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企业如何更好地去执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

企业如何更好地去执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9-11 12:49:14

⑴ 职场中,规章制度如何执行才有效

在全体职工大会、员工培训会议、部门工作会议等会议的签到表上签字确认。企业会议签到制度是留存职工到会情况的真实记录,在采用这种方式公示规章制度时要做到以下:签到表在表抬头处或会议内容提示中,一定要包含有企业规章制度宣贯或培训的文字;签字确认的范围要覆盖到全体职工;含有企业规章制度宣贯、培训的签到记录,一定要存档备查。职工在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签字时,一并对企业规章制度签字确认。

⑵ 如何更好地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物业管理的方针、政策。

2、带领全体员工对物业辖区实行全方位管理,保证物业完好状态,提高使用效益。

3、注意经济效益,精心理财,开源节流,满足业主需求。

4、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5、制订和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

6、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督促所属公司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年终考核。

7、重视人才,合理使用人员,按照德、勤、能、绩定期进行考核。

8、 调动各方积极因素, 共同管好物业。 定期向工公司汇报工作及经营收支情况, 以各种方式听取业主和使用人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并及时答复,认真解决。

⑶ 企业如何加强制度的执行

在与企业家探讨过程中,制度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相信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也会为此而感到头疼,认为员工对制度的执行力太弱。然而,在对企业员工进行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情况。大多数员工认为自己能够很好的践行企业制度,而员工们却纷纷反映是企业不遵守自己制定的制度。问题出现在哪里,到底是谁在不遵守企业制度?对这样的一个话题,我带领项目组对这种特征比较明显的客户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企业制度没有发挥好其作用,最主要由以下四个原因所造成。一是企业制度要体现员工的利益首先,要明确一点,制度是为人服务的,企业需要的是适应企业文化的员工,制度是根据员工设定的。企业管理最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与财、物的管理截然不同,因为人是可变的,并且人的可变性是没有规律的。如果制度不合理,员工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抵触很容易形成人与制度的对立,如何判断制度是否合呢?关键看制度是否符合员工的利益,我认为中国的交通管理法规就非常值得企业去学习:为了交通秩序不混乱,统一制定了右侧通行的规则;道路上车辆拥挤不通畅,实施了单双号制度;为了司机安全,不断提醒司机系安全带;为了减少事故,严禁了酒后驾车和超速行驶等等。当细细研究完相关的法律法规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法律法规都是与司机利益相关的,所以大家会努力去执行,有违反法规的,却听不到诋毁法规的声音。我看过很多企业的制度汇编,厚厚的几本,我不敢相信里面会有多少的法规是充分考虑了员工的利益下设定的。也不知道谁会有足够的耐心去看这样的法规,更不知道谁会记住全部的法规,真不知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从何谈起。二是企业自身要践行制度这是一个让企业家比较容易忽视的话题。制度执行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还包括着企业本身,企业是制度的制订者,当然也应该是企业制度第一执行者。很多企业家向我们反映说员工如何如何不遵守制度,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自身对制度执行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员工经常加班,却没有享受到加班补贴,已经违背了劳动法;生产车间环境存在大量的粉尘,企业却没有给员工任何的防尘措施;还有就是明明国家规定双休日,企业却只休礼拜天,损害了员工权益等等,让员工额外的付出需要出自员工的自愿,这种权益是需要尊重的,很多的企业家往往忽略了这个因素。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管理者是企业行使权力的代表,代表着企业的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带头不遵守制度,他可以在会议室内“禁止吸烟”的标牌下吸烟;他可以在大家正在工作的时候拿包离开公司;他可以让公司的司机接送他的儿子上下学;可以把公司的办公用品带回家中使用等等,相信很多管理者都会有这样的行为。管理人员是企业法人授予的管理权,而管理者往往喜欢超越这种权力,由于权力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所以在中国的企业里,管理者行使的权力要远远超过企业赋予他们的权力。企业管理者代表着企业管理阶层,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员工学习的榜样,一些员工上行下效,越来越忽视制度的作用,使企业制度慢慢失效。所以一位管理学家说的好,企业不遵守制度大多是由管理人员造成的,却要下面的员工承担结果。三是要有科学的监督机制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制度执行,在对企业中层访谈的过程中,大多数人认为制度执行就是员工是否遵守了企业制度。《亮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鬼子扫荡后,李云龙身负重伤并且昏迷不醒,和尚(魏大勇)跑了几十里的山路找到了一个老郎中,但郎中嫌远不愿意来,和尚硬是给扛了过来。在当时,和尚显然是犯了军规,但政委赵刚却说,我总不能因为一条法规而让我们团长永远沉睡吧。赵刚同志是一名制度监督者,尽管他默认了多次士兵的违规,却丝毫不会影响战士们对命令的执行,独立团仍然是一支主力中的王牌军队。无独有偶,前几天看了一部纪实片,在北京某医院,一女子急需要做剖腹产,而他的家人因距离远而无法及时赶到医院,就是因为没有患者家属签字,不符合医院的流程,最终导致这名孕妇用生命“染红”了这一条规程。这个过程中,医生层层上报其监督者未果,因为执行了的制度,不需要任何人去承担责任,而患者却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尽管医院严格的执行了规程,却没有人会说医院制度的能力强,反而受到了社会的批判,问题在哪里,在于制度的监督与执行。四是企业制度需要与时俱进前面我们说了,制度是为人而制定的,就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能力与需求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制度也是需要与企业的发展及员工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的。在对企业的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自成立以来几乎没有什么样的变化(除了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而且不泛有成立了二十多年的老企业。二十多年的时间,人们的很多思想意识及行为等都发生了变化,如果你的企业管理制度一直未变,企业管理不出乱子才怪。其实制度的更新与完善是很多企业都忽略的事情,有的企业很自豪的说我的管理体系五年前就由某某公司进行过系统过服务的等等。我认为企业是需要不断自检和提升,无论是发展中的优势还是不足,都需要作好的总结,好的经验需要形成制度加以激励和推广而不足的地方及时通过建立各种制度给予改正,企业的制度是需要持续完善的。

⑷ 如何遵守劳动纪律及公司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其主要作用在于:
一、确立企业发展专的方向。
二、构属建管理和技术的组织形式。
三、配置资源和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秩序。
四、决定取得的经营成果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分配比例。
四、是保障企业整体行动一致的纽带。
五、在行为上,告诉员工应该怎样做,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否则,给予处罚。

⑸ 如何狠抓规章制度落实,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

一、构建好的制度,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公共选择管理理论认为:在好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坏人可以做好事;在坏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好人可以做坏事。把制度制定好,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

(1)成立专门的建章立制机构。具体负责制度体系的设计和制度制定的审定工作,相当于人大立法机关。

企业成立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的立制机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问题,保持制度的公正性,避免个别部门把设立制度作为利益切割、维护本部门利益的工具。

(2)精简制度,建立精干高效的制度体系。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实际、满足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制度过多反而会形成“文山会海”,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组织效率。

对内容空泛、缺乏约束力的制度该取消的取消;对带有部门利益保护色彩的该废止的废止。

(3)要注重调查研究。制度要符合实际需要,突出企业特色,制度出台前必须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为制度执行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4)提升制度的亲和力。制度建设要遵循“人本精神”,体现制度对人的情感、公平关怀。对一些特殊情况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二、抓制度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首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形同虚设。在一定意义上执行制度比制定制度更重要。执行制度实际上是排除执行干扰、解决制度梗阻的问题。

对制度执行干扰程度最大的是权力集中、管钱、管物的关键岗位和要害部门,这些岗位和部门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干扰某些制度的执行,摆脱制度的约束,谋求制度外的待遇和利益。

其次,各职能部门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他们可以发挥获取制度信息的优势和熟知业务运作的能力,采取规避和变通的办法,维护本部门、本业务系统的利益。

公正执法就是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干部职工一视同仁,人情面前坚持原则。通过刚性公正执法,消除制度执行中的权力干预、部门干预和人情干预,解决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

要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原则性强、作风正派、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不断充实到企业执“法”队伍中,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制度执行奖惩、制度监督和制度评价机制,为制度执行提供保障。

(1)建立制度执行考核奖惩机制。制度考核是检验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要保证制度落实,必须把制度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制度执行考核奖惩机制,对制度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执行差的给予经济处罚。

(2)建立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权力缺乏监督会产生腐败,制度缺乏监督会导致群体“失约”、行为“失常”,因此制度缺乏监督比权力缺乏监督造成的危害更大。

要加强上下级监督,做到责任层级清晰化,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加强平行监督,以新的内控制度为平台,建立各业务部门分工明确、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制衡机制。

(3)建立制度评价机制。制度实施后,针对制度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定期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分析评价,认真查找制度本身和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给予完善。

通过建立制度评价机制,形成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制度运行机制,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制度管理体系。

四、建设制度执行文化,创造高效执行力。

制度执行必须依赖执行文化的力量,执行文化是企业提高执行力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建设制度执行文化其核心就是营造尊重制度、以制度作为行动最高准则的文化氛围。

培育团队执行文化。制度的最终执行,需要一个单位和组织的全体人员共同遵守。“木桶原理”认为: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同样制度执行力不取决执行力最好的员工,而取决于执行力最差的员工。“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要提升整体执行力,必须提升每个个体的执行力,不断缩小个体执行力之间的差异。

每个员工要树立集体和团队意识,学习上互相提高,工作上密切配合协作,形成执行合力,努力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最终建立起团队执行力文化。

五、加强制度管理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1、是行政指令与制度管理的关系。制度的制定、执行离不开行政指令,而行政指令代替不了制度管理。行政干预过多本身就说明了制度管理的缺失或制度执行的弱化。

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上。

2、是活动安排与制度管理之间的关系。活动安排具有阶段性,是制度管理的一个辅助工具,相当于计算机软件上的一个补丁。制度管理不到位,一些企业和部门经常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活动来弥补。

如果活动安排过多,不仅会给基层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反衬出制度执行力的弱化。

3、 三是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建设执行力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

只有在执行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心里,转化为自觉行动,形成执行合力的时候,才能最终建立起有效的团队执行力文化。

(5)企业如何更好地去执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重要性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体现企业与劳动者在共同劳动,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劳动行为规范的总和.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立法”,是企业规范运行和行使用人权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赋予的这一权利。

聪明的企业都看到了这一点,但实践中还有很多企业并未对此予以重视,认为反正有国家法律,法规,出了事按国家法律,法规处理就行,其不然卖国家法律,法规是大法,不可以针对某个单位的具体情况,而企业的具体是千变万化的。

成功的企业多制度其效果是使企业运行平稳,流通,高效,并可基本上防患于未然.俗话说:”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成功的企业及规章制度,50%更是直接因它而产生.

可以说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是:

1. 规范管理,能使企业经营有序,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2. 制订规则,能使员工行为合矩,提高管理效率.

它的重要意义是:

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是规范指引企业部门工作与职工行为需要.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完善”劳动合同制”,解决劳动争议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

⑹ 企业管理制度如何贯彻执行

制度的合理性

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公司,而不是为了满足领导者控制人的欲望,这一点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决定了你的出发点是什么。制度需要平衡的是公司的发展、领导的想法、员工的意愿和执行的可能性,如果忽略任何一方,那么制度的合理性就有了缺口。所以在制度制定时要综合考虑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对公司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更有益处、结合领导者的想法、考虑员工的接受程度及执行后的可能的效果。因为是制度就会有漏洞,正如法律一样,既可以作为权利被侵害的一方维持自己的利益,也可以作为上位者的工具去利用。合理的制度应该是员工比以前更好,更遵守制度而不是带来负面的管理情绪。

管理层的支持

制度能否很好的执行,管理层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大多数管理制度一样,管理层的支持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度的普适性

“破窗效应”和“火炉法则”对管理制度的执行非常好的警示。当有一个人违反制度而没有做出相应措施的时候,就会引发更多的人违反制度,因此一定要杜绝“去打烂更多的玻璃窗户”。而避免“破窗效应”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守“火炉法则”:警示性、及时性、必然性和平等性。警示性代表着什么是不能碰的,及时性代表只要碰了就立刻会有“惩罚”,必然性代表只要你碰了就一定有“惩罚”,平等性代表不管是谁碰了都会被 “惩罚”。

执行并及时调整

很多事情只有你做了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也才知道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经过实践并不断完善的制度才会散发出长久的生命力。

⑺ 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及如何制定企业规章制度

一、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劳动法律”,是企业进行劳动管理的工具。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既是企业的权利,也是企业的义务。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企业进行劳动管理,必须靠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没有劳动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劳动管理。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7条规定:“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三)项中的“重大损害”,应由公司内部规章来规定。 根据上述法律的规定,如果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给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规章制度合法有效,劳动者违反的,用人单位也可以依据规章制度的规定,合法地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这对企业的正常运作,规范管理劳动者的行为,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37条: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制定的规章制度,虽未经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民主程序,但内容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
上述法条,是关于规章制度或者员工手册是否走过民主制订程序的相关法条。 按上述规定,规章制度的制定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否则可能在法院审判中被认定为无效的规章制度: 1、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应充分反映在规章制订过程中。 应注意的是,上述的讨论、协商等均应保留相应证据如会场照片、会议记录、会议签到表等。2、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规章制度的设定目的,权利义务职责条款应服务于制度的目的;确保权利义务责任一致,有权利必有义务、有义务必有责任;注意规章制度的开放性和激励功能,重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语言简洁、明白、通俗易懂,不产生歧义;条款清晰、前后一致、不矛盾,符合逻辑规律;对难以穷尽事项用技术性术语概括规定;明确规章制度的效力范围;与其他规章制度的衔接;明确规章制度的解释和执行部门。 公司规章制度旨在维护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规范员工的行为,因此,除有规范性的规定外,必须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否则,公司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起不到实际效果。公司规章中可以规定的对于员工的处罚方式通常有:书面警告、记过、扣工资或奖金、降级或降职、降薪、停工、辞退等等。由于处罚往往触动了员工的个人利益,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因此,建议企业对违纪员工的处罚应建立在既合法又合理的基础之上。 就实践中发生较多争议的公司根据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公司可分若干种情形对解除劳动合同加以规定:(1)单个严重违纪行为即可辞退。如规定:“员工不服从管理,殴打或者谩骂管理人员的,即予以辞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2)重复行为累计加重。如规定:“员工不服从合理工作分配,予以严重警告;再犯的,予以辞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3)一段时间内多次处罚累计加重。如规定:“员工一年内累计受到书面警告以上处罚3次以上的,予以辞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三、如何走民主制订程序? 民主制订程序一般分为四个理解步骤:
1、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2、提出方案和意见
3、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实务中一般有下列方式: 1、分别向全体员工征集意见,意见是赞同规章制度的实施,或者有异议均可,但需要员工签名。如前所述,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协商的程序,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完全按员工的意见进行修正。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职工意见汇总表》收集职工意见。同时我们可以使用网站、布告等辅助方式发布公告,向职工征求意见,此时可以使用《规章制度征求意见通知书》; 2、通过会议的形式征集意见。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会议记录,还需要一个会议签到。《会议纪要》和《会议签到表》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会议纪要里可以记录一下员工对规章制度的意见。《会议签到表》上写明会议的主题为讨论某某规章制度,让与会职工签名,表明签名职工参与了会议。 3、有的用人单位通过电子邮件向员工发布初稿,征求意见,保存电子邮件记录,这也是一种方式,但这要求单位在事先就以入职登记表或其它方式确认了员工的联系邮箱。四、规章制度如何有法律效力-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公司规章制度公示是最应注意的问题,要保留已经公示的证据。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将规章交由每个员工阅读,并且在阅读后签字确认。阅读规章制度的签字确认,可以通过制作表格进行登记,也可以制作单页的声明由员工签字,内容包括员工确认“已经充分了解并且承诺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2)在工作场所将规章制度内容公告,并且将公告的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等方式的记录备案,并可由工作场所内的物业管理等人员见证。 (3)召开职工大会公示,并以适当方式保留证据。 (4)委托工会公示,并保留证据。 (5)现在很多企业制定有员工手册,将公司的主要规章制度均收集在员工手册中,并向每一个员工发放,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公示方式,但应注意由员工签收员工手册。

⑻ 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何执行

转载以下资来料供参考自

如何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管理规定不能执行或执行不彻底是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和人员数量的增加,需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规范部门和员工的行为。毕竟,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从人治过渡到法治。这法治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考虑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配套措施。
首先谈必要性。企业应该首先针对紧要、迫切的问题制定规章制度,力求规章制度能够切实解决企业问题,而不是单纯追求好看。
其次要考虑制度的可行性。在制定制度的时候,需要与高、中管理层和制度负责部门充分沟通,明确定义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目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制度要推行,配套措施也不能少。首先要对制度相关部门和岗位做好培训,使他们充分理解制度的内容。
其次,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措施,确保违反制度的情况要受到处罚。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执行不走样。

⑼ 如何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天下大事,困难之处不在于立法,而在于有法必行;不在于说些什么,而在于说出来就一定要有效果”。所以说再好的制度,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只能成为摆设 。一个部门,我认为,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二是领导要模范带头执行 ;三是要强化制度教育;四是要完善监督机制;五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做好了这五个方面工作,制度的执行力也就得到了大大提升。 现阶段,我们在制度的执行中还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致使有的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究其原因一是制度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制度互相冲突,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 ;二是领导对执行力重视不够。认为只要制订出制度就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忽略了,致使制度不能起到实质性的约束作用 ;三是队伍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执行力差。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职工缺乏责任心,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工作,对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就执行,反之就不执行。四是违规处理不及时,不严厉。对发生的违规行为不及时处理,致使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麻痹,认为制度执行不执行一个样,即使被发现也不过如此。 针对以上问题,提高制度执行力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 结合本部门实际,广泛征求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开展大讨论 ,制定出符合本部门实际工作、容易被广大干部职工接受、易于操作的制度。 二、领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制度贵在落实。领导干部必须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做坚持制度、遵守制度、落实制度的表率。领导干部带头严格遵守了,自然会对干部职工产生影响 。 三、强化制度教育、营造自觉遵守制度的氛围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把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让“制度”入心入脑。将制度的宣传纳入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之中,努力营造自觉遵守制度的浓厚氛围 。 四、完善监督机制,使制度落到实处 一是内部监督:将制度执行情况列为平时纪检监察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定期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走访县委、政府、人大、政协、检院、法院、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跟踪监督检查,通报监督检查结果。并将检查情况列为年终考核依据。二是外部监督:通过政务公开、聘请行风监督员、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走访行风评议监督员、制定局长接待日、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意见箱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使部门始终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五、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领导干部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即在日常管理、监督过程中真正能够“敢于出手”,及时查处违规者,且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该查处的严格查处,不搞“网开一面”。 六、严格责任追究 将责任追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对受到过错责任追究的人员,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对不尽职责、碌碌无为,执行制度不力,考核不称职的人员,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打破“人管人”的旧框架,实行“制度管人”的管理方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做好内部、外部监督及考核工作,同时将事后责任追究、奖惩实施到位,才能切实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

热点内容
成都周边法院 发布:2025-01-19 09:48:34 浏览:666
同安法院卢 发布:2025-01-19 09:44:05 浏览: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长 发布:2025-01-19 09:44:01 浏览:919
上海法院李罡 发布:2025-01-19 09:18:56 浏览:224
北京昌平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9 08:13:05 浏览:615
木工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9 08:12:59 浏览:986
借条上面的担保人是不是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9 08:12:53 浏览:811
输入法立法 发布:2025-01-19 06:59:25 浏览:325
尔雅律师 发布:2025-01-19 06:58:15 浏览:583
卫生行政法律与法规比较 发布:2025-01-19 06:58:12 浏览: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