等附近。

3,禁止放置在人员密集、流动量大的区域。

4,宜靠近通风设施,地面要求平整,靠墙放置。

5,必须遵循分类管理的重要原则,按试剂化学属性选择相应储存设备。

6,化学性质或防火、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需分开独立储存。

7,专用存储设备原则上只适合单一属性的化学品同柜储存,如需混存请确保所存化学品之间无化学反应。

8,柜内危险化学品不可长期储存,只适合临时存放,根据相关试验需要的试剂用量,即取即用。

库房集中贮存(试剂暂存室)需注意:

1,剔除高危险性物品(不储存爆炸物、压缩气体、放射性物品、 病原微生物和甲3、4类化学试剂等)。

2,限制贮存量及贮存时间。

3,基础设施防火、防盗、防爆、泄压、防静电、防泄漏、通风净化等。

4,工艺布局按化学品属性分类,物理空间分离,材料、专用设备性能与试 剂理化属性匹配。

5,安防、技防、消防实施设备管理防范。

6,有应急处置预案、装备、材料,设施设备应便于取用等。

Ⅳ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条例

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管理分为学术委员会,实验室主任,课题组长和组员。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实验室独立设立,委员13人(校内专家4人,校外专家9人)。委员会的性质是学术领导机构,负责决定:
①实验室的研究与开放
②组织论文答辩及成果评价
③监督经费的使用。
实验室主任经学校提名由教育部聘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工作。
组长由主任指定,负责具体的科研活动组织与协调,与组员共同进行科研开发。
组员为课题组的成员,在服从主任分配的前提下,根据研究兴趣选择课题,与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一起按期完成科研项目。
实验室的成果评价实行双轨制:
论文在不违背保密原则前提下宜公开发表,论文发表数量和发表刊物水平作为衡量实验室科技成果的一项指标,同时也是评价个人成绩和给予奖励的依据。
技术秘密以及研究方法等不能通过发表和申请专利的成果,经学术委员会评价后,认为有较大实用价值给予相关人员以奖励。
关于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设想
开放:实验室图书资料和配套仪器设备经主任许可对外开放,资源共享,国内研究人员在学术委员会确定的研究计划内,可申报研究项目来本实验室工作。培养有志于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研究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流动:接受客座研究员和短期访问学者,定期邀请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安排研究人员国外进修。
联合:与国内外同行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人材,与企业共同进行应用研究开发,接受横向课题,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以技术入股等形式投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竞争:依托虚拟研究中心,紧跟国际最新动态,确定生物医学光子学尚未研究的空白领域,集中力量进行研究,利用学校工科优势,运用电子通信技术与自动化技术与生物医学结合,占领生物医学光子领域的制高点。

Ⅳ 化学实验室(正规的)规章制度是什么详细一些的。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要保持安静,自觉遵守纪律,按班级有秩序地入座,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摆弄教学仪器,药品和模型标本等教学设备
二、做实验前,要认真检查所有仪器,药品是否完好,齐全,如有缺损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予以调整补齐,未经教师宣布开始不得擅自进行实验.
三、实验药品不得入口,取用有毒药品更要小心,不得接触伤口,实验时所产生的有毒或腐蚀性废物,污水等要妥善排出或集中深埋,严格按环保部门规定处理,严禁随地抛弃.
四、实验完毕后,要认真清点整理好教学仪器,药品及其它设备,玻璃仪器要刷洗干净,摆放整齐,并向教师询问仪器,药品禁止使用情况及问题,经教师或实验教师验收并得到允许后,再放好桌凳关闭门窗,方可离开实验室.
五、要爱护公共财物,小心使用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注意节约药品和水电。
六、实验室内的仪器,药品,模型标本和其他设备未经实验教师许可不准带出实验室。
七,熟悉灭火器材,砂箱以及校医药箱等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安全用具要妥善保管。

化学实验室危险品使用制度
为了加强我校危险化学品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学校财产和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本制度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用于教学实验易爆、易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二、对危险化学品的保管、使用和废弃处置,必须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执行,危险化学品专用铁皮橱要设置明显标志,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三、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实验室、库房等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规定。
四、剧毒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错发误用。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错发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学校报告。
五、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实现三人管理制度。
六、使用危险时要有借出和归还登记
七、对危险品,要做定期检查,要求包装完好,标签齐全,标志明显。实验中的废水、废液、废包装,以及其他残存物,应做妥善处理,不要乱仍乱放,以防发生事故。

化学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
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备物质.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实验教学正常进行。
一、备要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配备目录》分类,编号,入帐.做到帐目,卡片,实物相符,每学期普查一次。
二,各种仪器,药品应根据不同性质,性能和要求分类、入盘存放,定位入橱,做到存放整齐,取用方便,用后复原;同时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磁,防腐,避光等工作。
三,对贵重仪器和易燃,易爆,剧毒药品须设置专室,专橱,双人双锁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四,实验室仪器药品等未经领导批准一律不予外借.若借用需办理手续,定期归还,归还时由经手人负责对所借物品清点检查.
五,平时应加强仪器保管,保养及维修工作,做到保管与保养结合,使仪器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六,实验教师如有变动,应及时认真办理移交清帐手续。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规定
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其良好的性能及精度,是最大限度地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的预防性、保护性措施,是保障我校实验室教学和科学研究正常、顺利进行的基础。各实验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各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根据所使用仪器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措施,并认真落实,使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第二条、要加强对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使他们熟悉仪器设备性能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失误造成损坏事故,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制度,严禁未经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私自操作大型精密仪器。
第三条、对库存、备用或因任务不足需要封存一段时间的仪器设备要定期清洁、查点、进行防尘、防锈、防潮等方面的维护。
第四条、 常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规定
① 电子仪器设备
a. 非常用电子仪器设备要定期清洁、除尘,定期通电,防止元器件受潮损坏。
b. 要定期进行部位检测、性能检测,了解清楚其技术状态,保证仪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c. 内部使用充电电池保持其数据或程序的设备,要定期通电使用。
① 机械设备要经常进行清洁、润滑、防锈、防尘、防潮、防腐等保养工作。
②实验室环境条件调节设备
a.空调器室内机及去湿机的防沉滤网至少半个月 清洗一次,室外机要定期维护清洁,提高散热效果。这既是提高效率、效果的需要,又是防止过载诱发火灾的和损坏设备的需要。
b.实验室内吊扇、风扇要定期清洁、除尘、润滑。

Ⅵ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第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第四条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第五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第六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第二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第七条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第八条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动物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第九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第十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第十一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三)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或者运往国外的,由出发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分别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检疫过程中需要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的,由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批准,并同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通报。
通过民用航空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除依照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取得批准外,还应当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关于运输高致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即时批准。

Ⅶ 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与人体健康有关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审批,及其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审批。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公布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和按照第一类、第二类管理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其他未列入《名录》的与人体健康有关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第四条卫生部负责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审批工作。
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审批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的审批第五条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必须取得卫生部颁发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第六条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申请《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根据实验室所属法人机构的职能,合法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保藏及生物制品生产等活动,并符合有关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与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适应,符合《名录》对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要求;
(三)工程质量依法验收合格;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取得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证书;
(四)实验室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实验设施、设备及防护措施;
(五)从事实验室活动的人员应当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六)应当明确实验室的职能、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应当进行危害性评估,制订生物安全防护方案、实验方法及相应标准操作程序(SOP)、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及感染监测方案等;
(七)应当建立持续有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完善的管理制度。第七条申请《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申请表;
(二)实验室所属法人机构的法人资格证书;
(三)实验室认可证书;
(四)工程质量依法验收合格的相关证明材料;
(五)实验室人员名单,实验室人员取得的生物安全岗位培训证书及所在单位颁发的上岗证书;
(六)实验室职能报告(包括工作范围、工作内容等),拟从事实验活动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名单及危害性评估报告、实验内容及相应标准操作程序(SOP)、生物安全防护方案、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暴露及暴露后监测和处理方案等;
(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文件、实验室安全手册和其他相关文件;
(八)实验设施、设备清单;
(九)个体防护设备、用品清单;
(十)卫生部规定的其他相关资料。第八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审批程序:
(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及时审查,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日内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申请材料齐全或者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将初审意见和有关资料报卫生部;
(二)卫生部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生物安全评估和技术论证,并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评估和论证;专家评估和论证所需时限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三)卫生部应当自收到专家评估论证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于批准的,由卫生部颁发《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并附批准该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名单和项目范围;对不予批准的,由卫生部书面通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第九条取得《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的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软件、硬件系统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当按照程序报卫生部进行评价和审批。

Ⅷ 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大学)的管理条例

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交通部)重点实验室暨重庆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条例(重庆交通大学)
(2006年5月19日学术委员会会议通过)
第一条 根据交通部制定的《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关于推进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施意见》(交科教发[2005]308号),《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与评估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桥梁结构行业交通部部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大学)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条例,以确保实验室建设、运行、开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条 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暨重庆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设在重庆交通大学,是交通部和重庆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 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面向交通发展前沿,围绕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交通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
第四条 重点实验室的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为交通建设和地方经济提供技术储备和智力支持,建成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桥梁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第五条 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点实验室接受交通部科学技术司、重庆市教委的指导和重庆交通大学的领导。在行政上受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以及土木建筑学院的领导。
第六条 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重点。重庆交通大学已将其列入重点建设和发展的范畴,对于西部大开发、交通大发展、重庆大建设包括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七条 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暨重庆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设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两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实验室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国内外科学家中选聘组成。学术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学术委员会按照《桥梁结构行业交通部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开展工作。
第八条 实验室主任按照学术委员会确定的研究方向及审定的研究课题负责科研课题的组织管理,定期召集课题组长会议落实科研计划的实施和经费的管理使用,检查各课题的季度小结、年终总结和完成课题的总结工作;依据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技术管理,保证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维护;组织日常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刊物的出版。
第九条 实验室主任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术委员会汇报工作,定期召开实验室管理人员和课题组长会议,制定政策以稳定实验室的技术队伍,促进科研人员的流动和学科的相互渗透,吸收有成就的出国留学、进修人员来本实验室工作,培养青年科技人员,保持本实验室科研人员队伍具有合理结构。
第十条 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暨重庆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接受国内外科研人员以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人员的身分来实验室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如合作研究、科研人员互访和讲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实施计划的具体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暨重庆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实行信息管理。设专人负责建立统计信息系统,实验室以总结和信息发布形式向外界报告研究成果,反映学术动向,交流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本实验室工作的开展。
第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应完成通部科技司和重庆市教委下达的建设任务,定期和不定期地接受交通部科技司和重庆市教委的评估,检查和工作指导。

Ⅸ 检验科实验室设计需要一些什么条例有哪些要求

检验科实验室是医院进行临床实验和检验的场所,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检验科实验室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实验室。检验科实验室设计,需要根据检验科的特殊性分区进行规划设计。VOLAB作为中国实验室设计公司十大品牌之一,在检验科实验室设计方面堪称专家。
检验科实验室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规划设计与常规实验室设计有所区别,而科室内的各个实验室也须根据实验室性质和用途区分设计。
检验科实验室设计,在规划设计图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检验科与外部环境做分隔;
2、 检验科内部轻污染区与重污染区与洁净区应做分隔;
3、检验科细菌室应在实验室的未端;
4、检验科实验室每一个房间最少有一个非手动洗手装置;
5、 检验科实验室每一个房间最少设有一个医用生化垃圾桶;
6、最少在三个区域要用到生物安全柜,HIV初筛室、PCR标本处理区、细菌室接种区。
以上便是VOLAB在进行常规检验科实验室设计的遵循的规律,根据各单位检验科实验室的不同,有所区别。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反应检验科实验室设计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的白哦去,既要充分考虑目前状况又要考虑将来发展需要,各个检验科虽然存在档次和规模上的差异,但其共功能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一些共性方面的设计经验值得在新的设计项目中参考。
实验室内店里系统、给排水系统、采光通风冷暖系统、消毒感控系统、实验室家具系统等这些系统网管设施的合理布局,是凸显VOLAB检验科实验室设计高性价比的系统体系。是打造舒适、安全、现代化、高效实验室的重要保证。

热点内容
中医有关道德 发布:2025-01-22 08:23:28 浏览:570
司法厅孙 发布:2025-01-22 08:04:06 浏览:225
张亚坤法院 发布:2025-01-22 07:32:36 浏览:519
大学经济法企业法试题 发布:2025-01-22 07:10:59 浏览:487
伊斯兰法系法官 发布:2025-01-22 06:07:59 浏览:472
公司法合同法关系论文 发布:2025-01-22 06:07:23 浏览:943
钟律师说法 发布:2025-01-22 05:55:49 浏览:785
反恐怖法院 发布:2025-01-22 05:52:20 浏览:248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第二节 发布:2025-01-22 05:50:49 浏览:181
法院新的目标 发布:2025-01-22 05:38:07 浏览: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