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家庭农场消毒规章制度

家庭农场消毒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9-19 11:36:28

① 家庭农场管理规章制度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规定,各个地区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同,请咨询当地具体政策细节。

法律依据:《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条 为促进我县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切实规范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县行政区域内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到县农经部门审查备案的家庭农场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 家庭农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政策。

② 猪场的消毒制度是什么

猪场消毒制度
1. 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每月1号)
2. 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3. 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持有效浓度。,保
4. 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5.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 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6. 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7. 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8. 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9. 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
具体
(1)环境消毒 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等消毒药消毒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沟、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消毒药物用2%火碱等消毒药,每周更换1次。
(2)人员消毒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3)猪舍消毒
① 空舍消毒 每批猪调出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消毒。除粪-清扫-水洗-干燥-2%火碱等消毒液消毒-水洗-干燥-福尔马林熏蒸或火焰消毒-进猪。
② 带猪消毒 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喷雾的雾滴要求50-100微米。
③ 走廊过道消毒 定期用2%火碱等消毒药进行消毒。
(4)用具消毒
食槽、水槽等用具每天进行洗刷,定期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等消毒药进行消毒。

③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根据场班子的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场年度经营计划。

2、拟定本场经营投资方案;拟定本场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拟定本场的基本管理制度及管理规章。

3、组织开展经营活动,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各科室对重大的经营活动需报场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4、根据场班子制订和完善管理制度办法、业务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本场统一、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加强督促,组织实施,落实到人。

法律依据:《家庭农场管理制度》 第一条 负责执行农场领导的有关工作指示,做好上传下达,并检查落实情况。

④ 农家小院里面猪圈怎么防疫你觉得防疫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 农场主要分为养殖区和非生产区。非生产区域包括工人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区域。非生产区由于其功能的复杂性,受到不可控因素的支配。进入和离开养殖区时,养殖人员应进行全面消毒,避免携带病毒和接触可能的病源。

4. 总之,要促进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并且有效实现猪病防控、提高养猪户经济效益,必须树立正确的防疫意识,加强饲养环境的有效管理,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全面落实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

⑤ 鸡场消毒制度

.2.1 工作人员、参观人员及运载工具的消毒 由于人的活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来往于不同养鸡场之间,有可能带来被污染的器具、饲料、种蛋、商品蛋、灰尘等,而将病原微生物带入鸡场,这是特别危险的因素,因此养鸡场应有很好的隔离条件。养鸡场要建有围墙,并且只有一个用于车辆和人员进出的控制入口。出入场区和生产车间、鸡舍的主要通道必须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液可用消毒时间长的复合酚消毒剂或3%~5%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2~3次。每栋鸡舍的门前要设置脚踏消毒池,消毒液每天更换1次。原则上不接待任何来访者,场内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场区,对许可出入场区的一切人员、运载工具必须进行消毒并记录在案。

工作人员进入禽舍必须要淋浴,换上清洁消毒好的工作衣帽。工作服不准穿出生产区,饲养期间应定期更换清洗,清洗后的工作服要用太阳光照射消毒或熏蒸消毒。工作人员的手用肥皂洗净后,浸于消毒液如洗必泰或新洁尔灭等溶液内3~5分钟,清水冲洗后擦干。然后穿上生产区的水鞋或其他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蛋箱、料车等运载工具频繁出入禽舍,必须事先洗刷干燥后,再进行熏蒸消毒备用。舍内工具固定,不得互相串用。其他非生产性用品,一律不能带入生产区内。

2.2.2 养鸡场环境卫生消毒 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内外环境的清洁非常重要,清洁是发挥良好消毒作用的基础。生产场区要求无杂草、垃圾。场区净、污道分开,运雏车和饲料车等走净道,病死鸡及粪便等走污道并在远离鸡舍的区域进行无害化处理。道路硬化,两旁有排水沟;沟底硬化,不积水,排水方向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平时应做好场区环境卫生工作,经常使用高压水清洗,每月对场区道路、水泥地面、排水沟等区域,用3%~5%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液进行4~5次的喷洒消毒,育雏舍内及其周围在育雏期间最好每天消毒1次。保持鸡舍四周清洁无杂物,定期喷洒杀虫剂消灭昆虫。在老鼠洞和其出没的地方投放毒鼠药消灭老鼠。

2.2.3 空鸡舍的消毒 每栋鸡舍全群移出后,在下一批鸡进鸡舍之前,必须对鸡舍及用具进行全面彻底的严格消毒。鸡舍的全面消毒包括鸡舍排空、机械性清扫、用水冲净、消毒药消毒、干燥、再消毒、再干燥。

在空舍后,要先用3%~5%氢氧化钠溶液或常规消毒液进行1次喷洒消毒,如果有寄生虫还要加用杀虫剂,主要目的是防止粪便、飞羽和粉尘等污染舍区环境。移出饲养设备(料槽、饮水器、底网等),在一个专门的清洁区对它们进行清洗消毒。对排风扇、通风口、天花板、鸡笼、墙壁等部位的积垢进行清扫,经过清扫后,用高压水枪由上到下、由内向外冲洗干净。对较脏的地方,可先进行人工刮除,要注意对角落、缝隙、设施背面的冲洗,做到不留死角,真正达到清洁。

鸡舍经彻底洗净干燥,再经过必要的检修维护后,即可进行消毒。首先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5%甲醛溶液喷洒消毒。24h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燥后再喷雾消毒1次。为了提高消毒效果,一般要求使用2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消毒药进行至少3次的消毒(建议消毒顺序:甲醛→氯制剂→复合碘制剂→熏蒸),喷雾消毒要使消毒对象表面至湿润挂水珠,最后一次最好把所有用具放入禽舍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熏蒸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的禽舍空间,使用福尔马林42mL、高锰酸钾21g、水21mL,先将水倒入耐腐蚀的容器内,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均匀,再加入福尔马林,消毒人员操作时要带防毒面具,操作完毕迅速离开。门窗密闭24h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d以上,散尽余气后方可使用。

2.2.4 鸡舍的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就是对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熏蒸消毒,以清除鸡舍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阻止其在舍内积累。并能有效降低禽舍空气中浮游的尘埃,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确保鸡群健康。它是当代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坚持每日或隔日对鸡群进行喷雾消毒可以大大减轻疫病的发生,在夏季还有降温的作用。

带鸡消毒须慎重选泽消毒药,要对人和鸡的吸入毒性、刺激性、皮肤吸收性小,不会侵入并残留在肉和蛋中,对金属、塑料制品的腐蚀性小或无腐蚀性。养鸡场常选用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稀释后稳定性变差,不宜久存,应现用现配,一次用完。配制消毒药液应选择杂质较少的深井水或自来水,寒冷季节水温要高一些,以防水分蒸发引起家禽受凉而患病;炎热季节水温要低一些并选在气温最高时,以便消毒同时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喷雾用药物的浓度要均匀,必须由专职人员按说明规定配制,对不易溶于水的药应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带鸡消毒的着眼点不应限于鸡的体表,而应包括整个鸡群所在的空间和环境,否则就不能对部分疫病取得较好的控制。先对鸡舍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以提高消毒效果和节约药物的用量。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高压喷雾器或背负式手摇喷雾器,将喷头高举空中,喷嘴向上以画圆圈方式先内后外逐步喷洒,使药液如雾一样缓慢下落。要喷到墙壁、屋顶、地面,以均匀湿润和鸡体表稍湿为宜,不得直喷鸡体。喷出的雾粒直径应控制在80~120μm之间,不要小于50μm。雾粒过大易造成喷雾不均匀和禽舍太潮湿,且在空中下降速度太快,与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尘埃接触不充分,起不到消毒空气的作用;雾粒太小则易被家禽吸人肺泡,诱发呼吸道疾病。

2.3 消毒注意事项

2.3.1 熏蒸消毒鸡舍时,舍内温度保持在18~28℃,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才能很好地起到消毒作用。盛装药品的容器应耐热、耐腐蚀,容积应不小于福尔马林和水总容积的3倍,以免福尔马林沸腾时溢出使人灼伤。

2.3.2 根据不同消毒药物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使用方法,及消毒对象、目的、疫病种类,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剂按一定的时间交替使用,使各种消毒剂的作用优势互补,确保消毒效果。

2.3.3 在活疫苗免疫接种前后3d内,或饮水中加入其他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时,应暂停带鸡消毒,以防影响免疫或治疗效果。带鸡消毒时间最好固定,且应在暗光下进行,以防应激。

2.3.4 消毒操作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品,以免消毒药物刺激眼、手、皮肤及黏膜等。同时也应注意避免消毒药物伤害禽群及物品,严禁把氢氧化钠溶液作带禽喷雾消毒使用。

⑥ 家庭农场各项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根据场班子的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场年度经营计划。

2、拟定本场经营投资方案;拟定本场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拟定本场的基本管理制度及管理规章。

3、组织开展经营活动,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各科室对重大的经营活动需报场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4、根据场班子制订和完善管理制度办法、业务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本场统一、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加强督促,组织实施,落实到人。

5、审定科室制定的年度和月度计划。包括人力资源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费用预算等。

6、签署对外上报、印发的各种重要报表、文件、资料。

7、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员工如严重失职,营私舞弊,损害本场利益和形象的行为要及时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理。

8、加强环境保护,培育“三品”,为社会作贡献。

法律依据:《关于发挥工商注册职能做好家庭农场登记工作》 第五条 申请登记的家庭农场应具备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从事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租期或承包期在五年以上的土地经营规模应达到100亩以上。

⑦ 养鸡场防疫制度与工作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太湖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二、阻断病源的传入和传播。
1、鸡场出入口,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烧碱)。保证进出人员及车辆消毒工作。
2、外来人员未经负责人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得进入生产区。
3、任何其它禽及其禽产品不得带入生产区。
4、饲养员每天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得在不同鸡群间串门。
5、生产区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区和周围环境两周彻底消毒一次。
6、任何外来人员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入前必须更衣、消毒,紫外线下照射10分钟,穿全封闭一次行工作服在技术员的陪同下进入。
7、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鸡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
8、生产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生产区,在生产区穿工作服和胶靴,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三、严格淘汰
1、饲养员每天观察鸡群,每天早晨放牧后到鸡舍角落及其它偏僻处查看 有无离群独居、精神不好的鸡,发现后立即淘汰。
2、经技术员同意后饲养员方可对淘汰鸡进行无害处理,即离饲养基地3公里以外定点深埋。
四、传染病应激措施
1、当鸡群发生疑似传染病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尽快加以确诊。
2、当场内或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病例时,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3、如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如实填报疾病报表,该次传染终结后,提出专题总结报告留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4、决不调出或出售传染病患鸡和隔离封锁解除之前的健康鸡。
五、防疫保健
1、技术员组织制定基地防疫计划的实施。免疫计划以技术员发的程序为准。
2、对场内职工及其家属进行兽医防疫规程宣传教育。
3、定期检查饮水卫生及饲料的加工、贮运是否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4、定期检查鸡舍、用具、隔离舍和鸡场环境卫生和消毒情况。
5、技术员每天的诊疗情况有台帐记录。详细记录兽医诊断、处方、免疫等内容。
6、保健工作遵照NY/T472-2006兽药使用准则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
7、配合检疫部门每年两次鸡群新城疫、禽流感等检测。
8、妥善保管各种检测报告书,省级检测报告书保存期为三年,市级检测报告书保存期为两年。
9、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必须先消毒后使用。医疗器械及设备有保管员保管,如有缺损在一个星期内补购或维修,确保随时可用状态。

⑧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

1、为使家庭农场规范运作,健康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更好的组织实施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特制定本制度。
2、本农场及全体家庭成员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由农场管理者制定本农场种植计划,按种植计划正常安排开展播种,维护和收获工作。
3、农场管理者必须参加所布置的各项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监督,指导间时做好协调。
4、农场劳动时一间一般实行8小时工作日,开停工时间根据需要零时安排,遇灌水等特殊情况除外。
5、从所有职工均有责任有义务为农场提供临时的义务帮助。

⑨ 农贸市场消毒制度

法律分析: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三条 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第六条 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⑩ 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

法律分析:《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管理,根据《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为社会提供环氧乙烷消毒与灭菌服务、电离辐射消毒与灭菌服务以及采用其他消毒与灭菌方法进行消毒与灭菌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消毒服务机构的选址和布局应事先经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审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对周围人群、环境产生危害。

第四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规范的消毒与灭菌设备,该设备应具有独立、安全的固定放置场所。

第五条 消毒服务机构消毒处理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必须具备相应卫生安全措施,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六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当具备满足消毒与灭菌工作所需的环境,应无积水、无杂草、无露天堆放垃圾、无蚊蝇孳生地,环境清洁。

第七条 消毒服务机构生产布局应当合理,按工艺流程分为待消毒物品存放区、消毒处理区、已消毒物品存放区。消毒工艺流程不得有逆向或交叉。

第八条 消毒服务机构消毒处理区、已消毒物品存放区应当设有通风、防爆、防尘、防鼠、防虫、防潮等设施。储物存放应当离地、离墙不小于10厘米,离顶不小于50厘米。符合产品相应的保存要求。待消毒物品存放区、消毒处理区、已消毒物品存放区内不得堆放与消毒或灭菌服务无关的物品。

第九条 消毒服务机构在为社会提供消毒与灭菌服务前,所采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和程序应经过验证,并达到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第十条 消毒服务机构消毒与灭菌前、后物品应分区存放并设置容易识别的明显标记;经消毒或灭菌处理后物品的最小消毒或灭菌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消毒或灭菌合格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消毒服务机构名称和卫生许可证号、消毒或灭菌方法、消毒或灭菌日期和批号。

第十一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订消毒与灭菌运行程序、消毒与灭菌物品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具有能对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的人员及条件。

第十二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对每次消毒或灭菌运行过程做好记录,包括消毒或灭菌物品数量、种类和包装情况、消毒或灭菌技术参数、检测记录、意外情况和处理记录、操作员签名、消毒与灭菌具体日期等内容,装订成册备查。

第十三条 对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或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及其现场物品提供消毒服务的消毒服务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第十四条 从事使用环氧乙烷和电离辐射进行消毒服务的卫生管理人员、检验人员、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以其他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设区的市(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操作人员同时必须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十五条 本规范自2002年7月1日起实施。

法律依据:《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管理,根据《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为社会提供环氧乙烷消毒与灭菌服务、电离辐射消毒与灭菌服务以及采用其他消毒与灭菌方法进行消毒与灭菌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消毒服务机构的选址和布局应事先经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审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对周围人群、环境产生危害。

第四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规范的消毒与灭菌设备,该设备应具有独立、安全的固定放置场所。

第五条 消毒服务机构消毒处理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必须具备相应卫生安全措施,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六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当具备满足消毒与灭菌工作所需的环境,应无积水、无杂草、无露天堆放垃圾、无蚊蝇孳生地,环境清洁。

第七条 消毒服务机构生产布局应当合理,按工艺流程分为待消毒物品存放区、消毒处理区、已消毒物品存放区。消毒工艺流程不得有逆向或交叉。

第八条 消毒服务机构消毒处理区、已消毒物品存放区应当设有通风、防爆、防尘、防鼠、防虫、防潮等设施。储物存放应当离地、离墙不小于10厘米,离顶不小于50厘米。符合产品相应的保存要求。待消毒物品存放区、消毒处理区、已消毒物品存放区内不得堆放与消毒或灭菌服务无关的物品。

第九条 消毒服务机构在为社会提供消毒与灭菌服务前,所采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和程序应经过验证,并达到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第十条 消毒服务机构消毒与灭菌前、后物品应分区存放并设置容易识别的明显标记;经消毒或灭菌处理后物品的最小消毒或灭菌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消毒或灭菌合格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消毒服务机构名称和卫生许可证号、消毒或灭菌方法、消毒或灭菌日期和批号。

第十一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订消毒与灭菌运行程序、消毒与灭菌物品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具有能对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的人员及条件。

第十二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对每次消毒或灭菌运行过程做好记录,包括消毒或灭菌物品数量、种类和包装情况、消毒或灭菌技术参数、检测记录、意外情况和处理记录、操作员签名、消毒与灭菌具体日期等内容,装订成册备查。

第十三条 对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或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及其现场物品提供消毒服务的消毒服务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第十四条 从事使用环氧乙烷和电离辐射进行消毒服务的卫生管理人员、检验人员、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以其他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设区的市(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操作人员同时必须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十五条 本规范自2002年7月1日起实施。

热点内容
职业道德自查自纠 发布:2025-01-18 15:33:54 浏览:125
环境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8 15:32:32 浏览: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发布:2025-01-18 14:58:08 浏览:840
公司法律风险解决方案 发布:2025-01-18 14:45:04 浏览:605
两项新民法 发布:2025-01-18 13:43:27 浏览:491
民法115条 发布:2025-01-18 13:40:23 浏览:128
人民法院错案追究 发布:2025-01-18 13:21:33 浏览:81
治安处罚条例新 发布:2025-01-18 12:48:20 浏览:573
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12:14:06 浏览:15
北京刑事没输过律师 发布:2025-01-18 12:09:11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