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法规
①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2019修正)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医疗急救事业发展,健全医疗急救服务体系,规范医疗急救行为,提高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深圳经济特区内对突发急症或者意外伤害等患者实施的医疗急救,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医疗急救,包括院前医疗急救、院内医疗急救和社会急救。
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在深圳市急救中心(以下简称市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下,在患者被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对患者实施现场抢救、运送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等医疗和救护活动。
院内医疗急救,是指医疗机构在急诊科室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紧急救治和监护的医疗活动。
社会急救,是指由非医疗急救人员现场实施的救护患者的活动。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医疗急救事业纳入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医疗急救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第五条市卫生健康部门是医疗急救工作的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本市医疗急救网络布局规划;
(二)拟定、制定医疗急救相关政策和标准;
(三)对全市医疗急救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考核;
(四)统筹、协调重大社会活动医疗急救保障工作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五)组织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区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急救网络布局规划在辖区内的实施,并监督、指导所管理的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急救。
市、区发展改革、教育、公安、财政、人力资源保障、规划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医疗保障、城管和综合执法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医疗急救相关工作。第六条加强深圳与香港、澳门以及周边城市的医疗急救交流与合作,构建跨区域医疗急救合作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协同发展。第七条依法保障公民获得医疗急救服务的权利,以及对医疗急救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第八条鼓励具备急救能力的公民参与社会急救,倡导自救、互救。
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助医疗急救事业。第二章医疗急救网络第九条本条例所称医疗急救网络,是指由市急救中心以及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医院、急救站和急救点等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
急救网络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由市卫生健康部门另行制定。第十条市卫生健康部门应当按照本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医疗急救需求等因素,结合医疗机构布局,制定本市医疗急救网络布局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第十一条市急救中心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本市院前医疗急救的指挥调度;
(二)实施院前医疗急救;
(三)组织重大社会活动院前医疗急救保障工作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四)培训医疗救护员;
(五)招募、培训、指导医疗急救志愿者;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二条各级公立综合医院应当加入医疗急救网络,并按照急救网络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建设急诊科室。
符合急救网络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公立专科医院应当加入医疗急救网络。
公立医院的主管部门或者举办、运营机构应当按照本市医疗急救网络布局规划组织建设急救站或者急救点。第十三条符合急救网络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以与市急救中心签订入网协议成为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入网协议应当包括院前医疗急救的要求和规范、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退出机制等内容。第十五条院前医疗急救电话号码为“120”。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设立专用的院前医疗急救电话号码,不得冒用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疗机构以及“120”的名称和标识从事医疗急救相关活动。第十六条市急救中心应当根据人口规模、急救呼叫业务量,设置相应数量的电话线路,配备专门的调度员每天二十四小时接听急救呼叫电话,保障电话畅通。第三章医疗急救人员第十七条本条例所称医疗急救人员,包括从事医疗急救的医师、护士、医疗救护员,以及调度员、担架员、驾驶员等辅助人员。
② 贵阳市医疗急救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急救活动,提高医疗急救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和医疗急救活动的开展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
本条例所称医疗急救,是指由专门的医疗机构或者具有一定急救能力的社会组织、人员对突发急、危、重症患者(以下统称患者)施行的紧急救治活动。医疗急救包括院前医疗急救、院内医疗急救和社会急救。
本条例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和医疗机构按照统一的指挥调度指令,于患者被送达医疗机构之前,在现场和运送途中对其施行的紧急救治活动。
本条例所称院内医疗急救,是指由医疗机构在其内部急诊或者其他科室对患者施行的紧急救治活动。
本条例所称社会急救,是指由具有一定急救能力的社会组织或者人员在医疗机构以外的现场或者在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的途中,采用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础操作,对患者施行的紧急救治活动。第三条医疗急救应当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生命至上、救急就近、规范高效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社会协同的机制。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市医疗急救工作,县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急救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医疗急救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医疗急救财政投入和补助机制,保障医疗急救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五条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医疗急救职责:
(一)组织编制、实施全市医疗急救网络规划;
(二)统筹全市医疗急救网络的运行管理;
(三)组织建立全市院前和院内医疗急救衔接机制;
(四)拟定全市医疗急救政策、规则和标准;
(五)统筹、协调全市重大社会活动医疗急救保障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六)制定全市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宣传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七)考核、评估全市医疗急救工作;
(八)市人民政府明确的其他职责。
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急救工作。第六条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医疗急救网络的规划、建设纳入详细规划,并保障用地需求。
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将符合规定的院前医疗急救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建立与医保支付规定相衔接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急救结算服务。
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医疗急救秩序,配合做好医疗急救相关工作;公安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与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建立满足医疗急救道路交通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
民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需要医疗急救且属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患者进行认定并实施救助。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将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纳入教学内容,组织、指导学校加强对本校教师、学生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训。
发展改革、财政、应急管理、交通、大数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文化和旅游、体育、水务、人防等有关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医疗急救及其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七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宣传培训。
红十字会应当依法组织公众参与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组织志愿者参与现场急救。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宣传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公益宣传,倡导自救互救理念,宣传救死扶伤精神。
每年1月20日为本市医疗急救宣传日。第八条鼓励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资助、投资、提供技术或者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医疗急救事业。第九条对在医疗急救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③ 120急救抢救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关于120急救抢救的法律是《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法律规定了全国院前急救抢救号码为“120”,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救抢救人员的培训,从事院前急救抢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120”号码应当每天24小时有人受理,受理后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法律依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十三条 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为“120”。
急救中心(站)设置“120”呼叫受理系统和指挥中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120”呼叫号码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医疗急救呼叫电话。、
第十九条 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
医师和护士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
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前,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考核合格。
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考核、聘任等方面应当对上述人员给予倾斜。
第二十条 医疗救护员可以从事的相关辅助医疗救护工作包括:
(一)对常见急症进行现场初步处理;
(二)对患者进行通气、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初步救治;
(三)搬运、护送患者;
(四)现场心肺复苏;
(五)在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
第二十一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配备专人每天24小时受理“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受理人员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合格。
第二十二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在接到“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后,根据院前医疗急救需要迅速派出或者从急救网络医院派出救护车和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不得因指挥调度原因拒绝、推诿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第二十三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第二十五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费用,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④ 120急救抢救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配置救护车。救护车应当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标志图案、标志灯具和警报器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
法律依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 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
医师和护士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
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前,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考核合格。
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考核、聘任等方面应当对上述人员给予倾斜。
⑤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医疗急救事业发展,健全医疗急救服务体系,规范医疗急救行为,提高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深圳经济特区内对突发急症或者意外伤害等患者实施的医疗急救,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医疗急救,包括院前医疗急救、院内医疗急救和社会急救。
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在深圳市急救中心(以下简称市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下,在患者被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对患者实施现场抢救、运送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等医疗和救护活动。
院内医疗急救,是指医疗机构在急诊科室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紧急救治和监护的医疗活动。
社会急救,是指由非医疗急救人员现场实施的救护患者的活动。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医疗急救事业纳入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医疗急救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第五条市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急救工作的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本市医疗急救网络布局规划;
(二)拟定、制定医疗急救相关政策和标准;
(三)对全市医疗急救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考核;
(四)统筹、协调重大社会活动医疗急救保障工作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五)组织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急救网络布局规划在辖区内的实施,并监督、指导所管理的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急救。
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国土、市场监督管理、交通运输、教育、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体旅游、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以及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医疗急救相关工作。第六条加强深圳与香港、澳门以及周边城市的医疗急救交流与合作,构建跨区域医疗急救合作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协同发展。第七条依法保障公民获得医疗急救服务的权利,以及对医疗急救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第八条鼓励具备急救能力的公民参与社会急救,倡导自救、互救。
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助医疗急救事业。第二章医疗急救网络第九条本条例所称医疗急救网络,是指由市急救中心以及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医院、急救站和急救点等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
急救网络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第十条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本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医疗急救需求等因素,结合医疗机构布局,制定本市医疗急救网络布局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第十一条市急救中心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本市院前医疗急救的指挥调度;
(二)实施院前医疗急救;
(三)组织重大社会活动院前医疗急救保障工作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四)培训医疗救护员;
(五)招募、培训、指导医疗急救志愿者;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二条各级公立综合医院应当加入医疗急救网络,并按照急救网络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建设急诊科室。
符合急救网络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公立专科医院应当加入医疗急救网络。
公立医院的主管部门或者举办、运营机构应当按照本市医疗急救网络布局规划组织建设急救站或者急救点。第十三条符合急救网络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以与市急救中心签订入网协议成为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入网协议应当包括院前医疗急救的要求和规范、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退出机制等内容。第十四条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应当履行下列院前医疗急救职责:
(一)接受市急救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和业务管理,实行每天二十四小时应诊;
(二)实施院前医疗急救;
(三)承担市急救中心指派的重大社会活动院前医疗急救保障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四)登记、管理和报告院前医疗急救信息;
(五)管理院前急救车辆以及医疗急救药品、车载设备和器材等;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⑥ 医疗急救管理条例细则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管理、实施。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规划和指导全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和实施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急救中心(站)负责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指挥和调度,按照院前医疗急救需求配备通讯系统、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开展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治、监护。急救网络医院按照急救中心(站)指挥和调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拓展资料: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法律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⑦ 120急救抢救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关于120急救抢救的法律是《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法律规定了全国院前急救抢救号码为“120”,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救抢救人员的培训,从事院前急救抢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120”号码应当每天24小时有人受理,受理后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法律依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十三条 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为“120”。
急救中心(站)设置“120”呼叫受理系统和指挥中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120”呼叫号码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医疗急救呼叫电话。、
第十九条 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
医师和护士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
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前,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考核合格。
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考核、聘任等方面应当对上述人员给予倾斜。
第二十条 医疗救护员可以从事的相关辅助医疗救护工作包括:
(一)对常见急症进行现场初步处理;
(二)对患者进行通气、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初步救治;
(三)搬运、护送患者;
(四)现场心肺复苏;
(五)在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
第二十一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配备专人每天24小时受理“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受理人员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合格。
第二十二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在接到“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后,根据院前医疗急救需要迅速派出或者从急救网络医院派出救护车和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不得因指挥调度原因拒绝、推诿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第二十三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第二十五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费用,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⑧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2020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急救医疗服务,维护急救医疗秩序,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救死扶伤的宗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院内急救医疗服务以及社会急救等活动及其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是指由急救中心、急救站(以下统称院前急救机构)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和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本条例所称的院内急救医疗服务,是指设置急诊科室的医疗机构(以下称院内急救机构)为院前急救机构送诊的患者或者自行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紧急救治的医疗活动。
本条例所称的社会急救,是指在突发急症或者意外受伤现场,社会组织和个人采用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础操作,及时救护伤者、减少伤害的活动或者行为。第四条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的领导,将急救医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财政投入机制和运行经费补偿保障机制,形成平面急救站点完善、立体急救门类齐全、硬件配置先进、院前院内有序衔接的急救医疗网络和服务体系,保障急救医疗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群众日常急救需求。第五条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主管本市范围内的急救医疗服务工作;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辖区内的急救医疗服务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规划资源、公安、消防、建设、经济信息化、交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民政、文化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急救医疗服务的相关工作。第六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组织院前急救机构、院内急救机构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市民合理使用急救医疗资源。
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益宣传,倡导自救互救的理念,宣传救死扶伤的精神。第七条市民应当尊重和配合院前急救机构、院内急救机构开展的急救医疗服务活动,合理、规范、有序使用急救医疗资源,自觉维护急救医疗秩序。第八条鼓励单位和个人向院前急救机构、院内急救机构进行捐赠,支持急救事业发展。第九条院前急救服务和非急救转运服务实行分类管理。
院前急救服务由院前急救机构通过救护车提供。
非急救转运服务可以由社会力量通过专门的转运车辆提供,具体管理规范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二章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第十条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市规划资源部门组织编制院前急救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合理确定急救站点的数量和布局,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相应的城乡规划。
市规划资源部门和区人民政府应当为院前急救设施建设预留建设用地。
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市院前急救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建设院前急救机构的相关设施。第十一条院前急救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向市和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办理院前急救医疗执业登记。
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院前急救机构开展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第十二条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制定院前急救医疗工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院前急救机构应当按照院前急救医疗工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急救业务培训和考核,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统计信息。第十三条院前急救机构从业人员包括急救医师、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急救辅助人员和医疗急救装备专业维修维护人员。院前急救机构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四条本市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业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院前急救机构救护车(以下简称救护车)配备数量,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特种救护车辆。救护车的具体配备数量由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救护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有明显的行业统一规定的急救医疗标志及名称,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定位系统、通讯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警报器、标志灯具、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喷涂“120”等标志图案。
救护车应当专车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救护车开展非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活动。
任何社会车辆不得使用“120”等标志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