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政协规章制度

政协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8-13 07:19:59

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机构职责

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以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常务委员会议提出的相关任务 开展工作。本委员会根据政协组织的性质和特点,负责组织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撰写“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推动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编辑及对台港澳和海外的史料交流工作,为广泛团结海内外各界爱国人士、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服务。
负责组织全国政协委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政策和规章制度,学习时事政治和经济、管理、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负责组织全国政协常委学习讲座、在京委员学习报告会、全国政协委员集中学习,负责与地方政协、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等组织相关学习工作的联系和交流,并开展有利于学习的其它活动。本委员会组织委员就文史和学习工作开展专题考察、调研,就文史和学习工作领域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议案、提案和其他形式向国家机关和其他有关组织提出建议和批评。委员会积极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协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通过组织各种活动,积极为委员知情明政、履行职责创造条件。

Ⅱ 论述政治协商制度及完善

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协、政府及司法机关中任职比例扩大,一大批德才兼备、符合干部"四化"条件的党外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进一步发挥了参政议政的作用。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九届全国政协,党外人士安排比例,均达到了中央规定的要求。在政府部门党外干部安排工作中,县处级以上党外干部总人数增加至7340名,比1993年换届时增加1206,增长了16%。党外人士在省部级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有49人,担任地厅级领导职务的340人,担任县级领导职务的有1745人。安排党外领导干部的单位数量也增加了。

中央和各级政府、司法机关还先后聘请了相当数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检察员、监察员、陪审员、审计员和教育督导员,初步建立起特约人员的工作制度和规范,从而拓宽了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中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领域。

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1997年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宗教团体和有关人民团体的各级组织基本顺利完成了跨世纪的换届工作,实现了干部的新老交替。一大批经过培养选拔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得到任用,各民主党派的中央领导班子充实了新的力量,各自的组织在巩固的基础上走上了正常稳步发展的轨道。到1997年底,八个民主党派成员总数已达41万人,地方组织1716个,基层组织25800多个。

随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和发展。

Ⅲ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意义

人民政协基本理论知识之五: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方式

1、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方式

以上我们从三个“是”的角度,回答了人民政协是什么的问题;从三项主要职能的角度,回答了人民政协干什么的问题。那么,人民政协是怎么履行职能的呢?换句话说,人民政协工作是怎样干的呢?政协章程第一章第九条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组织委员视察、参观和调查,了解情况,就各项事业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议案、提案和其他形式向国家机关和其他有关组织提出建议和批评。”这里讲的视察、参观和调查、建议案、提案等都属于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方式。2006年中央5号文件也在多处规定了履行职能的方式,比如,政治协商的方式主要是各种会议,民主监督的方式主要是建议案、建议或报告、视察、提案、举报等,参政议政的主要方式是专题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下面,我想就其中最主要也是基层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能职责最常见的五个方式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第一个主要方式:会议

会议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基本形式,也是党委、政府和党政机关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重要场所。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活动,一般以会议形式进行。人民政协现有的会议制度主要有:全体会议制度、常委会议制度、主席会议制度和秘书长会议制度、专门委员会会议制度。除此之外,还有根据形势、任务和工作的需要召开的专题协商座谈会、情况通报会、意见听取会、研讨会等。其中,全体会议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最高层次的协商会议形式,常委会议是全体委员会闭会期间的重要协商会议形式,专门委员会会议是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协商议政活动的形式。坚持和不断完善政协各种协商会议制度,是人民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履职水平的重要内容。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下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

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各级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行使的职权主要有四项,一是选举地方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二是听取和审议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讨论并通过有关的决议;四是参与对国家和地方事务的重要问题的讨论,提出建议和批评。其中参与对国家和地方事务的重要问题的讨论,主要形式是列席人大会议,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报告、重要法律文件草案等,并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政协全会每年举行一次,大体与人大会议同期举行,被称为“两会”。两会是怎么来的呢?它有什么好处呢?1959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7次会议和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53次常委会议举行联系会议,决定第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与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同时召开。周恩来同志在这次联席会议上指出,两个大会联合起来开会是一个新形式,有利于集思广益,把工作做得更好。人大、政协两个会议虽然在职能、参与政治的方式及作用方面有不同之处,但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都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自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一次会议开始,全国政协全体委员列席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就成为惯例。政协地方委员会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根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全国政协常委会议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审议全国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会务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协商讨论中共中央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听取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有关重要问题的报告或说明,提出建议和意见;三是审议提交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文件;四是审议重要的建议案、提案、视察报告、调查报告、出访报告和其他报告。地方政协常委会议的主要任务也大体如此。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政协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2006年中央5号文件要求:“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在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参加讨论、共商国是和在政协常委会议期间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应形成制度。”实际上也的确如此,胡锦涛同志最近几年连续参加全国政协全体会议的联组讨论,分别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台政策、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问题发表意见,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不仅各级领导出席同级政协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而且党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也列席政协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听取意见。由此可见,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第二个主要方式:视察

委员视察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委员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学习提高的重要方式,是委员有序参与国是,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的重要渠道,是密切同社会各界联系,加强党派、界别之间合作共事的重要途径,是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组织政协委员视察是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议的。他指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进行视察时,全国政协委员,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委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一同视察,这对行政、立法工作,法院和检察院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好处,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有好处,对下面干部可以起督促作用。根据这个提议,1955年11月,委员视察工作正式开始。2009年,全国政协明确了委员视察以巡视察看、咨政建言、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定位,为在新世纪新阶段这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委员视察要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和政协常委会主要议题,选择党委重视、部门关注、委员关心、地方欢迎的题目进行视察。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以及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三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四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视察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常委视察团,即围绕国家中心工作,组织常委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二是委员视察团,即组织常委、委员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视察;三是委员界别视察团,即发挥界别作用,组织界别委员就本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视察。视察团采取委员自愿报名和统一协商相结合的办法组成。委员每年可参加一次视察,常委还可以参加常委视察团。视察过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听取情况介绍,二是实地考察,三是座谈,四是与地方党政领导交换意见。视察团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视察报告,并报送党委政府;对视察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重要情况或建议,可以提案、信息、信访渠道反映给有关部门。视察团视情况邀请新闻单位派记者随团采访,扩大委员视察的社会影响。

应注意视察与专题调研的关系。首先应当看到,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从功能定位上看,视察顾名思义,具有巡视察看、检查指导、推动工作的含义,侧重于进行咨询建言、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民主监督,是有组织的侧重于巡视工作的一种方式;而专题调研主要侧重于研究问题、找出对策、提出建议,是有组织的侧重于专题了解、研究问题的一种方式。从活动方式上看,视察由政协机关组织、面向全体委员,隆重,正式;专题调研由各专门委员会负责组织、主要面向本专委会的委员,灵活,方便。从组织形式上看,视察主要以组团为主;而专题调研主要以调研组为形式。从反映成果的形式来看,视察主要通过与各级党政部门郑重地面对面交换意见、视察报告等形式反映视察成果;而专题调研主要通过基于研究和论证基础上的调研报告的形式,反映委员的意见建议。尽管视察和专题调研在形式和功能上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它们都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反映意见、表达声音的重要渠道。我们既要发挥各自特色,又要加强两者在题目选择、人员组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配合,使之共同为政协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个主要方式:提案

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审查委员会或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承办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协助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一条重要渠道。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具有特色的传统工作,也是政协委员可以日常进行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提案可以在政协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以在闭会期间提出,在实践中,提案一般在全会期间提出。提案提出的方式有四种,一是以委员个人名义或者联名方式提出,二是在政协全体会议期间以界别、小组或联组名义提出,三是以参加政协的党派、团体名义提出,四是以专门委员会名义提出。提案的基本要求,一是应当坚持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围绕国家大政方针、中心工作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建言献策;二是须一事一案,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的建议;三是签名及署名要合乎规范;四是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提交。根据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的规定,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国家明令禁止的等十种情形不予立案。

提案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提案质量为基础,以增强提案办理实效为目标,以加强提案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人民政协提案工作的新局面。第一,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提案质量。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提案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提案本身的价值,反映了参政议政的水平。因此,要把提高提案质量和承办质量并重,要像要求提高承办质量那样,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提案质量。一方面要注意选好题,另一方面要注重对调研成果进行深化论证和提炼总结。第二,加强提案办理,切实增强办理实效。办理是提案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提案工作的成效。要适当选择一批重要提案,集中时间和人力,进行重点研究和办理,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注重落实,把功夫真正用到解决问题上,努力取得预期效果。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处理好“提”和“办”双方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证提案工作有章可循。提案工作涉及面广、程序性强,环节多、要求高,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既要抓好现有规章制度的落实,又要注意总结实践经验,还要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第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形成推进提案工作的整体合力。

第四个主要方式:专题调研

人民政协的专题调研,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基础性工作,是调动委员积极性的有效形式,也是活跃政协工作的重要途径。2006年中央5号文件对专题调研提出了四项要求,一是明确了专题的选题原则,强调“要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二是突出了专题调研中的咨询论证环节,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咨询论证,提出意见建议”。三是要求“政协专门委员会要积极开展与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的联合调研”。四是对党委和政府支持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提出了要求,规定“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同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协作和配合,对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这里,我想着重谈一谈选题问题。就是选择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开展专题调研。“三性”是胡锦涛同志对政协工作提出的要求。在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常务委员会机构以后,胡锦涛同志有个贺信,还有一次谈话,提到当前需要协商的议题很多,政协主要的是要选一些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进行调研,提供决策参考。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是从不同的层面对专题调研选题提出的要求。所谓综合性,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来选题。调研课题应尽可能多地包容不同方面的内容,比如农村饮用水安全这个题目,就是涉及到科学发展、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选题。所谓全局性,要求我们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来选题。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属于党和国家的全局性工作,我们要尽量选择这方面的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所谓前瞻性,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发展趋势来选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固然不错,但不是要我们去重复党委、政府的劳动。对于已经搞得很透的问题,如果还花费大量人力去重复地搞,只会是用心虽好,效果不好。应当在前瞻性的问题上花点气力,如果有所作为,对党委政府工作就是很大的支持。

专题调研要在研究上狠下功夫。不重视研究,满足于堆砌材料;不面向实际,习惯于图解已有的结论;不集思广益,沉湎于少数人编词作文,这些都是当前研究工作的突出弊端。这样的研究,或者没有用处、徒劳无功,或者谬传误导、害人坏事。从一定意义上讲,研究工作决定着调研结论的对错、水平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我们必须在材料弄全弄准的基础上,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取现代科学成果,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提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人士参与,形成讨论问题的良好气氛,集中各方面的正确意见;提倡对材料进行郑重而不敷衍、深刻而不肤浅、系统而不零碎的分析、综合、提炼、抽象。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其同周围的联系,才能通过调查研究达到指导实践、深化认识的目的。

第五个主要方式:反映社情民意

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成员及无党派人士,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政协机关内部刊物,向党委、政府以及同级党政机关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政协委员可以日常进行的一件经常性工作。

社情民意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也不是向一般职能部门而是向决策者、领导者反映情况,所要反映的情况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情况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而是人民群众普遍性、突出性的问题和重大的、尖锐的社会动态和倾向。2006年5号文件强调,“要运用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有利条件,了解和反映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政协委员是各界的代表人士,反映社情民意既是自身的职责,又具有独特的优势。常有人说,委员一年只开一次会,只见一次面。其实,委员有其经常性工作,做好提案工作是一个重要方面,反映社情民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项工作是委员就近就岗经常履行职责的有效形式,也是政协委员向各级党政领导反映情况的“尚方宝剑”、“直通车”、“绿色通道”。

同其他经常性工作相比,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有自己的优势,一是方便,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收集信息;二是快捷,拿上来就报,没有中间环节;三是直接,就是反映的情况能够直接报送到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分管工作的领导,甚至是主要领导;四是见效快,领导看了只要是认为建议好的,一般都有批示,要求有关方面抓落实。

2、人民政协履行职能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人民政协无论以哪种方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都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政协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基础。对于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而言,无论是讲地位、讲作用,还是讲贡献、讲发展,都必须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中去体现。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不断增强服务观念至关重要。要时刻关注大局,认真研究大局,准确把握大局,自觉地把政协工作放到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中去思考,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去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所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说要围绕党和国家决策中的重大问题来选题,一方面能够引起党政重视,另一方面能够调动委员的积极性,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并举。团结和民主不仅是政协工作的主题,而且是人民政协的主题。这两大主题,是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依据,是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党和国家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三大职能。要牢牢把握这两大主题,并把这两大主题贯穿于人民政协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政协讲工作,不仅仅是指履行主要职能,履行主要职能也不只是发扬民主,还有增进团结;人民政协讲民主和团结,不仅仅是指工作方法和两项具体工作,而是指工作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讲团结民主两大主题,不仅仅强调要以团结民主统领各项工作,而且两大主题要并举。

第三、坚持突出特点、发挥优势。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事情,同样的事在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做法。要把政协特有的事情办好,把与别人共有的事情干出自己的特色来。政协工作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政协不同于党政机关和其他工作部门,因此不能照搬党政部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在研究部署政协工作时,不能与党政工作重叠、重复,也不该只是对党政工作拾遗补缺,更不能代替甚至干扰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所谓考虑政协的特点,发挥政协优势,就是说政协选的题目,应该是一些综合性的,前瞻性的,党委政府决策迫切需要的,或者是各方面意见不尽一致的。对于一些业务性很强的问题,一些纯学术性的问题,一些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政协不一定选,可由有关部门去做。人民政协具有人才汇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但政协委员绝大多数是兼职的,在部署政协具体工作时,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从干的了、干得好的事入手,不断打开工作局面。

第四、坚持找准位置、选准角度。开展政协工作,履行委员职责,都需要考虑从“决策”到
“献策”,从
“当政”到“议政”的转换角色、转变观念问题。政协研究重大问题要有自己的角度。党委、政府召开的各种会议,都是在研究问题,政协研究问题的角度与这些会议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少委员总结过,政协不求“说了算”,但求“说得稳”、“说得准”、“说得透”。政协履行职能、开展经常性工作的方式很多,但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都是提意见、提建议。成果报送渠道也很讲究。政协研究成果的报送,也不一定完全走行政渠道,可按政协程序,同党和国家工作相衔接。这样,既能发挥政协优势和委员的作用,又能对中央的决策有帮助,使政协的参政议政有实际效果。
望采纳!!!

Ⅳ 如何让加强政协委员管理的意见建议

政协委员履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政协的履职成效。做好新时期的政协工作,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政协委员的履职热情。

1.切实尊重委员,在增强委员荣誉感上下工夫。一是要落实委员政治待遇。认真落实法律法规和《政协章程》赋于委员的各项权利,切实为委员履行职责、行使权利提供法律、时间、经费保障和各种必要服务,充分体现政协委员的重要政治地位。二是要重视委员建议意见。既要相信委员,放手让委员工作,让委员在重要场合有机会“说话”,充分发表意见;又要切实保障委员的建议意见受重视、有回音、得落实。要追踪委员意见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委员。三是要营造尊重委员氛围。密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及时宣传展示委员风采。

2.正确引导委员,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上下工夫。一是要把握履职方向。引导委员树立大局观念,从全局高度看待、思考问题,抓住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等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提出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建议意见。二是要构建履职载体。积极探索制定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具体形式和规范标准,把委员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化,使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有路径可依。三是要突出界别特色。立足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界别委员履职活动,发挥委员专长,拓展履职领域。

3.细心服务委员,在激发委员履职活力上下工夫。一是要搭建平台。积极营造知情问政环境,定期邀请党政有关部门通报工作情况,为委员多知情、知实情创造条件。二是要搞好协调。加强与委员所在单位的联系,协调有关部门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委员职责,保护委员权利,尽可能让他们列席或参加同级组织、本单位的重要会议,优先保证委员履职有充裕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优先为委员履职提供便利。三是要关心支持。

4.严格教育委员,在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上下工夫。一是要加强履职理念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加深委员对人民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委员的履职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体察民情,主动反映民意,大胆建言献策,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为推进政协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要搞好履职能力培训。按照“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要求,切实加强委员的履职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委员的整体素质。教育委员多关心国家大事,多思考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多出一些利民的点子,做到“脑勤”;引导委员敢于对上级政策落实情况和地方重要事务发表意见,提出各种实事求是的建议和批评,做到“嘴勤”;鼓励委员大胆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分量、有独特见解的社情民意、批评建议和提案,做到“手勤”;动员委员多搞调查研究,多接触一些群众,多交一些朋友,加强同各方面联系,做到“腿勤”。三是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对政协委员的考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做到奖优罚劣、“有进有出”,充分调动政协委员的积极性,保持队伍的活力。探索建立对优秀委员向组织部门推荐任用、委员履职情况纳入委员所在单位工作考核范畴等机制,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

Ⅳ 我国政协会议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项主要职能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参与国是、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

政治协商 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 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参政议政 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个人觉得这样的说法实在是很优雅……

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以1949年人民政协的成立为标志,这一制度正式确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形成了两种重要的民主形式。一种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即选举民主,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另一种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即协商民主,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泛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把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诉求纳入到政治体系之内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

Ⅶ 重庆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度程序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规章制定程序,提高制定规章的效率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地方性法规制定、修改和废止规章适用本规定。第三条市人民政府根据下列情况制定规章:
(一)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地方性法规规定由市人民政府作出规定的事项;
(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的事项;
(三)市人民政府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
(四)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市行政工作的实际,在职权范围内需要制定规章的。第四条制定规章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方针,坚持改革决策、发展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结合;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不得同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三)坚持富民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出地方特色,简化办事程序,减轻相对人负担,提高行政效能;
(四)坚持政令统一,服从全局利益,不得片面扩大部门权利、谋求部门利益;
(五)坚持民主、公开的决策程序,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六)言简意赅,内容准确、规范,可操作性强。第二章规划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根据“依法治市”战略目标、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市人民政府行期工作目标编制规章立法规划;根据规章立法规划和市人民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编制规章立法计划。第六条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于规划期的上一年10月底前向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出规章立法规划和规章立法计划项目建议。
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对有关方面提出的立法项目建议进行统筹研究、综合协调,编制规章立法规划和规章立法计划草案,于规划期的上一年12月底前提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第七条规章立法规划和规章立法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因情况变化需要增减或者调整的,有关起草部门应当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报告,经请示市人民政府领导同意后,可作适当调整。第三章起草第八条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规章立法规划和规章立法计划,有关起草部门应当认真组织实施。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
在全市适用的规章,原则上由具有相应职能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负责起草;在特定区市县适用的规章,原则上由有关区市县人民政府组织起草。
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职能的规章,通过协商或者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指定一个部门牵头、其他有关部门作为成员组成起草组,共同负责起草工作。
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直接组织有关部门起草或者委托有关单位、专家起草规章。
规章起草部门应当确定部门领导,组织起草班子,落实立法经费,为起草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和物质保障。第九条起草规章草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标题,应当准确简明地概括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正确选用名称,并冠以“重庆市”或“重庆市人民政府”字样;
(二)立法目的、立法依据、调整对象、适用范围、主管机关等;
(三)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具体规定(权得、义务、法律责任等)和行政程序;
(四)生效日期以及应当同时废止的文件等。
起草规章草案,应当符合公文规范,做到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用语准确,文字简明。第十条起草规章草案,应当同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地方性法规相对照,对调整对象相同或相近的现行规章进行清理,如果现行规章将被代替,应当在起草的规章草案中明确予以废止。第十一条起草规章草案,应当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协调论证,根据规章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征求有关机关、团体和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人民政府顾问、法律顾问和参事、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
涉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职权和工作的,起草部门应当主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对于不同意见,应当尽量协商一致,经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在起草说明中予以说明。
涉及较多数公民切身利益的,起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举行有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代表参加的听证会。
涉及专门技术或者其他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起草部门应当举行专家论地,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论证意见应当由参加论证会的专家签字。

Ⅷ 如何发挥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民政协与共和国一同成长,无时不在实践着自己的履职思想。从理论上寻求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主渠道作用的方法与途径,离不开实践根基。
(一)切实把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政协章程规定: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2006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这些规定明确了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一种直接为决策服务的协商,协商作为决策程序而存在,协商的内容是能影响决策选择和决策执行的有一定份量的重要问题,协商的时间节点是在决策之前或决策执行过程中。严格意义上讲,离开了决策就不是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中共十七大、十八大都一再强调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原则还没有很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去。十八大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应该成为执行这一原则的推动力。各级党委和政协组织应把这一重要原则彻底贯彻到政协履职实践中去,特别是决策之前的协商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因为决策执行中的协商容易,决策之前协商难。

(二)加强政协制度化建设。政协的制度化建设是一再强调的政协自身建设任务。要长期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主渠道作用,必须以制度化来保障。人民政协本身就是以国家政治制度和体制的形式而存在和发展的,虽说在60多年的的探索和实践中,政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制度体系,有章程和党的文件的规定。但在与时俱进和事业发展的角度视野下,人民政协的规章制度还有许多亟待加强的地方。一是从顶级设计层面上,把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研究解决人民政协的政策文件与宪法法律的有效衔接问题,明确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律地位,在立法上制定若干部关于人民政协的部门法,确保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二是制定和完善政协工作规程。在目前需要大量实践探索的情况下,制定专题性的政协工作规程,细化内容、明确形式、规定程序,把一般的要求和规定转化为可操作的程序,以制度形式把政协工作程序固化和稳定下来。真正实现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要实现政协职能与党委政府工作规程的有效衔接。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纳入党的议事规程,纳入到党委日常工作程序中,实现政协职能活动与党委政府工作的良好互动,协调配合。
(三)强化制度的执行。政协制度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如果制度规范不能有效实施,再好的制度也是纸上的东西,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目前,政协的规章制度还需完善,但也为数不少。眼下,政协的主要问题不是制度规范少的问题,而是对制度规范的实施和执行不力的问题。很多有关政协的政策和政协的制度得不到很好实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对规章制度和党的有关文件领会不深,有的认为关于政协的制度和文件都是软的,可执行可不执行,有的对政协规章知之甚少,有的压根不懂得某项规章制度和某个政策文件的存在。如此种种的存在,政协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就不足为奇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提高政协制度的执行意识,不要认为制定了制度条件就是制度化、规范化了,而不关心能否执行和如何执行;也不要认为政协的政策和制度可执行可不执行,可做可不做。二是要学好用活有关政协的政策性文件和政协的规章制度。党和国家的干部要自觉学习有关政协的文件和政协的规章制度,特别是政协干部和政协委员,一定学好领会好。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关于政协的政策规定和政协的制度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如果对有关政协的政策文件和法规制度不闻不问或一知半解,那要有效地实施政协规章制度,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科学组织,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协商。政协章程和有关文件中规定了政治政协的形式。在实践中要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对协商形式提出新要求。一是整体协商要高。以政协全委会为主会各种会议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高层次协商。全委会围绕全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组织委员开展高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协商,有党政领导参加,并听取大会发言时和委员讨论。这种党政领导与委员“零距离对话”形式,使委员建议能很快进入决策程序。所以全委会从内容到组织,都要高标准高要求,开出成效来。二是专题协商要精。坚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问题、新课题开展专题协商,多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开展协商。三是对口协商要实。建立健全政协专委会与党政有关部门对口联系协商制度,在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共识上进行协商。四是提案办理协商要准。选准重点提案和进入办理协商环节的提案,选出那些可以通过现场协商办理的提案作为协商办理的提案。五是界别协商要广。界别活动是政协的特色,作为一种新的协商形式,可不拘一格进行广泛协商。(五)扩大政治参与面,拓展政协协商领域。实现广泛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协政治协商的发展方向。如何扩大政治参与面,拓展协商领域,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重要方面,值得研究和探索。一方面从委员和与界别结构上去探索。可适当吸收一些农民和一线工人或农民工委员;增设“三农界别”或“企业界别”。二是把政协协商民主拓展到基层。在乡(镇)和社区设立“政协工作站”或“协商服务中心”之类的机构,受县(区)政协的指导,责任本地本(社区)的政协联络工作和协商服务工作。

Ⅸ 河北省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规定(2018修正)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促进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依法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人大代表建议,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执行代表职务时,按规定程序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提出的书面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总称。

本规定所称的政协提案,是指各级政协的参加单位和委员按规定程序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的总称。第三条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必须遵守本规定。第四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法定责任,必须严肃认真,并按程序办理。第五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应当遵循依法办理、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实现承办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应当加强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承办工作网络,完善承办工作规章制度,加强承办工作队伍建设,并在承办工作中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第二章承办工作机构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办公厅(室)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承办工作负总责,并确定一名负责人具体分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办公厅(室)负责归口管理本级政府、本部门、本单位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工作。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应当设置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单位应当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具体工作。第九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工作人员,应当熟悉本职业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承办质量。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在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的规章、规范性文件;

(二)组织所属部门、单位和下级政府,承办上级和本级人大、政协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

(三)负责协调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四)走访提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人大代表、政协参加单位和委员;

(五)对所属部门、单位和下级政府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

(六)组织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的经验交流活动,培训承办人员,反馈承办工作信息,宣传承办工作成果,依法公开承办工作情况;

(七)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工作情况,向本级政协常委会通报承办政协提案工作情况。第三章承办工作程序第一节交 办第十一条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向省人民政府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向具体承办的设区的市、省直管县(市)和省政府部门、单位交办。第十二条本省各级人大向本级政府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由政府办公厅(室)向本级政府所属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下级政府交办。

政协提案的交办工作,按照政协规定的程序执行。第十三条交办人大代表建议,应当自接到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因特殊情况需要延迟交办的,最迟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第十四条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需要两个以上单位参与办理的,交办部门应当确定主办单位和会办单位。

人大、政协要求承办单位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作参阅处理的,交办部门应当确定参阅单位。第十五条承办单位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或者需要增减会办单位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应当自接到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向交办部门说明情况,经交办部门审核同意后,及时退回交办部门另行交办或者按交办部门的意见增减会办单位。第二节承 办第十六条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分别负责办理上一级政府和本级人大、政协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Ⅹ 河北省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规定(2010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依法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人大代表建议,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执行代表职务时,按规定程序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提出的书面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总称。
本规定所称的政协提案,是指各级政协的参加单位和委员按规定程序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的总称。第三条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必须遵守本规定。第四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法定责任,必须严肃认真,并按程序办理。第五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应当遵循依法办理、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实现承办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应当加强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承办工作网络,完善承办工作规章制度,加强承办工作队伍建设,并在承办工作中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第二章承办工作机构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办公厅(室)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承办工作负总责,并确定一名负责人具体分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办公厅(室)负责归口管理本级政府、本部门、本单位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工作。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应当设置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单位应当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具体工作。第九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工作人员,应当熟悉本职业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承办质量。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在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的规章、规范性文件;
(二)组织所属部门、单位和下级政府,承办上级和本级人大、政协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
(三)负责协调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四)指导并督促检查所属部门、单位和下级政府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工作;
(五)组织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的经验交流活动,培训承办人员,反馈承办工作信息,宣传承办工作成果;
(六)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工作情况,向本级政协常委会通报承办政协提案工作情况。第三章承办工作程序第一节交办第十一条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向省人民政府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向具体承办的设区的市和省政府部门、单位交办。第十二条本省各级人大向本级政府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由政府办公厅(室)向本级政府所属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下级政府交办。
政协提案的交办工作,按照政协规定的程序执行。第十三条交办人大代表建议,应当自接到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因特殊情况需要延迟交办的,最迟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第十四条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需要两个以上单位参与办理的,交办部门应当确定主办单位和会办单位。第十五条承办单位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或者需要增减会办单位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应当自接到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向交办部门说明情况,经交办部门审核同意后,及时退回交办部门另行交办或者按交办部门的意见增减会办单位。第二节承办第十六条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分别负责办理上一级政府和本级人大、政协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第十七条承办单位对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应当清点、核实和登记,并根据具体内容拟订办理方案,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确定专人办理。第十八条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凡能够解决的,应当采取措施尽快解决;对科学合理的建议、意见,应当积极采纳吸收。对因条件限制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当列入规划、计划,并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据实作出说明解释。

热点内容
郑州名律师 发布:2025-01-20 18:42:13 浏览:519
中级经济法只看郭守杰 发布:2025-01-20 18:40:48 浏览:501
新疆司法拍卖网 发布:2025-01-20 18:27:06 浏览:509
噪音扰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0 18:10:15 浏览: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听 发布:2025-01-20 17:42:50 浏览:486
职业卫生法律知识橱窗资料 发布:2025-01-20 17:37:23 浏览:497
simple语法规则 发布:2025-01-20 17:12:52 浏览:442
法院扫描录入 发布:2025-01-20 16:52:17 浏览:708
民法典横幅 发布:2025-01-20 16:40:47 浏览:667
劳动法颁布和实施 发布:2025-01-20 16:30:34 浏览: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