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的条令条例
1. 武警条令条例士官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下称武警部队)内士官管理工作,加强士官队容伍建设,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管理规定》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武警部队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是武警部队士官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士官是指从服现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或者从部队院校毕业的士官学员中任命,或者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并被授予相应警衔的志愿兵役制士兵。
士官按照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分为指挥管理士官、专业技术士官、指挥技术士官和普通岗位士官。
(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18/10/35913825_607480406.shtml)
2. 部队 条令条例 职责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
http://info.cndsi.com/html/20051118/1253105915.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http://www.8181.com.cn/documents/1002/200204/20020403152444.htm
http://www.8181.com.cn/documents/1002/200204/20020403153437.htm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
http://www.qgzxol.com/gfs/2005/5-26/15523151974.html
3. 部队三大条令
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部队三大条令分别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
(3)部队的条令条例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军队日常活动,包括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等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三部条令互相补充、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规范体系。
“共同条令”这个称谓是从1951年开始的,当时为适应我军建设从比较低级的阶段进到高级阶段,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提出要“制定共同条令,统一全军的纪律和制度”。
在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领导和主持下,各项军事法规的制定工作全面展开,从此,《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三部条令并在一起颁布,合称为共同条令。
共同条令是从领率机关到基层部队,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法规。
其中,《内务条令》是全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内外关系以及正规的内部秩序,履行职责,培养优良作风和进行行政管理的依据。
《纪律条令》是全军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依据;《队列条令》是全军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依据。共同条令不仅规范了军人的行为模式,而且规范了军人行为的法律后果。
在众多的军事法规中,共同条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法规,是保障我军各项法规贯彻执行的法规。
4. 武警部队条令条例的细则是什么
部队的共同条令主要包括三种,即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也称“三大条令”。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是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制度,加强内务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军队建设的实际而制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不含企事业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是为了维护和巩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正确实施奖惩,保证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军队实际而制定。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以及参战、支前的预备役人员。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是规范全军队列动作、队列队形、队列指挥的军事法规,是全军官兵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4)部队的条令条例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第二章队列指挥。
第六条队列指挥位置
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队列左侧中央前或者偏后,必要时在队列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队列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队列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见附录二)。
第七条队列指挥方法
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步、正步互换及敬礼、礼毕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变换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纵队行进时,可以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第八条队列指挥要求:
(一)指挥位置正确;
(二)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三)口令准确、清楚、洪亮;
(四)熟练掌握和运用队列指挥方法;
(五)认真清点人数、检查着装,按照规定组织验枪;
(六)严格要求,维护队列纪律。
5. 部队站岗的士兵有什么规定,条例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
第十章 警卫
第一百五十八条 为了保证首长、机关、部队和装备、物资、重要军事设施的安全,防止遭受袭击和破坏,部队首长必须严密组织警卫,并教育警卫人员提高警惕,认真履行职责。
第一百五十九条 部队首长在组织警卫勤务时必须:
(一)根据上级指示和驻地情况以及警卫目标的性质、数目,周密地部署警卫任务。通常将警卫任务分别下达给就近的分队;如驻地集中,也可组织卫兵队。
(二)组织担负警卫任务的分队首长现地勘察地形,规定哨所位置、警卫任务和联络信号,并提出要求。
(三)经常检查执行警卫任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部队的条令条例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
第一百零四条军人应当军容严整,遵守下列规定:
(一)着军服在室外应当戴军帽;戴大檐帽(卷檐帽)、作训帽时,帽檐前缘与眉同高;戴贝雷帽时,帽徽位于左眼上方,帽口下缘距眉约1.5厘米;戴冬帽时,护脑下缘距眉约1.5厘米。
水兵帽稍向右倾,帽墙下缘距右眉约1.5厘米,距左眉约3厘米;军官大檐帽饰带应当并拢,并保持水平;士兵大檐帽风带不用时应当拉紧并保持水平;大檐帽(卷檐帽)、水兵帽松紧带不使用时,不得露于帽外;
(二)除授衔仪式、授枪仪式等重要活动和卫兵执勤外,着军服进入室内通常脱帽;因其他特殊情况不适宜脱帽时,由在场最高首长临时规定;
(三)着军服时应当穿军鞋;在实验室、重要洞库等特殊场所,可以统一穿具有防尘、防静电等功能的工作用鞋;不得赤脚穿鞋;
(四)着军服时应当按照规定扣好衣扣,不得挽袖(着作训服时除外),不得披衣、敞怀、卷裤腿。
6. 部队条例和条令有哪些区别
条例:分条订立的规则、章程。条例作为文种意义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国家最高行政专机关,国家和地属方立法机关,用来对机关、团体的组织、职权、工作、活动及成员的行为,对某一重大的事项办理做出比较全面、系统、原则的规定的法规性文件。
条令:军队中用条文颁布的法规性文件。在中国,通常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最高领导人以命令形式颁发,全军组织实施。包括战斗条令和共同条令。前者有:《合成军队战斗条令》、《步兵战斗条令》以及各军种、兵种的战斗条令等;后者有:《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警备勤务条令》等。军队条令是军队战斗、行动的准则。
7. 军人外出规定是什么
军队是纪抄律部队,在行动上约束较多。
按照条令规定,第一百五十条 军人外出,必须按级请假,按时归队销假;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外出。军人在执勤和操课(工作)时间内,无特殊事由不得请假。
第一百五十一条 请假一日以内(不远离驻地,不在外住宿)的,士兵由连首长批准,军官由直接首长批准。
严格按照比例控制请假外出人数。星期日和节假日连队外出人员占现有人数的比例:担负作战值班、边防、海防任务的部队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五;内地驻防部队一般不超过百分之十;执行其他任务的部队(分队)和担负日常战备值班任务的航空兵部队(分队)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执行办法,由师以上首长根据部队任务和所处环境规定。
第一百五十九条 连队在位的军官,应当在连队住宿。排长应当与士兵同住,不得单人居住。在配偶来队探亲规定的留住期间,可以回家住宿。配偶居住在营区附近者,在保证连队军官按编制数有百分之五十并有一名主官在位的前提下,星期六、星期日可以轮流回家住宿(星期五晚饭后离队,星期日晚饭前归队)。轮流回家住宿的军官应当按照本条令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请假销假。担负特殊任务的部队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8. 对部队在贯彻落实条令条例中存在的问题有什么改进建议和举措
干部不要官僚主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有三分之一的干部是混子,天天还势利眼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其实什么都不是,还不如一名士兵。
9. 军队条令条例规定什么是空勤人员
空勤人员一般就是指飞行员!
或者是机组人员!
简单来说就坐飞机上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