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条例
Ⅰ 延安市实施《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办法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实施《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负总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机构和人员,协助做好本辖区内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第四条本市设立市革命旧址保护委员会,负责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市革命旧址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机构,为日常办事机构。市革命旧址保护委员会工作职责,由市人民政府规定。
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革命旧址保护委员会,确定办事机构,负责革命旧址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第五条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机构组织开展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编制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革命旧址保护项目的编制、申报、审核、建设、管理工作;
(三)指导、督促、检查革命旧址、博物馆及相关设施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四)监督、指导革命旧址的安全和执法工作;
(五)法律法规、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机制,依法统筹有关资金,用于革命旧址保护的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用于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财政拨款应当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对革命旧址分布广、数量多、财政较为困难的县(市、区),市人民政府可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予以补贴。
革命旧址保护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革命旧址保护考核评价制度,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本市的革命旧址保护状况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
革命旧址保护工作应当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第八条市革命旧址保护委员会建立督察制度,对本级革命旧址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和下级革命旧址保护委员会履职情况开展督察,发现问题的,责令改正,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约谈、通报,并向有关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提出对该部门、单位负责人的处理建议。第九条市、县(市、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可以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开展询问、质询等方式,对革命旧址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革命旧址保护工作。第十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教育所属人员增强革命旧址保护意识,协助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及革命旧址管理部门做好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村民会议、居民会议可以依法制定保护革命旧址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第十一条新闻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革命旧址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的宣传,对破坏革命旧址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第二章保护与管理第十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革命旧址实行名录管理。
革命旧址保护名录包括已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旧址、已核定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革命旧址以及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革命旧址。第十三条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机构、县(市、区)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编制和更新本行政区域内的革命旧址保护名录,并向社会公布。
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机构、县(市、区)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专项调查和研究,依法将具有价值的革命旧址,及时纳入革命旧址保护名录。
未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革命旧址,任何组织和个人认为应当列入革命旧址保护名录的,可以向革命旧址所在地县(市、区)文物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第十四条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机构、县(市、区)文物主管部门应当自革命旧址列入保护名录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自通知之日起,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不得擅自改变革命旧址原貌。
Ⅱ 延安市国家地质公园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国家地质公园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地质公园)包括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的设立、调整和撤销,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审批。第三条地质公园应当以保护地质遗迹为重点,坚持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第四条地质公园内的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公园工作的领导,将地质公园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依法制定地质公园规划,统筹解决地质公园保护和合理利用等重大问题。第六条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地质公园的监督管理。生态环境、发展和改革、公安、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文物、应急管理、城市管理执法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地质公园保护的相关工作。第七条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地质公园的保护、利用、管理等工作。第八条编制地质公园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和国土空间规划。
地质公园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与地质公园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地质公园规划。
编制地质公园规划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必要时可以组织听证。
规划编制完成后按照相关程序申请评审,审核通过后,由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第九条市、县(市、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可以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检查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询问和质询等方式,对地质公园保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第十条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赠、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参与地质公园保护、利用、管理和监督工作,促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地质公园保护能力与科学利用水平。第二章保护与利用第十一条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依法确定的地质公园保护范围和保护界限,设立碑石、界标。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移动、破坏。第十二条地质公园内不得有破坏地质遗迹、自然和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下列行为:
(一)砍伐、放牧、狩猎、捕捞、烧荒、采药;
(二)开山、攀岩、开垦、爆破、开矿、采石、挖沙、取土;
(三)围堵或者填塞河道、山泉、瀑布;
(四)在景物、设施上刻划、涂污;
(五)擅自采集、发掘标本和化石;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第十三条按照土地使用功能的差别和地质遗迹保护的要求,地质公园可划分为地质遗迹景观区、自然生态区、人文景观区、综合服务区、居民点保留区等功能区。第十四条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实行分级保护管理,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可分为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
特级地质遗迹保护区,不得设立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建筑设施,禁止游客进入,以保护和科研为目的的人员经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进入。
一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可以设置必要的游赏步道和相关设施,不得破坏地质遗迹,必须与景观环境协调,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禁止机动交通工具进入。
二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可以设立少量的、与景观环境协调的旅游服务设施,不得修建破坏地质遗迹或者影响景观的建筑。
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可以设立适量的、与景观环境协调的旅游服务设施,不得破坏地质遗迹或者影响景观,不得修建楼堂馆所、游乐设施等大规模建筑。第十五条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分级保护管理范围:
(一)一级保护区为主瀑区所在的飞瀑河段地质遗迹景区,其范围为黄河西岸在东西方向上由岸边向西延伸约200米,在南北方向上划定为主瀑区西岸长300米的范围之内;
(二)二级保护区为黄河河谷十里龙槽西岸北起侧瀑区地点,南至黄河铁桥河谷西岸,长度为4.6公里,东西宽度为350米的范围;
(三)三级保护区为由龙王辿至孟门山以西黄河西岸谷坡三叠系中三叠统二马营组地层裸露的全部遗迹保护区。
Ⅲ 延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制定地方性法规活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陕西省地方立法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延安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改、废止、解释以及相关立法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制定地方性法规遵循下列原则:
(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陕西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二)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实事求是,突出地方特色;
(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四)科学合理公正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地方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五)地方性法规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第四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就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下列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本市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三)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国家、本省尚未制定法律或者法规,需要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五条规定本市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部分补充或者修改,但不得同该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第六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机制,发挥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第二章立法 计划编制与法规草案起草第七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等形式,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
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广泛征集意见,科学论证评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确定立法项目,提高立法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年度立法计划应当与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年度立法计划相协调,并征求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意见。年度立法计划执行过程中临时需要增加立法项目的,应当事先与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沟通。
年度立法计划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编制,经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
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的要求,督促年度立法计划的落实。第八条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申报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年度立法计划的立法项目,应当按照规定提出制定该地方性法规的可行性报告、法规草案建议稿和相关材料。市人民政府应当对提出的地方性法规计划项目建议进行研究,形成市人民政府下一年度地方性法规计划项目建议,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年度立法计划的立法项目,应当确定地方性法规的提案人和提请审议时间。未按时提请审议的,提案人应当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书面说明。第九条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年度立法计划的安排,按照起草工作要求,做好有关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
有权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的机关或者人员可以组织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
其他有关机关、组织、公民可以向有权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的机关或者人员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建议稿。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提前参与有关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草案起草工作;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规草案,可以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
专业性较强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可以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起草工作,或者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起草。第十条提案人提出的法规案,应当附有法规草案文本及其起草说明,并提供必要的参阅资料。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制定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关依据,法规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以及起草过程中对重大分歧意见的协调处理情况。
Ⅳ 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2020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退耕还林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退耕还林成果保护应当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协调、严格管理的原则。第四条退耕还林成果保护实行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县(市、区)人民政府是退耕还林成果保护工作的主体。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保障退耕还林成果所需资金投入,并逐级落实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目标责任。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所需经费列入市、县(市、区)财政预算。
市、县(市、区)林业、发改、财政、国土、农业、水务、环保、扶贫、畜牧、公安等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有关工作。第五条乡(镇)人民政府设林业工作站或者专(兼)职林业工作人员,在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林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相关事业单位行使有关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的行政处罚权。第六条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重视退耕还林成果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第七条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做好退耕还林成果保护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将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纳入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第九条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和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第二章成果保护第十条退耕还林成果保护以村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名以上专(兼)职管护人员。
管护人员由乡(镇)人民政府委任、考核。薪酬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
管护人员应当不定期巡查,发现破坏退耕还林成果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第十一条退耕还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经营权人应当履行管护义务。第十二条退耕还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经营权人应当按照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完成植树造林、幼林抚育管护、补植补造等工作,确保达到国家验收标准,达不到验收标准的,待验收合格后发放相应补助。
退耕还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经营权人不按规定补植补造的,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补植补造,费用由退耕还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经营权人承担。第十三条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机制,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增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功能。第十四条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退耕还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经营权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补植补栽、森林抚育管理等工作。
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林分结构调整,提升生态系统健康与永续发展水平。第十五条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征用、占用退耕还林地的现场勘验、审核审批、监督管理等工作,依法查处非法征用、占用退耕还林地的行为。第十六条资金补助期满后,在不破坏整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退耕还林地承包经营权人或者经营权人可以依法对其所有或者经营的林木进行采伐。
退耕还林地承包经营权人或者经营权人是伐区采伐作业和迹地更新的责任主体。采伐作业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周边植被破坏,并及时更新造林、恢复植被。第十七条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森林防火需要,建设森林火险监测和预报台站,建立联合会商机制,及时制作发布森林火险预警预报信息。
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内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检验检疫、防治督查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业务培训等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内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Ⅳ 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陕北历史文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和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延安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黄帝传说故事、木兰传说等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陕北方言;
(二)黄帝陵祭典、陕北过大年等传统礼仪、节庆;
(三)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道情、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壶口斗鼓、洛川蹩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子长唢呐、延川剪纸、黄陵面花等传统艺术;
(四)陕北窑洞营造、甘泉豆腐与豆腐干制作、木器装饰雕刻等传统工艺;
(五)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第四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权责明确、突出重点、属地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注重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原则。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调查、研究、保护、保存、传承、传播、濒危项目抢救等工作和代表性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体育、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市场监督管理、商务、民族宗教事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第二章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具体调查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并将调查报告、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等汇交文化主管部门。第八条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综合运用图片、文字、音像、数字化等形式,建立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状况,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第九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符合下列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三)具有在一定群体或者地域范围世代相传的特点,仍以活态形式存在;
(四)具有鲜明特点,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对传承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第十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可以向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可以向市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提出建议或者推荐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
(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
(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
(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实物、图片、音像等资料。
Ⅵ 延安市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延安市市区、县(区)城市建成区的市容市貌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城市市容市貌,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城市道路及相关公共设施,车辆及其相关设施,灯饰,广告设施与标识,园林绿化,施工场地,公共水域及公共空间等构成的城市容貌。第四条延安市城市管理局是城市市容市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市容市貌的组织、协调、服务、监督、检查和考核等工作。
县(区)人民政府或者县(区)人民政府指定的市容市貌管理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建制镇人民政府,按照市、县(区)人民政府规定的管理权限和范围,负责有关的市容市貌管理工作。
公安、民政、司法、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建、规划、交通、水务、商务、卫生计生、人民防空、食品药品监管、工商、文物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市容市貌规划、建设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考核机制,保障市容市貌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第六条城市市容市貌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坚持环保、智慧、宜居城市建设相统一原则,科学定位,突出城市地方特色,优化城市空间景观,建立科学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专业服务体系和智慧城管体系,完善城市功能。第七条市容市貌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市容市貌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单位和公民维护市容市貌的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公共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配合各级人民政府开展市容市貌的公益性宣传工作。第八条市容市貌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遵循合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坚持执法与教育、疏导、服务相结合,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第九条执法人员应当经过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取得行政执法资格。
市容市貌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执法巡查制度、投诉举报受理和奖励制度,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第十条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容市貌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推进市容市貌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第二章市容市貌管理第一节建(构)筑物容貌管理第十一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城市色彩和建筑风格规划,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编制城市色彩和建筑风格规划,应当兼顾城市历史风貌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关系。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临街建(构)筑物立面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第十二条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保持临街建(构)筑物外形完好、整洁,每五年至少清洗一次;外观出现污渍、破损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及时清洗、修复。
禁止擅自改变建(构)筑物原设计风格、形态、色彩;禁止擅自在屋顶等部位搭建建(构)筑物。
主次干道和重点地区临街建(构)筑物的屋顶、外廊、阳台外和窗外不得吊挂、放置影响市容的物品;护栏、护墙内放置物品不得超过护栏、护墙的高度。
临街建(构)筑物的封闭阳台以及安装防盗窗(门)、空调外机、遮阳帐篷、太阳能等设施,应当规范设置,保证安全整洁。第十三条在建(构)筑物上设置建(构)筑物名称、单位名称以及其他文字、图案、色彩、风格应当与建筑主体相协调。第十四条餐饮业经营者排放油烟,对建(构)筑物外墙、公共地面造成污染的,应当及时清除,并改造排油烟设施。
依附城市建(构)筑物设置的油烟排放管道,一般应当避开建(构)筑物正面或者主干道一侧,保证其外形、色彩不破坏建(构)筑物主体风貌。第十五条城市雕塑和建筑小品应当内容健康,符合城市风貌和造型艺术要求;出现破损、污秽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及时处理。第二节城市道路及相关公共设施容貌管理第十六条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确保路面、道沿石、无障碍设施、桥涵、地下通道、隔离栅栏、防护栏、隔音板、水箅等公用设施整洁、完好,出现破损、空缺、移位、歪倒、污秽的,应当在七日内修复和清理。
Ⅶ 延安革命遗址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延安革命遗址的保护,发挥延安革命遗址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延安革命遗址,是特指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会场旧址、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旧址、岭山寺塔(延安宝塔)。第三条延安革命遗址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延安革命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第四条延安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延安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纳入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延安市人民政府和延安革命遗址所在地的县级、乡级人民政府负责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延安革命遗址。第五条省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对延安革命遗址保护工作依法实施监督和指导。
延安市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对延安革命遗址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第六条延安市发展计划、财政、公安、工商、文化、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国土资源、旅游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做好延安革命遗址保护工作。
延安革命遗址周边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本单位职工、本组织成员保护延安革命遗址。第二章管理第七条延安市城市规划部门应当会同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商定延安革命遗址的保护措施,将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第八条延安革命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由延安市文物行政管理机构会同城市规划部门拟定方案,征得延安市人民政府同意,经省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备案。
延安市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应当设立延安革命遗址标志说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损毁、拆除延安革命遗址标志说明。第九条延安市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规定,建立延安革命遗址记录档案。
延安市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延安革命遗址具体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者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第十条未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延安革命遗址。已经占用的,由延安市人民政府责令限期迁出,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延安革命遗址原状,不得在延安革命遗址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经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文物行政管理机构批准。第十二条延安市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应当做好延安革命遗址的抢救工作。延安革命遗址的建筑物、构筑物严重毁坏,需要在原址上重建或者迁移、拆除的,必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务院批准。
在延安革命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构筑物,其设计方案由建设单位报省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审核同意后,报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第十三条在延安革命遗址内拍摄电影电视剧和宣传资料,必须经省文物行政管理机构批准;获准拍摄的,不得使用危害文物安全的设备和手段拍摄文物。第三章保护第十四条在延安革命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当与延安革命遗址的环境风貌相协调,不得危及延安革命遗址的安全;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的,不得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废气、废水、粉尘及其他污染物。第十五条在延安革命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与延安革命遗址环境风貌不协调的,延安市人民政府应当作出规划,进行改造或者拆除。第十六条延安革命遗址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延安革命遗址及其地形地貌定期观察、监测,将有关情况载入档案;发现险情,应当及时抢救。
对延安革命遗址的修缮、重建情况以及相关环境的改变,应当作出文字记录,绘出图纸,列入档案。第十七条延安革命遗址除可以辟为参观场所以外,必须作其他用途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使用单位负责延安革命遗址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文物的安全、保养和修缮。不得损毁、改建或者拆除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
Ⅷ 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2020修订)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发挥革命旧址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延安革命旧址,是指延安市行政区域内已被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见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历程,反映革命文化的遗址、遗迹、纪念设施。包括:
(一)重要机构和重要会议旧址、遗址;
(二)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墓地;
(三)重要事件、战役及重大战斗遗址、遗迹;
(四)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事迹发生地或烈士墓地;
(五)其他见证革命历程、反映革命历史的重要遗址、遗迹、纪念设施等。第四条延安革命旧址保护工作应当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全面整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革命旧址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相结合,确保革命旧址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第五条省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的重大问题。
延安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本辖区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对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给予经费支持。
延安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革命旧址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七条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
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机构组织开展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延安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具体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有关工作。第八条延安革命旧址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日常维护义务,支持、配合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延安革命旧址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研究阐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革命文化。
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延安革命旧址承载的革命历史和延安精神。第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延安革命旧址的义务,对侵害延安革命旧址的行为有权向文物、公安等部门举报。第十一条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延安革命旧址抢救、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保护与管理第十三条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延安革命旧址纳入全省革命文物名录,向社会公布。
延安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延安革命旧址普查和专项调查,做好认定、记录和建档工作。
对列入革命文物名录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其历史价值和现状,依法申报或者核定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第十四条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延安革命旧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置保护标志和界碑,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旧址,延安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制定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损毁、拆除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标志和界碑。第十五条核定公布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延安革命旧址,应当依法编制保护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公布。
核定公布为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延安革命旧址,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六条延安市人民政府负责编制延安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编制延安市国土空间规划时应结合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管理和利用需要。
Ⅸ 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提升环境质量,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活动。第三条大气污染防治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源头控制、综合防治、属地管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环保执法和监测能力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组织实施防治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的具体工作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行政审批、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执法、农业农村、林业、水务、教育、气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
市、县(市、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其他负有大气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建立并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制度。第七条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气象等有关部门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
发生大气污染突发事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向社会公布监测信息。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与周边市、县人民政府建立大气污染防治会商协作机制,实施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措施,促进区域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第九条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绿色、节约、低碳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公益活动。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十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权分明、全面覆盖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四级大气环境监管机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制度化管理。第十一条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对本行政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等实施考核。考核结果应当作为对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并向社会公开。第十二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第十三条排放工业废气或者列入国家有毒有害物质大气污染物名录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第十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站(点)建设。禁止擅自变更、调整或者撤销监测站点。禁止人为干扰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
禁止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第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批准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审批意见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Ⅹ 延安市物业服务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服务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人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陕西省物业服务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物业服务管理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物业服务管理,是指业主选聘的物业服务人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在物业服务区域内为业主提供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管理维护等服务的活动。
物业服务人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管理人。第三条本市将物业服务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区协管、业主自治、各方参与、协商共建、科技支撑的工作原则,推进物业服务规范化、科学化与市场化。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物业服务管理协作机制,制定物业服务管理政策,统筹推进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物业 服务人等共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制,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依靠科技提高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满足业主对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第五条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其他承担政府基层管理职能的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指导和协调本辖区内各物业服务区域业主大会的成立、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和换届、物业管理委员会的组建,并办理相关备案手续;
(二)指导和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
(三)协调和监督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管理以及物业服务管理与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
(四)参加物业承接查验,指导、监督本辖区内物业服务管理项目的移交和接管;
(五)指导、协调物业服务人依法履行义务,调处物业服务管理纠纷;
(六)统筹协调、监督管理辖区内物业服务管理活动。
社区组织、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及其他承担政府基层管理职能的机构、组织的指导下,做好与业主自治和物业服务管理相关工作。第六条市、县(市、区)物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卫生健康、公安、民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城市管理执法、人民防空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物业服务区域内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第七条市、县(市、区)物业主管部门应当完善物业服务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按照不同的信用状况对物业服务人实行分级分类和差异化监管,强化信用信息在前期物业服务招标投标、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政府采购等事项的应用。
市、县(市、区)物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及时共享本辖区内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信息。
鼓励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管理委员会根据物业服务信用分级分类情况选聘物业服务人。第八条物业服务行业协会应当依法制定和组织实施自律性规范,强化行业自律管理,调解行业纠纷,促进诚信经营,维护物业服务人合法权益,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物业服务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有权向物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有关单位应当依法处理。第二章前期物业服务管理第十条建设单位销售房屋前,应当依法通过招标方式选聘前期物业服务人,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县(市、区)物业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可以采用协议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人:
(一)物业服务区域房屋建筑面积小于三万平方米的;
(二)在建设单位向社会公开发布选聘物业服务人信息后,投标人数少于三人的。第十一条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人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时,应当依法对前期物业服务是否收费、服务内容以及收费标准等进行约定,并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向房屋买受人明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房屋销售时,向房屋买受人明示依法制定的临时管理规约,并予以说明。
房屋买受人在与建设单位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应当对遵守临时管理规约予以书面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