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电动车交通法规新规定

电动车交通法规新规定

发布时间: 2020-12-26 00:50:54

1. 最新的交通法有规定电动车不能载人的吗

根据2017年10月7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并没有对电动车能否载人进行规定,但部分省市规定了对电动车载人进行了规定,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规定电动车限载1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第三十一条(载人规定)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载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限载1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二)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搭载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使用固定座椅;

(三)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不得载人。

第三十二条(载物规定)

非机动车载物,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手摇轮椅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

(二)人力三轮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身0.2米,长度不得超出车身1米;

(三)非机动车载物应当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发生货物散落、飘洒等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

(1)电动车交通法规新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

第七十一条 非机动车载物,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

(二)三轮车、人力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身0.2米,长度不得超出车身1米;

(三)畜力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身0.2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辕,后端不得超出车身1米。

自行车载人的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2. 交通法规规定骑电动车可以带人吗

交通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电动车可以带人,但规定了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

第五十五条 机动车载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路载客汽车不得超过核定的载客人数,但按照规定免票的儿童除外,在载客人数已满的情况下,按照规定免票的儿童不得超过核定载客人数的10%;

(二)载货汽车车厢不得载客。在城市道路上,货运机动车在留有安全位置的情况下,车厢内可以附载临时作业人员1人至5人;载物高度超过车厢栏板时,货物上不得载人;

(三)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2)电动车交通法规新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

第七十一条 非机动车载物,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

(二)三轮车、人力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身0.2米,长度不得超出车身1米;

(三)畜力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身0.2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辕,后端不得超出车身1米。

自行车载人的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八十三条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载货汽车车厢不得载人。两轮摩托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不得载人。

3. 关于电动三轮车新交通法规是怎么规定的属于机动车吗

电动来三轮车现在已经源归类为机动车了。根据《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2009年6月25日发布,将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这项标准将40公斤以上400公斤以下、时速20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由电驱动的两轮或三轮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划入机动车范畴。现在大多数的电动三轮车都已经属于机动车了,只有少部分比较小型的电动三轮车还属于非机动车

(3)电动车交通法规新规定扩展阅读:

机动车

机动车的英文名称为MV(Motor Vehicle的缩写)中文意思就是“机动车辆”。是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和)运送物品或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以及部分游乐设施(如电动摄位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脚踏车等)。可分类为汽车及汽车列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拖拉机运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和电动车等。

4. 交通法规:开电动车也要驾驶证吗

开电瓶车是需要驾驶证的,现在一些电瓶车属于轻便摩托车。
所以电瓶车这种轻便的摩托车必须要驾驶证。

5. 电动车骑在路上应该遵守怎么样的交通规则

回答如下:

1:不可闯红灯。

2:直路要靠马路右方行驶。

3:红绿灯路口要转弯的话,左转要等左转绿灯亮。

4:转向的时候记得打转向灯,注意看一下周围及后面的车。

6. 新交规规定电动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的区别是什么

1、电来动两轮轻便摩托车:最高设计源时速大于20公里,小于50公里,或重量大于40公斤且最高设计时速不大于50公里。

2、国家标准委表示,电动摩托车是摩托车的一种,符合标准的电动摩托车按照机动车管理。

3、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时速不超过20公里,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公斤,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不小于25公里,有骑行功能。

4、此外,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路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7. 交通法规有规定电动车要不要驾驶证

在以前电动车是不要驾驶证的,但现在交通法规定电动车须要牌照合驾驶证的的。

8. 交通法上有规定骑电动车要带头盔吗

没有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涉及电动车的规定相当少,没有对骑电动车须戴头盔的法律规定。但是为了安全最好还是带上。

电动车自行车 行车规则请参照:

1、电动自行车上不得载人;

2、必须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非机动车道,就在道路右侧行驶;3、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

4、驾驶人必须年满16周岁;5、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

6、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市区禁鸣道路及其环线区域范围内鸣喇叭。7、不按规定行使,交警可处以警告或20元罚款。

(8)电动车交通法规新规定扩展阅读:

电动车国家新标准,从2010年1月1日起将实施。标准将“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

该标准规定于2009年12月15日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暂缓实施。

2010年1月1日起将实施《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这个标准只要推行,意味着消费者手中的大多数电动自行车,摇身一变就成了电动摩托车,只有过了上牌照、考驾照、买保险等几道大关后,才能合法上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Elect ricbicycles -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国家标准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必须遵守这个标准,否则属于不合格电动自行车。超出这个标准的应该符合《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简称新国标】)

电动车新标准一经透露,立刻引来媒体和民众的广泛热议,原因简单,超标电动自行车这个群体实在庞大。据统计,国内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如今已超过1亿辆。据业内人士估计,符合电动自行车标准的可能不超过20%。

新国标这个标准只要出台,等于给数千万民众的交通出了一道难题,或选择合格但速度慢的电动自行车,或选择合格的电动摩托车上机动车道,或改变这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再就是继续不管国家标准,我行我素,反正法不责众。

城市交通最严重的问题,其实是机动车拥堵问题。国家已经有比较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其中规定非机动车应该走非机动车道,同时规定非机动车道限速15公里,一旦给电动车制定了较低的技术标准,等于把本来在慢车道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大部分都赶上了本已不堪负重的机动车道,其中还绝大部分属于不合格车辆,只会给城市交通乱上添乱,造成更大交通隐患。

国内的汽车最高时速一般可达190公里每小时,但中国没有一条道路允许如此高的车速,但这些汽车还是被国家认定为合格产品。以此类推,判定时速高于20公里每小时的电动自行车为不合格产品或将其划分为其他车种,这明显是欠考虑的。

参考资料:网络-电动车国家标准

9. 交通法规新规定2019最新全文事故电动车逆行认定如何复异

交通事故责抄任认定的复议2019和以前袭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种模式。就是在拿到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三个工作日内,向交警队提出复议。对交警队的复议结果不满意的。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要求法院撤销交警队的裁定,重新划分责任。也可以不到交警队申请复议,直接就到法院起诉。但是起诉的话,你必须有证据证明交警的裁定有问题,否则的话,法院是不会受理的。或者维持原裁定。

热点内容
国际商法作业集 发布:2025-04-26 12:48:20 浏览:632
律师胸牌 发布:2025-04-26 12:48:11 浏览:325
民事诉讼法申请抗诉期限 发布:2025-04-26 12:47:30 浏览:95
2015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综合真题 发布:2025-04-26 12:47:25 浏览:716
行政诉讼法复议维持后被告规定 发布:2025-04-26 12:43:41 浏览:113
qs证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6 12:38:30 浏览:564
劳动合同法司法诉讼时效 发布:2025-04-26 12:23:16 浏览:44
兴化王律师 发布:2025-04-26 12:06:44 浏览:808
法官审判超速 发布:2025-04-26 11:43:11 浏览:954
责任主体承担的是否定性法律后果 发布:2025-04-26 11:37:11 浏览: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