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法律法规
㈠ 关于破坏绿化带的法律条文
城市绿化条例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坏城市树木花草的
(二)擅自修剪或者砍伐城市树木的
(三)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养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
(四)损坏城市绿化设施的
第二十七条未经同意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1)绿化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㈡ 园林绿化相关法律法规
。这
㈢ 绿地的相关法律
o《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o《城市绿化条例》
《城市用地版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
《公权园设计规范》CJJ 48
o《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o《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等
这些法规和标准从不同角度对某些种类的绿地作了明确规定。从行业要求出发编制本标准时,与相关标准进行了充分协调。
㈣ 更改小区公共绿地用途有哪些法律法规
一、物权法对小区内的绿地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当地规划局对小区的绿地专率等建设是有一定的指标规属定的 。
二、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区别于绿化率。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二条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本法所称物权,是指合法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三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㈤ 绿化工程施工应遵循那些法规、规范
1、本工程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合同预算清单、设计施工图。
2、现场考回察及施工现场调查资料答。
3、当地目前的施工技术力量情况、以往类似施工经验,
4、《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5、《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J/TJ08-702-2005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㈥ 林业法律法规
林业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2009-07-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10-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0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003-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02-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0-1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07-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985-01-01
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1-12-13
行政法规
森林防火条例2008-12-01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09-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2006-04-29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2006-04-01
退耕还林条例2002-1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0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7-03-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6-0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
1995-07-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10-09
城市绿化条例
1992-06-22
植物检疫条例
1992-0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2-03-01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1989-12-18
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1982-02-27
部门规章
国有林场管理办法
2011-11-17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2011-07-26
林业行政许可听证办法
2008-08-01
国家林业局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2007-11-30
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管理办法
2007-09-28
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2007-09-08
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
2006-11-13
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管理办法
2006-05-11
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管理办法
2005-09-27
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2005-09-23
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板材定点加工企业审批管理办法
2005-09-23
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撤销、合并、改变经营范围或者变更隶属关系审批管理办法
2005-06-16
林业统计管理办法
2005-06-01
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制作管理规定
2005-05-27
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
2005-05-23
营利性治沙管理办法
2004-07-01
林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2003-07-21
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
2003-07-14
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2002-11-02
林业行政处罚听证规则
2002-11-02
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2001-01-04
部门规章
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2000-12-31
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
2000-0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1999-08-10
国家林业局关于授权森林公安机关代行行政处罚权的决定
1998-06-26
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管理办法
1997-06-15
林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1997-01-06
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管理规定
1996-11-13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
1996-10-14
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1996-09-27
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
1996-09-27
林业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1996-04-02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1994-07-26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1993-12-11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办法
1992-12-1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
1991-01-09
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1987-09-10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985-07-06
㈦ 园林绿化适用的法律法规
园林绿化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版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权100号令;
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2、《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3、《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后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2号,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㈧ 关于绿化执法需知哪些
园林综合执法是对破坏园林绿化和园林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
园林执法工作的难点分析及对策:
1、 园林法规不完善。近年来,园林立法取得一定进展,基本形成了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体 系,在许多地方能够做到有法、有规可依,但在现实执法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以下2方面:1内容滞后,执法主要依据《福建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和《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均制定、修改于十几年前,已经不能全部涵盖现实违法行为,造成某些违法行为缺乏处罚依据。例如说前段时间开展的机动车侵占绿化带专项整治中,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就碰到这种尴尬,我们依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居然难以对私家车的车主进行处罚。2处罚偏轻,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依照现有的处罚标准,容易造成违法成本偏低,导致违法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执法队员的工作强度。
2、 园林执法取证难。主要原因有:1.大多数违法者为了逃避法律处罚,在夜间实施侵绿毁 绿行为,在难以抓现行的情况下,自然增加了取证难度。2、众商家之间相互包庇。在现实执法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商家业主出于“一人砍树,众人受益”等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意出面举证违法者。3、行政执法权限受限。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行政执法能够采取的措施不多,难以对一些重大案件进行查处,形成震慑效应。
3、 社会护绿意识不够。从总体来看,全社会爱绿护绿的法律意识淡薄。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不少单位和个人,包括企业老板、门面店主,对园林绿化法规知识知之甚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只顾眼前和自身利益破坏绿化。有的不懂法,不知道修剪、移植城市树木须在园林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有的明知需要审批,却有意逃避审批,怀着侥幸心理“先斩后奏”或“只斩不奏”,等园林执法人员查到了再说。这些园林法盲的存在,就容易造成侵绿毁绿案件的频频发生。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园林执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有待提高。在现实执法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发现某些侵绿行为的主体居然是政府部门,一些领导干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协调说情,影响执法案件的正常处理。
4、 城市园林行政执法体制不顺。福州园林绿化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是市一级的园林执法专门 队伍,在其建立后在市级层面实现园林执法的专业化,实现了园林执法权和处罚权的统一。但是在区县一级并没有专业的园林执法队伍和专职的园林执法人员,导致基层园林执法工作几乎没有开展。这种体制的存在,既不利于上级部门监督考核,又不利于园林执法力量的加强,更不利于园林执法工作的长远发展。
5、 执法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在现实执法中,我们常常发现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大多为受托人 或受托单位,他们对委托单位即业主的情况不是很知情。但行政处罚的对象又必须是委托单位,这种执法对象脱节情况的存在,容易造成委托单位和受托单位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由于难以对委托单位直接采取措施,委托单位对案件处理往往采取能拖就拖的态度,这就增加了案件处理的进度和难度。
㈨ 近年来,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防沙治沙法 2001.8.31
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2009.8.17
海洋环境保护法回 2013.12.28
大气污染防治法答 2000.4.29
水污染防治法 2008.2.28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3.20
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9.8.27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6.9.30
森林法 2009.8.27
森林法实施条例 2011.1.8
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1982.2.27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985.7.6
草原法 2013.6.29
城乡规划法 2007.10.28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1988.12.20
城市绿化条例 2011.1.8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2011.1.8
城市供水条例 1994.7.19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2013.10.2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