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条例
⑴ 博物馆条例第30条规定
博物来馆条例第30条规定是:源
第三十条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主题和内容应当符合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
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培养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
文明进步的要求;
与办馆宗旨相适应,突出藏品特色;
运用适当的技术、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展品以原件为主,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应当明示;
采用多种形式提供科学、准确、生动的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
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有关规定;
陈列展览的主题和内容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博物馆不得接纳未成年人。
⑵ 博物馆条例的条例解读1
《博物馆条例》专家系列解读文章系列之一——藏品管理和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 安来顺
藏品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好、管理好藏品尤其是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之一。博物馆要以专业化的精神,高尚的职业情操,科学的管理方法,科学的业务规范和可持续性的资源利用,充分发挥博物馆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积极作用。新近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要求加强藏品尤其是文物藏品的管理和保护,其内容覆盖了从收藏保存、登记著录、科学保护等诸多专门工作领域,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一、禁止取得来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
《条例》规定禁止博物馆取得来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对于任何一座博物馆而言,这都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既属于法律明令禁止的范畴也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也是世界各国在博物馆收藏方面的公认立场。这一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可移动文化财产的建议》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中已有充分体现。
二、做好藏品账目及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条例》规定博物馆应当建立藏品账目及档案,这是重视和强化博物馆基础性工作的体现。账目和档案是藏品征集、鉴定、登记、管理、保护、研究、使用等一系列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此外,博物馆还应当把针对藏品开展的各项活动,纳入藏品档案,不断追补记载,加以完善,切实加强各项基础性工作,促进博物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于文物藏品,还要按照《文物藏品档案规范》和系列文物修复档案记录规范等技术标准,开展藏品建账建档和管理工作。
三、加强藏品保护尤其是文物藏品保护工作
我国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数量巨大,品类繁多,价值丰富,是各时期、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更是博物馆可持续地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藏品保护就谈不上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和文化的传承,博物馆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建立在藏品保护的基础之上。而在品类繁多的藏品中,文物藏品由于其脆弱性、偶发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区别于其他藏品,需要特殊保护。许多文物藏品由于年代久远和出土前受埋藏环境的影响,在进入馆藏之前其自然属性可能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部分历史、艺术和科学信息随之衰减,进而影响到博物馆的保存、研究和传播教育功能的实现。如何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是有关博物馆的重要职责所在。为此,《条例》专门规定,对珍贵藏品和易损藏品要设立专库或者专用设备保存;博物馆要对属于文物的藏品单独设置档案并报文物主管部门备案;属于国有文物、非国有文物中的珍贵文物和国家规定禁止出境的其他文物的藏品,不得出境,不得转让、出租、质押给外国人。此外,《条例》还与有关文物保护法律、行政法规作了衔接。
⑶ 办私人博物馆要什么手续
1、申请设立博物馆,应当由馆址所在地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后,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博物馆设立申请书;
(二)馆舍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
(三)资金来源证明或验资报告;
(四)藏品目录及合法来源说明;
(五)陈列展览大纲;
(六)拟任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及身份证明;
(七)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证明材料。
2、根据文化部《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申请设立博物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固定的馆址,设置专用的展厅(室)、库房和文物保护技术场所,展厅(室)面积与展览规模相适应,展览环境适宜对公众开放;
(二)具有必要的办馆资金和保障博物馆运行的经费;
(三)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一定数量和成系统的藏品及必要的研究资料;
(四)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博物馆条例扩展阅读:
《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条例》为进一步规范博物馆的设立、变更、终止,明确了设立博物馆应当具备的条件,并对相关设立、变更、终止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⑷ 博物馆消防标准 谁知道关于博物馆消防规范条例什么的
1、博物馆没有消防标准
2、在博物馆的消防安全管理上,一些地方有制订一些相对规范的管理办法
⑸ 非国有博物馆里的文物可以自由转让吗
非国有博物馆是法人单位,从成立之日起,文物藏品经过确权就由个人财产变为法人财产,应当登录藏品档案进行管理。除了国家规定不能转让的文物以外,其他文物的转让必须经过理事会和文物部门审核同意。
⑹ 钱卫清律师对文博产业的法律内容解读专业吗
如何从法律的层面看待(国有事业单位博物馆)和(非国有民办非企业博物馆)在《博回物馆条例》答实施前所进行的各种商业(除非法贩卖文物及有损文物安全的行为)行为,特别是上博艺术品公司这类20世纪就已铺展的商业行为?
答:在《博物馆条例》颁布之前,国有博物馆作为事业单位可以从事经营性行为,非国有博物馆也可以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章程规定的活动,且对二者的经营活动范围是否可针对文物等藏品未有明确的限制。《博物馆条例》颁布后,其规定博物馆不得从事文物等藏品的商业经营活动,而国有事业单位博物馆和非国有民办非企业博物馆从事非文物等藏品的商业经营行为有效。但这些经营活动不得违反办馆宗旨,不得损害观众利益。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承担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出资人负连带责任。《博物馆条例》实施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应依法办理法人登记手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国家支持博物馆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经营活动,并通过《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予以支持。
⑺ 博物馆条例第30条规定是什么
博物馆条例第30条规定是:
第三十条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内
主题和内容应当符合宪法容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
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培养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
文明进步的要求;
与办馆宗旨相适应,突出藏品特色;
运用适当的技术、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展品以原件为主,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应当明示;
采用多种形式提供科学、准确、生动的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
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有关规定;
陈列展览的主题和内容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博物馆不得接纳未成年人。
⑻ 国外私人博物馆如何在中国设立分馆
应该向当地文化部门备案吧
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国务院公布的新版内《博物馆条容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相较于2006年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条例”取消成立博物馆审批制,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允许所有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赢利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性活动,明文禁止取得来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
参考:《博物馆条例》今起实施 成立博物馆不再审批
来源:成都商报,201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