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江苏省港口条例

江苏省港口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8-22 19:06:16

❶ 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促进资源科学利用,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的海洋经济活动及其管理与服务,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海洋经济,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以各种投入产出为纽带、与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第四条发展海洋经济,坚持统筹协调、创新驱动、生态优先、开放合作的原则,加强陆海统筹,推进江海联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五条省以及沿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立海洋经济发展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涉海政策制定、重要规划编制、重点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利用等重大决策,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统筹海洋经济发展。
其他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建立相应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第六条省自然资源部门主管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工作。
沿海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门和其他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主管本地海洋经济发展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第七条省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拟定并监督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综合协调海洋经济发展事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海洋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沿海、沿江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和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基础与情况,制定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第八条省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开展海洋经济统计与核算,定期发布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和海洋经济发展报告,省统计及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指导。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承担海洋经济监测评估职能的部门,具体组织开展海洋经济统计、监测、评估等工作。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海洋经济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第九条省人民政府统筹海洋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加强军民融合,坚持平战结合,推进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第十条省自然资源部门应当会同省发展改革等部门分区域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考核指标,并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第十一条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科技学会、产业联盟、中介机构等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开展海洋科技推广和咨询服务。第十二条加强海洋知识宣传教育,推进海洋文化设施建设,保护海洋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海洋意识。第二章空间布局与产业体系第十三条发展海洋经济,应当遵循陆海一体国土空间理念,坚持江海联动,推进海洋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集聚发展的格局,避免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
沿海地区应当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利用,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做强沿海海洋产业核心带;沿江地区应当实施跨江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沿江海洋产业支撑带;其他地区应当推动海洋产业向内地延伸,加强涉海产能合作,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第十四条鼓励沿海地区根据各自比较优势,利用临海区位条件,建设临港产业区,发展临港产业。
临港产业区应当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整合港口资源,健全港口管理体制,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海江港口协作,提升港口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推动建立港口和航运企业联盟,促进港航企业间协调与合作。第十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海洋特色品牌和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鼓励示范区引进和培育海洋产业龙头企业,明确海洋经济示范区单位土地、海域面积投资强度和效用指标,提高土地、海域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投资强度和效用指标,由省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❷ 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1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条例。

海洋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农村污染、船舶港口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水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水污染防治重大事项。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污染。

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协助做好本区域内水污染防治有关工作。第五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行政、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林业等主管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有关要求,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第七条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单位)应当承担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健全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依法公开治理信息,实施清洁生产,节约利用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八条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饮用水安全保障、水污染物减排、地下水污染防治、节约用水、水环境修复等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增强全社会水污染防治意识,引导和支持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予以举报。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举报属实的,按照规定给予奖励。第二章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一条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水行政等有关部门编制省水功能区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未纳入省水功能区划的水体,可以由设区的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等有关部门编制设区的市水功能区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水功能区划应当与省水功能区划相衔接。第十二条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编制江河、湖泊的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依法批准的江河、湖泊的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经批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防治水污染的基本依据,规划的修订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与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水体功能和水环境保护要求相衔接。编制其他有关专项规划或者方案,应当与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第十三条对未达到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水体,有关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水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开。跨设区的市、县(市、区)界水体的限期达标规划的制定,由相关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协商;有关事项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确定。

限期达标规划在实施期间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动态修编的,应当及时重新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应当报告水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❸ 职位名称中规划建设岗是什么级别

您现在的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务公告规划建设处职位说明书发布时间:2008-04-24 职 位 说 明 书
机关名称: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口岸管理委员会)

职位名称:规划建设处处长 (港口规划 港口建设 投资计划 港口资源管理 招商引资)
职位代码:
工作项目:
1、组织编制港口规划,对港口岸线等资源依法管理,指导连云港市域沿海港口的开发;
2、组织港口公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3、组织审核港口建设投资计划和建设资金使用计划;
4、对港口建设项目及配套工程进行管理;
5、主持处室全面工作。
工作概述:
本职位在局长和分管局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1、负责组织编制或修订港口中长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和全市沿海港口总体规划以
及港口各专项规划;
2、依据港口总体规划,指导连云港市域沿海港口(包括两翼新辟港区)的开发;
3、负责组织制订沿海港口码头规划并实施管理;负责管理全市沿海港口规划范围内岸线、
陆域和水域的开发利用;
4、负责组织港口公用设施(进出港航道、防波堤、锚地等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5、对港口规划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港口建设项目(包括与其他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
港口建设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进行管理;
6、负责港口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参与港口招商引资工作;
7、协调好内、外部工作关系,对涉及港口规划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工作思路和具体建
议;
8、负责处室目标管理工作。
工作标准:
1、依据《港口法》、《江苏省港口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高效审批;
2、学习国际港口先进科学理念,组织科学编制规划,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港口岸线等资源;
4、依法组织实施和管理港口建设项目;
5、处室工作计划周密,安排合理,带头工作,发挥整体作用。
所需知识能力: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2、有较丰富的港口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组织领导
能力;
3、熟悉政府在港口规划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
4、具有起草、审核重要文稿的能力。
转任和升迁方向:
1、可升任副局长或助理调研员;
2、可转任其他同级职务;
3、可由同级职务人员转任、下一级职务人员升任。

职位名称:规划建设处副处长(港口建设管理 投资计划 招投标监管 港口建设信息 行政处罚)
职位代码:
工作项目:
1、协助处长审核港口建设投资计划,安排建设资金使用计划;
2、对港口建设工程招投标进行指导和监管;
3、审核港口建设项目及配套工程管理中行政审批初步办理意见;
4、审核报送的港口建设信息;
5、审核对违反港口建设管理相关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初步意见。
工作概述:
本职位在处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1、具体负责对港口建设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进行管理,监督港口建设项目履行基本
建设程序;
2、协助处长负责对港口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审批和开工备案、竣工验收管理,审核初步办理意见;
3、会同相关部门对港口规划区内水域填筑新土地的使用或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港口内建设的临时性建筑物和设施、港口设施用途变更进行管理;
4、负责对港口建设工程招投标进行指导和监管;
5、负责实施港口公用设施建设工作;
6、协助处长指导市港口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7、起草港口规划建设情况材料;
8、协助处长就分管工作提出建议或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工作标准:
1、依据《港口法》、《江苏省港口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高效审批;
2、确保港口建设投资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可行;
3、确保招投标工作依法开展;
4、确保港口公用设施建设质量。
5、对分管工作做好计划安排,及时保质保量地组织完成分管工作。
所需知识能力: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2、有较丰富的港口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了解港口生产,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
力;
3、具有起草、审核重要文稿的能力。
转任和升迁方向:
1、可升任处长或主任科员;
2、可转任其他同级职务;
3、可由同级职务人员转任、下一级职务人员升任。

职位名称:规划建设处副处长 (港口规划管理 岸线审批 港口水、陆域管理
项目前期管理 招商引资)
职位代码:
工作项目:
1、协助处长组织编制港口规划,指导连云港市域沿海港口的开发,组织对港口岸线等资源依法管理;
2、协助处长组织港口公用设施的前期研究工作;
3、协助处长参与港口招商引资工作;
4、审核对违反港口规划、岸线管理相关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初步意见。
5、协助处长协调与上级、同级部门和有关研究单位的工作事项。
工作概述:
本职位在处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1、协助处长负责港口中长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和全市沿海港口总体规划以及港口各专项规划的编制、修订、协调和报批工作;
2、负责研究提出连云港市域沿海港口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3、协助处长组织港口岸线使用的审批、审核和转报工作;
3、负责组织陆域和水域的开发利用规划研究工作;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港口规划范围内的
陆域和水域的管理;
4、负责组织航道、防波堤等公用设施的前期研究和必要的基础科研工作,并组织对研究
成果和基础资料整理建立档案;
5、负责组织研究港口公用设施建设、融资和管理等方案;
6、参与港口招商引资工作;
7、协助处长就分管工作提出建议或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工作标准:
1、依据《港口法》、《江苏省港口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高效审批;
2、依据港口总体规划,组织协调有关单位科学编制港口规划;
3、严格管理一体两翼港区的港口岸线等资源;
4、及时组织开展港口公用设施前期研究工作;
5、对分管工作做好计划安排,及时保质保量地组织完成分管工作。
所需知识能力: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2、有较丰富的港口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了解港口生产,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3、具有起草、审核重要文稿的能力。
转任和升迁方向:
1、可升任处长或主任科员;
2、可转任其他同级职务;
3、可由同级职务人员转任、下一级职务人员升任。

职位名称:规划建设处 主任科员 (招投标管理 资质审核 建设市场管理 行政审批)
职位代码:
工作项目:
1、承办港口建设工程招投标和指导和监管工作;
2、承办港口从业单位资质审核工作;
3、承办港口建设市场管理具体工作;
4、承办港口建设项目管理行政审批具体工作;

工作概述:
本职位在处长、副处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1、对港口建设项目招投标进行指导和监管;
2、对进入港区从事水运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资质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3、督促建设单位建立信用档案和对中标单位进行履约考核,逐步建立港口建设市场信用管理体系;
4、依据审定的港口基本建设和改造计划,督促落实执行;
5、承办港口建设项目审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开工备案、竣工验收等管理工作,审
查初步办理意见,并根据领导批示具体承办;
6、承办处室内部政治学习、考勤等具体工作。
7、协助处领导就承办工作提出意见或工作计划并实施。
工作标准:
1、依据《港口法》、《江苏省港口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
2、确保招投标工作依法开展,确保港口建设市场健康有序;
3、文书处理及时、准确,起草文稿规范,文笔流畅;
4、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所承办工作。
所需知识能力: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港口规划建设及经济方面的知识,并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熟悉国家有关的法规政策;
4、具有起草、审核重要文稿的能力。
转任和升迁方向:
1、可升任处长或助理调研员;
2、可转任其他同级职务;
3、可由同级职务人员转任、下一级职务人员升任。

职位名称:规划建设处 规划管理岗科员(规划组织协调 规划报批 规划管理 行政处罚)
职位代码:
工作项目:
1、承办编制规划组织协调具体工作;
2、承办规划报批过程各项具体工作;
3、承办规划实施和管理具体工作;
4、对违反规划的行为提出行政处罚初步处理意见。
工作概述:
本职位在处长、副处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1、承办中长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和全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
划的编制、修订、协调和报批工作,做好衔接沟通工作;
2、承办制订规划并监督实施;对使用规划范围内的陆域和水域的申请
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初步办理意见;
3、承办组织航道、防波堤等公用设施的前期研究和必要的基础科研工作,并对研究成果
和基础资料整理建立档案;
5、承办组织开展进出港航道等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落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融资和管理等实施方案;
6、承办招商引资相关工作。

❹ 江苏省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2018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保护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从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海域内从事渔业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和渔业船舶设计、修造、使用、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海域内渔业港口、渔业船舶的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和管辖海域内渔业港口、渔业船舶的管理工作。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监督管理职权,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依法负责渔业船舶检验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相关管理工作。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渔业港口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渔业港口建设、维护以及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与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协调管理机制,提高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监督管理水平。第二章渔业港口规划与建设第五条渔业港口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制,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规划、防洪规划、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协调。
渔业港口规划包括渔业港口布局规划和渔业港口总体规划。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会同省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编制全省渔业港口布局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渔业港口布局规划和渔业生产实际,会同相关部门编制本地区渔业港口总体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渔业港口总体规划需要报请国家审批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第七条渔业港口建设应当符合渔业港口布局规划和渔业港口总体规划。
渔业港口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当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价。需要进行防洪评价等其他评价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进行。
渔业港口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渔业港口辅助性设施,应当与渔业港口建设同步施工,并保证按期投入使用。第八条渔业港口建设使用土地和水域,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土地、海域使用、河道和航道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第九条渔业港口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经营渔业港口。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成立开发机构,投资开发建设渔业港口。建成的渔业港口可以出租给渔业港口经营人经营。开发机构收取的租金,用于渔业港口的维护和发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投资方式,依法确定渔业港口的建设经营单位,并与其签订经营协议,规定相关的权利义务。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与渔业港口相配套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等设施,保障渔业港口的正常运行。第十二条渔业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场所,应当符合渔业港口总体规划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消防、环境保护的要求,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第十三条渔业港口的认定,由渔业港口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本级人民政府确认后,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渔业港口的性质和功能。
确需改变渔业港口的性质和功能的,应当经渔业港口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确认,并根据渔业生产实际情况新建同等规模和功能的渔业港口后,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其中改变土地、水域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❺ 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名管理,推进地名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内外交往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销名,标准地名的使用、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历史地名的保护、地名公共服务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名,是指具有特定方位、一定范围的地理实体的专用名称,包括:

(一)山脉、丘陵、山峰、河流、湖泊、海湾、岛屿、礁石、沙洲、滩涂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二)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等行政区划名称,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名称;

(三)自然村、住宅区、区片等居民地名称;
(四)路、街、巷(里、弄、坊)等名称;

(五)高层建筑、商业中心等大型建筑物(群)名称;

(六)开发区、工业园区、保税区、农场、林场、渔场、盐场、油田、矿山等专业经济区名称;

(七)台、站、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桥梁、隧道、河道、水库、渠道、堤坝、水(船)闸、泵站等专业设施名称;

(八)公园、广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历史古迹、纪念地等休闲旅游文化设施名称;

(九)门楼牌号(含门号、楼栋号、楼单元号、户室号);

(十)具有重要方位意义的其他名称。

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是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个体的专有名词,通名是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名词。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名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地名的管理、历史地名的保护、地名公共服务等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全省地名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主管部门。地名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地名工作的协调机构,其日常工作由民政部门承担。

公安、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海洋渔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地名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本辖区的地名管理具体事务,业务上接受县级地名主管部门的指导。第六条设区的市和县(市)地名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乡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级行政区域的地名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水利、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涉及地名命名的,应当与地名规划确定的名称相衔接。第二章地名的命名、更名与销名第七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不得损害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二)不得破坏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三)符合地名规划;
(四)反映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等地方特色;

(五)尊重当地居民意愿,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六)维护地名稳定性。第八条地名的命名,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以本行政区域以外或者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作行政区划名称的专名;

(二)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专名一般应当与驻地主地名一致;

(三)新建、改建的路、街、巷(里、弄、坊)等名称,应当体现层次化、序列化;

(四)用地名命名的专业设施名称,其专名应当与当地主地名一致;

(五)禁止使用当代人名、国家领导人名、外国人名、外国地名和外文音译词命名地名;

(六)禁止使用企业名、商标名、产品名命名地名。第九条下列地名不得重名,并避免使用字形混淆、字音相同的词语:

(一)省内主要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

(二)省内乡镇的名称(历史上已形成的除外);

(三)同一设区的市内街道办事处的名称;

(四)同一县(市、区)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名称(历史上已形成的除外);

(五)同一设区的市市区内、同一县(市)内住宅区、区片、路、街、巷(里、弄、坊)、桥梁、隧道、大型建筑物(群),以及公共场所、休闲旅游文化设施的名称。

❻ 江苏省上下外国船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外开放港口的管理,维护正常工作、生产秩序,保障上下外国船舶的人员和在港外国船舶及其在船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因装卸物品、维修作业、参观访问、执行公务等事由上下外国船舶的管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上下外国船舶管理工作坚持维护安全、高效便捷、规范有序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加大边防检查基础设施投入,落实口岸限定区域划定,配备边防检查警务辅助力量,保障上下外国船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第五条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上下外国船舶的行政许可、证件查验、监护巡查等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口岸管理部门负责协调上下外国船舶管理的相关工作。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海事、公安、交通运输、国家安全、外事、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和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上下外国船舶管理的相关工作。
从事港口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经营等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上下外国船舶管理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第六条对在维护上下外国船舶管理秩序,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贩毒、走私、妨害国(边)境管理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七条因装卸物品、维修作业、参观访问等事由需要上下外国船舶的人员,应当申请办理上下外国船舶许可证件。第八条申请人申请办理上下外国船舶许可证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与申请事项无关的材料。第九条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在办证场所或者网上服务平台公开上下外国船舶许可申请材料目录和示范文本等信息。第十条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上下外国船舶许可申请,经审查属于受理范围的,按照下列情况分别办理:
(一)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并出具加盖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第十一条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受理的上下外国船舶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签发上下外国船舶许可证件的决定。决定签发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签发的上下外国船舶许可证件期限;决定不予签发的,应当说明理由。第十二条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根据上下外国船舶许可申请审查工作的实际需要,可以向相关单位核实上下外国船舶管理的有关信息。第十三条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根据实际,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网上服务平台,推进证件网上办理,优化申请、审核、发证等流程,为上下外国船舶的相关人员提供便利。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上下外国船舶许可证件。第十五条下列人员执行公务时,着制服并出示工作证件的,可以上下外国船舶;因工作需要不便着制服的,经所在单位通知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后,凭工作证件上下外国船舶:
(一)口岸检查检验机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检查、检验单位的工作人员办理检查、检验手续;
(二)港口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执法办案;
(三)消防工作人员实施消防监督;
(四)海事法院工作人员办案。
医务人员急救病、伤员时,经有关单位或者船舶负责人通知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后,可以上下外国船舶。
消防工作人员扑救火灾时,可以上下外国船舶,但应当及时通知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其他需要上下外国船舶的人员,经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后,可以上下外国船舶。第十六条上下外国船舶的人员应当携带有效证件,自觉接受查验和管理。

❼ 江苏省水域治安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域治安管理,维护水域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及其岸坡临水一侧区域,以及岸坡两侧从事水上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的治安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水域治安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单位参与水域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群防群治,将水域治安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配备与水域面积、治安管理任务相适应的警力和装备。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域治安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协调相关单位开展水域治安防范工作;
(二)对船舶、水域相关场所及其从业人员进行治安管理;
(三)查处水域治安案件,处置水域治安突发事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长江航运公安机关所属公安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水域治安管理工作。第五条交通运输、水利、渔业、农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水域治安管理工作。第六条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协助维护水域治安秩序。
对制止、举报违反水域治安管理行为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奖励。第二章水域治安防范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水域治安联动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建设水域治安防控体系,共享信息数据,研究水域治安情况,解决水域治安管理重大问题,维护水域治安秩序。
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海事、航道、港口、渔政渔港等管理机构以及环境保护、水利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水上巡逻防控机制,加强联合巡防和查处水域违法行为的协调配合,提高水域治安动态防控能力。第八条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船舶集中停靠等治安情况复杂水域建设公安检查站或者警务工作站,配备必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救生设施和警务装备,开展水域治安巡逻、检查。第九条水域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和突发事件、重大治安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或者明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治安保卫人员。第十条用于水上长途客运、长途旅游的船舶和公路渡口的渡船,应当具备下列治安安全条件:
(一)配备应急照明装置,设置紧急疏散指示标志,在醒目位置张贴安全须知;
(二)配备必要的水上救生人员、设施、器材和医疗救护人员;
(三)配备必要的治安保卫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治安安全条件。第十一条水域游览、游乐场所应当具备下列治安安全条件:
(一)出入口通道分开设置,营业时间保持畅通,并配备应急照明装置;
(二)在醒目位置张贴安全须知,在危险水域、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三)设置广播设施,配备必要的水上救生人员和设施;
(四)配备必要的治安保卫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治安安全条件。第十二条从事水上货运、物流运营的经营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对承运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如实登记客户身份信息和承运物品品名、种类、数量等信息。对禁止运输、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不得运输。第十三条从事水上长途客运和长途旅游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对旅客身份进行查验,如实记录旅客登船情况。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第十四条公路渡口的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配备相应的安全检查设备、设施,加强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
乡镇渡口的经营者或者设置者,应当在渡船上配备必要的消防和救生设施。第十五条港口的经营者,应当在车辆出入口、仓库、堆场、装卸区、船舶停靠区等重点部位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并配备专门人员对出入港口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查验。第十六条饮用水源取水口、公路渡口、危险品码头的经营管理单位等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应当设置与治安保卫工作相适应的技术防范设施和实体防范设施。
鼓励和引导水域其他有关单位设置视频监控设备或者其他技术防范设施,并接受公安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❽ 江苏省水路交通运输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运资源,维护水路交通运输秩序,保障水路交通运输安全,促进水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水路交通运输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路交通运输,包括航道、港口的规划、建设、养护与保护,港口经营和水路运输经营,水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活动。第三条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应当遵循统筹协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安全畅通、高效便民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路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将水路交通运输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水路交通运输管理,提升航道、港口公用基础设施以及与港口配套的集疏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发挥水路交通运输的绿色节能优势,促进水路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具体负责水路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水路交通运输相关工作。第二章规划、建设与养护第六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将航道、港口、水路运输发展和水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内容,统筹纳入本行政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支持和保障水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第七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贯彻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发展战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需要,满足和保障水运发展、水路交通运输安全、防洪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需求,依据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依法编制航道、港口规划。第八条省航道规划包括干线航道网规划和支线航道网规划。干线航道网规划由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省发展和改革、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编制;支线航道网规划由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会同省发展和改革、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编制。

航道发展规划技术等级应当适度超前,并在航道规划中明确。航道现状技术等级由设区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组织评定,报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核定并公布。第九条港口规划包括港口布局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港口布局规划包括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和内河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应当符合港口布局规划。

港口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港口总体规划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备案。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港口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第十条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础设施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其建设、养护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养护资金。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预算资金;

(二)国家和省明确用于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社会资本投资;

(四)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的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资金。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可以向过往船闸的船舶收取船舶过闸费,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环保设施等建设计划和项目的协调,具备联合建设条件的,应当统筹利用建设资金,兼顾航道、港口、水利、市政、渔业、文化旅游等功能,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第十一条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用海应当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用地、用海计划中安排。

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划拨方式取得。沿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做好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征收补偿工作。

❾ 除宪法外还有什么法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英文版)
·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残疾人权利公约
·宗教事务条例

::更多法规::

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裁判文书中如何引用刑法修正案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江苏量刑指导规则(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危害军事通信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更多法规::

民商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更多法规::

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关于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律师事务所收费程序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
·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信访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国家赔偿案件文书样式(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伤残抚恤管理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公证程序规则
·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乡村医生考核办法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无线电台执照管理规定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退耕还林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
·土地复垦规定
·植物检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殡葬管理条例
·地名管理条例
·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城建监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出版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
·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
·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抚恤办法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抚恤办法
·革命烈士褒扬条例
·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
·强制戒毒办法
·收容教育所管理办法
·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
·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专利代理条例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

·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旅行社条例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
·香港澳门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
·道路机动车辆产品检测工作监督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军服管理条例
·环境行政复议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立法工作管理规定
·农药管理条例
·执业兽医管理办法
·乡村兽医管理办法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
·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
·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出口许可证签发工作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财政监督检查案件移送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程序规定
·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
·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
·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
·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草原防火条例
·森林防火条例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办法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联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
·证券期货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国土资源部立法工作程序规定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
·个体工商户验照办法
·工商行政管理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服务管理规定
·游艇安全管理规定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出入境检验检疫查封、扣押管理规定
·计量比对管理办法
·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公安部现行有效规章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注册管理办法
·机动车登记规定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
·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
·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
·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
·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发放办法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核查办法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
·房屋登记办法
·国务院工作规则
·国际航班载运人员信息预报实施办法
·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公安部关于规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名称的意见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
·车辆产品检测工作监督管理规定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印刷品及音像制品监管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
·土地调查条例
·江苏省港口条例
·护士条例
·危险废物出口核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
·土地登记办法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
·药品召回管理办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签发管理办法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
·江苏省电力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粮食行政复议工作规程(试行)
·取得内地法律职业资格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内地从事律师职业管理办法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动产抵押登记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
·保险公司总精算师管理办法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复议办法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提存公证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
·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
·同业拆借管理办法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港口建设管理规定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
·洗染业管理办法
·食盐专营办法
·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
·航道建设管理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人民检察院枪支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
·卫生信访工作办法
·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
·药品广告审查办法
·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程序规定
·处方管理办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残疾人就业条例
·检举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奖励暂行办法
·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
·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
·血站管理办法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卫生部关于印发《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的通知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
·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
·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临时入境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规定
·个人外汇管理办法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警车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国家旅游局行政许可实施暂行办法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
·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英文版)
·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
·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复议实施办法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
·水行政许可听证规定
·地方志工作条例
·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
·江苏省信访条例
·国务院信访条例(英文版)
·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
·江苏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试行)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
·企业年度检验办法
·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艾滋病防治条例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互联网站管理工作细则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直销管理条例
·禁止传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冻结资金帐户、证券帐户的若干规定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电力监管条例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法律援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教师资格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❿ 徐州市港口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港口建设、经营和管理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江苏省港口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市、县(市)、铜山区、贾汪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港口管理机构具体实施港口管理工作。
人民政府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港口相关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公用码头建设和经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第五条鼓励建设绿色环保、低碳生态型港口,新建、改建、扩建港口应当配备港口岸电、防尘等节能环保设施。第六条鼓励建设集口岸通关、公共信息、综合物流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实现港口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第二章港口规划与建设第七条港口规划的制定、港口建设和港口岸线使用依照港口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第八条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编制港口周边区域的相关规划时应当考虑发展港口物流和临港工业功能,征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意见。第九条港口建设项目的评价、审批、监督和竣工验收应当按照港口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从事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第十条市、县(市)、铜山区、贾汪区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政府投资建设的港口公用航道、锚地等基础设施维护所需的费用。
市、县(市)、铜山区、贾汪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港口建设发展需要,组织建设与港口相配套的航道、铁路、公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第三章港口经营管理第十一条从事港口经营,应当依法取得港口经营许可。第十二条申请从事港口经营,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有与经营范围、规模相适应的港口设施、设备;
(三)有与经营规模、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三条申请从事港口经营,应当提交下列相应文件和资料:
(一)港口经营业务申请书;
(二)办公用房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三)港口码头、储罐、环保设施、消防设施等固定设施的竣工验收证(明)书以及港口岸线使用批准文件;
(四)负责安全生产的主要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五)符合第十二条规定条件的其他文件和资料。第十四条从事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危险货物港口经营资质。第十五条港口经营人应当按照许可的经营范围和经营区域从事港口经营。
变更办公地点、法定代表人等内容,应当向原许可机关备案;变更经营范围,应当依法重新办理港口经营许可手续;停业或者歇业,应当提前三十日书面告知原许可机关。第十六条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港口经营人信用考核体系,并将考核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第十七条港口经营人应当在经营场所公示其经营范围、收费标准、办事流程、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第十八条港口经营人不得为无营运资质船舶、车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的船舶、车辆提供服务,不得超过船舶、车辆的核定载重线或者核定载货量配载。第十九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法在河道、堤岸利用浮吊船等移动设备从事货物装卸作业。第二十条港口经营人从事港口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港口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第二十一条港口经营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如实报送统计资料。第四章港口安全与监督管理第二十二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辖区内港口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港口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港口规划的实施、港口岸线使用、港口建设和经营、安全生产等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第二十三条港口经营人对港口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建立健全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加强港口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热点内容
上海市法院文员 发布:2025-01-20 05:17:23 浏览:320
法院执行情况 发布:2025-01-20 05:12:55 浏览:475
新浪微博法院 发布:2025-01-20 04:56:08 浏览:697
公司与股东的法律关系 发布:2025-01-20 04:54:37 浏览:956
婚姻法的出台时间 发布:2025-01-20 04:54:35 浏览:992
保证法规 发布:2025-01-20 04:37:28 浏览:259
行政法学历年试题 发布:2025-01-20 03:46:34 浏览:516
法官和律师座谈 发布:2025-01-20 03:38:35 浏览:220
劳动法就是个 发布:2025-01-20 02:46:29 浏览: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云 发布:2025-01-20 02:37:57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