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象棋走法规则

象棋走法规则

发布时间: 2020-12-26 02:25:53

A. 国际象棋的基本规则以及棋的走法

规则

布子规则

国际象棋由黑白两种棋子组成。无论是白方视野还是黑方视野,棋盘的最右下角的一格一定要是白色,白后一定要放在白格上,黑后一定要放在黑格上。白王一定在e1格,黑王一定在e8格。

国际象棋是双方对下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对局由执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双方轮流行棋,直到对局结束。各种棋子的一般走法如下:

王(K):横、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敌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进去。否则,算“送王”犯规,三次就要判负。

(1)除易位时外,王可走到不被对方棋子攻击的任何相邻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着)。

(2)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个车一起进行的仍被视作王的一步(着)的走法。

后(Q):横、直、斜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车(R):横、竖均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车易位外不能越子。

象(B):只能斜走。格数不限,不能越子。开局时每方有两象,一个占白格,一个占黑格。

马(N):每步棋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后再往外横走或竖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没有中国象棋中的“蹩马腿”限制。

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时,可以走一格或两格。兵的吃子方法与行棋方向不一样,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进一格内有对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据该格。

特殊着法

除了棋子的一般着法外,国际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种特殊着法:

吃过路兵:如果对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进两格,刚好形成本方有兵与其横向紧贴并列,则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进,把对方的兵吃掉,并视为一步棋。这个动作必须立刻进行,缓着后无效。记录时记为 “en passant” 或 “en pt”, 法语中表示 “路过”。

兵升变:本方任何一个兵直进达到对方底线时,即可升变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种棋子,可升变为“后”、“车”、“马”、“象”,不能不变。这被视为一步棋。升变后按新棋子的规则走棋。

王车易位:每局棋中,双方各有一次机会,让王朝车的方向移动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在与王紧邻的一格上,作为王执行的一步棋。王车易位根据左右分为"长易位"(后翼易位,记谱记为0-0-0)和"短易位"(王翼易位,记谱记为0-0)。

王车易位是国际象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战略,它涉及王、车两种棋子,是关键时刻扭转局势或解杀还杀的手段。

王车易位有较为严格的规则限制,当且仅当以下6个条件同时成立时,方可进行王车易位:

1.王与用来易位的车均从未被移动过(即王和车处在棋局开始的原始位置,王在e1或e8,车在a1、a8、h1或h8。但如果王或用来易位的车之前曾经移动过,后来又返回了原始位置,则不能进行“王车易位”,因为不符合“从未被移动过”);

2.王与用来易位的车之间没有其他棋子阻隔;

3.王不能正被对方“将军”(即“王车易位”不能作为“应将”的手段);

4.王所经过的格子不能在对方棋子的攻击范围之内;

5.王所到达的格子不能被对方“将军”(即王不可以送吃);

6.王和对应的车必须处在同一横行(即通过兵的升变得到的车不能用来进行“王车易位”)。

对于王车易位的规则有一些误解,特此说明,一切以上述6点为准,在符合上述规则且有下列情况出现时,是允许王车易位的:

1.王未正被“将军”,但之前被“将军”过;

2.用来易位的车正受对方攻击;

3.在长易位中,车所经过的格子在对方的攻击范围之内。

上述三点不影响王车易位的进行。【注意:在比赛走子时,必须先移动王,再移动车,否则被判为车的一步棋,王车易位失效。】

胜负判定

国际象棋的对局目的是把对方的王将死。比赛规定:一方的王受到对方棋子攻击时,成为王被照将,攻击方称为“将军”,此时被攻击方必须立即“应将”,如果无法避开将军,王即被将死(长将除外),

“将军”方赢得比赛。除“将死”外,还有“超时判负”与“和棋”。出现以下情况,算和局:

1、一方轮走时,提议作和,对方同意;

2、双方都无法将死对方王时,称为material或“死局”;

3、一方连续不断地将对方的王,且对方无力避免,这被称为“长将和”;

4、轮到一方走棋,王没有被将军,但却无路可走,称为stalemate或“逼和”(相当于中国象棋的“困毙”,不同的是,国际象棋中出现这种情况时算和局,而不是算被“困毙”的一方输。这一点初学者要注意);

5、对局中同一局面出现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并且没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别,判为和局,称为"3 folder"或“三次重复”;

6、双方在连续50回合内都没有吃掉对方任何一子,并且未移动一个兵的,判为和局。[1]

比赛规则

白先黑后

比赛时,规定白棋先走,黑棋后走,双方轮流走棋,一次走一步棋。国际象棋属于零和游戏,零和游戏又被称为游戏理论或零和博弈,源于博弈论(game theory)。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摸子走子(摸子动子)

在对局中,行棋方用手触摸了自己方面的某个棋子,就必须走动它。只有当所触摸的棋子根本无法走动时,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如果用手触摸了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它。只有当自己任何一个棋子都无法吃它时,才允许走别的着法。

如果预先说明自己的意图,则可以在棋子所在格子摆正一个或者更多的棋子。

落子无悔

一着棋走了之后,手已离开棋子,就不能再改走它着。如果这时行棋方的手还没离开这个棋子,还可另改其他格位,但必须按“摸子走子”原则走动这个棋子。

1、在对局时,如果发现棋盘的方向摆错了,即黑格的棋盘角放在了自己的右侧,应即把对局已走成的局面移置到另一块摆放正确的棋盘上,然后继续对局。

2、在对局中,如果发现双方所用棋子颜色反了,先后走不符合比赛的编排规定,应交换棋子,重新开始对局。如此时比赛时间已过了第一时限所规定的四分之一,则对局应继续进行。

3、一方“将军”时,另一方未采取相应的“应将”措施而误走了其他着法,要及时纠正。被“将军”一方要重新选择“应将”的着法。但是,重走时误走的棋子如果可以“应将”,就必须用它来“应将”,只有在它无法“应将”的情况下,才能另用别的着法来“应将”。

以上发现的各种情况,要在对局过程中及时纠正。如果赛后才发现,那么对局的结果有效。

做好记录

在规定要做记录的比赛中,双方在对局进行过程中,都要用竞赛规则规定的代数记录法在对局记录纸上逐着做好记录,包括自己的着法和对方的着法,都要记录,要求字迹应当尽可能地清晰可辨。可以走着以后记,也可以走着以前记,由棋手自行决定。

如果某一方棋手的棋钟上所剩时间离开时限已不足5分钟,这时,可不做记录,待时限过去后,再用自己的时间补记完全。

对局记录上不要遮盖任何东西,应该使得裁判员能够看得清楚。

用好棋钟

正规比赛一般都用棋钟计时,比赛规则规定,走出该走的一着棋之后,方能按钟,而且必须用走棋的同一只手按钟。比赛时,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走满规定的着数。发现棋钟指示有误或工作异常时,应当举手示意,请来裁判员及时解决。

比赛开始前,应当观察棋钟钟面调得是否正确,如发现有误,应在赛前向裁判员提出,要求重新调好。

提议和棋

比赛时不可连续地向对方提议和棋。一方提和时,如对方表示拒绝,必须等对方也提和一次以后,才可以再次提和。对于对方的提和可以用口头表示拒绝,也可以用走棋方式表示拒绝。提和必须占自己的走棋时间,即走出一步棋后向对方提出,并按下自己的钟。

比赛禁例

1、对局时棋手不得借助书本、棋谱或任何手写或印刷的资料,不得在另一个棋盘上分析棋局,也不得求助于第三者。

2、比赛时,在记录纸上除了记录实际对局的着法和用时外,不得做笔记以帮助记忆。

3、在对局和比赛时间内,不得在比赛室内进行棋局的分析。

4、禁止以任何方式干扰或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包括不顾对方的拒绝一再提出和局的建议。


(1)象棋走法规则扩展阅读

棋手等级

国际象棋手如果在国际棋联规定的各种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可获得国际棋联所定的等级称号。在面对面比赛中的国际等级称号有: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女子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等5种。特级大师是最高级称号,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参加世界冠军挑战者对抗赛的任何棋手;

②国际大师或棋联大师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为2450者。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国际大师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350者;

②下列比赛的第一名:世界女子冠军赛、大区赛、世界青年冠军赛、欧洲青年冠军赛、美洲青年冠军赛、非洲青年冠军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棋联大师的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棋联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②中学生(17岁以下)世界冠军赛的第一名;

③在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取得1次棋联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②在女子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是2100者;

②在世界冠军赛的1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国际象棋

B. 中国象棋走法

将或帅:

移动规则:它每一来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自动一点。

士: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一点。

象: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两点,另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穿越障碍。

马:

移动规则:每一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一点,再按对角线方面向左或者右移动。

车:

移动规则: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任意个无阻碍的点。

炮:

移动规则:移动起来和车很相似,但它必须跳过一个棋子来吃掉对方的一个棋子。

兵:

移动规则:每步只能向前移动一点。

(2)象棋走法规则扩展阅读: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中国象棋

C. 国际象棋中士兵走法有什么规则

棋子的走法

  • 1

    王(King)的走法

    王是整个棋局中最为重要的棋子,它是不能被吃的。走法是横、直、斜走均可,但每次只能走一格。另外,所走到的位置不可有对方棋子的威胁,否则会被视为“违规移动”。吃子与走法相同。

D. 中国象棋的走法口诀

中国象棋的走法口诀为:

将帅田中横竖走,被吃便成输棋手。(指将帅不能出九宫版,且横竖只能直走一权格)

士在两旁斜线走,保护将帅不远走。(指士不能出九宫,且只能斜线走一格)

相象田间对角走,田中有子不得走。(指相象不能过河,且走田时被堵象眼不能走)

小马日字对角走,直前有子不得走。(指马走日,但被蹩马脚时不能走)

老车横竖任你走,遇谁吃谁称首勇。(指车只要横竖无阻挡可以一直任意走)

大炮横竖也任走,隔子方能吃对手。(指炮走法与车相同,但吃子时要隔一子方能吃)

兵卒只能往前走,过河方能左右走。(指兵卒一步走一格,只进不退,过了河才能左右走)

各子路上遇对手,吃时要防对手走。

吃人将帅喊将军,输棋不气是好手。

(4)象棋走法规则扩展阅读:

中国象棋的胜负规则

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方算输,对方赢:

1.己方的帅(将)被对方棋子将死或吃掉;

2.己方无子可走(被困毙);

3.己方对对方“长将”或“长捉”;

4.己方发出认输请求;

5.有步时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时限制;

6.有时间要求的,超过规定时间;

7.违反比赛规则。

E. 求象棋里的将帅走法规则

将帅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

将帅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是全局的中心,胜负的标志。除在残局阶段,一般没有实战能力,在全局中应以“静”为原则。

(5)象棋走法规则扩展阅读:

象棋中其他棋子的走法规则

1、马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2、兵/卒

红方为“兵”,黑方为“卒”。

兵(卒)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在未过河前,不能横走。过河以后还可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小卒过河顶大车”之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象棋

F. 中国象棋规则

中国象棋规则: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一、行棋规定

1、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见右图。

2、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走一步。

3、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

4、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5、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简称“将”。“照将”不必声明。被“照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如果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二、棋例总纲

1、棋例释义

(1)对局中有时出现双方着法循环不变的重复局面。据以裁处这种局面的规则条例,称为《棋例》。

(2)长将、长杀、长捉、一将一杀、一将一捉、一杀一捉等循环重复的攻击手段,统称为“禁止着法”。

(3)闲着(含:兑、献、拦、跟)、数将一闲、数杀一闲、数捉一闲等着法,无论是否重复,统称为“允许着法”。

(4)车、马、炮、过河兵(卒)、士、相(象),均算“子力”。帅(将)、未过河兵(卒),不算“子力”。“子力”简称“子”。

(5)子力价值是衡量子力得失的尺度,也是判断是否“捉子”的依据之一。原则上,一车相当于双马、双炮或一马一炮;马炮相等;士相(象)相等;过河兵(卒)价值浮动,一兵换取数子或一子换取数兵均不算得子。

2、棋例总则

(1)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单方面长将。

(2)双方均为允许着法,双方不变作和。

(3)双方均为禁止着法(不包括一方为长将),双方不变作和。

(4)一方为禁止着法,另一方为允许着法,应由前者变着,不变判负。

3、棋例通则

(1)允许帅(将)本身步步叫吃对方的棋子,按闲着处理。

(2)其他棋子和帅(将)同时捉吃或借帅(将)之力捉吃对方的棋子,均按捉处理。

(3)兵(卒)本身捉吃对方的棋子(不含将杀),按闲处理;如形成相互长打局面,则应按捉处理。

(4)占据防守要点,立即构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捉士相(象),按闲处理。

(5)凡走子兼具多种作用时,应从重称呼和裁处。如杀兼捉,按杀;捉兼况,按捉等,依此类推。

4、棋例细则

(1)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许可单方面长将。

(2)凡是走子前不存在捉,而走子后造成捉的(即从没捉到捉),一律按捉处理。

(3)凡走子后,预计下一着能在子力价值上构成得子者,均按捉处理。

(4)凡用作为根的子捉吃对方的子,也按捉处理。

(5)凡捉子兼具兑献。送吃,也按捉处理。

(6)凡是原来已经捉着子的子或相关子,走动后无新的捉子行为(即从捉到捉)均捉闲着处理。

(7)凡形式上捉子,一旦吃子立即会被对方将死者,均闲着处理。

(8)双方均为禁止着法(不包括单方面长将),双方不变作和。

(9)其他棋子和帅(将)同时捉吃对方的棋子,均按捉处理。

(10)过河兵(卒)子力价值浮动。

(11)发生互打时,兵(卒)叫吃子均按捉处理。

(12)凡走子兼具多种作用,从重定性。

(13)占据防守要点,立即形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捉士、相(象),按闲处理。

5、胜负规则

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方算输,对方赢:

(1)己方的帅(将)被对方棋子将死或吃掉;

(2)己方无子可走(被困毙);

(3)己方对对方“长将”或“长捉”;

(4)己方发出认输请求;

(5)有步时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时限制;

(6)有时间要求的,超过规定时间;

(7)违反比赛规则。

6、和棋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1)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2)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4)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6)象棋走法规则扩展阅读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中国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

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大街小巷常常可见纹枰对弈的中国象棋爱好者。

中国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红黑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十条横线、九条竖线共分成90个交叉点;中国象棋的棋子共有32个,每种颜色16个棋子,分为7个兵种,摆放和活动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先把对方的将(帅)“将死”的一方获胜(因为擒贼先擒王)。已有几千年历史、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象棋在中国的群众中基础远远超过围棋,一直是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象棋 (棋类游戏)

G. 象棋的规则

下法规则:

帅(将):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仕(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有九宫内的四条斜线。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移动与车完全相同。当吃子时,己方和对方的棋子中间必须间隔1个棋子(无论对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种。

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过河的卒子顶半个车”之说。

(7)象棋走法规则扩展阅读:

中国象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在秦汉时代继续发展,棋盘上面的楚河汉界正是其发展而来的,经过唐宋时代,最早出现了象棋棋谱《棋经论》《事林广记》等棋谱,标志着象棋的棋理,布局,出现了其规律性和战理性。

到了明清时代,尤为流行,出现了大量象棋著作,直至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象棋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涌现出一大批的象棋高手,为象棋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选出古今的象棋十大高手,他们在自己的象棋巅峰时期,谱写了很多江湖棋人弈事。

朱晋桢,出生年月:未详,明崇祯时著名棋手。少年时却迷上了象棋,经常挑灯夜战,一无别念,棋艺之高,号称无敌者。其兄朱翼维所作《橘中秘-序文》中说他“锐志下帷,思入微渺,篝灯丙夜,靡有他念……旁涉雕虫,悉造其巅,而于象戏尤得三昧,即明眼人鲜不敛手称无敌者”。

H. 象棋的走法和摆法

一、象棋的摆法如下:

二、走法如下:

马走日, 象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线回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回还答。车走直路马踏斜,象飞田字炮打隔,卒子过河了不得。

(8)象棋走法规则扩展阅读:

象棋的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

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只至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己方的棋子始终使用己方的线路编号,无论棋子是否“过河”。

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热点内容
劳动法怀孕工资销售 发布:2025-04-26 16:23:13 浏览:928
法治书籍香水 发布:2025-04-26 16:22:34 浏览:488
拉丁语法律硕士 发布:2025-04-26 16:22:28 浏览:555
司法审查制度 发布:2025-04-26 16:15:29 浏览:308
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4-26 16:09:34 浏览:650
关于合同法的视频案例 发布:2025-04-26 16:02:55 浏览:847
查查法院 发布:2025-04-26 15:55:18 浏览:421
伊川律师电话号码 发布:2025-04-26 15:53:46 浏览:933
中华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0条 发布:2025-04-26 15:50:53 浏览:927
收条有什么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26 15:49:50 浏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