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广东信访条例

广东信访条例

发布时间: 2020-12-25 06:12:25

① 如何看待《广东省信访条例》中的网络信访

信息化来的每一次进步,都体源现为对时空限制的超越。对群众来说,网上信访让漫漫上访路有了替代性选择,用鼠标和键盘即可实现下情上达,信访成本因之降低;对政府而言,网络平台打造阳光信访,办理过程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行政效率必然提高。

② 广东省保监局投诉电话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信访工作办法》(中国保监会2005年第号令)的规定,现将广东保监局信访投诉渠道的有关事项公布如下:一、联系方式1、单位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67号东宝大厦21楼、22楼2、受理机构:广东保监局办公室法律事务科3、邮政编码:5106204、投诉电话:(020)383611195、传真:(020)38361210二、来访接待地点广东保监局信访接待室(东宝大厦21楼2103室)。三、来访接待时间每个工作日的上午9∶00—11∶30,下午2∶00—4∶30。四、其他相关事项1、为方便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中国保监会正在抓紧进行保险信访信息系统建设。一旦正式运行,广东保监局将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2、保险信访工作的核心原则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受理不同范围的信访事项。在一般情况下,请信访人将发生于广东保监局辖区的信访事项向广东保监局提出。具体职责分工情况可以登录中国保监会网站(),查询与保险信访工作相关的管理规定。3、目前,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书信、传真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并要注意载明信访人的真实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址、邮编、电话等联系方式,以便回复。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写清楚被投诉的单位或人员、投诉请求、事实及理由,并尽可能附相关证明材料。4、因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法核查反映情况的真实性,除咨询法律、法规和政策外,信访人应尽可能避免采用电话投诉方式提出信访事项。5、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到中国保监会或者派出机构指定的接待场所办理登记手续。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信访事项,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6、信访人对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陷他人。7、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险信访秩序。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③ 信访事项的办理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受理时限: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信访局收到信访事项后,在15日内转送、交办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或告知不予(不再)受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法律依据如下:

《信访条例》第三十三条 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广东信访条例扩展阅读

《信访条例》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对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三)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情况,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四)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按照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

《信访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

④ 佛山市公安局的网访须知

广东吴勇波律师提示,根据佛山市公安局官方网站公布信息得知,信访人可以通过网上咨询、举报和投诉,详情可以看以下提示:
为充分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本网站咨询、举报和投诉栏目的效能及作用,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和省公安厅《广东省公安机关信访工作细则》相关规定,请您在提交信息前仔细阅读以下须知:
一、本网站可接收业务咨询、违法犯罪线索举报、涉警投诉和意见建议。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对故意违规违法的信息,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二、为方便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核查工作并及时反馈结果,请您如实填写相关内容并留下必要的联系方式,网站将对您提交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对填写虚假内容或无实质性内容的信息,网站工作人员有权将其作为无效件处理。
三、为提高网上信访事项处理质量和效率,请不要重复提交相同内容的信息。如已通过其它渠道反映问题并等候答复的,请直接向原受理部门查询办理情况。
四、对网上接受的信访事项,相关部门将在15日内把是否受理决定通过网上告知您。受理后的信访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调查处理完毕,并书面答复信访人。确因信访问题复杂、处理难度大,在期限内不能办理完毕的,经有关领导批准,可以延长办理期限30日,同时应在期限内通过网上告知信访人。 (一)公安机关管辖受理信访事项范围:
1、检举揭发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的线索;
2、对公安机关或民警违法违纪问题的控告;
3、反映公安机关或民警在履行法定职责过程中的失职行为;
4、反映和咨询与公安机关业务有关的问题;
5、反映或建议应由公安机关管辖和解决的其它问题。 (二)公安机关不予受理的信访事项:
1、人民法院已作出判决或裁定的;
2、人民检察院已作出逮捕或不批准逮捕、起诉或不予起诉决定的;
3、公安机关对治安、行政处罚已作出复议决定的;
4、符合治安调解程序,当事人双方已在《治安调解书》上签名的。或经调解后当事人不服,公安机关按规定已书面通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的;
5、经公安机关复议并决定不作为刑事案件立案受理的;
6、对道路交通事故已作出事故认定的;
7、对下级机关鉴定结论、伤残评定不服,本机关已作出重新鉴定、评定的;
8、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正在办理,且未超过法定期限,信访人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复信访的;
9、本机关已作出信访事项处理、复查、复核答复意见,信访人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复信访的;
10、对信访事项处理、复查答复意见不服,申请复查、复核超过规定期限的(确有特殊原因的除外);
11、其他不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的。

⑤ 什么是信访复查复核工作

信访来事项复查复核是《源信访条例》确定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是维护信访人合法权益的程序保障。

根据《广东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复查,是指信访人对本省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而提出申请,依法由原办理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该信访事项处理意见及有关情况进行审查,并提出复查意见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复核,是指信访人对本省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不服或复查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复查意见而提出申请,依法由原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该信访事项复查意见及有关情况进行审查,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5)广东信访条例扩展阅读:

不得申请复查复核的事项

根据《信访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和《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下列事项不得申请复查复核:

1、已经或者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

3、已经终结或者正在处理、复查、复核的。

4、提出意见、建议的。

5、已经超过相关法律政策规定的救济时效的。

6、不属于本省行政机关行政职权范围内的。

7、其他不符合受理条件的。

⑥ 广东监保局投诉电话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信访工作办法》(中国保监会2005年第1号令)的规定,现将广东保监局信访投诉渠道的有关事项公布如下:一、联系方式1、单位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67号东宝大厦21楼、22楼2、受理机构:广东保监局办公室法律事务科3、邮政编码:5106204、投诉电话:(020)383611195、传真:(020)38361210二、来访接待地点广东保监局信访接待室(东宝大厦21楼2103室)。三、来访接待时间每个工作日的上午9∶00—11∶30,下午2∶00—4∶30。四、其他相关事项1、为方便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中国保监会正在抓紧进行保险信访信息系统建设。一旦正式运行,广东保监局将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2、保险信访工作的核心原则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受理不同范围的信访事项。在一般情况下,请信访人将发生于广东保监局辖区的信访事项向广东保监局提出。具体职责分工情况可以登录中国保监会网站(),查询与保险信访工作相关的管理规定。3、目前,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书信、传真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并要注意载明信访人的真实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址、邮编、电话等联系方式,以便回复。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写清楚被投诉的单位或人员、投诉请求、事实及理由,并尽可能附相关证明材料。4、因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法核查反映情况的真实性,除咨询法律、法规和政策外,信访人应尽可能避免采用电话投诉方式提出信访事项。5、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到中国保监会或者派出机构指定的接待场所办理登记手续。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信访事项,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6、信访人对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陷他人。7、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险信访秩序。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⑦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找到有关“网上信访须知”的信息 是什么

网上信访使用须知
真诚地欢迎您通过网上信访投诉平台提出建议、意见和投诉请求。
一、网上信访受理范围
您可以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通过本栏目,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主要包括:
(一)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批评、建议、意见。
(二)依法可以由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处理的投诉请求;
(三)依照《信访条例》,其他可以提出的信访事项。
二、网上信访不受理范围
以下情况不予受理,请您以其它方式或者直接向其他有关单位提出:
1、检举、揭发单位或个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人、揭发人可以直接向纪检、监察部门、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反映。
2、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3、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信访人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要求复查复核的,请您通过纸质书面形式提出。
三、注意事项
1、请您客观准确填写有关信息,以便有关行政机关了解情况、作出处理、进行反馈。
2、提出的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不得有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内容;不得有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公民隐私的内容。
四、办理程序
信访局将按照《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转送、交办、分发您提出的投诉请求事项,并督促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认真处理、及时回复。

⑧ 为什么广东省信访局不接受仲裁裁定书的申请

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应当或已经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渠道解决的信访事项,各级信访机关不予受理,所以广东省信访局做的并无不当。

⑨ 中央对截访法规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第四十条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二)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四)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

第四十六条打击报复信访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从以上法律条款可以看出截访者侵害信访人员会受到处分,严重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截访问题在一些地方长期存在且触目惊心,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截访伴生的一些“黑监狱”以及非法拘禁等问题,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以截访的形式限制甚至剥夺公民上访的权利,更有甚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是对公民权利的“抢劫”。

截访最恶劣之处,就是未经任何法律程序就非法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非法拘禁的刑事犯罪。

宪法第37条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9)广东信访条例扩展阅读

也有地方性信访条例,例如广东:

《广东信访条例》

第七十三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决策,严重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二)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三)依法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四)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五)违反法定程序,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热点内容
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24 07:51:47 浏览:880
规章制度的写作要求 发布:2025-04-24 07:48:00 浏览:485
民事诉讼法对等原则 发布:2025-04-24 07:39:22 浏览:42
立法会表决结果 发布:2025-04-24 07:38:03 浏览:833
开封县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4-24 07:35:34 浏览:42
道德转化力 发布:2025-04-24 07:24:20 浏览:933
福建电大经济法概论试题 发布:2025-04-24 07:14:09 浏览:172
劳动法哪条规定不能罚款 发布:2025-04-24 07:00:33 浏览:76
安检员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4 06:58:13 浏览:507
法官员额制配偶 发布:2025-04-24 06:53:02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