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部门规章
㈠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2022)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禁止违法增加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
(一)删去第三条第一款中的“规章”,将第二款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二)将第五条中的“监察、财政、物价、发展和改革、审计、交通、公安、农牧、建设、民政等部门”修改为“财政、发展改革、审计、交通运输、公安、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民政等部门”。
(三)将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中的“物价主管部门”修改为“价格主管部门”。
(四)删去第十六条第六项中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和第七项中的“以收费为目的的”。
(五)删去第十七条中的“电信”。
(六)将第二十五条中的“本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一项中的“物价主管部门”修改为“价格主管部门”。
(七)将第二十六条中的“本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八)将第二十七条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九)将第二十九条中的“监察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依法给予处分”,“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修改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将第三十条中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在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十一)将第三十一条修改为:“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企业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五保供养办法
(一)将第三条中的“卫生”修改为“卫生健康”。
(二)删去第四条中的“兴办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
(三)将第十六条修改为:“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综合考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结合财力状况合理制定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四)将第二十条第三款修改为:“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中有少数民族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提供符合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食品。”
(五)将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中的“食品卫生”修改为“卫生、财务会计”。
(六)将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
(七)删去第三十条中的“监察”。
(八)将第三十四条第二款中的“《继承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九)删去第三十六条中的“情节严重的”。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禁止违法增加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
(一)删去第三条第一款中的“规章”,将第二款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二)将第五条中的“监察、财政、物价、发展和改革、审计、交通、公安、农牧、建设、民政等部门”修改为“财政、发展改革、审计、交通运输、公安、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民政等部门”。
(三)将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中的“物价主管部门”修改为“价格主管部门”。
(四)删去第十六条第六项中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和第七项中的“以收费为目的的”。
(五)删去第十七条中的“电信”。
(六)将第二十五条中的“本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一项中的“物价主管部门”修改为“价格主管部门”。
(七)将第二十六条中的“本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八)将第二十七条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九)将第二十九条中的“监察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依法给予处分”,“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修改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将第三十条中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在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相关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十一)将第三十一条修改为:“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企业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㈡ 宁夏回族自治区部门统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充分发挥部门统计在宏观管理与决策中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下列组织机构(以下统称部门)开展统计活动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统计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一)国家机关(包括议事协调机构);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三)经授权代主管部门行使统计职能的集团公司;
(四)人民团体;
(五)其他依法开展统计活动的组织机构。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部门统计,是指部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的专业性统计活动。第四条部门统计工作坚持合法、科学、真实、统一的原则。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统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以下简称政府统计机构)负责指导、协调、监督部门统计工作。第六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统计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统计制度、统计标准,组织、协调实施本部门统计工作;
(二)完成政府及政府统计机构下达的统计任务;
(三)将统计工作纳入部门发展规划,归口管理本部门或者本行业统计工作;
(四)确定统计工作负责人、综合统计机构、专(兼)职统计人员;
(五)培训统计人员;
(六)加强本部门统计信息化建设,配备数据处理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第二章部门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第七条部门综合统计机构履行本部门统计职能。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实施本部门的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
(二)统一管理和协调部门内部统计调查项目;
(三)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审批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项目;
(四)管理本部门的统计资料,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本部门的统计资料和行政记录资料;
(五)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咨询,开展部门统计研究;
(六)开展部门统计监督工作,协助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七)其他部门统计工作职责。第八条从事部门统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的申请、受理等程序,执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规定。
部门统计人员应当学习统计业务及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第九条部门统计人员的权利:
(一)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和相关情况,检查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原始凭证、评审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改正不准确的统计资料;
(二)整理、审核、分析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和相关情况,向上级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报告;
(三)参加统计会议和统计业务培训;
(四)评定统计专业技术资格或者职称;
(五)检举统计违法行为。
部门统计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伪造、篡改、虚报、瞒报统计数据;
(二)不得自行修改统计资料;
(三)不得拒报、迟报统计报表;
(四)不得泄漏统计调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第十条部门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受法律保护。第三章部门统计调查第十一条部门统计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应当与部门的职能或者业务相一致,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同级政府和其他部门的统计调查重复、矛盾。
部门统计调查采用的调查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凡能够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行政记录等方式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进行全面统计调查。第十二条部门开展统计调查,应当制定统计调查计划、统计调查方案或者统计报表制度,并报送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审批或者备案。
部门统计调查方案和统计报表制度及调查表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规范格式和设计要求,做到内容齐全、条理清楚、逻辑严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第十三条部门统计调查的统计标准和分类代码必须符合国家或者自治区标准;尚没有国家或者自治区统一标准的,必须按照标准化科学和分类科学的原理进行归纳和设计,并报自治区统计机构备案。
㈢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进行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单位,对社会进行特定管理,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实施的收费。
本规定所称事业性收费,是指事业单位和其他非经营性单位,为社会提供特定服务,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实施的收费。第四条自治区财政厅、物价局是全区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的主管部门。行署、市、县(区)财政、物价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监督工作。
各级监察、审计部门对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的财务收支实行监督。第二章收费审批权限和程序第五条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是指以下列规定为依据设置的收费: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或文件;
(三)国家财政、物价主管部门联合制定或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规章或文件;
(四)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或批准的地方性法规;
(五)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或者批准的文件。第六条设立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项目或制定、调整收费标准,应当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行署、市、县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收费申请应当载明拟设立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名称、依据、范围、标准、资金使用和管理等。
设置收费项目、调整收费范围的报自治区财政厅,由自治区财政厅会同自治区物价局审批;制定、调整收费标准的报自治区物价局,由自治区物价局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审批。其中面向农民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项目设置和标准制定,还应当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重要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由自治区财政厅、物价局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或者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除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自治区财政厅、物价局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批准设置收费项目和制定、调整收费标准。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经国家物价管理部门、财政部批准下达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在本自治区执行的,应当由自治区有关部门结合本自治区实际提出实施意见,经自治区财政厅、物价局审核联合发文后,方可执行。第八条自治区有关部门上报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时,凡涉及到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的,必须附有自治区财政厅和物价局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审核意见。第九条下列收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抵制,必须立即停止:
(一)未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收费审批权限,擅自出台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
(二)转移国家管理职能,或者将国家行政机关职责范围内的公务,由无偿变为有偿进行收费的;
(三)利用行政职权和垄断行业地位,强制单位和个人接受有偿服务进行收费的;
(四)利用行政职权和垄断行业地位;以各种保证金、抵押金、储蓄金、集资、赞助等形式变相收费的;
(五)其他违反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收费。第十条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项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已废止或者修改后取消了收费规定的,收费应即行终止。自治区财政厅、物价局应及时向社会公告。第三章收费标准核定第十一条法定收费和资源性收费,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没有明确收费标准的,按其规定的原则核定。第十二条管理性收费,应当依据特定管理行为的合理支出,使其收费所得与该项管理经费(不含管理人员工资)缺额基本相抵核定。第十三条证件、牌照、执照等(以下简称证照)收费,必须依据制发证照的工本费用,另加10%的合理损耗核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从其规定。第十四条事业性收费标准,按其提供服务的质量、数量和合理耗费,以收抵支并促进该项事业正常发展核定。第四章管理和监督第十五条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实行许可证制度。收费单位应当持经依法批准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批准文件,到指定的物价部门申请领取《收费许可证》。
《收费许可证》由自治区物价局统一印制,分级核发。严禁伪造、涂改、转让和出借。
㈣ 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暂行规定》等二十三件规章的决定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暂行规定
(宁政发[1995]115号1995年12月25日发布)
1、第十八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七条和第八条第二款的,处以5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2、第十九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九条和第十三条第二款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3、第二十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4、第二十一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
(宁政发[1995]50号1995年6月9日发布)
1、第二十一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十条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评价工作已经结束的,其评价结果无效,并处以500元至3000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2、第二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评价工作已经结束的,其评价结果无效,并处以500元至3000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三、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管理办法
(宁政发[1994]138号1994年12月23日发布)
第二十五条修改为:“外商投资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除按下列情况处理外,处10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的,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一)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或扩大用地范围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二)有关部门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拒不交出土地的,责令交还土地;
(三)破坏土地资源及其附着资源的,责令限期治理。”四、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办法
(宁政发[1995]49号1995年5月24日发布)
1、第五十六条修改为:“受让方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征收出让金20%以下的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须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
2、第五十九条修改为:“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必须履行登记手续,超过规定期限不履行土地使用权登记的,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处理。”
3、原第五十六条修改后作为第二十四条,其他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五、宁夏回族自治区乡(镇)村建设用地管理办法
(宁政发[1992]59号1992年6月17日发布)
第二十六条删去。第二十七条作为第二十六条,其他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六、宁夏回族自治区制止以不正当价格行为牟取暴利规定
(宁政发[1994]102号1994年9月7日发布)
第十三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以不正当价格行为或以不正当价格手段牟取暴利的行为,由物价检查机关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价格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七、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管理规定
(宁政发[1994]98号1994年8月30日发布)
1、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修改后合并为第十一条:“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九条、第十条的,由县以上医药管理部门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2、删去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其他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八、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管理办法
(宁政发[1990]75号1990年7月11日发布)
第二十八条删去。其他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九、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货物运输搬运装卸业管理办法
(宁政发[1992]18号1992年2月24日发布)
1、第十七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野蛮装卸,造成货损的,除按规定赔偿损失外,由运管机构处以3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2、第十八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造成货物损失的,由负责搬运装卸的单位或个人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由运管机构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3、第十九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哄抬价格、滥收费用的,由物价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查处。”
4、第二十一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不按规定费率和期限缴纳管理费的,由运管机构责令限期缴纳,并按日发布加收应缴管理费5%的滞纳金。”
㈤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2016)
一、将《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修改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艺和产品,依法享受国家或者自治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将第三十五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骗取优惠政策的,由税务、财政部门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处罚。”二、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修改为:“本自治区外具有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装置设计或施工的,应当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一、将《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修改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艺和产品,依法享受国家或者自治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将第三十五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骗取优惠政策的,由税务、财政部门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处罚。”二、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修改为:“本自治区外具有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装置设计或施工的,应当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三、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项修改为:“(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并符合自治区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人数”。
将第十四条修改为:“对作业组织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作业组织取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证》后,方可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将第十五条第三项修改为:“(三)作业人员简表、学历证书和培训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删去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
将第二十条改为第十七条,修改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资质证》有效期为3年。
“取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的作业组织,应当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资质证》有效期满30日前,向自治区气象主管机构提出延续申请。自治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申请,在有效期满前,对符合条件,未发生过作业安全事故的,作出准予延续的决定;对不符合条件或发生过严重作业安全事故的,作出不予延续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删去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三十七条第四项。
将第三十九条改为第三十六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作业组织使用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或者使用不合格、超过有效期或报废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作业组织资质。”四、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第八条修改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取水的,建设单位还应当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论证报告书应当包括取水水源、用水合理性以及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等内容。”一、将《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修改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艺和产品,依法享受国家或者自治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将第三十五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骗取优惠政策的,由税务、财政部门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处罚。”二、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修改为:“本自治区外具有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装置设计或施工的,应当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三、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项修改为:“(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并符合自治区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人数”。
将第十四条修改为:“对作业组织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作业组织取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证》后,方可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将第十五条第三项修改为:“(三)作业人员简表、学历证书和培训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删去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
将第二十条改为第十七条,修改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资质证》有效期为3年。
“取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的作业组织,应当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资质证》有效期满30日前,向自治区气象主管机构提出延续申请。自治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申请,在有效期满前,对符合条件,未发生过作业安全事故的,作出准予延续的决定;对不符合条件或发生过严重作业安全事故的,作出不予延续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删去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三十七条第四项。
将第三十九条改为第三十六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作业组织使用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或者使用不合格、超过有效期或报废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作业组织资质。”
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自治区人民政府规章的决定
一、对下列规章中明显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作出修改
(一)将《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暂行办法》(宁政发[1989]117号)第十九条删去,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二)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货物运输管理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6号)第三十条中的“并向当地运管机构或税务机关举报”修改为“并向当地税务机关举报”。
(三)将《宁夏回族自治区统一征地管理办法》(宁政发[1997]120号)第十七条中的“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办法》的规定办理”改为“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第二项改为“安置补助费由统征机构依法予以拨付”。
(四)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办法》(宁政发 (1995)114号)第二十九条中的“依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改为“依法予以处罚”。
(五)将《宁夏回族自治区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宁政发(1994)131号)第二十九条删去。
(六)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细则》(宁政发[1994] 50号)第五十八条“违反本实施细则,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由有关单位视其情节,依据《保密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和《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予以处理。”修改为: “违反本实施细则,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予以处理。”二、对下列规章中与法律、法规规定不一致的规定作出修改
(一)将下列规章中有关救济权的规定修改为:“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由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宁政发[1987]132号)第三十五条。
2.《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上交通违章处罚暂行办法》(宁政发(1989)114号)第十条。
3.《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暂行办法》(宁政发(1989)117号)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合并。
4.《宁夏回族自治区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管理暂行办法》 (宁政发[1990]121号)第二十七条。
5.《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宁政发(1991)66号)第二十五条。
6.《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办法》(宁政发(1995)49号)第六十一条。
7.《宁夏回族自治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办法》(宁政发(1996)4号)第十七条。
8.《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草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宁政发[1994]21号)第二十七条。
9.《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宁政发[1995]84号)第三十二条。
(二)对下列规章中与法律、法规规定不一致的其他内容作出修改:
1.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办法》(宁政发[1997]119号)第十六条修改为:“契税由市、县地方税务机关征收,未设立地方税务机关的市、县由当地国家税务机关征收。”
将第十八条中的“按日加收滞纳税款千分之二的滞纳金”修改为“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将《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人才培养办法》 (宁政发[1996] 86号)第十三条中的“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最长不得超过二年”修改为:“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试用期”。
3.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制止以不正当价格行为牟取暴利规定》 (宁政发[1994] 102号)第十四条修改为:“当事人对价格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应当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对下列规章中关于“征用”的规定作出修改
(一)将下列规章中的“征用”修改为“征收、征用”。
1.《宁夏回族自治区林地管理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8号)第三十二条第二款。
2.《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办法》(宁政发[1995] 49号)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3.《宁夏回族自治区统一征地管理办法》 (宁政发(1997)120号)第二条、第五条、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
4.《宁夏回族自治区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宁政发(1994)131号)第二条。
(二)将下列规章中的“征用”修改为“征收”。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办法》 (宁政发(1995) 49号)第十条、第五十二条。
㈦ 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2021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建立和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制度,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坚持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对其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以及上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适用本条例。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受委托的组织的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监督,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基于行政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所实施的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受委托的组织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抽象行政行为或者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主体,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并行使行政执法权的组织。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行政执法活动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应当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以及司法机关、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专项监督以及行政复议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行政执法监督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分级实施,坚持合法公正、程序正当、违法必纠,保证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是行政执法监督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或者本系统内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法制机构是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本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或者本部门、本系统内行政执法监督的具体工作,并接受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第七条行政执法监督机关应当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配备与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相适应的专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
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应当具有法律专业背景或者法律职业资格,忠于职守、办事公正、清正廉洁,取得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执法监督证件。第二章监督职责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强化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
(二)建立健全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制度;
(三)监督、检查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四)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违法或者不当的决定、命令、指示;
(五)依法纠正或者改变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必须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部门、本系统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
(二)建立健全本部门、本系统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制度;
(三)监督、检查本部门、本系统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四)受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举报、投诉,及时依法纠正或者撤销本部门、本系统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
(五)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情况。第十条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应当严格履行下列行政执法监督职责:
(一)具体实施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行政执法监督机关或者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行使的行政执法监督职责;
(二)负责统一审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本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三)负责监督、检查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本部门、本系统的行政执法活动;
(四)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本部门汇报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情况;
(五)负责拟定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和办法;
(六)负责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培训和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
(七)拟定纠正和撤销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的决定以及其他法律文书;
(八)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九)负责协调处理行政执法机关之间、行政执法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
(十)办理本级行政执法监督机关以及上级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交办的其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