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合同与规章制度
㈠ 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公司后来制定的规章制度冲突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就是说,当劳动合同与规章制度发生冲突时,法律赋予了劳动者优先选择的权利。如果劳动者选择适用对其更为有利的劳动合同,则按照《司法解释二》的规定应优先适用劳动合同,反之亦然。
这主要是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利用其用工管理权所制定的单方规定,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则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达成的合意,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借其强势地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尊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真实意思,应当优先适用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㈡ 劳动合同书 和 规章制度 具体有什么不同
你好,
1,劳动合同书是合同的一种,它是双向的,只要满足3个条件:1),是当事人双方真实意愿;2),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3),没有侵犯第三方利益。就是有效的,并且受法律保护。这样的合同违约一方要承担违约责任。
2,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单向的,是用于管理员工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办法和措施。但是,任何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都必须服从于法律,和法律相抵触的规章制度是无效的,也是违法的。
㈢ 用人单位应当如何根据《劳动合同法》来制定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如何根据《劳动合同法》来制定规章制度?
网站对深圳企业的建议
制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是用人单位进行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持支持态度。《劳动合同法》第4条专门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事项进行了规定,但同时也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了规范,用人单位不能想怎么“立法”就怎么“立法”,也不能劳动者一有违规就动用“家法”。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法》第4条,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行为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规范:
(1)规章制度内容必须合法。
任何用人单位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其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尤其不得违反《劳动合同法》、《劳动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得剥夺劳动者依法应当享有的劳动权利,如不得规定劳动者患感冒等小病不能请病假,否则按旷工处理等内容。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也不得免除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承担的义务。
(2)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必须合法。
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以下两个程序,才能正式生效:1)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2)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对于人数较多,已设立职工代表大会的用人单位,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然后与工会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才能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人数较少,没有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用人单位,须经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后,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
(3)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经过公示或专门通知劳动者。
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在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确定后,还必须采取能够让每个相关的劳动者知晓的方式公布,才能正式生效。例如可以采取在办公室、车间、公告栏等场所张贴,或者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宣读等方式公示规章制度的内容。对于只涉及较少劳动者的规章制度可以采取书面通知的方式。但无论如何,在规章制度生效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让相关劳动者知晓规章制度的'内容。
(4)如果用人单位制定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制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是用人单位进行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持支持态度。《劳动合同法》第4条专门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事项进行了规定,但同时也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了规范,用人单位不能想怎么“立法”就怎么“立法”,也不能劳动者一有违规就动用“家法”。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法》第4条,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行为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规范:
(1)规章制度内容必须合法。
任何用人单位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其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尤其不得违反《劳动合同法》、《劳动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得剥夺劳动者依法应当享有的劳动权利,如不得规定劳动者患感冒等小病不能请病假,否则按旷工处理等内容。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也不得免除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承担的义务。
(2)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必须合法。
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以下两个程序,才能正式生效:1)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2)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对于人数较多,已设立职工代表大会的用人单位,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然后与工会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才能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人数较少,没有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用人单位,须经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后,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
(3)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经过公示或专门通知劳动者。
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在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确定后,还必须采取能够让每个相关的劳动者知晓的方式公布,才能正式生效。例如可以采取在办公室、车间、公告栏等场所张贴,或者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宣读等方式公示规章制度的内容。对于只涉及较少劳动者的规章制度可以采取书面通知的方式。但无论如何,在规章制度生效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让相关劳动者知晓规章制度的内容。
(4)如果用人单位制定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㈣ 劳动合同书 和 规章制度 具体有什么不同
如你所述,劳动合同书和规章制度最大的不同点是相应的适应范围不同,劳动合同书只是对你具有适用,规章制度是对全体员工适用。
其次从法律管辖上来讲,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民法典的基础规则,而劳动合同书需要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㈤ 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公司后来制定的规章制度冲突怎么办
法律分析: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公司后来制定的规章制度冲突按劳动合同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着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㈥ 公司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不一样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公司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不一样劳动者可以选择适用。公司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公司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与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不一致时,劳动者可以选择优先适用合同约定,也可以选择优先适用公司规章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㈦ 我跟公司签了一个公司的规章制度算不算是劳动合同
规章制度不算劳动合同,但是如果劳动者在上面签字的话,视为劳动者对规章制度的确认,上述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是具有拘束力的。规章制度跟劳动合同是不同的。劳动合同必须具备劳动合同法约定的必备条款,而规章制度一般都是作为劳动合同的附加条款来签订的。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需要具备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以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势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这是由于劳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千变万化的,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合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各不相同,国家法律法规只能对共性问题做出规定,不可能对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义务做出规定,这就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深感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和方式数量,并且通过签订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发挥劳动者的特长合理使用劳动力。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这既是对合同主体双方的保障又是一种约束,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因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㈧ 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规定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㈨ 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冲突时应如何适用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利用其用工管理权所制定的单方规定,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则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达成的合意,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借其强势地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尊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真实意思,应当优先适用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㈩ 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冲突时该怎么办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利用其用工管理权所制定的单方规定,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则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达成的合意;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借其强势地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尊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真实意思,应当优先适用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