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法律法规
『壹』 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共治、奖惩结合、系统推进的原则,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形成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第四条市和区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推进本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研究解决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重大问题。
市和区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第五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宣传文明行为,传播文明理念,营造全社会促进文明行为的良好氛围。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履职过程中应当文明执法、文明办事、文明服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工作者、公众人物等,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第七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第二章倡导与鼓励第八条倡导下列文明行为:
(一)爱国奉献,遵章守纪,勤勉敬业,诚信友善;
(二)尊重公序良俗,遵守市民文明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业主公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
(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四)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文明节庆,文明祭扫,文明婚丧嫁娶;
(五)爱护公共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爱惜泉水山林,维护泉城风貌;
(六)遵守公共礼仪和公共秩序,自觉排队,文明用餐,文明观演,文明旅游;
(七)文明出行,安全礼让,避让急救车辆,有序停放交通工具;
(八)关爱帮助残疾人,爱护残疾人专用设施;
(九)言行文明,礼貌待人,讲究卫生,衣着整洁,勤俭节约,低碳生活,热爱阅读,文明上网;
(十)其他有益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文明和谐相处的行为。第九条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十条鼓励和支持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优抚、助学赈灾、医疗救助等慈善公益活动,依法保护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第十一条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依法给予表彰和奖励。志愿者有困难时可以申请优先获得志愿服务。保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
捐赠财产用于志愿服务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第十二条鼓励和支持公民采取适当的、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方式实施见义勇为行为。
对见义勇为人员依法予以奖励和保护。有关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及时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法律服务和生活保障。第十三条鼓励无偿献血和自愿捐献遗体、人体器官、人体组织。对表现突出的献血者和捐献者,依法给予表彰奖励。
献血者和捐献者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临床用血、人体器官、人体组织移植等方面,依法获得优先、优惠待遇。第十四条鼓励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具备急救技能的公民,对需要急救的人员实施紧急现场救护。鼓励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
在帮助人与受助人产生纠纷时,有关单位应当为帮助人提供法律服务。第十五条鼓励有关单位在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道德模范、见义勇为人员、优秀志愿者等先进人物。第十六条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利用本单位场所、设施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公益阅读点、爱心服务点,为环卫工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饮用水、加热饭菜、遮风避雨、看书读报等便利服务。
『贰』 文明城市标准10条
法律分析:一、社区要做到
1、公共卫生要
(1)楼道卫生干净整洁
(2)无乱涂乱画
(3)定期收集垃圾
(4)社区环境优美
2公共设施要
(1)有公共安全保障
(2)路灯完好
(3)路面平整
二、公交车服务要做到
1、上下车排队有序
2、主动为老、弱、病、残者让座
3、行人问路要友善
三、公园管理做到
1、设施完好无损
2、有宣传报栏
3、座椅齐全、环境卫生
4、配备垃圾箱
5、有盲道
6、清洁卫生
7、公厕达标
8、无障碍现象
四、出租车服务要做到
1、文明用语
2、无闯红灯
3、无绕圈乱停
4、无向车外吐痰扔杂物
5、按规定打表
6、主动给乘客发票
五、建筑工地要做到
1、施工现场四周设置围墙、围挡,工程外侧采用密目式安全网
2、工地整洁,出入运输工具干净
3、按时施工,无噪音扰民现象
4、建立、健全建筑工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无导致伤残的安全责任事故
5、职工食堂、宿舍、厕所干净整洁,职工工资按时发放
六、都市村庄要
1、规划合理
2、街道整洁
3、经营有序
七、医院服务要做到
1、医院整体环境整洁。导医标识清晰,主要收费项目公开
2、挂号、收费、发药等服务窗口排队等候不超15分钟
3、务人员按规定着装,佩戴胸卡,衣帽整洁,准时到位
4、医务人员文明用语,杜绝服务禁语,无收受“红包”、开“大处方”现象,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5、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八、商业大街管理要做到
1、公用电话、宣传报栏、方便座椅、垃圾箱、盲道设备齐全
2、环境卫生整洁、无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占道现象
九、城市主干道环境要
1、无乱抛杂物
2、无随地吐痰
3、公共设施是否损坏
4、无行人乱穿马路
5、无违章停车
十、广场要
1、公共设施无损坏
2、干净卫生无垃圾
3、公厕洁净
4、设施齐全
5、无障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四节 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科学规范做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叁』 创全国文明城市需要遵守哪些法律
创建文明城市,提不上法律的高度,只是一些考核的标准而已。
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的要求
(1)市民要关注要知晓。
(2)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
(3)市民要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4)不做违反道德法规的事。
编辑本段全国文明城市申报条件
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城区)荣誉称号;
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条件不适用于文明城区);
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区委)、市政府(区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我一直纳闷,不知道东莞怎么评上文明城市的。
『肆』 蚌埠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文明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的行为。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强制管理相结合、奖励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协同推进、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开发区管理机构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第五条市、县、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制定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规划和计划。
市、县、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
市、县、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文明行为促进相关工作。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职责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要求,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文明行为宣传和引导,协助做好文明行为促进相关工作。第七条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将文明行为规范纳入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文明行为的引导、促进,积极支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积极支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国家工作人员、先进模范人物、社会公众人物等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第二章文明行为规范第八条公民应当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积极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遵守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尊重、爱护和正确使用国旗、国徽、国歌;
(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
(三)爱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爱护革命遗址遗迹和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
(五)遵守劳动纪律和工作制度,恪守职业道德;
(六)遵守市民公约、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物业管理规约;
(七)邻里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八)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互相扶持、平等相待,培育良好家风;
(九)文明上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
(十)文明旅游,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遵守景区管理制度,爱护旅游资源和设施;
(十一)尊师重教,服从教育教学管理,支持教育教学活动;
(十二)遵守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尊重医务人员,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十三)法律、法规和文明公约确定的其他文明行为规范。第九条倡导和鼓励公民下列行为:
(一)文明用餐,适量点餐,自觉使用公筷公勺;
(二)合理使用免费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一次性制品;
(三)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理婚丧喜庆等事宜;
(四)绿色出行,步行、使用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礼让老、弱、病、残、孕和携带婴幼儿的乘客;
(六)行人遇机动车、非机动车礼让时快速通过;
(七)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八)参与扶贫济困、赈灾、助残、救孤以及助老、助学、助医等慈善公益活动;
(九)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十)无偿献血,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遗体;
(十一)采取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适当方式实施见义勇为;
(十二)在他人出现伤病或者其他生命健康危险时,实施合理救护;
(十三)其他热心公益、奉献社会,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行为。
『伍』 天津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天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第三条本市开展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重在建设。第四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加强道德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三)加强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四)加强纪律和法治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推进诚信建设;
(五)普及科学知识、崇尚科学精神,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六)推进志愿服务,倡导友爱互助,弘扬奉献精神;
(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全域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活动;
(八)国家确定的其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第五条本市精神文明建设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实行政府组织推进、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第六条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考核本行政区域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
(二)指导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调查研究、协调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四)检查、考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实情况;
(五)表彰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个人,总结推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经验;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的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第七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精神文明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职责做好本辖区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第八条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驻津部队、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第二章国家机关和有关部门职责第九条国家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十条发展改革、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部门应当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第十一条教育部门应当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推动文明校园创建。第十二条科技部门应当制定科普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应当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开展治安防范、处置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出行,依法制止、纠正、处罚交通违法行为。第十四条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在依法制止、纠正、处罚危害安全的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宣传普及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消防救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知识,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第十五条农业农村部门应当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乡风文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第十六条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社区工作的指导推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推进美丽社区建设;加强教育引导,推进文明祭扫,规范殡仪服务;培育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第十七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精神文明领域政府立法审核工作;指导、监督普法责任制落实,推进全民普法;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及时解决民间纠纷。
『陆』 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2021修正)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第三条本市以建设生态观念浓厚、绿色经济崛起、城乡环境宜人、生态文化普及、生态制度完善、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为发展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当将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方法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第四条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城乡统筹、合理开发、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原则。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和实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
(二)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三)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产业扶持等政策措施;
(四)制定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五)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决策、协调、合作和激励机制;
(六)确定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试点与推广。
县、乡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利和义务,有权检举、投诉和依法控告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实行首问责任制,及时处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方面的检举和投诉。
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并且鼓励、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九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应当包括总体要求、空间开发格局、产业体系构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宜居城市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和制度保障等内容。
依法批准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非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第十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划定生态功能区,规定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等功能分区及其规范要求,确定片区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各级人民政府实施城镇化建设,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安全项目,应当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进行。第十一条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应当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和政府责任等指标,与公众满意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实施进度相适应。第十二条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应当突出下列内容:
(一)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
(二)水污染防治以及水环境质量改善、水源地保护;
(三)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空气质量改善;
(四)土壤污染防治以及耕地、林地、绿地和湿地的保护、建设和利用;
(五)噪声污染防治以及声环境质量改善;
(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综合利用与处置;
(七)水利、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八)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以及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九)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
(十)公众反映强烈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实施国家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生态文明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应当将低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新能源、绿色建筑、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污染物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并且按照国家规定落实或者督促落实财政性资金支持、选址供地、政府采购和信贷支持等优惠、扶持措施。
『柒』 贵阳市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规定
第一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城市精神,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根据《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
前款所称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是指相关责任主体依据职责,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标准和要求开展的城市建设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第三条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应当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遵循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倡导与治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奖励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应当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贯穿本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行全面、协调、常态和长效的推动机制。
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应当符合省会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第五条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工作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订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规划、计划和各类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二)建立和完善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协调、督促、考核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
(四)组织评定、表彰、宣传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典型;
(五)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查处不文明行为;
(六)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工作任务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管理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职责做好其管理范围内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辖区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文明城市建设推进相关工作,开展文明行为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规划、计划,确定文明城市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和要求,并组织实施。
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公安、市场监管、教育、民政、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发展改革、文化和旅游、商务、卫生健康、大数据、应急、金融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机制,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第八条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工作者、先进模范人物、社会公众人物、窗口行业工作人员、文明引导员等,应当在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文明城市建设需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
管理单位应当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
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参与其管理或者服务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工作。第十条倡导全社会践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的个人品德。第十一条本市重点整治下列不文明行为:
(一)行人违法横穿道路、翻越道路隔离设施;
(二)驾驶非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行驶,驾驶机动车乱停靠、乱插队、乱鸣笛、不礼让行人;
(三)高空抛物、高空坠物;
(四)乱贴、乱涂、乱发小广告,违规设置户外广告;
(五)乱丢、乱倒生活垃圾,乱倒、遗撒、违规堆放建筑垃圾;
(六)饲养畜禽等不采取安全和卫生措施,在禁止区域遛犬;
(七)在小区公共空间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栽乱种;
(八)违规占道经营;
(九)随地吐痰,不按规定要求佩戴口罩;
(十)从事产生噪声的生产经营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影响他人正常生活。
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工作机构可以根据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的实际,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范围内适时对重点整治的不文明行为作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捌』 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
一、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
1.第二十三条增加一项作为第八项:“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2.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增加两项,作为第四和第五项。第四项:“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第五项:“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区域。”
3.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本条例施行前,在前款规定的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以内已经存在的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前款规定的准保护区距湖面最高水位线500米以内已经存在的小规模畜禽养殖场,应当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并且进行有效治理,达标排放,未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未进行有效治理、达标排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搬迁、停产、关闭。”
4.删除第二十八条。
5.原第四十五条改为第四十四条,并将第六项修改为:“违法横过道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增加一项作为第八项:“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6.原第四十七条改为第四十六条,并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行为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新建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由两湖一库管理机构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二)实施围湖造田、围湖养殖以及其他缩小湖泊、水库库容行为的,由两湖一库管理机构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排除障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7.原第四十八条改为第四十七条,并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责任人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且可以采取通报批评、媒体披露等方式督促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二、贵阳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
1.第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严格控制在湿地公园内采集植物资源。采集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应当征得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同意,并依法申请采集证。其他确需在湿地公园内采集植物物种、标本、药材、植物繁殖材料和其他林副产品的,应当经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同意后,在指定的范围、地点限量采集。”
2.第十九条第一款拆分成两款,分别作第一、第二款;原第二款调整为第三款。修改为:“禁止在湿地公园内猎捕野生动物,但是依法取得特许猎捕证、狩猎证的除外。
“严格控制在湿地公园内捕捞除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动物。确需捕捞的,应当经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同意,在指定的范围、地点限量捕捞。
“未经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同意,禁止在湿地公园内放生动物。”
3.删除第二十条第一款中的:“经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同意,并”。
4.第二十九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在湿地公园内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猎获物价值2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猎捕其他野生动物的,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猎获物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同意或者未在指定的范围、地点限量捕捞其他水生动物的,责令立即改正,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
“(三)未经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同意在湿地公园内放生动物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5.第三十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占用、围圈、填埋、堵截、遮掩水体、水面,或者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七项、第八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治理措施,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的,责令立即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三、贵阳市公园和绿化广场管理办法
1.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总体规划确定的公园、绿化广场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因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需要临时占用的,应当征得公园、绿化广场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2.删除第十一条第二款中的“界址划定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核发土地使用权证或者林权证。”
新增一款作为第三款:“公园、绿化广场的用地和林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使用权证书,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3.第十六条第二款修改为:“经营性项目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第二款第七项修改为:“不违反安全规范”;
增加一项作为第二款第八项:“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4.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八项修改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5.第二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施工,己建成的,责令拆除,处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罚款;
“违反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未举行听证的,责令停止施工,己建成的,责令拆除,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未按规定程序报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6.第二十六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处罚。”
7.第二十七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大音量音响先行登记保存,可以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8.第二十八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十条第三款、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四条、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