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规章制度
1. 跆拳道俱乐部怎样管理~
呵呵```你找对人了``首先你在自己的道管要有着自己的规定```还要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练员``最好是有合同的``对自己的发展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怎样才能发展起来```和电视台的合作```和自己的广告发展```有什么部懂的加QQ403008087来问```我姐就是开了````
2. 葫芦岛普度寺简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8
3. 和尚的清规是指哪些
清规是中国禅宗寺院(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寺众(清众)日常行事的章则,也可说是中世以来禅林创行的僧制。本来中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三例以后,即随时有在戒律之外别立禁约之举,如支遁立众僧集仪度,慧远立法社节度,乃至梁武帝造光宅寺于金陵,命法云为寺主,创立僧制,用为后范,皆是其例(见《大宋僧史略》卷中《道俗立制》条)。到了中唐,禅宗盛行,百丈怀海禅师痛感禅僧住在律寺内,虽另处别院,但于说法住持,都不能合法。于是他于元和九年(814),别立禅居之制:尊“长老”为化主,处之“方丈”;不建佛殿,只树“法堂”,学众尽居“僧堂”,依受戒年次安排;设“长连床”,供坐禅偃息;閤院大众“朝参”“夕聚”,长老上堂,徒众侧立,宾主问答,激扬宗要;“斋粥”随宜,二时均遍;又行“普请”法,上下均力;事务分置十“寮”,置首领主管等等(见《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这些就成了丛林新例,与律法不同(见《僧史略》卷上《传禅规法》条)。世人即称为《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流行到北宋,历时既久,沿革自多,未免混乱,故崇宁以后,历有增订。现可考见的,在崇宁二年(1103)有真定宗赜搜集诸方行法,重编为《禅苑清规》十卷,亦称《崇宁清规》,百丈之作乃被称为“古规”。后至南宋咸淳十年(1274),又有金华惟勉悉假诸本,参异存同,编成《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二卷,又称《咸淳清规》。再后到元代至大四年(1311),东林戈咸又参考诸方规则,改定门类编次,并详叙职事位次高下等,成《禅林备用清规》十卷,又称《至大清规》。这些虽是比较通行之本,但不能使诸方统一而毫无增损。因此,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辉重辑定本,并由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泝等校正。德辉乃取《崇宁》、《咸淳》、《至大》三本荟萃参同,重新诠次,又删繁补缺,折衷得失,分成九章,厘为二卷。此本即名《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共同遵守。虽其名仍为《百丈清规》,而内容精神已去古益远,面目全非。从明迄今,数百年间,都通行此本,只分卷略有出入而已(明藏本改刻为八卷)。
通行本《百丈清规》的九章中,前四章主要规定关于祝圣、国忌(帝王、王后忌日)、祈祷、佛诞节、涅槃节、达摩忌、百丈忌以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
这些都是律所未定,古规没有的(古规是以僧徒受戒或住持入院开始的)。从此以下,才算是丛林本身的规章制度。第五章“住持”,是关于住持上堂、晚参、普请、入院、退院、迁化、荼毗、议举住持等一系列的规定。第六章“两序”,是关于丛林东西两序的头首、知事。西序:首座、知藏、知客、书记、衣钵、侍者、汤药等。东序:都监、维那、副寺、典座等。列职:寮元、化主、园主、水头等各职事的规定。第七章“大众”,是关于沙弥得度、登坛受戒、道具形式、游方参请、坐禅、普请及料理亡僧后事等的规定。第八章“节腊”,是关于大众入寮、建楞严会、四节念诵茶汤、结制礼仪、朔望巡堂、月分须知等的规定。第九章“法器”,是关于钟、板、鱼、磐、椎、鼓等号令法器的说明及其打法的规定。这九章的规定极详,但关于僧众的一般行事,现代丛林仍另订有《共住规约》,为全寺所共同遵守;又丈室、库房、客堂、禅堂等各处,也另有规约,明定办事的细则。
现在丛林中实行清规的主要情况,约略如次:
一、结夏与结冬丛林每年以结夏(即结夏安居,亦称结制)、解夏(亦称解制)、冬至、年朝为四大节,极其重视。结夏、解夏,系遵印度原制;冬至、年朝,则依中土风俗。结夏七日原为四月(前安居)或五月(后安居)的十五日,解夏则在七月或八月的十五日,但从元代以来,各提前一日讲习礼仪,以便期内得专心修道。另外,在每年从十月十五日到次年正月十五日的九旬期间,丛林中也结制安居,称为结冬。这是仿照结夏制度集合江湖衲僧来专修禅法的,故名为“江湖会”。清代以来,丛林曾有只结冬而不结夏的反常现象,后经纠正,仍以结冬坐禅、结夏讲经学律等为惯例(见《清规证义记》卷八)。近代著名丛林如宁波天童寺等,都实行这样“冬参夏讲”的制度。
二、安单丛林的成员通称清众。凡曾受具足戒的比丘,衣钵戒牒俱全的游方到寺,都可挂搭(亦称挂单),暂住于旦过寮(又称云水堂)。如挂搭已久,知其行履可以共住的,即送入禅堂,名为安单,从此成为清众,随同结夏。一般丛林都从四月一日起,照规入夏,禁止游方,锁旦过寮。至八月一日,始开寮重新接众。又丛林安单亦分春冬两期,春期自正月十六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冬期自七月十六日起,至次年正月十五日止。在正月、七月期头进禅堂者,名为大进堂。
三、大请职此即一寺的人事安排,为丛林冬期的重要行事,一般于每年八月十六日举行。事先半月,由客堂开具新进堂禅众和旧住的名单,送住持查阅。
至八月十四日,住持召集客堂、禅堂、库房诸头首共议请职。十六日大众齐集大殿月台,知客点名,依次进殿,宣布职事名单并讲清规,新请职事即到法堂谒住持,又到禅堂行十方礼,再依职送位。
四、贴单此为一寺职事及常住人员名单的公布,例于每年十月十五日举行。
事先客堂与维那将閤寺人员戒腊久近开具清单,送与住持、写成单票(每条四字,职序在上,法名在下)。十四日,客堂挂“贴单”牌,到十五日,住持入堂说法,为首座贴单,其余由维那贴,以职事大小,戒腊先后为序,再各按名位顺次送单。
凡单上有名的,都是一寺常住的成员。
五、打七此是结冬中的重要行事。丛林坐禅通例从九月十五日起加香,即延长坐禅时间。又从十月十五日至次年正月七日举行禅七,每七天为一期,谓之打七。此为禅众克期取悟的禅会,或打七七,或打十七,不定。每一禅七的起解,称为起七和解七,各有规定仪式。
六、普请即普遍邀约大众劳作的制度,亦称出坡。此制在唐代即已行于各地,如开成四年(839)九月二十八日,日僧圆仁入唐巡礼至山东赤山院,记载目睹的情形说:当院始收蔓菁萝卜,院中上座等尽出拣叶;如库头无柴时,院中僧等不论多少,尽出担柴去(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不过此种制度原来由于倡导农禅,凡耕作摘茶等作务都以普请为之。后世普请只限于轻微劳动,如四月佛诞摘花、六月晒藏、晒荐、平时园中摘菜、溪边搬柴以及节前寺舍扫除等,皆偶一为之而已。直到今天,始见恢复原来的精神,已有丛林以劳动为佛事之一的新制。
七、岁计是丛林岁末的会计报告。在现存的唐代文献中还有此种记载。如开成三年(838)十二月二十九日,日僧圆仁至扬州开元寺,记云:众僧参集食堂,礼佛上床坐,有库司典座僧于众前,读申岁内种种用途账,令众闻知(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岁计原行于岁末,由住持审查各种簿册,但现在丛林的会计报告,多每月举行一次,由住持召集禅堂班首、维那、客堂知客、僧值、库房都监、监寺等,于丈室行之,称为算账(见《高旻寺丈室规约》)。
八、肃众即僧众违犯清规的处分。古规,清众中生事违规者由维那检举,抽下挂搭衣物,摈令出院,以安清众。或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众烧衣钵道具,遣逐从偏门出,以示耻辱(见《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后世遵此,对于三业不善不可共住的禅僧也以香板相责,并迁单摈出。在《清规》
中还明定肃众办法,除刑名重罪例属官厅处置外,若僧中自相干犯,都以清规律之,随事惩戒,重则集众捶摈,轻则罚钱、罚香、罚油,而榜示之。又摈出犯规者,还要将摈条实贴山门,鸣大鼓三通,以杖攻出(见《清规证义记》卷五)。
九、榜状牌示丛林行事通知的方法,通常有知单、贴榜、书状和牌示等。
如住持宴请首座或远来尊宿等茶汤,皆开列名单,由侍者报知,谓之知单。方丈、库司招待大众茶汤的请柬则用榜,首座请柬用状。方丈请首座,榜贴于僧堂前东边牌上,库司请首座,榜贴于西边牌上。首座请下头首茶,状贴于僧堂前下间板上。丛林从来最重茶礼,有谢茶不谢食之说。又丛林行政性的通知,用挂牌方式传达,名为牌示。用挂牌地点随各种行事而不同。如结夏、诵戒、请职、贴单、普佛等牌示,皆挂斋堂前;上堂、秉拂、祈请、祷雨,挂大殿前;起七、解七,挂禅堂前;升座、免礼等,挂内韦驮殿前(见《高旻寺规约》)。
十、钟鼓法器此为丛林号令所寄,鸣扣各有常度。凡禅堂坐参、佛殿诵念、食堂斋粥、升堂集众、普请巡寮、入浴送亡等一切行事,都依钟鼓等号令进行。
如集众上殿则僧堂鸣钟,长老升堂则法堂击鼓,报众同赴。普请则开梆、催板,新住持入院则钟鼓齐鸣。凡止静、开静、念诵、斋粥等行事,从朝到暮,钟鼓交参,遂形成丛林一定的礼法。
4. 普度寺的常住要求
普度寺来是弘扬净土、专业念佛的道源场,为念佛人提供的条件如下:
1、 在本寺院住三个月以上为常住,吃、穿、住、一般的医药一律免费。若有大的医疗费用,本寺院不能负担。
2、 若是真修行者(听话、念佛),老弱病残一律接收,但必须经过家里人同意,老年人需经儿女同意,并与本寺签订协议。
3、 念佛人家属来到寺院,必须遵守道场的一切规章制度,听从管理人员按排。
4、 如在本寺院往生者,只提供助念。安葬及一切安葬费用由本人家属负责(特殊情况例外)。
5、 如在本寺突然发生伤亡事故,本寺院只负责助念。不负其他任何责任。
6、 如本人有传染病或其它疾病史,应当主动向道场管理人员说明,如不说明,后果自负。
7、 如本人自动离开道场(寺院)或被清除,一切后果自负,寺院不负任何责任。
5. 热门体育运动空手道有哪些礼节呢
练习空手道时,要特别注意礼仪和举止。如果你在战斗中不注意礼仪,那就相当于野蛮行为。一般来说,练习者进出时应敬礼。在开始练习之前,教师和学生应该一起向道场前面的凯祖雕像和空手道标志敬礼,然后教师和学生相互敬礼。双方还应在合作伙伴一起练习前后敬礼。这种站立式通常用于全接触式空手道。特别是在空手道比赛中,双方运动员都应该在进入场地中心后站在主席面前。站着别动,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不仅空手道的训练场被称为道场,还有柔道和剑道等其他武术的训练场。“道场”这个名字的起源据说是中国古代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传播地。因此,道场是一个非常神圣和严肃的地方,相应的道场也有严格的礼仪要求。进入道场进行空手道训练也应该确保你在心理上尊重他人和虔诚。进入道场的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点。所有进出道场的武术家都需要互相打招呼,并遵守礼仪。端坐在榻榻米垫子上,面向寺庙敬礼。同伴应互相问候。你必须坐在道场里听老师讲课。充分尊重老师的语言和态度。不同的道场有自己的特定规则和规定。参加空手道训练的学生应遵守这些规章制度。
6. 跆拳道的规章制度怎么写
跆拳道道场是没有信仰、种族之分,没有男女老少之别,是培养每个专学员崇高的理念,属
坚定的团结力和优秀的技术的场所。因此,除了需要有能够在技术和精神方面做出榜
样的师范和训练时必备的设施和器材外,有助于学员身心的严格纪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道场纪律:
1、 禁止吸烟
2、 禁止闲聊
3、 禁止带酒或其他食品
4、 禁止穿鞋
5、 没有师范的认可任何人不可随意教授别人。
6、 训练时没有师范的同意不可随意出去。
7、 训练时只可穿指定道服。
道场内的礼仪
每一位学员都应遵守道场秩序,保持道场气氛。
1、 进入道场首先向墙上挂着的国际跆拳道联盟旗敬礼。
2、 站到适当的距离向师范敬礼。
3、 与同僚互相问好。
4、 授炼前学员排队向师范敬礼。
5、 师范带头立正学员右手轻举念宣言。
6、 训练结束后,盘腿坐地冥想一分钟。
7、 解散前排成队向师范致敬。
8、 出道场前再次向国际跆拳道联盟旗敬礼后静静离开。
7. 请问<<道教散居正一派道士管理试行办法>>哪里可以找到急用!
中国道教协会关于道教散居正一派道士管理暂行办法
(1998年8月24日第六届代表会议修改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对道教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维护散居正一派道士的合法权益,促使宗教活动正常化,以利于社会稳定,根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及本会《章程》,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道教正一派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三山符策派系的总称。散居正一派道士是指不常住宫观而散居于城、镇或乡村的道教教职人员。
第三条 散居正一派道士必须: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二)散居正一派道士应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三)皈依“道、经、师”三宝,有正一法派师承关系,信仰纯正。
(四)能背诵“祖师宝诰”和早晚功课经。
(五)能从事正一派日常坛醮仪典。
(六)能遵守正一派规戒。
第四条 散居正一派道士由当地县以上(含县)道教组织严格按第三条规定考核、审查、认可,报县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由当地道教组织予以发证。道士证统一由中国道教协会制作。
第五条 散居正一派道士应在经政府依法登记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包括全真派道教宫观和活动点)参加宗教活动。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建立宗教活动场所或活动地点。
散居正一派道士应在本地区道教组织领导下,经县以上(含县)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分片确定活动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
第六条 散居正一派道士按正一科仪规范,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的诵经、早晚功课、讲经说法、举行香供、斋醮道场等仪式,属正常宗教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扶乩、跳神、算命、看相、赶鬼、看风水等危害社会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封建迷信活动,必须禁止。按照道教传统习惯,信教群众邀请道士到家里进行追思、度亡宗教活动的,必须经当地道教组织批准。活动的规模、时间和次数,以不影响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为原则。
第七条 散居正一派道士及其道教组织可以接受信教群众的布施,可以接受境外组织和个人不附加条件的捐赠,用于宗教活动场所的维修和道教组织开展教务活动。但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向信教群众和海外人士索要财物。
第八条 散居正一派道士应向道教组织交纳一定费用,具体办法由各地道教组织制定。其宗教收人主要用作维修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教务活动和举办社会公益事业。
第九条 道教组织对散居正一派道士的非法违法活动,应及时加以制止,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者,应收回其正一派道士证,并报政府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条 本办法经第六届代表会议修改通过于1998年9月实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国道教协会负责解释。
敢问楼主是录生还是度生?小道罗霖,度生,去年在天师府传度的.
8. 学习群规章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为使本群人员的管理有所遵循,让我们的群成为本网吧顾客朋友沟通交流的场所,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 范围:
(一)本群人员的管理,皆依本群规则办理。
(二)本规则所称人员,系指本群内的全体正式人员而言。
第二章 加 入
凡是本网吧顾客朋友,行为举止文明,素质良好者均可加入。
第三章 规则及奖罚制度
第一条 群内人员应遵守本群的一切规章,公告及通告。
第二条 群内人员应遵守下列事项:
1、 长期不说话者,一周警告一次!超过两次者,踢 齘
2、 起哄骂人的等,警告,一周内超过三次者,踢!
3、 恶意发广告,黄色图片,病毒者,警告一次,再发者,踢!
4、 刷屏者,提出警告,超过三次者,踢!
5、 引起公愤者(五人以上举报)不警告,直接踢!
6、 到处说本群流言,为本群造也影响的,狂踢! 婢<
7、 泡本群MM的,引起MM反感的,超狂踢!
8、 说话自由,但不是骗人,发现骗子者,圈踢!
第三条,群内人员奖历条件踳
对于本群有突出贡献的,多次被表扬,被所有成员认可的,可以获得Q币奖金奖励
第四章、结论 ?鐦:?飺?
总之,目的就是为了大家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相信我们能够成为真诚的朋友!制度不足之处,以后补充
9. 急求佛教寺院各种制度,要全的!! 邮箱[email protected]
佛 光 寺 管 理 办 法
佛光寺常住大众於农历
2007年9月30日通过
前 言
一、根据国家法规:国务院第426号令,2005年3月1日起实行的《宗教事务条例》。
二、根据中国佛教协会制订的《中国佛教协会章程》、《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三、根据唐.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的丛林规式《丛林要则》,即:《百丈清规》。
为加强寺院管理,维护寺院的合法权益,保证佛教活动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遵照中国佛教的教制教规,并结合佛光寺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寺院须保持清净庄严,树立纯正的道风学风,正常开展法务活动,运用其多方面职能,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以利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佛光寺世世代代为常住比丘尼众的道场。将严格按照十方丛林制度来管理寺院。
第一章佛光寺管理体制与寺院组织
第一条 佛光寺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僧人自己管理;在教内,接受佛教协会的领导。
第二条 佛光寺定性为常住比丘尼众的道场。将严格按照十方丛林制度来管理寺院。并建立和健全比丘尼僧团组织。
第三条 佛光寺住持,须根据选贤任能原则,由当地或上级佛教协会主持,经本寺两序大众民主协商推举礼请之;住持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年老体弱不能主持寺务、领众熏修者,亦可提前退居。除特殊情况外,住持一般不宜兼任。住持在任期限内如道风严重不正或重大失职,经上一级佛教协会核实後予以免职。任免寺院住持,均须报相应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住持退位後,按寺院的传统办法,妥善安置照料。
僧团序职如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等班首,列职如监院、知客、维那、僧值等执事由住持按照丛林请职制度和协商原则,定期任命、晋升幂职人员,任免列职人员。
住持、班首、执事人选的条件是:爱国守法,具足正信,勤修三学,戒行清净,作风正派,有一定的佛学水平和组织办事能力。担任住持、班首,戒腊须十夏以上,担任主要执事,戒腊须三夏以上。
住持对外代表本寺,对内综理寺务。班首、执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扬六和精神,实行民主集中,管理寺院各方面工作。凡重大问题(包括撤免错误严重或极不称职的班首、执事职务),由住持召集班首和主要执事及有关负责人员举行寺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章佛光寺尼众修持与佛事活动
第四条
坚持早晚功课,经教学习,修禅念佛,过堂用斋,严守戒规,整肃僧仪。尼众务须僧装,素食,独身。严禁男众住宿寺内。
第五条
适当安排讲经说法活动,提高信众对佛教教义的认识水平,启发他们广学力行、爱国利民的积极性,指导他们正信正行。
第六条
佛事活动在寺院和其他佛教活动场所举行。活动的规模、次数、时间,应作适当安排,避免妨碍僧人修学和寺院其他工作。
第七条
本寺内不得进行不属佛教的各种迷信活动。
第三章收徒传戒与僧团管理
第八条
要求出家的女众,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佛教,爱国守法,有一定文化基础,父母许可,家庭同意。本寺对要求出家的人,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的,方可接受留寺,指定依止师,授予三皈五戒,经常住大众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再正式剃度。
第九条
皈依三宝,须本人自愿,爱国守法,品行端正,有一定信仰基础,经佛教徒介绍,皈依师方可接受。接受皈依弟子,应郑重如法进行。皈依须填表登记个人姓名、简历及介绍人等,交寺院保存。
第十条
授戒师、剃度师、皈依师必须是爱国爱教、戒行清净、通晓教理律仪、戒腊十夏以上的僧人;其资格由佛教协会按照条件审核认定,并发给证书。未经认定资格者,不得传戒、收徒和接受皈依弟子。
第十一条
本寺应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常住僧人名额,报政府主管部门审定。在规定名额内,凡接受常住僧人,已出家的,必须验明戒牒、度牒或所在地区佛教协会(无佛协组织的可由原寺院)证明;新出家的,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办理。对要求常住的僧人,须考核一年合格後,报请政府主管部门办理户口转入等手续。
第十二条
常住僧人如还俗离寺,寺院应收回戒牒、度牒,将户口转回原地。违犯重戒、不遵寺规、教育不改者,经寺务会议讨论决定,予以迁单。利用僧人身份招摇撞骗、为非作歹、败坏佛门、影响极坏者,经寺务会议决定,报上级佛教协会批准,开除僧籍,收缴其戒牒、度牒,并将户口转回原地。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
常住僧人须定居两年以上,方可外出参学,并须经本寺同意开具证明,注明参学地点和往来期限。滥开证明酿成严重後果者,须追究责任。接待寺院应验明有关证明,方准挂单,并按公民迁徙流动的规定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凡挂单僧人须遵守寺规,随众修持、劳作。如有违犯,劝说不听的,应随时起单。
第四章遵纪守法与培育僧才
第十三条
本寺应安排时间,建立制度,组织僧人学习宪法和法律,学习时事政策,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增强爱国守法观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佛教徒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佛教事务和维护合法权益,积极引导佛教徒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十三条
本寺应积极进行智力投资,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培养僧才。可举办本寺僧人学习班,还可挑选品德较好,佛学文化水平较高的中青年僧人,在法师的指导下,钻研教理,认真阅读《大藏经》,进行重点培养。
第五章生产自养事业与布施佛事收入
第十四条
根据《百丈清规》,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因寺制宜,举办符合本寺特点的事业和法物流通、经营与寺院相关的各种物品等自养事业,逐步做到以寺养寺。生产、自养事业,可以吸收必要数量的职工,也可单独核算,但人事、财务、业务,必须由寺院统一管理。本寺应在布局上把生产服务区同主要殿堂、寮房划分开。
第十五条
本寺尼众与职工应团结合作,寺院要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职工要尊重寺院的清规和佛教习惯,服从寺院的管理。对个别严重违犯宗教政策和劳动纪律的职工,本寺有权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本寺可以接受信徒自愿的布施(包括佛事收入),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和名义向信徒勒捐。本寺在量力自愿的原则下,支援社会公益事业,但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方式或名义向本寺摊派财物。
第十六条
本寺可以接受外国友人,港、澳、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不附带政治条件和无损寺院主权的捐赠。一切布施、捐款,除明确供养个人的以外,均归常住所有。
第十七条
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兴办佛教文化、教育、和慈善公益事业,全国佛教事业是一个整体,提倡寺院之间互相支援与协作。
第六章接待外宾与海外联谊
第十八条
认真做好接待外宾工作,积极开展与港、澳、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联谊活动。在接待工作中,应做到热情友好,文明礼貌,在教言教,体现政策,自重自爱,注意威仪。应推选思想、文化、佛学素养好,懂政策、守纪律的僧人,担任接待工作。
第十九条
本寺在涉外活动中,坚持爱国爱教、独立自主的原则。
第七章佛光寺肉身和尚与财产保护
第二十条
佛光寺内有妙智肉身和尚一尊,世世代代供奉在佛光寺,不论何时均不得任意移动,也不接受教内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名义的“临时请奉”。确实做好妙智肉身和尚的各项特殊保护措施,并有专人负责。
第二十一条
本寺的经像、法器、供具、碑碣、壁画、字画古玩、各种电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财物均属寺院常住物,均应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对所有物品,应避免香火薰染和人为损坏。
第二十二条
本寺的绿化管理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搞好绿化,整洁环境,美化景观。
第八章财务制度与物资管理
第二十三条
本寺应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和健全现代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会计、出纳人员,各司其职,一切收支,均须凭证记帐,严格手续。政府拨助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第二十四条
本寺实行民主理财,凡大宗开支,必须经由寺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定期向常住大众公布账目,接受大众监督。
第二十五条本寺物资,必须指定僧团有关执事专责保管,造册登记,严格采购、发放手续,并定期检查清点。
第二十六条
本寺应清理、建立、健全所属房屋、土地等财产契证。契证遗失的,报请颁证部门查档复制或补发契证;手续不全的,抓紧补办并完善法律手续。本寺可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维护本寺权益。
第九章做好治安与加强消防
第二十七条
本寺根据国家治安条例,建立治保小组,制定具体措施,接受公安部门指导,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第二十八条
本寺根据消防部门要求,建立消防组织,配置消防器材,落实消防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消除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