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①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
两类组织抄的不同点:
1、权力来袭源不同。一个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一个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
2、行使权力的名义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被授予的行政职权,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权力。
3、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自己承担责任,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承担责任,其行为由委托机关承担责任。
4、是否需要法律依据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授权必须有法定依据,行政机关委托组织不强求必须有法定依据,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
5、组织的性质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既可以是企业组织,也可以是事业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只能是事业组织。
(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扩展阅读:
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
2、行政机关委托组织: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按照委托范围,以委托主体的名义,行使被委托的行政职权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亦称被委托组织。
参考资料:网络——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② 行政主体中,法律授权的组织有哪些
授权的企业组织有以下几种
一、授权的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如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书的颁发属于教育部相关法规授权),国家电网(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权),银行(货币管理权:没收假币、更换破损货币);,铁路运输企业,邮政企业,电信企业等公用事业企业。
二、或者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授权的自治组织,如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可以成为行政主体,这里的法规指的是国务院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包括规章。
(2)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扩展阅读
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主要分执行与管理两个方面。在执行方面,中央行政机关执行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地方行政机关除执行上述法律和决定外,还要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和本级代议机关的决议。
在管理方面,中央行政机关管理全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务,而地方行政机关则以管理内政事务为主,不管理外交事务,军事方面的管理事务也很少。
行政机关在执行和管理的过程中,有权作出行政决策,发布行政命令和行政决定,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除瑞士等少数国家的行政机关实行合议制外,一般国家行政机关都实行首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行政机关都实行首长负责制。
③ "律师协会"是否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专章明确了律师协会的性质和职责。
第五章 律师协会
第四十三条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全国设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地方律师协会,设区的市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地方律师协会。
第四十四条全国律师协会章程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制定,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地方律师协会章程由地方会员代表大会制定,报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地方律师协会章程不得与全国律师协会章程相抵触。
第四十五条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加入所在地的地方律师协会。加入地方律师协会的律师、律师事务所,同时是全国律师协会的会员。
律师协会会员享有律师协会章程规定的权利,履行律师协会章程规定的义务。
第四十六条律师协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
(二)总结、交流律师工作经验;
(三)制定行业规范和惩戒规则;
(四)组织律师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对律师的执业活动进行考核;
(五)组织管理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活动,对实习人员进行考核;
(六)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实施奖励和惩戒;
(七)受理对律师的投诉或者举报,调解律师执业活动中发生的纠纷,受理律师的申诉;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律师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律师协会制定的行业规范和惩戒规则,不得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相抵触。
④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经法律、法规授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经法律、法规授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经法律、法规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有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责。
【行政机构】是指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行政机构有的本身就是行政主体,如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有的则需法律、法规授权才能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如工商行政管理所、公安派出所、税务所,分别是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局、税务局的派出机构,它们分别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授权而成为行政主体。
【专门机构】专门机构不是一般的行政机构或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而是根据法律、法规专门成立的机构,依法律、法规的授权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成立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等。
⑤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复议机关是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是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是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是其上一级主管部门。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人民政府以外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是上一级人民政府。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是该派出机关。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仍然分别是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⑥ 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吗
行政机关不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国家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有区别:版
法律属性不同。国家行政权机关属于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属于社会组织;
设立依据不同。国家行政机关是依据行政组织法设立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依据组织章程设立的;
权力来源不同。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为行政组织法和其他单行法的授权;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权力来源为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举例: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书的颁发属于教育部相关法规授权);银行(货币管理权:没收假币、更换破损货币);国家电网(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权)
⑦ 论述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与受委托组织的区别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受委托组织的区别
一、是否享有行政职权不同 法律、法规专授属权的组织:经授权后自身享有被授予的行政职权。 受委托组织:经委托后,自身仍不享有被委托的行政职权,仅仅享有该职权的行使权而已。
二、行事的名义不同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可以自己名义行事被授予的行政职权。 受委托组织:不可以自己名义行事受委托的行政职权,而应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
三、责任承担主体不同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自己承担被授予的行政职权。 受委托组织:自己不承担受委托的行政职权的行使后果,而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 注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被授予的行政职权时是行政主体;而受委托组织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职权时不是行政主体。
四、是否需要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授权必须有法定依据,若授权没有法定依据的,则应当视为“委托”。 受委托的组织:不强求必须法定依据,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
⑧ 行政主体中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哪些
法律 法规 授权的组织,,可以成为行政主体,这里的法规指的是国务院行专行政法规,地属方性法规,包括规章。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