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专卖实施条例
A. 百度百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是错误,怎么办
你可以点标题右侧的 “编辑”按钮,修改为正确内容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修订后原实施条例是否有效
烟草专卖来法修正后,实自施条例应跟随修正,未来得及修正的实施条例未经废止即继续有效,但与修订后的烟草专卖法条文相冲突的,应以修订的法律条文为准。
烟草专卖许可证分为:
(一)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二)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
(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四)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
C.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的烟草专卖许可证有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烟草专卖法》及本条例的规定,发放回烟草专卖答许可证和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并实施管理。
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企业、个人进行检查。经检查不符合《烟草专卖法》和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可以责令暂停烟草专卖业务、进行整顿,直至取消其从事烟草专卖业务的资格。
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制定。
(3)烟草专卖实施条例扩展阅读:
申请领取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证。
申请领取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进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应当向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第(三)项第二个:有与住所相独立的固定经营场所
新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申 请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应当有与 住所相独立的固定经营场所。本条的立法目的主要 o是为了解决当前住所和经营场所相连,给监督检查工作造成不便的问题。 所谓相独立,应当是经营场所自成一体,不与其他场所有直接联系。笔者认为相独立的固定经营场所应当排除两种情况。一是住所与经营场所混用,既在此经营又在此生活居住(如果该场所仅为经营人员看门时居住,主要用途是用作经营,在经营时间应当认定属于经营场所);二是住所与经营场所连接,在农村表现为前店后家,并且店家之间有后门相连,在城镇表现为一楼经营烟草专卖品二楼住宿生活。许多不法商贩利用店家相连,检查人员又可望而不可及的情形,往往在住所藏污纳垢,给渠道外卷烟和假冒走私烟留下了不法通道。 当然,店家不分是长期形成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难度相当大,特别是在农村前店后家几乎是普遍现象,一下子把后门堵掉可能会引起不少矛盾。但是难解决并不等于“不能解决”,首先专卖机关在申请人申请时就应让申请人在申请书中作出承诺,并在现场勘察中对申请书中标明的营业面积和位置进行仔细核实界定,为烟草专卖执法检查提供了抓手。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以理服人,取得零售户的理解和支持;第三要抓住许可证申请、变更、延续等时机,对具备解决条件的集中解决。 应当注意,本条规定部分解决了检查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化解了检查人员的执法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专卖管理人员可以放心大胆的对住宅进行检查,在检查时仍然应当注重程序,把握分寸,避免造成执法犯法的现象发生。
E.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七届第4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1991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
1991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公布 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行烟草专卖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烟草专卖品是指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
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统称烟草制品。
第三条 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
第四条 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烟草专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的烟草专卖工作,受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为主。
第五条 国家加强对烟草专卖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烟草制品的质量,降低焦油和其他有害成份的含量。
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第六条 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烟草专卖管理,应当依照本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烟叶种植和烟草制品生产给予照顾。
第二章 烟叶的种植、收购和调拨
第七条 本法所称烟叶是指生产烟草制品所需的烤烟和名晾晒烟,名晾晒烟的名录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未列入名晾晒烟名录的其他晾晒烟可以在集市贸易市场出售。
第八条 烟草种植应当因地制宜地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优良品种经全国或者省级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批准后,由当地烟草公司组织供应。
第九条 烟叶收购计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部门根据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的计划下达,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
烟草公司或者其委托单位应当与烟叶种植者签订烟叶收购合同。烟叶收购合同应当约定烟叶种植面积。
烟叶收购价格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等定价的原则制定。
第十条 烟叶由烟草公司或者其委托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购标准、价格统一收购,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
烟草公司及其委托单位对烟叶种植者按照烟叶收购合同约定的种植面积生产的烟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分等定价,全部收购,不得压级压价,并妥善处理收购烟叶发生的纠纷。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烟叶、复烤烟叶的调拨计划由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的烟叶、复烤烟叶的调拨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部门下达,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
烟叶、复烤烟叶的调拨必须签订合同。
第三章 烟草制品的生产
第十二条 开办烟草制品生产企业,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其分立、合并、撤销,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注销登记手续。未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准登记。
第十三条 烟草制品生产企业为扩大生产能力进行基本建设或者技术改造,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卷烟、雪茄烟年度总产量计划由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烟草制品生产企业的卷烟、雪茄烟年度总产量计划,由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的计划,结合市场销售情况下达,地方人民政府不得向烟草制品生产企业下达超产任务。烟草制品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销售情况,需要超过年度总产量计划生产卷烟、雪茄烟,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全国烟草总公司根据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的年度总产量计划向省级烟草公司下达分等级、分种类的卷烟产量指标。省级烟草公司根据全国烟草总公司下达的分等级、分种类的卷烟产量指标,结合市场销售情况,向烟草制品生产企业下达分等级、分种类的卷烟产量指标。烟草制品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在该企业的年度总产量计划的范围内,对分等级、分种类的卷烟产量指标适当调整。
第四章 烟草制品的销售和运输
第十五条 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的企业,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第十六条 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的企业或者个人,由县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上一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审查批准发给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已经设立县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地方,也可以由县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发给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第十七条 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按卷烟等级选定部分牌号的卷烟作为代表品。代表品的价格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卷烟的非代表品、雪茄烟和烟丝的价格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国家制定卷烟、雪茄烟的焦油含量级标准。卷烟、雪茄烟应当在包装上标明焦油含量级和“吸烟有害健康”。
第十九条 禁止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播放、刊登烟草制品广告。
第二十条 卷烟、雪茄烟和有包装的烟丝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生产、销售。
禁止生产、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
第二十一条 烟草制品商标标识必须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非指定的企业不得印制烟草制品商标标识。
第二十二条 托运或者自运烟草专卖品必须持有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机构签发的准运证;无准运证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第二十三条 邮寄、异地携带烟叶、烟草制品的,不得超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限量。
第二十四条 个人进入中国境内携带烟草制品的,不得超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限量。
第五章 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的生产和销售
第二十五条 生产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的企业,必须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本法所称烟草专用机械是指烟草专用机械的整机。
第二十六条 生产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计划以及与烟草制品生产企业签订的订货合同组织生产。
第二十七条 生产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的企业,只可将产品销售给烟草公司和持有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烟草制品生产企业。
第六章 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规定,管理烟草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第二十九条 经营烟草专卖品进出口业务、经营外国烟草制品寄售业务或者在海关监管区域内经营免税的外国烟草制品购销业务的企业,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
持有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进货、销售、库存的计划和报表。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擅自收购烟叶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违法收购的烟叶;数量巨大的,没收违法收购的烟叶和违法所得。
第三十一条 无准运证或者超过准运证规定的数量托运或者自运烟草专卖品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和违法所得。
承运人明知是烟草专卖品而为无准运证的单位、个人运输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异地携带烟叶、烟草制品,数量较大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 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烟草制品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或者烟草专用机械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上述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第三十三条 无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关闭或者停止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第三十四条 无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烟草专卖品进出口业务、外国烟草制品寄售业务或者免税的外国烟草制品购销业务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上述业务,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第三十五条 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第三十六条 生产、销售没有注册商标的卷烟、雪茄烟、有包装的烟丝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罚款。
生产、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非法印制烟草制品商标标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销毁印制的商标标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第三十八条 倒卖烟草专卖品,构成投机倒把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倒卖的烟草专卖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前款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第三十九条 伪造、变造本法规定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经营许可证等许可证件和准运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买卖本法规定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经营许可证等许可证件和准运证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前两款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第四十条 走私烟草专卖品,构成走私罪的,依照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走私烟草专卖品,数额不大,不构成走私罪的,由海关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前款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第四十一条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烟草专卖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拒绝、阻碍烟草专卖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二条 人民法院和处理违法案件的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私分没收的烟草制品,依照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和处理违法案件的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购买没收的烟草制品的,责令退还,可以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复议机关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四十六条 本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1983年9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烟草专卖条例》同时废止。
F.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1997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版223号发布根据2013年7月18日《权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第五十二条对检举烟草专卖违法案件的有功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此条例对于奖励未具体说明,各省市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额度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奖励为烟草总价值大20%。
G. 烟草专卖法和实施条例有什么区别
烟草专卖法的制定主体
根据《立法法》(法律)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专表大会和全属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烟草专卖法》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制定主体
根据《立法法》(法律)第五十六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烟草专卖法》第四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制定行政法规。
通常适用的行政相关法律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
1、宪法;
2、法律《烟草专卖法》;
3、行政法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4、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等;
6、政府规章;
7、单行条例。
H.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是什么时候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于1997年7月3日颁布并实施,于2013年7月18日修正。
I.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37条第二款违反怎么处理
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可处以进货总额的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并且,违反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行为只是违法行为,只追究行政责任,并不判刑,但如果情节比较严重,涉及到了刑法的相关条款,这就要追刑了。
关于该法律法规,在http://tieba..com/p/4337247758可以去与律师交互去探讨可以弄清楚
J. 违反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23条第二款会受到什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行政法规)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违法行为,简称叫: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
其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行政法规)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和《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行政规章)第三十条规定。
在当事人或者持证人的其行为确凿的情况下,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对其违法行为,可以给予如下行政处罚和行为罚:
1、行政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行政法规)第五十六条规定,没收违法行为人对其违法行为所获得的违法所得,并且可处以对违法物品进货(涉案物品或案值)总额的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2、行政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行政法规)第十四条第一款和《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行政法规)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责令持证人暂停烟草专卖业务、进行整顿,直至取消其从事烟草专卖业务的资格。
行政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的行为作出,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取消其从事经营资资格等行政决定,是种行为罚或者叫能力罚。其含义为: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方(指违法行为人或者当事人依法开展的某种经营业务)所采取的限制或剥夺其特定行为能力或资格的一种处罚措施。简称:行为罚或叫能力罚。此罚共有:停产停业(指生产企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等两种结论。
针对停产停业或暂扣许可证、执照是指:指因持证人的单一行为,已违反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规章等规定,因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持证人的行为,给予在一定期限内,终止或限制持证人所依法持有证照所允许范围内的特定活动的权利或资格。持证人在逾期限内不改正或继续从事特定活动的,发证机关有权依法取消其从事经营业务的资格。因此此种罚是比行政处罚更加严厉的一种限制罚。
最后建议当事人,到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遵守或履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法律)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内容规定,对其违法行为做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不要因某种态度或行为,导致让立案调查部门在调查取证期间带来困扰或激化,导致对其行为,启动第二种处罚程序。如果发证机关启动第二种程序的话,肯对话带来持证人或当事人的重大经济损的。太犯不上了。
(以上内容仅对单一的行政处罚。除涉案物品或涉案案值,已达到追究刑事责任事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