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直销法规解读

直销法规解读

发布时间: 2022-07-28 08:14:10

『壹』 直销法律法规,直销管理条理,在新华书店里哪本书中可以找到高分

直销法规解读

本书将直销法定位于民法的特别法,故而主要运用民法基本理论诠释直销领域的法律问题。本书在阐述我国直销立法概况以及直销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民法解释学理论与《直销管理条例》有机结合,重点解释、剖析了《直销管理条例》55个条文的精神和内涵,并对直销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书中最后所附的直销法律法规可以作为研究直销法的重要文献。
本书是民法解释学理论在直销法领域的一次尝试,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解读《直销管理条例》的书籍,该书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具有理论性兼顾实用性、时代性兼顾前瞻性的特点。
本书可作为市场营销、法律、管理专业本、专科学生学习直销法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对直销法感兴趣的研究人士以及司法业内人士的参考用书。

作者: 张志坡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定价: 19.0

『贰』 直销法规解读的直销企业应加强直销法规教育

直销市场开放以后,加强直销法规的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直销法规教育的渠道主要有: 一、直销企业直销企业是加强直销法规教育的主要力量。 对于法规的理解能力,直接关系直销企业的成败。按照企业自律的客观要求,直销企业应当将直销法规的教育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首先,需要对内部员工进行守法经营的教育,让他们成为自觉实践直销法规的行为主体。其次,需要对直销人员进行直销法规的知识培训。由于直销人员与最终顾客直接见面,因而也需要肩负起宣传直销法规的使命。 在对直销法规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采取一些通用的做法,比如,举办法规课程知识讲座,通过让专家给员工授课的形式,强化员工依法经营的意识;也可以采用制作宣传教育资料的方式,如一些小的宣传手册或者DVD,让直销人员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顺便讲解与直销有关的法规知识。这样,一来可以扩大直销法规的教育面,二来可以不断强化直销人员对法规的认识。 二、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也是开展直销教育的重要渠道。它主要肩负着对于法规的进一步解释的职责。对民众解释直销法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由于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在采取这个渠道时,一定要建立发言人制度。对于直销这一比较特殊的行业,政府部门要使广大民众全面掌握法规的各项条款。也就是要做到“懂法”。 政府部门应当与直销企业开展的直销法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政府部门进行宣传,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直销市场的发展进程中,要不断增强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由政府部门承担直销法规的教育工作,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直销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法规教育可以推进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行业协会 直销行业协会和行业分会有比较固定的法规宣传教育基金,能够在财力上保障宣传和教育的具体落实。由于它们主要面对直销企业和直销人员,因而需要坚持正确的引导方向。在教育活动中,要对直销活动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专业性的解释和说明。这应是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开展教育中,要广泛收集信息,既要有成功的经验,也要有失败的教训。如实反映行业的形势和特点,坚持公正、公开、透明。 中国直销行业协会及其分会需要与国际直销联盟进行交流和合作,向直销界人士公布最新的国际直销动态,以及其他国家直销法规变动的情况。学习和借鉴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直销教育模式和方法。在开放的环境中,正确评价直销市场的发展态势,便于中国直销市场的参与者,比较清楚地了解各项法规的具体针对性,逐步修改和完善直销法规和管理办法,全面掌握未来中国直销市场的发展方向。 在行业教育中,要突出强调“金字塔”和“老鼠会”对社会基本秩序的破坏性。使直销从业人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直销与非法传销的根本区别。要求他们不断提高识别和判断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尤其要强调行业自律和直销企业建立相应的自我约束机制。要提高业内组织和个人学习法规的自觉性,充分认识到法的严肃性和违法之后的严重后果。也就是要做到“守法”。 四、公共机构 公共机构是直销法规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它们虽然并不直接从事直销业务,但是工作中可能涉及一些与直销相关的内容。因此,这些机构也可以作为直销法规宣传教育的平台。比如工商联、中国消协等行业协会,由于它们经常与消费大众打交道,自然会面对一些直销方面的问题,因而就需要向广大消费者及时解答类似的难题。 还有就是新闻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它们作为强有力的直销宣传和教育的手段,不仅要突出直销法规教育的行业性和专业性特点,而且要强化直销法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突出时效性、公正性的特点,准确跟踪直销法规的实施进程,使广大民众真正做到“知法”,全面了解直销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 。

『叁』 直销法内容是什么

直销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直销行为,加强对直销活动的监管,防止欺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直销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直销产品的范围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直销业的发展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确定、公布。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
本条例所称直销企业,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经批准采取直销方式销售产品的企业。
本条例所称直销员,是指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将产品直接推销给消费者的人员。
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可以依据本条例规定申请成为以直销方式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及其母公司生产、控股公司生产产品的直销企业。直销企业可以依法取得贸易权和分销权。
第五条 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从事直销活动,不得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
第六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其职责分工和本条例规定,负责对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直销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直销企业及其分之机构的设立和变更
第七条 申请成为直销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投资者拥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在提出申请前连续5年没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外国投资者还应当有3年以上在中国从事直销活动的经验;
(二) 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
(三) 依照本条例规定在指定银行足额缴纳了保证金;
(四) 依照规定建立了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
第八条 申请成为直销企业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下列申请文件、资料:
(一)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二)企业章程,属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还应当提供合资或合作企业合同;
(三)市场计划报告书,包括依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拟定的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可的从事直销活动地区的服务网点方案;
(四)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说明;
(五)拟与直销员签订的推销合同样本;
(六)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七)企业与指定银行达成的同意依照本条例规定使用保证金的协议。第九条
申请人应当通过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文件、资料之日起7日内,将申请文件、资料保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全部申请文件、资料之日起90日内,经征求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办法直销经营许可证。
申请人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办法直销经营许可证,应当考虑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直销业发展状况等因素。
第十条
直销企业从事直销活动,必须在拟从事直销活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负责该行政区域内直销业务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
直销企业在其从事直销活动的地区应当建立便于并满足消费者、直销员了解产品价格、退换货及企业依法提供其他服务的服务网点。服务网点的设立应当符合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要求。
直销企业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提供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证明文件和资料,并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第十一条
本条例第八条所列内容发生重大变更的,直销企业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直销企业及其分之机构的名单在政府网站上公布,并及时进行更新。

第三章 直销员的招募和培训
第十三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招募直销员。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招募直销员。
直销员的合法推销活动不以无照经营查处。
第十四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发布宣传直销员销售报酬的广告,不得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产品作为成为直销员的条件。
第十五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招募下列人员为直销员:
(一)未满18周岁的人员;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
(三)全日制在校学生;
(四)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和现役军人;
(五)直销企业的正式员工;
(六)境外人员;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兼职的人员。
第十六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招募直销员应当与其签订推销合同,并保证直销员只在其一个分支机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已设立服务网点的地区开展直销活动。未与直销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签订推销合同的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直销活动。

『肆』 什么叫“直销”它属于违法行为吗

解读直销与传销两条例

何为直销?何为传销?最近国务院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对此作出了具体的规定。针对两条例的讨论,也已在各届社会人士中广泛展开。有人认为,直销与传销的区别在于销售方式不同,前者为单层次销售,后者为多层次销售。还有人认为,直销与传销的区别在于销售人员提取收入的来源不同,前者仅为直接从产品中提取利润,后者除此之外还从其他推销人员中提取利润。

实际上,符合《直销管理条例》中直销定义的市场交易行为,随处而见。为进一步明确此直销与其他“直销”之不同,《直销管理条例》特别规定了有关直销企业、直销员及其行为准则,以区别于实际上大量存在的店铺外交易行为。而《禁止传销条例》除了限制多层次推销之外,还对近年来假借传销之名义,诈骗他人钱财、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一、直销与传销的法律定义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也就是说,直销的特点在于销售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只存在单一的推销员,而不存在多层次的推销员。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二、《直销管理条例》关于直销企业、直销员以及直销行为准则的规定

1、直销企业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事宜

直销企业的设立与变更需满足特定的条件。在程序上需通过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批准,取得直销经营许可证后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在实体上应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在指定银行缴纳保证金,并建立信息报备与披露制度。

2、直销员报酬最高限额

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最终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

3、直销员身份限制

条例第十三条、第十五条规定,只有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招募直销员,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招募直销员。未满18周岁的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现役军人、直销企业的正式员工、境外人员及法律以及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兼职的人员不得作为直销员开展经营活动。

4、直销企业与直销员的法律关系

从条例第十七条、二十六条、二十八条规定来看,双方应不存在劳动关系,也不属于代理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即直销企业与直销员均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前者需工商部门登记,后者需直销企业颁发直销员证。

5、保障直销员和消费者三大制度

条例交易过程中存在直销人员分散性、交易信息不对称性的特点,为防止直销经营行为对消费者合法权利的侵害,制定了几项保障制度。包括条例第二十五条的退货制度:即直销员和消费者在购买直销产品后30日内,产品未开封的,有权凭直销企业开具的发票或者售货凭证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直销企业服务网点或者推销产品的直销员办理退换货;后者应当在7日内,按照发票或者售货凭证标明的价款办理退换货。条例第二十八条的信息披露制度:即直销企业应当建立并实行完备的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条例第二十九条的保证金制度:即对直销企业实行强制提取保证金,直销企业应当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账户,存入保证金。保证金的数额在直销企业设立时为人民币2000万元;直销企业运营后,保证金的数额应当保持在直销企业上一个月直销产品销售收入15%的水平,但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最低不少于人民币2000万元。

三、《禁止传销条例》关于传销行为界定以及查处主体的规定

1、以下三类行为被界定为传销行为

其一,以发展下线的数量为依据计提报酬,牟取利益的;
其二,以发展的下线的推销业绩(包括下线之下线的推销业绩)为依据计提报酬,牟取利益的;
其三,骗取入门费,牟取利益的。

2、查处传销行为的主体

条例第4条规定,查处传销行为的主体主要为公安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务、教育、民政、财政、劳动保障、电信、税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查处传销行为,村委会与居委会,则应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传销行为。

笔者认为,单纯以下线人数为依据计算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以骗取入门费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的传销行为,确实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应予以禁止,故及时制定《禁止传销条例》显然符合近年来非法传销逾演逾烈的社会形势。但是否需要制定《直销管理条例》规范“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推销产品”的销售方式,以及是否需要禁止“团队计酬”的报酬支付方式,则不无疑义。毕竟对于前者,实为现代社会极其普遍的交易方式,而后者,既然以团队的方式进行销售,对于团队内部的计酬又有约定,实无干预的必要。如果认为团队计酬有可能导致劣质产品高售价的后果,亦理由不充分,两者并无必然因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禁止传销条例》与《直销管理条例》于同日通过立法部门审议,但并非同时开始实施,前者于今年11月1日实施,后者12月1日实施。显然,如何使原来“合法经营”的传销企业转型为直销企业,则是相关企业急需考虑的问题。

『伍』 直销法的性质,法律

直销法属于经济法
但我国没有直销法,只有直销条例,直销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属于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属于广义法律的范畴,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狭义的法律专门指由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综上,直销条例是行政法规,属于广义的法律,不属于狭义的法律。直销法属于法律(广义狭义都属于)。
关于违反《直销法》的法律责任,《直销法》规定如下:
第三十八条 对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予以许可或者不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予以的许可,由做出许可决定的有关部门撤销。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和第十条规定,未经批准从事直销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依法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申请人通过欺骗、贿赂等手段取得本条例第九条和第十条设定的许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撤销其相应的许可,申请人不得再提出申请;情节严重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依法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直销企业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不再符合直销经营许可条件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其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二条 直销企业违反规定,超出直销产品范围从事直销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有违法经营行为的直销企业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直至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直销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 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的,对直销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有违法经营行为的直销企业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直至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直销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证。对直销员,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直销企业撤销其直销员资格。
第四十四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招募直销员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有违法经营行为的直销企业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直至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直销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直销员证从事直销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直销企业进行直销员业务培训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有违法经营行为的直销企业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直至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直销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证;对授课人员,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是直销培训员的,责令直销企业撤销其直销培训员资格。
直销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组织直销员业务培训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直销员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销售收入,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直销企业撤销其直销员资格,并对直销企业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直销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依照价格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 直销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有违法经营行为的直销企业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直至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直销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五十条 直销企业未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信息报备和披露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其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五十一条 直销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五章有关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其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违法行为同时违反《禁止传销条例》的,依照《禁止传销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陆』 直销有没有法律依据

1、国务院制定出台《直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正确引导和规范我国直销业发展的需要。直销是众多现代经销模式中的一种,这种经销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种经销模式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很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性,直销人员也具有分散性的特点,所以,极容易引发一些不规范,甚至是违法行为的发生,进而损害广大消费者和直销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加之直销这种经销方式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公众对直销的认识也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区别合法直销和非法传销的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制定一部能够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既符合我国国情,而又内外一致的直销法规,对直销业正确引导、趋利避害、稳步开放、规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是履行入世承诺的需要。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应当在2004年底取消对外资在无固定地点的批发或零售服务领域设立商业存在方面的限制,并制定与WTO规则和中国入世承诺相符合的关于无固定地点销售的法规。这里所称的“无固定地点销售”,其主要形式之一就是直销。作为国际社会间一个负责任的成员,中国政府一向十分注重履行自己的对外承诺。制定条例正是我们履行上述承诺的一个重要举措。
2、条例对直销员制度作了的规定:
直销就是通过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进行推销,因此,包括直销员的招募、培训和直销行为规范等内容的直销员制度,是直销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条例对直销员制度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规定:

一是,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招募直销员,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招募直销员。

二是,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招募未满18周岁的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现役军人、直销企业的正式员工、境外人员及法律以及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兼职的人员为直销员。

三是,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招募直销员应当与其签订推销合同。未与直销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签订推销合同的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直销活动。

四是,直销企业应当对拟招募的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经考试合格的人员,由直销企业颁发直销员证后,方可从事直销活动。

五是,直销员在直销过程中不得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并应当严格遵守出示直销员证、尊重消费者意愿等直销行为规范。

『柒』 为什么直销违法

直销合法的,传销是违法的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并将从二00五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国务院法制办、商务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表示:开放直销业并不意味着允许传销。

有关负责人称, 出台《直销管理条例》坚持两点:一是条例的内容要符合WTO的有关规定和中国的入世承诺;二是坚持从严监管,以便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直销业的发展。

对于开放直销业是否也意味着允许传销的提问,有关负责人称,国务院在颁布条例的同时还颁布了《禁止传销条例》,其目的就是在开放并规范直销的同时,一如既往地严厉打击传销。根据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最终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实际上禁止了团队计酬),并对提取报酬的比例作了严格的限制。这就从计酬制度上对直销和传销作了区分。凡是符合本条例规定的直销经营都是合法的,将受到法律的保护;传销则是非法的,有关部门将按照《禁止传销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这种非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打击。

直销管理条例还与《禁止传销条例》作了必要衔接,凡违反直销条例的违法行为同时违反《禁止传销条例》的,依照《禁止传销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即借直销之名行传销之实,执法部门将会根据《禁止传销条例》予以处罚。

据悉,一个企业要申请成为直销企业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投资者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在提出申请前连续五年没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外国投资者还应当有三年以上在中国境外从事直销活动的经验;二是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八千万元;三是依照本条例规定在指定银行足额缴纳了保证金;四是依照规定建立了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

『捌』 直销是什么法律概念其营销理念是什么

直销(Direct Selling),按世界直销联盟的定义,直销指以面对面且非定点之方式,销售商品和服务,直销者绕过传统批发商或零售通路,直接从顾客接收订单。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
《直销管理条例》已经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第一
为规范直销行为,加强对直销活动的监管,防止欺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直销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直销产品的范围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直销业的发展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确定、公布。
第三
本条例所称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
本条例所称直销企业,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经批准采取直销方式销售产品的企业。
本条例所称直销员,是指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将产品直接推销给消费者的人员。
第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成为以直销方式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及其母公司、控股公司生产产品的直销企业。
直销企业可以依法取得贸易权和分销权。
第五
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从事直销活动,不得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
第六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其职责分工和本条例规定,负责对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5第二章
第七条
申请成为直销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投资者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在提出申请前连续5年没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外国投资者还应当有3年以上在中国境外从事直销活动的经验;
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
依照本条例规定在指定银行足额缴纳了保证金;
依照规定建立了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
第八条
申请成为直销企业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下列申请文件、资料:
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企业章程,属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还应当提供合资或者合作企业合同;
市场计划报告书,包括依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拟定的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可的从事直销活动地区的服务网点方案;
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说明;
拟与直销员签订的推销合同样本;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企业与指定银行达成的同意依照本条例规定使用保证金的协议。
第九条
申请人应当通过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文件、资料之日起7日内,将申请文件、资料报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全部申请文件、资料之日起90日内,经征求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直销经营许可证。
申请人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审查颁发直销经营许可证,应当考虑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直销业发展状况等因素。
第十条
直销企业从事直销活动,必须在拟从事直销活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负责该行政区域内直销业务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
直销企业在其从事直销活动的地区应当建立便于并满足消费者、直销员了解产品价格、退换货及企业依法提供其他服务的服务网点。服务网点的设立应当符合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要求。
直销企业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提供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证明文件和资料,并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第十一条
直销企业有关本条例第八条所列内容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名单在政府网站上公布,并及时进行更新。
6第三章
第十三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招募直销员。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招募直销员。
直销员的合法推销活动不以无照经营查处。
第十四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发布宣传直销员销售报酬的广告,不得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作为成为直销员的条件。
第十五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招募下列人员为直销员:
未满18周岁的人员;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
全日制在校学生;
教师、医务人员、 公务员和现役军人;
直销企业的正式员工;
境外人员;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兼职的人员。
第十六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招募直销员应当与其签订推销合同,并保证直销员只在其一个分支机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已设立服务网点的地区开展直销活动。未与直销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签订推销合同的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直销活动。
第十七条
直销员自签订推销合同之日起60日内可以随时解除推销合同;60日后,直销员解除推销合同应当提前15日通知直销企业。
第十八条
直销企业应当对拟招募的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由直销企业颁发直销员证。未取得直销员证,任何人不得从事直销活动。
直销企业进行直销员业务培训和考试,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直销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组织直销员业务培训。
第十九条
对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的授课人员应当是直销企业的正式员工,并符合下列条件:
在本企业工作1年以上;
具有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和相关的法律、市场营销专业知识;
无因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的记录;
无重大违法经营记录。
直销企业应当向符合前款规定的授课人员颁发直销培训员证,并将取得直销培训员证的人员名单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取得直销培训员证的人员名单,在政府网站上公布。
境外人员不得从事直销员业务培训。
第二十条
直销企业颁发的直销员证、直销培训员证应当依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式样印制。
第二十一条
直销企业应当对直销员业务培训的合法性、培训秩序和培训场所的安全负责。
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培训员应当对直销员业务培训授课内容的合法性负责。
直销员业务培训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7第四章
第二十二条
直销员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出示直销员证和推销合同;
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进入消费者住所强行推销产品,消费者要求其停止推销活动的,应当立即停止,并离开消费者住所;
成交前,向消费者详细介绍本企业的退货制度;
成交后,向消费者提供发票和由直销企业出具的含有退货制度、直销企业当地服务网点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内容的售货凭证。
第二十三条
直销企业应当在直销产品上标明产品价格,该价格与服务网点展示的产品价格应当一致。直销员必须按照标明的价格向消费者推销产品。
第二十四条
直销企业至少应当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
第二十五条
直销企业应当建立并实行完善的换货和退货制度。
消费者自购买直销产品之日起30日内,产品未开封的,可以凭直销企业开具的发票或者售货凭证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或者推销产品的直销员办理换货和退货;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和直销员应当自消费者提出换货或者退货要求之日起7日内,按照发票或者售货凭证标明的价款办理换货和退货。
直销员自购买直销产品之日起30日内,产品未开封的,可以凭直销企业开具的发票或者售货凭证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或者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办理换货和退货;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和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应当自直销员提出换货或者退货要求之日起7日内,按照发票或者售货凭证标明的价款办理换货和退货。
不属于前两款规定情形,消费者、直销员要求换货和退货的,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和直销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办理换货和退货。
第二十六条
直销企业与直销员、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与消费者因换货或者退货发生纠纷的,由前者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七条
直销企业对其直销员的直销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能够证明直销员的直销行为与本企业无关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直销企业应当依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并实行完备的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
直销企业信息报备和披露的内容、方式及相关要求,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另行规定。
8第五章
第二十九条
直销企业应当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账户,存入保证金。
保证金的数额在直销企业设立时为人民币2000万元;直销企业运营后,保证金应当按月进行调整,其数额应当保持在直销企业上一个月直销产品销售收入15%的水平,但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最低不少于人民币2000万元。保证金的利息属于直销企业。
第三十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决定,可以使用保证金:
无正当理由,直销企业不向直销员支付报酬,或者不向直销员、消费者支付退货款的;
直销企业发生停业、合并、解散、转让、破产等情况,无力向直销员支付报酬或者无力向直销员和消费者支付退货款的;
因直销产品问题给消费者造成损失,依法应当进行赔偿,直销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赔偿或者无力赔偿的。
第三十一条
保证金依照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使用后,直销企业应当在1个月内将保证金的数额补足到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水平。
第三十二条
直销企业不得以保证金对外担保或者违反本条例规定用于清偿债务。
第三十三条
直销企业不再从事直销活动的,凭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凭证,可以向银行取回保证金。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负责保证金的日常监管工作。
保证金存缴、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9第六章
第三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实施日常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现场检查:
进入相关企业进行检查;
要求相关企业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
询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提供有关材料;
查阅、复制、查封、扣押相关企业与直销活动有关的材料和非法财物;
检查有关人员的直销培训员证、直销员证等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前款规定进行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实施查封、扣押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
第三十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发现有关企业有涉嫌违反本条例行为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责令其暂时停止有关的经营活动。
第三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对违反本条例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有功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0第七章
第三十八条
对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予以许可或者不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予以的许可,由做出许可决定的有关部门撤销。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和第十条规定,未经批准从事直销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依法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申请人通过欺骗、贿赂等手段取得本条例第九条和第十条设定的许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撤销其相应的许可,申请人不得再提出申请;
第四十一条
直销企业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不再符合直销经营许可条件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其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二条
直销企业违反规定,超出直销产品范围从事直销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3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的,对直销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销员,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直销企业撤销其直销员资格。
第四十四条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招募直销员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直销员证从事直销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直销企业进行直销员业务培训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授课人员,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是直销培训员的,责令直销企业撤销其直销培训员资格。
直销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组织直销员业务培训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直销员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销售收入,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直销企业撤销其直销员资格,并对直销企业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直销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依照价格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
直销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有违法经营行为的直销企业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直至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直销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五十条
直销企业未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信息报备和披露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其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五十一条
直销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五章有关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其直销经营许可证。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违法行为同时违反《禁止传销条例》的,依照《禁止传销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11第八章
第五十三条
直销企业拟成立直销企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应当经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凭批准文件依法申请登记。
第五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境内投资建立直销企业,开展直销活动的,参照本条例有关外国投资者的规定办理。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玖』 直销法律法规

第一条为规范直销行为,加强对直销活动的监管,防止欺诈,保版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权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直销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直销产品的范围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直销业的发展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确定、公布。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

本条例所称直销企业,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经批准采取直销方式销售产品的企业。

本条例所称直销员,是指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将产品直接推销给消费者的人员。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成为以直销方式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及其母公司、控股公司生产产品的直销企业。

直销企业可以依法取得贸易权和分销权。

第五条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从事直销活动,不得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

第六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其职责分工和本条例规定,负责对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拾』 关于直销法律法规有那些

  1. 直销(Direct Selling),按世界直销联盟的定义,直销指以面对面且非定点之方式,销售商品和服务,直销者绕过传统批发商或零售通路,直接从顾客接收订单。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

  2. 一、《直销管理条例》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二、《禁止传销条例》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三、《直销企业保证金存缴、使用管理办法》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四、《直销员业务培训管理办法》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五、《直销企业信息报备、披露管理办法》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六、《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废止外商投资转型企业有关规定的公告》
    七、直销企业如何缴纳保证金
    八、《商务部关于答复涉及直销业有关问题的函》
    九、《直销法规知识》
    十、韩国<<直销法>>
    十一、香港《多层式推销禁止条例》
    十二、台湾《多层次传销管理办法》
    十三、日本《无限连锁链防止法》
    十四、马来西亚《直销法》
    十五、《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著名的455文件)1998年06月18实施,将于2006年12月1日废止
    十六、《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1998年4月18日实施
    十七、《传销管理办法》1997年1月10日实施,已废止
    十八、中国直销立法进程
    十九、《关于〈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规定》(很著名的31号文件)2002年4月1日实施,将于2006年12月1日废止
    二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商局等部门《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意见的通知》(著名的55号文件)
    二十一、《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的意见》
    二十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严厉打击传销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2001年10月31日实施
    二十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2001年4月18日实施
    二十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迅速开展广泛宣传、深入揭批、严厉打击传销及变相传销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
    二十五、公安部《关于严厉打击以传销和变相传销形式进行犯罪活动的通知》
    二十六、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在我国有那些法律法规依据?
    二十七、商务部《关于发布<直销员证>式样的公告》
    二十八、商务部《关于发布<直销培训员证>式样的公告》

热点内容
泗洪县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1-21 10:03:11 浏览:920
涉外经济合同法等其他合同法 发布:2025-01-21 10:01:42 浏览:621
80岁以上老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21 10:01:41 浏览:827
行政法控权理论 发布:2025-01-21 10:01:33 浏览:74
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1-21 09:59:22 浏览:917
宅基地清理表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1 09:43:54 浏览:560
皮城执法官上单怎么打 发布:2025-01-21 09:41:47 浏览:663
律师营业执照 发布:2025-01-21 09:12:45 浏览:619
婚姻法一妻二夫 发布:2025-01-21 08:23:50 浏览:25
技术秘密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1 07:56:14 浏览: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