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规章
『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一、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2015年1月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73号公布)作出修改
(一)将第二条、第三条、第七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修改为“市场监督管理”。
(二)将第九条修改为:“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承担无理由退货义务,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一)对于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自收到消费者退货要求之日起超过十五日未办理退货手续,或者未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退货地址、退货联系人等有效联系信息,致使消费者无法办理退货手续;
“(二)未经消费者确认,以自行规定该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为由拒绝退货;
“(三)以消费者已拆封、查验影响商品完好为由拒绝退货;
“(四)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十五日未向消费者返还已支付的商品价款。”二、对《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2015年4月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74号公布)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三条第一款中的“(价格垄断行为除外)”。
(二)将第十二条第三款第六项、第十八条中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修改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将第十四条、第十七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修改为“反垄断执法机构”。
(三)将第十四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程序规定》”修改为“《禁止垄断协议暂行规定》、《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暂行规定》”。
在第十四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本规定所称反垄断执法机构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三、对《拍卖监督管理办法》(2001年1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01号公布)作出修改
(一)将第三条第一款、第四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二)删去第三条第二款。四、对《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2017年1月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90号公布)作出修改
(一)将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四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将第三十八条中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修改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二)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应当依法建立、完善其平台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则以及配套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制度,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并保证消费者能够便利、完整地阅览和下载。”
(三)将第三十二条修改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依照《电子商务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予以处罚。”
(四)删去第三十五条。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1988年11月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号公布)作出修改
(一)将第二条中的“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细则有关规定,申请企业法人登记”修改为“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细则有关规定,申请企业法人登记”。
(二)删去第十条、第十六条第三款、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第六十六条。六、对《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登记管理办法》(1992年8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0号公布)作出修改
(一)将第二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二)将第十八条中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修改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3号)
一、对《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十一条。
(二)删去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二、对《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作出修改
(一)将规章名称修改为《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二)将第二条修改为“本规定所称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外国投资者投资,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经登记、许可设立的人才中介机构。”
(三)删去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
(四)删去第六条第(一)项;
删去第六条第(三)项中的“其中外方合资者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25%,中方合资者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51%”。
(五)删去第七条第一款中的“并报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删去第七条第二款。
(六)将第八条第(二)项修改为“管理制度草案与章程”;
删去第八条第(三)项。
(七)删去第九条第二款中的“报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八)将第十条第(五)项修改为“人才培训”;
在第十条中增加一项“(六)人才信息网络服务”。
(九)将第十三条修改为“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变更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经营场所,应当自工商登记或者变更登记办理完毕之日起15日内,书面报告人事行政部门。”
(十)删去第十四条第一款中的“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
删去第十四条第二款中的“报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
(十一)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投资者投资设立人才中介机构,参照本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删去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三款。三、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作出修改
(一)将规章名称修改为《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
(二)将第二条修改为“本规定所称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外国投资者投资,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经登记、许可设立的职业介绍机构。”
(三)删去第三条第二款中的“经省级人民政府外经贸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批准”;
删去第三条第三款。
(四)将第五条第(一)项修改为“为中外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居民家庭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在第五条中增加一项“(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
(五)将第六条修改为“拟设立的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具有一定数量具备职业介绍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有明确的业务范围、机构章程、管理制度,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
(六)删去第七条。
(七)将第八条修改为“第七条 设立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应当依法到拟设立企业住所所在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八)将第九条第(一)项修改为“设立申请书”;
将第九条第(二)项修改为“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草案”;
将第九条第(五)项修改为“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九)将第十一条修改为“第十条 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应当自工商登记办理完毕之日起15日内,书面报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十)将第十三条修改为“第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在内地以及台湾地区投资者在大陆投资设立职业介绍机构,参照本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同时,将规章中涉及“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表述均修改为“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机构”“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对涉及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机构、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设立审批、监督管理权限的规定,均由省级劳动人事行政部门调整为县级以上劳动人事行政部门。
此外,对条文顺序和个别文字作相应调整和修改。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2011)
一、山西省实施《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细则(省人民政府令第17号)
1、将第八条“地、市”修改为“设区的市”;
2、删除第二十二条。二、山西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省人民政府令第18号)
1、将第三条、第四条、第六条、第九条中“(地)”删除;
2、将第二十二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3、删除第二十三条。三、山西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细则(省人民政府令第20号)
1、将第二十二条中“劳动部门”修改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2、删除第二十三条。四、山西省实施《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2号)
1、将第三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中“城市建设”修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
2、删除第二十三条。五、山西省民兵参加维护社会治安暂行规定(省人民政府令第29号)
1、删除题目中的“暂行”二字,修改为:《山西省民兵参加维护社会治安规定》;
2、删除第二十四条。六、山西省实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30号)
1、将第二条中的“县级电力主管部门”修改为“供电企业”;
2、将第三条修改为:“电力设施保护,实行电力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3、将第四条修改为:“各级电力管理部门要依法对本辖区内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将第五条、第十一条(即现行的第十条)中的“土地”、“城建”分别修改为“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
5、删除第八条;
6、将第十条(即现行的第九条)修改为:“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种植的树木危及电力线路安全的,由电力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与树木所有者协商解决。”
7、将第十五条(即现行的第十四条)修改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该线路的电力企业,可对用户采取停止供电的措施:
(1)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存在威胁电力设施安全隐患的;
(2)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多次制止无效或在限期内拒不改正的。
供电企业应在停止供电前七日书面通知前款规定的用户。供电企业对重要电力用户停供的,报设区的市级电力管理部门批准。”
8、将第十六条(即现行的第十五条)中的“电力主管部门”修改为“供电企业”;
9、删除第十八条。七、山西省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47号)
1、将第七条“报地、市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中的“地”删除;
2、将第七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中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
3、删除第十五条。八、山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53号)
1、将第四条中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将第三十四条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3、删除第三十五条。九、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56号)
1、将第三条、第四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中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删除第二十八条。十、《山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58号)
1、将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中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修改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2、将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开采煤炭的矿山企业,其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80%,薄煤层不低于85%。”
3、将第十条修改为:“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当及时上缴,并按照下款规定的中央与省、市、县分成比例分别入库,年终不再结算。中央与省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例为5:5;省与市的分成比例为4.5:5.5;市与县的分成比例为2:8。”
4、将第十一条修改为:“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5、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违反有关规定,越权免征、减征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由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6、将第二十三条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7、删除第二十五条。
『肆』 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第240号令)
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境外登山团体和个人进出境物品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30号公布,根据海关总署令第198号修改)作如下修改:
将第二条中的“持有关主管部门的批件向海关办理物品报关、担保、核销、结案等手续”修改为“凭有关主管部门的批件向海关办理物品报关、担保、核销、结案等手续”。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过境货物监管办法 》(海关总署令第38号公布,根据海关总署令第198号修改)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六条修改为:“经营人应当凭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向海关申请办理报关注册登记手续。经海关核准后,才能负责办理报关事宜。”
(二)删去第八条第(一)项中的“(一式四份)”,将第(三)项修改为“海关需要的发票、装箱清单等其他单证”。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境内公路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企业及其车辆、驾驶员的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88号公布,根据海关总署令第121号、第227号、第235号修改)作如下修改:
(一)将规章名称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境内公路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企业及其车辆的管理办法”。
(二)删去第一条、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条中的“驾驶员”和第二十九条中的“及其驾驶员”。
(三)删去第二条中的“驾驶员”“或者备案登记”。
(四)删去第三条中的“驾驶员应当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五)将第四条修改为:“海关对运输企业、车辆的注册登记资料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
(六)将第六条修改为:“运输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时,应当向海关提交《承运海关监管货物境内运输企业注册登记申请表》。”
(七)第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注册登记证书有效期为其营业执照上注明的营业期限。”
(八)删去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中的“2张”“4×3寸”。
(九)第十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车辆注册有效期为其机动车行驶证上注明的强制报废期。”
(十)删去第十一条。
(十一)将第十五条修改为:“运输企业在从事海关监管货物运输时,应如实填报交验汽车载货登记簿;货物运抵目的地后,必须向目的地海关办理汽车载货登记簿的核销手续。”
(十二)将第十六条中的“驾驶员”修改为“运输企业”。
(十三)删去第二十四条中的“驾驶员”“驾驶员或其所属企业”。
(十四)删去第二十五条中的“驾驶员”“或者执业”。
(十五)删去第二十六条中的“驾驶员”,删去第(三)项,删去第(四)项中的“或者执业”。
(十六)删去第二十七条中的“车辆”。
(十七)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转关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89号公布,根据海关总署令第218号、第235号修改)作如下修改:
(一)删去第十五条第(一)项。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广东省内公路运输的,还应当交验《进境汽车载货清单》。”
(二)删去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项,删去第(三)项中的“电子或者纸质”。
(三)将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出口中转货物,其发货人或者代理人向启运地海关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后,运输工具代理人应当凭以下单证向启运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
“(一)《出口转关货物申报单》;
“(二)按出境运输工具分列的舱单;
“(三)《汽车载货登记簿》或者《船舶监管簿》。”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03号公布,根据海关总署令第198号、第218号、第235号、第238号修改)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二条中的“采用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形式”修改为“采用电子数据报关单或者纸质报关单形式”。
(二)将第五条第一款中的“采用电子数据报关单申报形式和纸质报关单申报形式”修改为“采用电子数据报关单申报形式或者纸质报关单申报形式”。
(三)将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项、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八)项修改为“海关总署规定的其他进出口单证”。
(四)删去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
(五)删去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
(六)删去第三十条中的“并且按规定收取工本费”。
『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一、对《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六条第(一)项中的“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10万元”。
(二)删去第十二条。
(三)删去第二十三条。
(四)第二十四条改为第二十二条,修改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举办人才交流会的,应当制定相应的组织实施办法、应急预案和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并对参加人才交流会的招聘单位的主体资格真实性和招用人员简章真实性进行核实,对招聘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
(五)第三十七条改为第三十五条,并删去其中的“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的”。二、对《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六条第(三)项中的“注册资本金不少于30万美元”。
(二)将第八条第(四)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修改为“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三)删去第十条。
(四)第十九条改为第十八条,并删去第二款中的“最低注册资本金为12.5万美元,可拥有的股权比例不超过70%”。三、对《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二十六条第二款。
(二)删去第二十七条第二款。
(三)删去第四十七条第二款。
(四)删去第四十九条第(四)项“注册资本(金)验资报告”,同时增加一项,内容为“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五)删去第七十六条。四、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作出修改
(一)将第三条第二款修改为:“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外经贸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批准,到企业住所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登记注册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二)将第五条第(四)项修改为“举办职业招聘洽谈会”。
(三)删去第六条第(三)项中的“有不低于30万美元注册资本”。
(四)将第七条修改为:“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应当依法向拟设立企业住所地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呈报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有关文件。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予以批准的,发给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批准证书;不予批准的,应当通知申请者。”
(五)将第八条修改为:“获得批准的申请者,应当依法到拟设立企业住所所在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六)将第九条修改为:“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到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中、外双方各自的登记注册证明(复印件);
“(二)主要经营者的资历证明(复印件)和简历;
“(三)拟任专职工作人员的简历和职业资格证明;
“(四)住所使用证明;
“(五)拟开展经营范围的文件;
“(六)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七)将第十条修改为:“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批准同意的,发给职业介绍许可;不予批准的,应当通知申请者。”
(八)将第十二条中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修改为“《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五、对《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八条第一款中的“并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且出具证明”。
(二)删去第十六条第(四)项中的“且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
(三)删去第二十三条。
(四)将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二十七条,并删去第(四)项。六、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五条第(二)项。
(二)删去第六条第(二)项。
(三)删去第八条第(二)项。七、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作出修改
(一)删去第二十二条第(二)项。
(二)删去第二十八条第(二)项。
(三)删去第三十三条第(二)项。
(四)删去第四十条第(二)项。
此外,对相关规章的条文顺序作了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陆』 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
一、修改的规章(31件)
(一)《贵州省实施〈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细则》
1.第十条修改为:“在自然保护区内,因特殊情况需要采伐林木、捕捉、采集野生动植物标本的,必须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并按规定交纳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费。审批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许可的决定。”
2.第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在确保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可在指定的范围内开展旅游活动。审批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许可的决定。经批准的,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3.第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凡需进入自然保护区从事科研、教学、考察工作及拍摄影视片的,必须经自然保护区同意,报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审批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许可的决定。”
4.删除第十三条中的“并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交纳自然资源损失补偿费。”
5.删除第十四条中的“和自然资源损失补偿费”。
(二)《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办法》
1.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具体工作。”
2.第十九条修改为:“猎捕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狩猎证》。申办《狩猎证》,需出具附有狩猎人员姓名、单位、家庭住址和狩猎工具的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的证明。审批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许可的决定。持枪狩猎者,还需出具公安部门核发的《持枪证》。”
3.第二十二条修改为:“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科研、教学等单位,因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科学考察、教学实习等需要在自然保护区内对野生动物进行考察、拍摄和猎捕等,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办理;涉及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审批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许可的决定。经批准的单位或个人,其活动只能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进行,不得进入核心区。”
4.第二十四条修改为:“外国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考察、科学研究、拍摄电影、录像等,必须向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审核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上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5.第二十五条修改为:“驯养繁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申请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审批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许可的决定。”
6.第三十二条修改为:“运输(含托运、邮寄、携带)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省境的,必须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查验证明,到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野生动物运输证》,审批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许可的决定。申请人取得《野生动物运输证》后,应到检疫部门办理动物检疫手续,否则不得运出。”
7.删除第七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
(三)《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1.第三条修改为:“森林采伐限额是指采伐胸高直径五厘米(含五厘米)以上活立木蓄积消耗的最大限量(含采伐毛竹所消耗的竹林资源),包括不同消耗类型(指商品材、非商品材)和不同采伐类型(指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和其它采伐)的森林资源消耗量。”
2.第四条第一款修改为:“森林总采伐量按森林采伐限额总量管理。森林总采伐量计划,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下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计划采伐,不得调剂和挤占分项采伐限额指标。”
3.删除第六条第一项中的“商同级计划行政主管部门”。
4.第七条修改为:“商品材年度采伐计划及计划调整,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下达给市(州、地)、县(市、区)、省属国有林场和相关限额单位。县(市、区)根据当地可伐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分别下达给乡镇、村或村民组,不得平均分配,所下达的年度商品材采伐计划报市(州、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商品材生产实行产销见面,竞价销售。严禁收购、加工、销售无采伐许可证的木材。”第二款修改为:“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不纳入年度商品材采伐计划。需要办理木材运输证的,凭乡镇林业站或村委会的证明办理。”
6.第十五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收购、加工、销售无采伐许可证的木材,或无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从事木材经营加工业务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7.第三章中的名称“烧材”修改为“非商品材”。
(四)《贵州省植物检疫办法》
1.第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单位或个人,须向省植物检疫机构申报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并按要求列入贸易合同或科技合作、赠送、交换、援助等协议,经审批同意后方能引进。省植物检疫机构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许可的决定。引进后必须按指定的地点隔离试种,经检疫机构确认不带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方能分散种植。如发现检疫对象或其它危险性病、虫、杂草的,应按植物检疫机构意见处理。”
2.第二十三条修改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植物检疫机构依照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其中对非经营性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违法行为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未依法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伪造、涂改、买卖、转让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封识的,处2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依法调运、隔离试种或者生产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的,处5000元以上30000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擅自开拆植物、植物产品包装,调换植物、植物产品,或者擅自改变植物、植物产品的规定用途的,处2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规定引起疫情扩散的,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3.删除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
(五)《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办法》
1.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修改为:“未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登记,只办理房产过户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
2.删除第十二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九条。
(六)《贵州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1.第二十八条修改为:“中央返回我省的补偿费,主要用于矿产资源的勘查、保护和管理。其使用和管理办法由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财政主管部门商有关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2.删除第五条、第七条、第十二条第一项、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
(七)《贵州省经济开发区土地管理办法》
1.第三条修改为:“经济开发区的土地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委托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依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办事机构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条第二款:“经济开发区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其供地方案应当按照规定权限报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2.第四条第二项修改为:“依法办理经济开发区内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和抵押等事务性工作;”第三项修改为:“依法办理经济开发区内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登记发证、资料归档和调解土地权属纠纷等事务性工作;”
3.第七条修改为:“开发区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规费应当及时上缴国库,按照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第九条第二项修改为:“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应当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5.删除第五条、第六条、第十一条。
(八)《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1.第三条修改为:“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奖,包括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和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第八条修改为:“社会力量设立面向全省或省内跨地区的科学技术奖,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报国家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3.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删除“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第三项删除“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4.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一条:“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授予在省内进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公民和组织。
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20项。”
5.第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省科学技术奖,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第三款修改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经省人民政府审批后,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数额分别为:一等奖6万元,二等奖4万元,三等奖2万元。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奖金数额分别为:一等奖6万元,二等奖4万元。”
(九)《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
1.将第三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中的“城市教育费附加”修改为“教育费附加”。
2.第七条修改为:“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的3%征收,地方教育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的1%征收。”
(十)贵州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
1.第二十七条修改为:“医疗机构在非急诊、抢救的情况下,其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2.删除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
(十一)《贵州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1.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拖拉机未领取号牌、行驶证前,需要移动或试车时,必须申领临时号牌,并按指定路线行驶。”
2.第十七条修改为:“农机事故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其具体分类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3.删除第十条第二款、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
(十二)《贵州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1.第十条修改为:“从事防雷装置设计、施工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资质。”
2.第十一条修改为:“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查。防雷装置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技术标准规范。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收到防雷装置的设计文件之日起15日内出具审查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应予以批准;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未经批准的防雷设计文件,不得交付施工。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由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
(十三)《贵州省保守国家秘密实施细则》
1.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应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2.删除第三十四条。
(十四)《贵州省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实施办法》
1.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奖金由采用单位支付。企业单位的奖金计入生产成本;事业单位的奖金在事业费或收入提成中列支。”
2.删除第三十条。
(十五)《贵州省公民兵役证管理办法》
删除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十六)《贵州省机动车交易管理办法》
1.第二条、第三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二十四条中的“旧机动车”修改为“二手车”;第十四条中的“过户、转籍”修改为“转移、变更”。
2.第七条增加一项,作为第八项:“违法行为未处理的车辆”。
3.第十一条修改为:“二手车交易双方当事人应订立书面合同,鼓励使用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4.第十四条第四项修改为:“交易双方成交后,应在二手车交易市场或二手车经销企业办理成交手续,签订《二手车买卖合同》,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
5.第十四条第五项修改为:“经公安车辆管理部门查验二手车交易发票、交易合同及其他法定证明凭证后,办理转移、变更手续。”
6.删除第四条中的“其主要职责是:”及第一至五项。
7.删除第十六条中的“和交易成交后未按期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验证的机动车”。
8.删除第十四条第三项、第十五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
(十七)《贵州省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及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
1.第六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中的“30日内”修改为“20日内”。
2.第十六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污染物排放超过许可证规定的浓度或总量控制指标,经限期整改,逾期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
3.第十八条第一款中的“每年12月”修改为“每年2月底前”。
4.第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许可证颁发、变更、注销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定期将持证排污者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5.删除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
(十八)《贵州省邮电通信线路设施保护办法》
1.规章名称“《贵州省邮电通信线路设施保护办法》”修改为“《贵州省电信通信线路设施保护办法》”。
2.第一条、第二条、第六条、第八条、第十条、第十四条中的“邮电通信”修改为“电信通信”;第五条、第十八条、第十九中的“邮电部门”修改为“电信管理机构”;第三条、第四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中的“邮电部门”修改为“通信运营企业”。
3.第二条修改为:“本办法所指的通信线路设施主要包括:
(一)架空线路:电杆、电线、光缆、电缆、线担、隔电子、拉线及其它附属设备。
(二)埋设线路:地下、水底和管道电缆、人孔、标石、水线标志牌、光信号放大站、电缆充气站及其它附属设备。
(三)无线设施:无人值守通信基站(房)、天线馈线的杆塔、导线、波导和相应的供电设施及其它附属设备。
(四)用户线路:各类至用户终端的光电缆交接箱、配线电缆、分线盒、下户线及其他附属设备。”
4.第六条中“房屋”后增加“住宅小区”。
5.第十一条修改为:“通信线路设施一般不得迁改。必须迁改时,应当征得电信设施产权人的同意,由提出改动或者迁移要求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改动或者迁移所需费用。”
6.第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输电线路、广播电视线路与电信通信线路交越未达到规定标准空间距离的,通信运营企业与电力、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共同协商,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达到规定标准。”
7.第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赔偿事宜,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办理。”
8.第二十条中的“分别给予表彰或一定的物质奖励。本条涉及的表彰或物质奖励,由各地、州、市、县、特区邮电局决定施行,并向当地人民政府上报备案。”修改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电信管理机构、公安部门给予表彰或一定的物质奖励”。
9.第二十一条中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责令公开检讨”修改为“给予警告”。
10.第二十二条中的“除责令公开检讨外,并视情节分别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修改为“由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视情节处以警告或者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11.第二十三条修改为:“凡违反本办法,造成通信线路设施损坏,阻断通信的,由电信管理机构责令其承担修复线路设施的费用,并视情节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12.删除第十八条中的“对为盗窃、破坏通信线路设施的犯罪分子转移、窝藏和销售赃物的单位或个人,要追究刑事责任。”
13.删除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
(十九)《贵阳航空口岸管理暂行办法》
1.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中的“省民航局”修改为“贵阳机场”;删除“中华人民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国际业务部”。
2.第三条修改为:“本办法所称贵阳口岸的有关单位,包括中国民用航空贵州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下称民航监管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贵阳海关(下称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称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贵阳边防检查站(下称边防检查站)、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下称贵阳机场)等部门。
贵阳口岸有关单位承担贵阳口岸国际联检通道的任务。”
3.第五条中的“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修改为“省口岸办”。
4.第十条修改为:“联检人员应按照国际、地区航班时刻,按时到达工作现场。如遇有临时变更或临时包机航班,贵阳机场和航空营运企业须及时通报。”
5.删除第八条中的“标志、证件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由省口岸办负责。”
6.删除第二十五条。
(二十)《贵州省电力设施保护办法》
1.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项修改为:“在已建架空电力线路区内种植的树木影响架空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应以线路安全运行为主,兼顾保护绿化的原则,由树木管理单位负责修剪或采取其他措施,承担相关费用,并保持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和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
2.删除第三十三条中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删除第五条第二款、第三十五条。
(二十一)《贵州省实施〈盐业管理条例〉办法》
1.第六条第三款修改为:“申请经营食盐零售业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向当地盐务管理分(支)局申报领取食盐零售许可证,凭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或增加食盐零售经营范围。”
2.第八条修改为:“各级盐业公司必须严格执行盐的库存定额制度,保持合理库存定额,不得脱销。
各食用盐零售单位必须把食用盐列入必备商品,保持合理库存,不得脱销。”
3.第十四条第一款中的“凭省盐务管理局制发的《盐业检查证》”修改为:“持贵州省行政执法证”。
4.删除第十六条。
(二十二)《贵州省省级基本建设前期工作费用管理办法》
1.第四条、第八条、第十条中的“地、州(市)”修改为“市(州、地)”;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中的“省计委”修改为“省发展改革部门”;第九条中的“省财政厅”修改为“省财政部门”;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八条中的“前期工作费用”修改为“省级基本建设前期工作费用”。
2.第一条中的“是基建项目计划列项的重要依据”修改为“是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重要依据”。
3.第三条修改为:“省级基本建设前期工作费用主要用于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开展相应的前期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开展一些全省性的重大问题研究以及规划编制工作等。”
4.第四条修改为:“不涉及全省性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市(州、地)属基本建设项目所需的前期费用,原则上由市(州、地)自筹解决。”
5.第五条修改为:“申请安排省级基本建设前期费用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其他相关发展规划。”
6.第六条修改为:“符合上述条件的建设项目需要申请省级基本建设前期费用的,由建设单位按项目隶属关系报省主管部门或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经省主管部门或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汇总提出意见报省发展改革部门,由省发展改革部门研究审查后下达省级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用计划。”
7.第七条修改为:“省级基本建设前期费分借款和拨款,其中借款项目安排的前期费用均为无息贷款,不列入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待项目开工建设后,从项目投资中扣除归还,存入银行,由省发展改革部门安排滚动使用。”
8.第八条第一、二项修改为:
“(一)省级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用下达后,建设项目主管的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或省主管部门填报“前期费用使用明细计划”一式三份报省发展改革部门,经省发展改革部门审核盖章后,一份存省发展改革部门,一份由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或省主管部门留存,另一份送省财政部门作为按进度支付前期工作费用的依据。
(二)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或省主管部门每半年向省发展改革部门、省财政部门报送前期费用使用情况报告。”
9.删除第十一条。
(二十三)《贵州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1.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2.第十二条修改为:“未补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缴,逾期不补缴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二十四)《贵州省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办法》
1.第一条、第十九条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贵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一条中的“《城市规划设计证书》”修改为“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
2.第四条中的“地、州、市、县人民政府 ( 行署 )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修改为“市、州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县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3.第二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视情节处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4.删除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二十五)《贵州省城市建设基金管理办法》
1.规章名称“《贵州省城市建设基金管理办法》”修改为“《贵州省省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2.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中的“城市建设基金”、“城建基金”修改为“省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第四条、第六条中的“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建设厅”修改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第七条中的“省财政厅”、“省计委”修改为“省财政部门”、“省发展改革部门”。
3.第二条修改为:“省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以下简称城建资金)的来源为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拨款。”
4.第三条修改为:“省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重点用于城镇道路、桥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建设和规划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建设。”
5.第七条中的“城建基金专户存入建设银行”修改为“省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以专户存入国有商业银行。”
6.删除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
(二十六)《贵州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1.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一条、第二十八条中的“地、州、市”、“地(州、市)”修改为“市(州、地)”;第二十二条中的“计划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发
『柒』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5号)
一、修改部分规章
1.对《天津市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实施办法》(1993年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作出修改。
(1)第四条修改为:“在下列区域内,不得设置拆船厂:
(一)饮用水源地;
(二)盐场保护区范围内;
(三)依法确定的一类水质海区和二类水质海区;
(四)重要的渔业水域;
(五)海水淡化取水点;
(六)海水浴场、风景名胜区;
(七)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2)第五条修改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拆船厂的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拆船厂,不得开工建设。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前,应当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3)第六条第一款修改为:“对严重污染环境的拆船单位,限期治理。”
(4)第九条修改为:“对擅自在本办法第四条所指的区域内设置拆船厂并进行拆船的,由区人民政府责令限期关闭或者搬迁。”
(5)删除第十条。
(6)删除第十二条。
2.对《天津市城镇私房交易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办法》(津政发〔1998〕45号)作出修改。
(1)第四条修改为:“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对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进行管理,房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私房交易和赠与行为进行管理。”
(2)第五条修改为:“私房交易和赠与,应当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时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删除第六条。
(4)第十二条修改为:“土地管理部门收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当使用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专用票据。”
3.对《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3年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作出修改。
(1)第四条修改为:“各级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及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公路、铁路、机场、地铁(地上部分)、城市高架桥和轻轨道路等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2)删除第六条。
(3)删除第七条。
(4)第二十条修改为:“禁止机动车辆在外环线以内地区(含外环线)及滨海新区建成区内鸣放喇叭。”
(5)删除第二十九条。
(6)删除第三十条。
(7)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或者责令其停业、搬迁、关闭。”
(8)第三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9)第三十八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机动车在外环线以内道路(含外环线)及滨海新区建成区内道路鸣放喇叭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4.对《天津市非国家所有档案管理规定》(2003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作出修改。
(1)删除第九条第三款。
(2)第十条修改为:“档案所有者可以向市或区、县档案馆寄存或者出卖其档案。严禁卖给、赠送给外国人或外国组织。”
(3)第十二条修改为:“对具有重要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运输或邮寄出境的,档案所有者应向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在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海关凭批准文件查验放行。”
(4)第十三条修改为:“非国家所有的、社会组织的档案,因单位终止的,其档案归属依法向变更后的单位移交;没有接受者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代为保管,必要时,可以收购或者征购。”
(5)第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的,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处罚。”
(6)删除第十五条。
5.对《天津市城镇街道综合整修管理规定》(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40号)作出修改。
(1)删除第八条。
(2)第十一条修改为:“凡因街道综合整修需要临时占路、占地(含道路与河道管理用地)的,由所在地区的市容管理部门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并统一办理占用手续。”
(3)第十五条修改为:“综合整修后的街道两侧建筑物和构筑物,需再次进行维修、改建、重新装饰、新开门脸、架立管线的,应当符合本市城市容貌标准,并向市容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市容管理部门应当在15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6.对《天津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60号)作出修改。
(1)删除第十五条。
(2)删除第十八条。
7.对《天津市外环路管理规定》(2004年市政府令第65号)作出修改。
第十二条修改为:“凡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的单位或个人,由公路管理部门视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或责令限期拆除违章建筑物、恢复原状、停止违章行为。对拒不改正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行处罚;法律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公路管理部门可以依法进行行政强制执行。”
8.对《天津市市场中介机构管理办法》(2005年市政府令第89号)作出修改。
(1)删除第四条第一款。
(2)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市和区财政、司法、建设、房屋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分别负责相关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9.对《天津市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5年市人民政府令第96号)作出修改。
(1)第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负责确认本市电磁辐射建设项目或设备的豁免水平。”
(2)删除第六条第二款。
(3)删除第八条。
(4)删除第十七条第二项。
10.对《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2006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00号)作出修改。
(1)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将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一次性存入银行专项账户,在向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办理安全施工措施资料备案时,一并提供专项账户存款有效凭证,没有提供专项账户存款凭证的,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不予备案。”
(2)第七条第三款修改为:“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应当专款专用,其使用接受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
(3)删除第八条。
(4)删除第二十八条。
(5)第二十九条修改为:“施工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工程项目负责人根据前述标准予以罚款。”
(6)第三十条修改为:“施工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工程项目负责人根据前述标准予以罚款。”
(7)删除第三十一条。
(8)第三十二条修改为:“工程监理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1.对《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2010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作出修改。
(1)第九条第七项修改为:“市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2)第五十七条第四款修改为:“施工单位不使用密闭运输车辆的,由建设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工程项目负责人根据前述标准予以罚款。”
12.对《天津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2010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7号)作出修改。
(1)第二十二条第三款修改为:“准予拆除的,申请人应当进行重建。重建还建公共厕所的,责任单位应当按照就地、就近建设和先建后拆的原则,将重建还建计划向社会公示,并设置临时公共厕所。”
(2)增加一款作为第二十二条第四款:“公共厕所竣工投入使用后,应当及时拆除临时公共厕所。”
(3)删除第二十三条。
13.对《天津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规定》(2010年市人民政府令第30号)作出修改。
(1)第九条修改为:“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招标人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也可以委托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2)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招标人不具备自行招标条件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5日内,责令招标人停止自行办理招标。招标人应当委托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3)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招标人代表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应当由招标人从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4)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书之日起3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投诉处理条件,但不属于本部门受理的投诉,书面告知投诉人向其他行政监督部门提出投诉。”
(5)第六十二条修改为:“水利、交通专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由水务、交通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6)第四条、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六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五十八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一款中的“市建设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4.对《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11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36号)作出修改。
(1)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2)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六条:“在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保护区管理机构编制方案,方案应当符合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
在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应当严格按照前款规定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严禁开设与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3)第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确因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在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建设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15.对《天津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201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作出修改。
删除第十一条。
此外,对上述规章的条文顺序作出相应调整。
『捌』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31号)
一、《深圳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2004年2月1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29号发布)
1.删除第四十四条。
2.将第五十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道路主管部门处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二、《〈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6年11月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发布,2004年8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修订)
删除第九条第(三)项。三、《深圳市燃气管道安全保护办法》(2015年9月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80号发布)
删除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五)项。四、《深圳经济特区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1999年9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发布)
1.将第三条修改为“本办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做好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工作。
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依其职责予以协助。”
2.将第八条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权限分级核发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具体分级核发权限目录由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并发布。
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派出机构以自己的名义核发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3.将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中“环境保护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4.将第五条修改为“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国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及深圳实际,制定发布深圳市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分类管理名录。
纳入名录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申请并取得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未纳入名录的排污单位,暂不需申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5.删除第六条、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
6.将第七条修改为“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污染物排放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填报信息,并在平台上向具有核发权限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交申请。”
7.将第十条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受理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申请后,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核:
(一)排放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等,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的位置和数量;
(二)排放口和无组织排放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
(三)取得排污许可证后应当遵守的环境管理要求。
其它信息由排污单位自行依法如实填报,对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8.将第十二条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受理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申请后,应于三十日内予以答复,对特殊情况确需延长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
9.将第十三条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满足下列条件的排污单位核发排污许可证:
(一)依法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或备案意见,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经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处理、整顿规范并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
(二)采用的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措施有能力达到许可排放浓度要求;
(三)排放浓度、排放量符合技术规范规定;
(四)自行监测方案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五)本办法实施后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排污单位存在通过污染物排放等量或者减量替代削减获得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情况的,出让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已完成排污许可证变更。”
10.将第十五条修改为“申请单位对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强度)控制指标、允许排放总量、排污口位置、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时间等事项有异议的,可以向核定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书面提出申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于接到申请后十五日内予以答复。
11.将第十七条修改为“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包括正本和副本。许可证正本载明下列事项:
(一)排污单位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经营场所地址、行业类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排污单位基本信息;
(二)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发证机关、发证日期、证书编号和二维码等基本信息。
许可证副本载明下列信息:
(一)排污单位名称、生产经营场所地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二)排放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的位置和数量;
(三)排放口和无组织排放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
(四)取得排污许可证后应当遵守的环境管理要求;
(五)变更记录。
其他信息由排污单位自行填报,不再纳入排污许可证正本及副本中。”
12.将第十八条修改为“ 首次发放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年,延续换发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
13.将第十九条修改为“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三十个工作日前,持证单位应向颁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延续。”
14.删除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中“和临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字样。
15.将第二十七条修改为“未取得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责令立即停止排放,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报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其停产或者停业。”
16.将第二十九条修改为“持有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四)项规定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17.将第三十条修改为“持证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三)项规定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吊销排污许可证。”
18.删除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
本决定自2020年7月16日起施行。
上述规章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玖』 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2020)
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19号公布,根据海关总署令第235号、第240号、第243号修改)作如下修改:
将第六条第二款修改为:“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加工贸易货物可以抵押。”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工作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242号公布)作如下修改:
将第十二条修改为:“海关统计监督结果可以作为评估海关业务运行绩效、实施风险管理的依据。”三、对《口岸艾滋病预防控制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6号公布,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39号、海关总署令第238号修改)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四条、第十一条中的“主管海关”修改为“直属海关”。
(二)将第五条中的“边防检查机关”修改为“移民管理部门”,将“共同做好口岸艾滋病预防控制及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监控工作”修改为“共同做好口岸艾滋病预防控制及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工作”。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四)删除第八条。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八条:“海关对已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应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服务。”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九条:“患有艾滋病或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入境人员,在入境时应当配合接受海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应的医学指导。”
(七)将第九条、第十条中的“含艾滋病检测结果的”删除。
(八)将第十一条第二款中的“主管海关按照监测工作规范开展艾滋病的监测工作”修改为“直属海关按照监测工作规范组织开展艾滋病的监测工作”。
(九)删除第十七条。
(十)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拾』 公司规章制度可以随便改吗
法律分析:不可以。公司规章制度的修改必须合法、合理化。一是公司要随时关注现行法律的修改及新法律的出台,修改不合法的内容;二是公司要尊重法律赋予工会或职工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建议修改权,协商修改相应内容;三是公司要依据自身发展及内外环境的变化,依法修改、补充不适合的相关内容;四是制定员工手册,公示现有规章制度;五是依法对现有规章制度重新修改后,采取适合的方式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完善法定程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