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视法规
1. 如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一: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
[法律规定]第三条: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二:出生缺陷早预防早发现
[法律规定]第十一条: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宣传、普及母婴保健和预防残疾的知识,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机制,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事故、灾害、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
三: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法律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保障残疾人就业义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超过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四:享有更多社会保障
[法律规定]第四十六条: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五:创设无障碍环境
[法律规定]第五十三条: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当符合残疾人的实际需要。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道路、交通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规定,逐步推进已建成设施的改造,优先推进与残疾人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对无障碍设施应当及时维修和保护。
(1)反歧视法规扩展阅读:
残疾人权益保障程度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残疾人权益保障越完善,社会文明程度就越高。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国家相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并号召全社会,摈弃偏见和歧视,学会尊重理解残疾人,关心关爱残疾人,让残疾人更加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2. 反就业歧视法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禁止就业歧视,同时还成立了鹏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对歧视案件进行起诉。1975年,美国政府明令禁止年龄歧视。
3. 我小孩迟到上课睡觉老师叫回家一星期不给上课在家反思请问有这法规吗
老师不承担法律责任,学生上课总是迟到,老师叫学生等一会儿再进来,现在进去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4. 我国有没有反对就业歧视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
法律不会对无法执行的东西作规定。就业歧视问题只能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内比如国家对与残疾人订立劳动关容系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国家在非特定行业的体检标准上强制性的去除乙肝病毒携带的检查项目,等等。至于在就业领域对于女性的歧视,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法律即使规定也不会存在执行力,因此,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5.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我国宪法、刑法、民则通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规定 。另外,我国还特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6. 全日制自考本科是什么意思
全日制自考本科不属于全日制本科,而是成人教育学历中含金量最高的一种学历。内
全日制自考容本科主要利用主考高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办学条件、全日制授课,规范化管理的办学形式。又称“试点班”、“封闭班”,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种特有形式。全日制本科是目前国家主流的本科学历获取教育方式,含金量也是本科学历中最高的,
专科自考本科是指专科在校生或毕业生通过自学、社会助学、通过专业所有课程的考试,修满所有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即可获得由主考院校同自考委联合颁发的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证书上盖有主考院校同自考委两个章。
(6)反歧视法规扩展阅读
自考全称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高考落榜生、在职人士、从业人士以及其他自学者通过自己学习、社会帮助通过了国家统一组织的自学考试,达到毕业条件。
专科自考本科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科在校生自考本科,专科在校生可为全日制专科在读生,也可为成人高考、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专科在读生;另一种是专科毕业生参加自考,专科毕业生可谓全日制专科毕业生,也可为成人高考、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专科专业毕业生,此阶段报考的一般称为独立本科段。
7. 国家三令五申禁止歧视乙肝携带者,企业入职不允许检查乙肝,有些企业还是违反规定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乙肝检
目前企业抄入职体检一般是不再检查乙肝两对半了。除了某些特殊岗位,国家法律禁止查乙肝五项更不能查DNA.2010年1月21日卫生部等三部委发布了《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五项检查,同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也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五项检查服务。
8. 怎样实现男女平等
首先,需要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指引,以及由此价值观上升为各项法律政策的制度规范。希望国家有关职能部门把性别歧视作为媒体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尊重女性和促进性别平等成为公众人物、媒体工作者的基本行为准则,不允许给违背男女平等宪法精神、贬损妇女形象和低俗消费女性的不良文化产品提供传播平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将会迎来一个不一样的天地。
9. 法律法规将反对性别歧视的内容纳入其中,有何作用
社会将女性生抄育一胎或二胎的成本转嫁给企业,企业将女性生育时期带来的‘劳动力价值的空档’归罪于女性的生理特征。也就是说,如果人们的观念不改变,如果没有相关公共政策的支持与补偿,就业的性别歧视将很难从根本上改观。
从最根本上来说,要避免就业歧视,国家需要立法来约束以及补偿用工单位。
1、要消除性别歧视,监管部门应该对明目张胆的性别歧视依法予以严处,要求取消性别限制条件,同时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
2、消除性别歧视,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应该发挥女性组织和社会公益机构的作用,积极帮助女性就业维权,营造出男女两性相互尊重、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
虽然目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都将反对性别歧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反对就业歧视的政策在现实层面的执行和监督情况均不理想。
鉴于此,应尽快制定《就业促进法实施细则》或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进一步健全促进平等就业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以保障就业公平,破解就业歧视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