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法规
㈠ 襄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以外的村(社区)生活垃圾的清扫、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农村生活垃圾,是指村(居)民、驻在农村的单位与个人(以下统一简称为“驻村单位与个人”),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法律、法规对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的管理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统筹、属地管理、源头治理、分类处理的原则,促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第四条建立财政保障、村集体补贴、村民付费、社会资本参与相结合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投入机制。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财政投入,可以设立奖励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考核奖励。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保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农村生活垃圾运输和终端处置、村(社区)保洁员待遇等事项。
村(居)民委员会可以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和村规民约,向村(居)民、驻村单位与个人收取生活垃圾处置费,或者经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补贴村(社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备配置,生活垃圾贮存、处置设施建设和村(社区)保洁员考核奖励等。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通过招投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鼓励支持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运用。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县级财政经费保障标准,确定治理目标,完善协调、考核、督办和激励机制。
市城乡建设部门是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考核督办工作。第六条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确定本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管部门,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二)按照标准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财政经费;
(三)制定本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
(四)统筹规划建设乡镇(街道)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县级生活垃圾处置设施,为村级生活垃圾收集、分类设施建设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
(五)合理安排收购网点,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等低附加值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
(六)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综合考核制度,并纳入对各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绩效考评体系;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本辖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
(二)协助推进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
(三)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垃圾的转运,保证生活垃圾中转站的正常运行;
(四)督促、指导、考评村(居)民委员会的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八条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开展本村(社区)生活垃圾的清扫、分类、收集工作,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通过村(居)民会议或者村(居)民代表会议,将生活垃圾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宣传引导村(居)民、驻村单位与个人自觉开展垃圾分类,积极参与生活垃圾治理;
(二)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计划;
(三)组建保洁员队伍,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责任;
(四)配备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设备和工具,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房(点)、分类暂存场所和有机垃圾集中堆肥点;
(五)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保持村容整洁卫生;
(六)指导、监督村(居)民、驻村单位与个人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对不符合规定的投放行为予以劝阻;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的区域,村(居)民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确定有关市场主体承担村(社区)生活垃圾治理相关职责。
㈡ 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本市汉江流域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汉江流域(以下简称汉江流域)地表水体、地下水体的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第三条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社会参与、综合治理、污染者担责的原则。第四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汉江干流水质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进行保护。汉江支流水质不低于Ⅲ类标准,其中已达Ⅱ类水质的支流保证现有水质不降低并逐步改善。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汉江流域水环境,有权对损害汉江流域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
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有序开展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活动。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依法公开水环境信息,对在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政府职责第六条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实行政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分级制定和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规划,建立健全水环境投入保障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第七条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编制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二)依法拟定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地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削减方案及排放标准;
(三)编制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调查处理水污染事件;
(四)定期开展水环境监测和评估,每月在市级公共媒体公布汉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信息;
(五)监管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行为;
(六)监管污水集中处理经营单位的尾水排放、工业企业以及医疗机构的废水处理和排放;
(七)监管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水体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中,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水行政(水产)主管部门负责会同环境保护等部门编制流域内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功能区划、渔业水域发展规划,监测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监管河道采砂、淘金,监督水产养殖活动的污染防治;
(二)农业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指导、监督畜禽养殖的水污染防治,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三)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管理,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组织推进港口、码头及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
(四)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湿地、汉江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岸线保护生态隔离带的建设和管理;
(五)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查处向城区堤内岸坡倾倒工业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以及在城区岸边洗涤、洗车、洗浴等可能污染水体的行为;
(六)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船舶、趸船、港口、码头的水污染防治和航运污染事故的防范及应急处置,查处水上非法营运的船舶、趸船;
(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饮用水安全卫生的监管,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饮用水水源污染突发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监督医疗机构污水、废弃物的处置;
(八)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勘探、采矿、开采地下水等过程中的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指定相关部门对汉江流域重要水域有碍水生态保护的漂浮物进行定期清理。第九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发改、经信、公安、监察、财政、旅游、行政审批、工商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第十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建立水环境保护区域和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交叉执法,建立信息共享和事故联合应急处置机制。
㈢ 襄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活动,建立和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法治襄阳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地方性法规以及相关立法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我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循立法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突出务实管用。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第四条规定本市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他地方性法规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制定。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补充和修改情况应当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第五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提高立法质量。第二章立法准备第一节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第六条常务委员会应当编制年度立法计划,根据需要编制本届任期内的立法规划。
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应当征求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意见,并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七条常务委员会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应当分别征求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以及有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立法建议,并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
国家机关、政党、团体、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建议和意见。
立法建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附有立法依据和主要内容等。第八条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以及有关方面的立法建议,统一研究、协调论证,提出立法规划草案和立法计划草案,提请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第九条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应当认真组织实施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法规案未能按时提请审议的,立法计划确定的提案人应当向主任会议报告并说明情况。
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作适当调整的,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和有关方面的建议,提出方案,报主任会议审定。第二节法规草案的起草第十条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提案人组织起草法规草案。
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以及有关方面应当提前参与法规草案起草工作,了解情况,提出意见。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规草案,可以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专业性较强的法规草案,可以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起草工作,或者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起草。第十一条起草法规草案,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相关方面意见。法规案提出时,提案人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征求意见情况。
法规草案的起草单位应当向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报告起草工作进展情况。第三章立法程序第一节市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第十二条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常务委员会、市人民政府、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㈣ 襄阳市城市建筑垃圾治理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内建筑垃圾的产生、贮存、运输、消纳、综合利用等处置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建筑垃圾,是指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路桥设施和装饰装修房屋所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城市化管理区域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具体划定,并向社会公布。第三条建筑垃圾治理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程监管、属地管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分级制定建筑垃圾治理目标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政策措施,统筹建筑垃圾消纳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保障建筑垃圾治理经费投入。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做好本辖区内建筑垃圾治理相关工作。
居(村)民委员会负责协助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建筑垃圾治理相关工作。第五条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是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分级负责建筑垃圾产生、贮存、运输、消纳、综合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交通运输、经济和信息化、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建筑垃圾治理的相关工作。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防治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当设置并公布举报电话,在接到举报或者投诉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第七条本市建筑垃圾管理实行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市县两级互联共享的建筑垃圾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对建筑垃圾产生量、备案情况、运输单位及车辆、消纳场所(设施)、资源化利用企业和相关行政执法记录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开。
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时向前款规定的信息平台提供相关信息,促进建筑垃圾全程管控。
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将从事建设垃圾处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相关违法信息录入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第二章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列入重点投资领域,在财政、用地、产业、金融、科技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和支持建筑垃圾处理新技术及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九条本市推广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房、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促进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
临时建筑以及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办公、居住用房应当采用周转式活动房,工地临时围挡应当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的材料。第十条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虑土石方挖填平衡,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选用有利于建筑垃圾源头减量的设计方案。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应当将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设计要求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标准。第十一条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贮存和无害化处理,优先就地就近消纳利用。不能就地就近消纳利用的,可以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一)工程渣土,进入消纳场所进行消纳利用;
(二)泥浆,经泥浆预处理设施进行预处理后,进入消纳场所进行消纳利用;
(三)建筑废弃混凝土,交由资源化利用企业进行综合利用;
(四)房屋装饰装修和拆除工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分拣后进入消纳场所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进行消纳利用,属于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第十二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通过土石方回填、山体修复、土地复垦、园林绿化、堆坡造景等方式就地就近循环利用建筑垃圾。
城市道路、公路、铁路的路基施工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应当优先使用建筑弃土、弃料作为填垫材料。
㈤ 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投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市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具体划定,并向社会公布。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第四条生活垃圾治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源头治理、分类管理、全程监管、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五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生活垃圾科学治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意识。
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纳入文明创建和学习培训内容。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发布一定比例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公益广告。
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应当把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知识纳入教学和实践内容。第二章管理与监督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分级制定生活垃圾治理目标,制定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政策和措施,统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全程监管,保障生活垃圾治理的资金投入。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做好本辖区内生活垃圾治理相关工作。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部门是本辖区生活垃圾治理的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每五年编制生活垃圾治理规划,拟定生活垃圾治理实施目标;
(二)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年度试点计划及相关配套制度,并向社会公示;
(三)依法对违反生活垃圾管理规范的行为进行处罚;
(四)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信息平台,定期公布相关信息;
(五)建立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加强监管;
(六)制定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应急预案,建立生活垃圾应急处理机制;
(七)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和监督;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并纳入财政预算;
(二)环境保护部门负责设置有害垃圾集中贮存场所,并对有害垃圾贮存、运输、处理过程中的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三)房管部门负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并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
(四)商务部门负责编制可回收物目录和回收网点布局规划,并会同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衔接;
(五)供销部门负责建设和运营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相配套的可回收物分拣中转站和分拣中心,建立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预约回收服务以及可回收物目录、交易价格、回收方式等信息。
发展改革、国土、规划、旅游、教育等其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工作。第九条居(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生活垃圾治理的宣传、指导工作,将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纳入社区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督促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村)民开展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活动。第十条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生活垃圾产生者的责任,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并有权对违反生活垃圾管理规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标准配套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等环境卫生设施,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投资费用应当纳入建设工程概算。
㈥ 襄阳古城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襄阳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襄阳古城的规划、保护、利用、建设和管理等活动。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襄阳古城是指襄阳城墙与护城河围合范围的历史城区。
襄阳古城保护范围是指北以汉江南岸为界,西、南均以护城河外沿岸为界,东以环城东路为界,东北角以闸口路为界。第四条襄阳古城保护管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第五条市人民政府负责襄阳古城保护管理工作,将襄阳古城保护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制定并公布襄阳古城保护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襄城区人民政府应当做好襄阳古城保护管理有关工作。
襄阳古城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襄阳古城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和规划、文化和旅游、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执法、市场监管、水利和湖泊、应急管理、公安、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城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设立襄阳古城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古城保护规划、保护名录编制、调整,古城修缮以及建设管理等重大事项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决策咨询意见。第七条市人民政府、襄城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襄阳古城保护资金,并分别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襄阳古城的义务,并有权劝阻和举报破坏古城的行为。
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赠、资助、设立基金、提供技术、志愿服务或者开展文化研究交流等方式,依法参与古城保护工作。
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古城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九条市人民政府、襄城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古城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古城保护知识,增强全民古城保护意识。第二章规划和保护第十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襄阳城墙保护规划,组织编制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襄阳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制定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阶段性实施计划。
涉及襄阳古城的旅游、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市政、消防、水利、园林等专项规划,应当与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相衔接。第十一条编制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应当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交襄阳古城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依法报经批准后公布实施。
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在报送批准前,应当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经依法批准的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应当严格实施,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修改论证报告,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第十二条襄阳古城保护范围内,除实施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确定的项目,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襄阳古城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当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符合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要求,不得突破相关规划确定的控制性指标,不得破坏古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襄阳古城保护范围周边一定区域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在高度、体量、色彩、风格等方面保持与古城整体风貌相协调。第十三条襄阳古城保护范围内现存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不符合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要求的,经部门认定、专家评审以及市人民政府决定,依法予以改造或者拆除。第十四条襄阳古城保护对象主要包括:
(一)襄阳古城传统格局、整体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和城墙城河体系,以及与襄阳古城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二)襄阳北街、绿影壁巷等历史风貌区;
(三)襄阳城墙、襄阳王府绿影壁、襄阳学宫大成殿、襄阳谯楼、襄樊码头等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四)昭明台、单氏故居等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遗产类建筑、保护性建筑;
(五)传统民居、古碑刻、古井、古树名木,及其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遗迹、纪念性设施;
(六)古街巷名、历史建筑名称;
(七)传统文艺、传统技艺、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其他需要保护的对象。
㈦ 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襄阳古城墙保护,规范古城墙合理利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襄阳古城墙(以下简称城墙)是指襄城区行政区域内,以明清城墙为主体的城墙,包括城墙本体、城墙遗迹、城墙遗址、护城河、临近城墙的古码头以及城墙附属建(构)筑物。第三条城墙保护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墙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城墙保护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墙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市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由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城墙保护委员会,研究协调城墙保护中的重大事项,督促行政执法联动。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城墙保护工作进行监管和指导,履行下列职责:
(一)申报、组织实施城墙保护工程项目;
(二)监测城墙安全,制定实施城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三)为城墙保护管理机构提供专业指导;
(四)搜集、整理与城墙有关的实物资料并分类保护,设立城墙保护标志;
(五)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开展城墙历史文化保护研究和交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六条襄阳古城管理委员会作为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城墙管理机构,处理城墙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城墙的日常养护与保洁;
(二)城墙安全巡查,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三)组织开展城墙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城墙保护和管理;
(四)依法查处破坏城墙的行为;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七条襄城区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公安、财政、国土资源、环保、建设、城管、水利、旅游、规划、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墙保护相关工作。第八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城墙的义务,有权制止、举报破坏城墙的行为。
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依法通过捐赠、设立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城墙保护。
市人民政府对在城墙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第九条城墙保护范围以城墙内侧基础和护城河外边界为基线向外延伸。城墙内侧向内延伸25米;护城河东侧、西侧和南门西侧向外各延伸15米,南门东侧向外延伸115米,东北角部分包括襄阳动物园、襄阳日报社印刷厂生活区、襄阳公园和长门遗址公园所在区域,城墙北侧至汉江南岸。第十条城墙及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建设与城墙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从事可能影响城墙安全的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二)占用城墙及其附属建筑从事与城墙保护无关的经营性活动;
(三)架设、安装与城墙保护无关的设备、装置;
(四)擅自在墙体上打桩、挂线、凿孔、砌浆;
(五)在城墙上取砖、取土、种植作物;
(六)在城墙和城墙保护标志上刻划、涂污、张贴及其他影响城墙环境的行为;
(七)存储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品及其他可能造成城墙潮湿、高温、振动等危害城墙安全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第十一条护城河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填河造地,设置排污口;
(二)洗涤、排放污水、倾倒垃圾;
(三)擅自种植、养殖、捕鱼;
(四)使用汽油、柴油等为燃料的船舶开展水上活动;
(五)其他破坏护城河环境的行为。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护城河环境综合治理,适时开展河道清淤,推进护城河贯通,改善护城河景观。第十二条城墙保护范围内已经存在的与城墙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不得翻建、改建或者扩建;影响城墙保护的,应当依法限期拆除。
城墙及其附属建筑不得转让、抵押,已转让、抵押的,应当限期收回。
城墙及其附属建筑除用于城墙博物馆、参观游览等城墙保护、文化旅游场所外,不得用作其他用途。第十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墙保护范围内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建设与城墙风貌相协调的绿地景观。城墙内外侧不得种植危害城墙安全、遮挡城墙的植物。现有植被影响城墙安全、遮挡城墙的应当修剪或移植。
㈧ 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刘秀传说、三国传说、黑暗传等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襄阳花鼓戏、越调、老河口丝弦、锣鼓艺术、唢呐艺术、老河口木版年画、程河柳编、高跷花鼓、襄河道坠子等传统戏剧、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曲艺和杂技;
(三)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熊银匠手工银器制作技艺、襄阳大头菜腌制技艺、七星镇痛膏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穿天节、汉江石赏石习俗等民俗;
(五)玄门太极功夫、卧龙吴氏舞狮等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保护规划,将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健全工作机构、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考核和监督检查。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并接受文化、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管理费和保护补助费。组织管理费是指组织开展规划编制、调查研究、宣传出版、培训、数据库建设、咨询、实物征集、申报评审、展览展示、代表性传承人健康体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管理工作所发生的支出。保护补助费是指对补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场所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性活动及组织管理工作奖励发生的支出。第六条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管理工作。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支持、引导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或者课程,建立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人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招聘标准和培训计划,引进、培养社会专门人才。
发展和改革、财政、经济和信息、民族宗教、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商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和健康、生态环境、税务、档案、民政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鼓励、支持相关所有人、管理人利用公园、广场和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区域等具有展示条件的公共场所,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六月的第二周为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周。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推荐符合列入上一级名录的项目。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对本市老字号企业的传统工艺、传统技艺的存续状态开展调查,对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列入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相关规定,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备选名录,将尚不具备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条件,但具有保护价值、有待发掘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备选名录。
㈨ 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推进城乡文明建设,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奖惩结合、系统推进、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第四条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监督。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第六条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支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国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教育工作者、窗口服务行业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文明建设宣传和舆论监督,营造全社会鼓励和促进文明行为的氛围。第二章规范与倡导第七条在全社会倡导下列文明行为: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
(二)尊重公序良俗,自觉遵守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以及其他文明行为准则;
(三)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家风文明、邻里和谐;
(四)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文明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文明祭奠;
(五)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反对铺张浪费;
(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文明服务规范。第八条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公共场所衣着得体,言行举止文明,不大声喧哗;
(二)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不随意插队;
(三)参加、观看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大型文体活动,应当遵守活动现场秩序,维护活动场所环境卫生;
(四)文明休闲,在公共场所开展广场舞、打陀螺、甩鞭子等文体休闲活动,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每日21:00至次日7:00之间,禁止开展以上产生噪声的活动;
(五)文明就医,自觉维护医疗场所秩序,不在医疗场所闹事;
(六)文明旅游,遵守旅游管理规范,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损害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旅游设施等旅游资源;
(七)文明经营,不违反规定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
(八)文明上网,不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低俗淫秽暴力信息,不从事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的活动;
(九)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前款第三项规定的大型文体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制定文明引导方案,采取促进措施,加强文明宣传,维护活动现场文明秩序。第九条公民应当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随地吐痰、便溺、丢垃圾、倒污水;
(二)不在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公共交通工具及候车(机)室、商场、超市、网吧、宾馆、食堂、酒店等封闭、半封闭或者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吸烟;
(三)按照相关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在楼道、消防安全通道等公共区域堆放杂物,不从建筑物内向外抛掷物品;
(四)不在公共区域乱搭乱建,乱晾乱晒;
(五)不向河流、水库等自然水体和护城河等景观水体丢弃废弃物或者利用以上水体从事其他污染水体的行为;
(六)不在公共区域或者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乱刻,不乱贴小广告;
(七)不损坏公共环境卫生设施、花草树木;
(八)不违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
(九)不露天焚烧垃圾、秸秆;
(十)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第十条公民应当文明出行,遵守下列规定:
(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文明等候,有序上下,不干扰驾驶员安全驾驶,不抢占座位,主动为老、幼、病、残、孕及携带婴儿的乘客让座,不在公交车内饮食、嬉戏、打闹;
(二)行人通过机动车道或者路口,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并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不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马路,不跨越道路隔离设施;
(三)驾驶机动车不随意变道、加塞,不接拨电话,不违反规定使用远光灯、鸣笛,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主动礼让行人;
(四)驾驶非机动车不闯红灯,不违反规定占用机动车道、人行道,不逆行,不超速行驶;
(五)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主动避让救护车、消防车、抢险车、警车等应急车辆;
(六)文明停车,在规定地点、按标识有序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得占用盲道、人行道;
(七)文明使用共享车辆,不损坏,不私占,不乱停乱放;
(八)驾驶和乘坐机动车不向车外抛洒物品;
(九)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㈩ 襄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引导文明出行,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或者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第三条电动自行车管理应当遵循依法管理、保障安全、方便群众、协同共治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保障工作经费,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督促辖区单位落实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责任。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五条公安机关负责电动自行车登记、通行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及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部门负责人行道、人行天桥、过街隧道等地段违法停放电动自行车的行政处罚工作。
交通运输、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经济和信息化、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教育行政、财政、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六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倡导文明出行。
学校应当将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安全教育内容。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媒体应当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文明出行公益宣传,普及电动自行车管理法律、法规。第七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电动自行车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相关信息的查询途径。第八条电动自行车销售者应当建立进货台账和实名制销售台账,在销售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所售电动自行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信息。
消费者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因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而不能登记上牌的,可以要求销售者退货或者换货;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九条电动自行车实行实名登记管理制度。
电动自行车所有人自购车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当向公安机关申请登记,现场交验车辆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车辆所有人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或者车辆的其他合法来源证明;
(三)车辆整车出厂合格证明;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凭证。
公安机关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并发放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对于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公安机关可以制作电动自行车电子行驶证,与行驶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十条本条例施行前购买的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按照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申请登记。
本条例施行前购买的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向公安机关申请过渡期登记,由公安机关参照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登记,并发放登记证书、过渡期号牌和行驶证。过渡期限为三年,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算,期满后不得上道路行驶。第十一条公安机关应当将电动自行车登记的条件、程序、示范文本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等向社会公布。
公安机关应当在交警队、派出所以及便民服务中心、符合条件的销售点等场所设立电动自行车登记办理点或者代办点,为办理登记提供便利。
公安机关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发放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不收取费用。
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时,应当通过组织观看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测试等方式,引导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